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一十八 南書房

位卑權重是帝王的用人之道,而不給重要權力部門一個正式身份地位更是帝王心術。

有權,能辦事。

沒有名分,能輕鬆罷免。

實權還是在皇帝手上。

可惜,內閣已經有了正式的機構存在和品秩。

雖然目前郭鵬可以控制,使內閣閣員只有傳統意義上皇帝吩咐下去辦事的權力,而沒有實際職務,但是郭鵬之後的歷代帝王,也不敢確定誰就會把真正的實權給了內閣。

想當初明朝內閣也是用了近百年的時間才發展到了完全體的。

當前,內閣經過十餘年的運行,內閣的閣員們已經鍛煉出了很優秀的行政能力,是皇帝非常優秀的幫手,這個時候罷黜內閣也是不明智的。

要是爲了未來的憂慮而罷黜內閣,郭鵬現在就會累死。

但是考慮到這樣的事實,郭鵬覺得自己有必要未雨綢繆,要準備一個可以在必要的時候侵奪內閣權力以制衡內閣首輔的存在。

內廷和特務能在某種意義上制衡內閣,但是郭鵬並不想讓內廷和特務過多的牽扯到日常行政之中。

內廷和特務能夠在皇宮內部事務和情報方面對內閣進行制約,可以在皇帝需要的時候給予內閣打擊,但是要讓他們深入到日常行政之中形成慣例,郭鵬還是不願意的。

內廷和特務可以聽命令去打擊朝臣,但是不能成爲正式的執掌,一如內閣輔臣正在對接九部但是沒有正式執掌一樣。

要是真的讓宦官和特務牽扯到日常行政之中,那就不是郭某人需要的效果了。

如唐朝和宋朝那樣,讓宦官領兵作戰,接觸軍權,成爲大軍首腦,就因爲他們不會有後代,沒威脅,那可真是荒天下之大繆。

宦官和特務,永遠都應該是皇帝的臂膀,在皇帝身後聽命令辦事,維持皇權觸角,威懾官員,而不是真的操使行政權力和軍權,真的出去辦事治理國家和軍隊了。

他們畢竟不是專業的。

整人才是他們的專業,治人不是他們該做的事情。

所以他需要一個工具部門來制衡內閣,成爲內閣在行政方面的敵人。

一個沒有明確部門、首腦、官署的鬼魅一般的存在。

的確存在,卻又好像不存在,但是的的確確能干擾內閣,威懾內閣,讓內閣不能發展到完全體,本身也不是完全體,皇權得以在這樣的平衡中維持。

郭鵬認真的思考了一番。

往日裡,他在奉天殿正殿舉辦大朝會,象徵性的處理一些大事,而日常處理政務、召見臣子商量真正的國家要務,則在奉天殿西南的偏殿裡。

那裡被他當做自己的書房、值班室,也是魏帝國真正的權力核心。

本身那裡是沒有名稱的,只是一座偏殿。

現在一看有必要了,郭鵬眼珠子一轉,想到了有趣的事情。

他命人給這座偏殿制了一塊【南書房】的牌匾掛於其上。

於是,魏帝國版本的南書房誕生了。

內閣的官署在皇宮裡,在奉天殿旁邊的永樂殿內。

郭鵬重建洛陽之後,把皇宮建設在了洛陽城的最中央,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稱爲宮城,宮城以外一圈包裹着宮城的區域是皇城,是中央朝廷官署所在地。

