五百零七 這個反,他造定了

對於這種問題,陳登是不放在眼裡的。

因爲他很清楚,這種問題根本就不能算作是問題。

所以他美美的吃了一片魚膾,緩緩開口。

“將軍該明白,徐國和魏國,難道是一個層次的嗎?徐國左將軍和魏國平南將軍,哪個更有前途,難道將軍不知道嗎?魏國,看似只有冀州一州和徐州持平,但是,魏國真的僅僅只有一州之地嗎?”

陳登的眼神十分銳利:“魏國,徐國,如何選擇,將軍的心裡應該已經有決斷了,依我看來,將軍的選擇並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

臧霸沉默了一會兒,烤肉都快要烤焦了,他纔將烤肉夾到了碗裡。

“魏公……打算怎麼攻打徐州?”

“陳氏領銜,聯合糜氏張氏趙氏等十餘家,共同舉兵,從下邳起兵,討伐陶恭祖,與此同時,魏公大軍會從泰山郡進入徐州,直搗陶恭祖的國都,陶恭祖難道還能抵抗嗎?

此時此刻,若將軍加入,關鍵的時候,爲我等辦一些小小的事情,那麼,將軍的未來,難道是我可以預料的嗎?將軍,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將軍該如何決斷呢?”

臧霸沉默的吃了幾塊烤肉,大口大口的咀嚼着,然後又喝下一杯酒,深吸了一口氣。

“爲人臣者,難道可以背反自己的君王嗎?”

“我們起兵,就是在和陶恭祖的徐國一刀兩斷,我等絕對不會做徐國的臣民,一州之地,養他一個國君?將軍難道不知道大江以南爲了這國君與否,已經戰火連天了嗎?誰願意以一州之地供奉一個國君?”

陳登把話說得很重。

“你們已經決定了嗎?什麼時候動手?”

臧霸看着陳登。

“很快,只要將軍答應,我們很快就能動手。”

聽了陳登的回答,臧霸沉默了。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臧霸用來炙燒鐵盤的炭火都熄滅了。

鐵盤漸漸冷卻,陳登卻毫不擔心,緩緩地品味着自己最喜歡的生魚膾。

“我答應你。”

臧霸還是做出了陳登意料之中的決定。

“將軍很明智。”

陳登舉杯:“陶恭祖不是明主,陶恭祖已經不能守住徐州了,徐州的未來也絕對不是在陶恭祖的手上,更不是在他的兒子手上,徐州的未來,在魏公,在魏國。”

臧霸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恢復了內心的平靜。

“但願這是我做出的正確的決定。”

“將軍不會做出錯誤的決定,這個決定,將軍一定不會後悔。”

臧霸舉起酒杯,和陳登碰杯,而後一起飲盡了杯中酒。

曹豹從來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作爲陶謙的死忠,他們很清楚,曹豹絕對不會投降,絕對不會背叛陶謙。

曹豹的軍隊是徐州人擺脫陶謙最後的難處。

因爲那裡有相當多的丹陽人,丹陽人全都是陶謙的老鄉,忠心程度自然不用多說,而且丹陽素來以出精兵聞名,丹陽精兵對於陳登而言是不小的威脅。

讓他們的私兵和丹陽兵戰鬥,難度不小,但是如果對象還要加上郭鵬的軍隊,那就沒問題了。

多少年來,郭鵬的軍隊橫掃中原河北還有草原無敵手,從來沒有敗績,最差也是平手,有郭鵬的軍隊協助,再加上臧霸久經戰陣的泰山兵,這一戰想來是十拿九穩的。

陶恭祖不是個壞人,治理徐州也有功勞,保境安民是有一手的,並不差勁,可惜老了,看不到半點明主的樣子,滿滿的都是令人絕望的地方。

甚至還要做國君!

你配嗎?

