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七十二 貴霜內亂

論及肉搏野戰,魏軍不怵任何對手,郭鵬雖然在意科技的力量給軍隊帶來的實力增幅,但是更清楚零的一百倍還是零。

軍隊本身如果沒有強大的戰鬥力,那麼不管裝備多好,依然無法打勝仗。

就算給他們坦克火槍飛機,沒有戰鬥力的部隊就是沒有戰鬥力,打不過敵人就是打不過。

武器差距不大的情況下,訓練度和組織度是軍隊的核心。

大宛軍隊倒也不是不勇敢,也不是不能戰,事實上他們的力量並不弱,在複雜的國際局勢下生存至今,顯然也不是什麼傻白甜。

只是在魏軍面前顯得弱小了一些。

於是兩軍接戰之下,弱小的一方很快就暴露無遺,面對強勢一方的迅猛攻擊,弱小的一方几乎無力反抗。

魏軍的長矛戳的又狠又準,盾牌堅硬,善於抵抗攻擊,雙方配合十分妥當,彼此都能給對方最好的支持。

而反觀大宛軍隊這邊,軍陣的配合則出了很大的問題,互相之間的配合很不默契似的。

也對,並非脫產的職業軍隊,怎麼能和魏軍強悍的職業軍隊相抗衡呢?

職業軍隊和臨時招募的非職業軍隊之間的區別實在是很大。

兩軍短兵相接之後,魏軍以各兵種之間熟練的配合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佔據了上風,大宛軍隊面對魏軍的長矛和大盾,沒能堅持下來。