大部分中央朝廷官署都在皇城裡,只有參謀臺和內閣兩個機構在宮城裡,以示皇帝對軍權的掌控和對內閣的重視。

洛陽皇宮分外宮和內宮兩部分。

外宮是以奉天殿爲核心的宮殿羣落,位於宮城南部,是皇帝日常處置政務召開大朝會接待羣臣的地方。

內宮則是以養心殿爲核心的宮殿羣落,位於宮城北部,是皇帝和家人日常生活所在地。

外臣可以進入外宮和皇帝見面,但是絕對不能進入內宮。

連皇子在成年之後都必須遷居到外宮居住,不能隨意進入內宮,若要去見母親則需要提前報備,在相關人等的陪同下去見母親。

這些規矩都是秦漢時期流傳下來的規矩,魏帝國只是沿用,郭鵬經常在奉天殿的偏殿處置政務也是他個人的習慣,當初是絕對沒有想到南書房這件事情的。

但是現在有了需要,那麼南書房就必須要登上歷史舞臺了。

要保證權力的掌控,要保證權力不被侵奪,要保證沒有人可以威脅皇帝……

某個瞬間,郭某人深深地嘆了口氣,捂着自己的額頭,覺得稍微有點累。

但也就是某個瞬間了。

南書房不是正式官署,沒有什麼正式的執掌地位什麼的,只是皇帝日常讀書寫字處理政務接待官員的一座偏殿,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特意在這樣的偏殿掛牌弄個【南書房】的名號,總是讓某些嗅覺靈敏的人覺得皇帝這樣做是意有所指。