認不清楚自己的人,都要爲自己的狂妄自大和傲慢付出代價。

突如其來的封邦建國的確讓天下人震驚,讓天下人疑惑,反感,直至奮起反抗。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封邦建國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靠着一紙政令成爲國君,這其中的環節多的讓人頭皮發麻。

打鐵,自身要硬啊。

郭某人的硬度,是其餘七大諸侯可以相比的嗎?

顯然不可以,於是毫無疑問的,他們紛紛被自己的慾望驅使着辦了傻事,成功激起了部下們和地方實力派的反感,那結果是怎麼樣的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

羣起反抗,紛紛不認同,有些人縱使強行登位,也有很多人反對,甚至舉兵反抗,絕對不認同這些土皇帝的野望。

實力弱的,甚至連登位都做不到。

偏偏孫策還沒頭沒腦的奏響了戰國兼併的第一聲,讓這個剛剛開啓的戰國亂世瞬間進入了兼併環節。

而郭鵬已經向徐州磨刀霍霍,開始準備向徐州下手,將第二個諸侯國消滅掉。

第二個諸侯國的滅亡難道不是註定的嗎?

然而此時此刻,陶謙卻還沒有意識到危機已經來臨。

準確的說,也不是陶謙昏庸無能,而是在臧霸離心,陳氏聯合各大家族準備造反的檔口,陶謙病倒了。

陶謙的年齡畢竟已經很大了,長期爲了自己的權力和安全問題憂心勞神,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胃口也不好,種種情況加在一起,極大地縮短了他的壽命。

饒是如此,在這個時代,陶謙也是難得的長壽者,因此他的病倒並不出乎任何人的意料,甚至是理所當然的。

陳登得知以後,暗暗高興,因爲陶謙的病倒就意味着自己的行動將更加順利。

圍繞在陶謙身邊唯一的助力就是丹陽曹氏,曹豹和曹宏兩人,這兩人有一定的才能,但是這份才能遠遠不足以幫助陶謙渡過難關。

陶謙病倒之後,徐州的一切日常政務都是由他的繼承人、徐國太子陶商負責維持。

陶謙的兩個兒子陶商和陶應都不是什麼有才能的人,平庸的士族子弟,和陶謙年輕的時候比起來差得太遠。

繼承人問題上的不足也是徐州人拋棄陶氏的一個重要原因。

陶商性格懦弱,優柔寡斷,沒什麼能耐,所有事物都在曹宏的幫助下處理。

曹宏一個人也辦不了那麼多的事情,忙得頭昏眼花爲陶商擦屁股,就別說還能抽出時間和陳登鬥智鬥勇了。

所以原先還略有些猶豫的臧霸在知道陶謙病倒了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一點點的疑惑了。

這個反,他造定了。

陶謙還能主事的話,他多少還有些忌憚,可是現在,他不怕了。

曹宏倒也不是沒有注意到陳登等人略有些異常的行動,他只是查不出來到底是什麼情況,本來身邊也沒有幾個人可以作爲他的臂助,他一個人處理這個處理那個,根本沒精力關注其他的事情。