事實上也沒錯,皇帝陛下這樣做就是意有所指。

南書房針對的是內閣,而非某個具體的人,所以任何一個部門的人都可以被選中來到南書房,陪同皇帝一起讀書、寫字,然後……

議論朝政,甚至是幫助皇帝傳遞某些必要的訊息給外界。

本來作爲讀書習字的場所,只要有宦官陪同就可以了。

但是郭鵬表示南書房存在的意義不僅於此,所以需要從臣子之中選擇非常優秀的有才華的有前途的來到南書房陪着他一起讀書寫字,處理一些小事。

懷着如此的目的,在南書房成立的第三天,就有兩個人被郭鵬從原先所屬的部門叫到了南書房,給了一個【南書房侍讀】的名號。

一人是龐統,荊州人,是參謀臺的司馬,在參謀臺中差不多處於中層,地位並不凸顯,不過才能和名氣都挺大的。

還有一人是諸葛瑾,徐州人,民政部右侍郎,被認爲是下一任民政部尚書的有力人選。

現在諸葛瑾可以說是郭鵬稱帝以前就加入郭魏集團的老資格官員了,且素來清廉,沒有任何違法犯罪的記錄,郭鵬多次掀起政治風暴也沒有牽連到他的。

而龐統雖然是郭鵬稱帝以後加入的,至今爲止也有數年官齡,兢兢業業誠誠懇懇,歷次風波也都沒有涉及到他。

本次稅改風波,諸葛瑾爲代表的琅琊諸葛氏和龐統的本家襄陽龐氏都擁有魏帝國建國以前的數量不等的莊園田產。

面對皇帝的苛刻要求,這兩個家族身處於叛亂較爲激烈的徐州、荊州,都算是少數答應皇帝的要求,接受丈量土地的條件從而安然度過危機的一類。

於是在眼下這個豪強家族大規模覆滅,魏帝國基層政權得到空前鞏固的時代,琅琊諸葛氏和襄陽龐氏是極少數還能保持莊園存在的家族。

類似的家族還有幽州的鮮于輔家族,安家在冀州的李典家族,安家在洛陽的橋蕤家族等等。

這類家族眼下是數量稀少,佔據土地的數量也大大縮水,不成氣候,已經無法威脅魏帝國的地方政權了。

所以諸葛瑾和龐統可以說是身家相當乾淨的一類。

一百九十二 圖窮匕見四百三十九 隨我護駕二百二十一 堂堂漢臣,怎能與漢賊同流合污一千一百九十三 於是很多人就裂開了三百零五 我不會讓你做毫無意義的事情不吐不快了五百八十二 孫吳的立國之戰一千一百三十一 空前強大的君王從這一刻開始成就了完全體一千五百一十六 郭某人的報應一千五百二十四 雲州的最後之戰九百一十一 孤要加徵商稅,誰支持?誰反對?八十八 程立不能答應一千一百一十三 所以他堅定地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三百四十一 是匡扶漢室,還是……八十三 這是人間八十五 平定河北六百五十八 誇官九百一十七 曹操和王粲的攻守同盟九百六十七 天朝上國真不愧是天朝上國二百九十 投石機的再現六百零二 他的背後插着一支箭一千一百五十五 郭瑾喜歡諸葛亮喜歡極了八百零六 荊益內戰一千一百九十 不是零,就是一萬九百零五 幸甚,魯子敬!一千四百零一 我問你們!你們到底要跟從誰?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一千一百九十五 皇帝真的要對察舉制度動手了十三 照顧好自己二百九十三 已經有人不打算坐以待斃了五百七十一 劉季玉會走哪條路?四百八十一 我錯了嗎?一千一百二十四 他只能爲呂凱的命運感到悲哀三百五十七 天下第一袁公路一千三百三十 這是爲父能爲你們想到的最好的結局一千一百五十 戰爭已經打響了一千四百五十八 他看到了諸葛亮的未來和終結一千二百二十七 龐統忽然明白了一切七百六十五 郭某人對史書的記載進行了專業性的指導八十六 郭鵬南下東郡九百九十七 曹氏不能被郭鵬定義爲威脅四百九十四 討伐鮮卑人是上策一千一百七十 漢文明的光芒正在步步緊逼向大宛國五百一十一 笮融的背刺七百四十五 郭鵬勸學一千四百八十三 他們已經一滴都不剩了六 你曹孟德毫無疑問是個奸賊一百九十 我去青州吧一千二百九十二 羅馬貴族和魏帝國的雙贏八十四 子鳳之才,我不及也一千一百八十 清丈土地一千三百八十一 郭瑾感到憤怒和不安一百三十四 丘力居想要止損三百六十七 郭鵬徵糧一千四百八十三 他們已經一滴都不剩了一千四百零七 這個國家叫做注輦國一千一百三十六 皇帝到底想要幹什麼?四十四 重大的政治機遇九百一十 天子要加徵商稅了?三百一十五 公孫瓚的終末一千零四十六 烏孫內戰順利爆發二百一十四 正面交鋒(上)二百六十五 挾天子以令諸侯一千一百九十二 清算不徹底一千二百五十八 士燮覺得張津就是個棒槌一千零七十五 魏帝國已經完全做好了開乾的準備一千零五十八 問題主動找上了諸葛亮八百八十八 畫面太美,田豫不敢想一千五百五十七 如果魏國需要他做一個神,他就做那個神好了一千一百三十三 他居然試圖刺殺皇帝!三百九十三 閻柔拜見賈詡五百零三 沒錢沒勢還想做狗?二百二十三 於是,孫堅贏了一千三百九十 我郭瑾不是一個刻薄寡恩之君一千三百五十二 郭瑾感覺自己的臉都要被抽腫了一千三百二十五 郭嘉入宮九百九十三 郭某人在等待那個時刻一千一百六十四 左伯獻紙八百九十四 東北巨獸一千四百五十九 魏帝國是個騎在馬背上的國家五百零一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不講道理四百八十九 世上英才何其多,怎能不爲我所用二百六十六 郭鵬理政(上)一千一百八十六 這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擊六百七十九 一直都在奮戰的馬超終於死了一千三百二十六 好好先生郭嘉從此大概就不在了吧七十一 盧植的考驗九十九 如果我能做主一千四百八十 對錯之間七百五十六 十五年前的心願一千四百八十一 司馬懿想到辦法了!一千一百六十四 左伯獻紙一千一百九十五 皇帝真的要對察舉制度動手了七 有膽氣的郭鵬一百一十六 我就是一個卑鄙的惡人四百九十二 陶謙封公四百零三 郭鵬太瞭解袁術了一千一百一十六 孟獲是真的開始動手了一千零一 雙方真的是撕破臉要開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