就是這樣的一段時間,給了陳登串聯徐州各大家族勢力和臧霸一起準備造反的時間和空間。

興平四年八月初,以陳氏爲首的徐州各方面反陶謙勢力的整合工作已經順利完成,再也沒有任何問題,陳登已經掌握了徐州的局勢,只要一聲令下,足以讓徐州瞬間陷入動亂。

事實上他也是這樣做的。

一千一百二十一 雍闓想要得到蜀中八百五十一 魏軍長驅直入一千三百五十五 郭鵬不做趙武靈王四百四十二 皇城破一千四百五十一 毛玠的商業改革五百一十一 笮融的背刺八百九十三 公孫康的絕境一千五百五十六 郭鵬失去了僅有的半個知心人九百三十八 于禁兵臨丸都城七百二十六 騎兵革命七十四 左豐來了六十 爆發七百九十四 劉璋稱帝二百七十三 驅虎吞狼五百五十五 少年陸議二百三十四 荀彧要去青州九百八十五 鹹鹹的稠菜粥(下)九百零八 它們毀了漢,現在還想毀了魏三百一十六 讓冀州多一點忠臣吧一千二百六十一 張津驟然發難八十九 抵達南陽二百七十一 文和亂武一千零四十六 烏孫內戰順利爆發七百三十八 虎衛重騎的首戰一千一百七十九 門生故吏與二重君主的終結二百九十三 已經有人不打算坐以待斃了一千四百七十九 千古,也唯有一個諸葛亮三百三十六 他的自負僅次於袁術一千零七十一 毛玠看到了未來二百四十五 全靠同行襯托四百七十六 公瑾,我不怕一千三百零二 無論如何都要走出去一千四百一十 郭珺要做漁翁一千四百四十二 王海波覺得這個世界很瘋狂二十四 難怪孟德看得起你一千一百零四 郭鵬,你未免太瞧不起我們了吧?一千五百 好好先生諸葛瑾八十三 這是人間一千一百八十六 被逼造反的土豪九百九十 於是,曹操忙不迭的逃出了勤政殿一千三百七十八 趙雲十分後悔七百三十八 虎衛重騎的首戰一千零四十 益州郡縣被滿寵改的面目全非一千二百二十四 讓陛下不愉快,這就是最大的罪過了一千四百八十六 郭鵬對司馬懿徹底失望四百零二 無比正確的道路六百六十八 劉璋和劉表還是有利用價值的一千一百六十三 曹休素來如此陰陽怪氣一千零一十 許靖與張昭一千四百六十 所以皇帝辦事哪能手軟呢?九百九十八 程田黨爭一千四百七十二 你這次可把他得罪了九百二十 程昱憤怒的都快要吃人了八百 劉表決定放手一搏二百一十 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二百二十七 你也配當演員?三百四十五 在下漁陽田豫五十一 這傳統一點都不美好七百六十五 郭某人對史書的記載進行了專業性的指導六百四十二 亮不是看不清天下大勢之人一百七十八 誰招我入京一千零五 臣的心難道就不會受傷嗎?一千一百九十九 權宜之計,不足以爲萬世法一千四百九十七 既是不幸,也是大幸六百三十一 劉璋只能向南看一千三百八十 霸權的確立七百一十五 我親自辟召司馬懿一千二百三十六 來,現在這個皇帝就來讓你做四百一十二 大決戰(下)一千一百四十一 爲父說了,你做得很好四十三 鵬絕不讓陽球傷害蔡公七百七十八 魏室山河之雄壯,必將遠邁秦漢八百一十 蒯越真的是非常努力了一千三百一十三 太上皇病了一千零六十八 毛玠要爲自己的後人考慮一千零二十九 畫餅充飢這種手段郭某人很擅長一千一百六十 我強,我打你,我就是有道理八百零四 荊州政變(上)六百零三 吳人自此不敢向北看一千一百八十 清丈土地八百八十九 公孫康對自己的騎兵很有信心七百四十二 總比做郭子鳳的階下囚要好二百五十八 當然他沒有得出答案八百五十七 我們真的那麼不如魏人嗎六百二十九 漢中郡一分爲二一千四百八十八 呂虔背水一戰五百二十五 忠良如郭某人也無法挽救漢室了一千四百七十七 所以諸位,真的有人比我更能解決問題啊一千零六十六 不能讓諸葛亮把問題擴大化五百七十七 困龍之局六百二十七 郭鵬全據漢中一千五百三十五 郭鵬無言以對四百一十一 大決戰(上)五百六十二 灞東之戰(上)八百九十七 他們對未來充滿嚮往二百三十四 荀彧要去青州九百四十五 重返西域戰略(下)二百零八 酸棗盟誓一千零一十九 吾弟所言,深得吾心七百九十四 劉璋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