前排士兵很快被魏軍懟翻,後排來不及向前進堵上缺口,被魏軍捅破了軍陣,軍陣崩潰。

軍陣一旦崩潰,那就完了。

大宛將領們動用自己的私人衛隊進行抵抗,一樣沒有任何成果。

於是大宛軍隊毫無疑問的被關羽打敗了。

關羽率軍大舉推進,直接把佔據兵力優勢的大宛兩萬軍隊給擊潰了,一萬破兩萬,關羽以少勝多,立下了大功。

關羽一戰之下斬首兩千人,殲滅大宛軍超過一萬,斬殺大宛軍有名的將領十三人,還俘獲了一大堆。

最後大宛軍隊只有不到五千人的殘兵敗將們潰退回到了鬱成城之中,藉助鬱成城的城防對抗魏軍,打算鎖死魏軍進攻的路線。

當年李廣利對付大宛的時候沒有選擇在鬱成城和大宛軍隊死磕,而是繞道進攻大宛國都貴山城,選擇用更加直接的方式逼迫大宛國就範。

反正當時漢武帝肯定沒想着要消滅大宛國,只是要討伐他們獲取利益。

但是現在,魏軍要滅了大宛國。

所以關羽當然不會繞道進攻,而是指揮軍隊不緊不慢的開始攻城。

關羽攜帶的猛火油罐等物資並不太多,所以軍隊攻城力度不強,大宛人還覺得慶幸,覺得魏軍已經是強弩之末。

結果直到十二月十三,郭瑾和曹仁帶領主力軍隊抵達之後,大宛人才發現自己錯的很離譜。

關羽只是先頭部隊而已。

當鋪天蓋地的遠程打擊火力密集的墜落在了鬱成城之中,城中的大宛人被徹底嚇醒。

魏軍三面圍城,三面圍攻,大量的猛火油罐把城中大量的建築物予以焚燒,城中大量建築物被焚燒的同時,一些儲存糧秣和軍械的建築物也被波及,由此動搖了城中人守城的決心。

不僅如此,大宛援軍在十二月十六前來支援鬱成城,結果被魏軍圍點打援,給曹休和曹純帶人埋伏了。

一萬人的援軍全軍覆沒,主將被殺。

魏軍把援軍主將的腦袋扔進了城中,又把援軍的俘虜一百餘人帶到城頭前當中斬殺,徹底摧毀了鬱成城的戰鬥意志。

十二月十八,鬱成城告破。

由於他們不投降,於是一應行政官員和軍事將官都被殺死,以此震懾人心,使城中居民不敢妄動,紛紛絕望的向魏軍請降。

攻克鬱成城之後,郭瑾統領軍隊向大宛國都貴山城靠近。

摧毀了周邊所有的軍事設施之後,魏軍於十二月二十三將貴山城完全包圍。

之後魏軍截斷了城中水源,嚴令城中人放下武器投降,如此方能保全性命。

大宛王根本不敢投降,又對康居國和貴霜國的援兵抱有希望,所以拒絕投降,反而故技重施,以殺死所有汗血寶馬爲威脅,要求魏軍退兵。

這種態度再次激怒了郭瑾。

他又不單單是爲了汗血寶馬而來的。

他用四面圍攻的方式迴應了大宛王,用大量猛火油罐和震天雷給予大宛王更加直白的警告。

遠程火力打擊之後,魏軍開始四面登城圍攻,猛攻貴山城,徹底不和大宛王有任何書信往來。

另一邊,大宛王所期待的援兵也發生了些許變故。

貴霜帝國在進兵與不進兵的選擇之間兩難。

此時大量和魏國有商業貿易往來的貴族、臣子上表勸誡皇帝,不要因小失大。

和魏人的友好關係還有貿易往來是貴霜帝國財政的重要支柱之一,如果因此受到損失,貴霜國內剛剛好轉的財政狀況會急轉直下。

貴霜皇帝一想,覺得也有道理。

和魏國的商業貿易是近年來最大的財政進項之一,要是失去了這個進項,豈不就是吃大虧了嗎?

但是也有些人覺得如果放任大宛被魏國消滅,魏國就能肆意插手地區政治,打破地域政治平衡,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

魏人消滅大宛國,從此把權力觸角延伸到本地區,這可是一件非常不樂觀的事情。

根據之前的情報來看,西域很多國家都已經完蛋了,基本上這場戰爭可以定性爲魏國的開疆拓土之戰。

保住大宛對貴霜國的意義絕對比保住商業利益要高。

貴霜皇帝覺得這也有道理。

思來想去,貴霜皇帝決定還是出兵,不能讓魏國人把勢力延伸到中亞地區來——

他們還想着壟斷中亞地區的商業利益。

這要讓魏國人自己來了,直接和安息人還有羅馬人做生意,他們還怎麼做二道販子從安息人和羅馬人那邊賺錢呢?

他還就真的不信魏國人會因爲一場衝突就真的不做生意不走絲綢之路了。

於是,他決定把魏國派來的使臣抓起來下獄,然後出兵支援大宛國,打跑魏國人,維持地域局勢。

結果他還沒來得及行動,國內南部就爆發了叛亂行動。

某些對皇帝長期不滿意的人,或許是因爲經濟利益上的糾紛,對於皇帝自己壟斷和魏帝國的商業貿易這種事情感到不愉快,忍無可忍,於是爆發了內亂。

叛亂行動如火如荼,參加的人數達到了數十萬人,聲勢浩大,大有席捲南部的趨勢,嚇得貴霜皇帝立刻停止了和魏國打仗的想法。

幸好還沒有抓住魏國使臣,不然就真的無法挽回了。

到時候兩線作戰,左右爲難,一邊是敵國軍隊一邊是內部叛軍,他就真的慘了。

感受到了幸運的眷顧,貴霜皇帝感到無比的慶幸。

這下子,他是無法干預魏國和大宛的戰爭了,現在他只希望大宛人自己爭口氣,或者康居人給力一點,能把魏國人趕回去,順便維護一下他的利益。

他要集中全力平定叛亂去了。

未來會發生什麼,實在不是他能干預的了的。

六百一十一 孫策死了三百九十 袁術御駕親征一千一百九十九 權宜之計,不足以爲萬世法五百一十二 張遼來了一千三百八十四 讓子彈飛一會兒一千一百五十三 蔡邕頓時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達千斤九百四十四 重返西域戰略(上)三百六十三 幸虧世人不識字五百二十六 沒人能給他們一個準確的答案一千二百五十八 士燮覺得張津就是個棒槌四百四十三 千里駒曹休二十四 難怪孟德看得起你一千一百六十一 於是,五經十四家法成爲了歷史一千二百四十五 不示弱於皇帝,必死無疑八百四十六 嚴顏主動出擊一千零六十一 諸葛亮的意志非常堅定二百四十八 於是乎郭某人在歷史的舞臺上縱情起舞七百九十二 郭某人的枯燥生活一千三百零九 太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一千零八十八 他們觸動了郭某人的逆鱗一千四百五十九 魏帝國是個騎在馬背上的國家九百八十 馬遠的大宛之行一千三百九十四 全軍大比武八百三十五 王平的建議三百八十八 能做出最後決定的,是郭鵬一百五十二 郭鵬對糜竺勢在必得九百九十 於是,曹操忙不迭的逃出了勤政殿八百三十二 皇帝也是需要休假的一千零一十三 天子盛怒,恐怖至此五百四十五 匈奴沒了,你可以成家了一千一百一十八 高定和朱褒都死了四百四十九 這橋蕤,當真是好運氣六百七十四 成公英的求援六百七十四 成公英的求援一千三百五十七 我做夢都想做一個昏君、暴君七百零九 漢室的昨日,郭氏的明日一千二百八十五 羅馬皇帝要見王威七百二十七 魏延與虎衛重騎七百九十一 郭某人是一個精緻的皇帝六百九十 稱王大作戰,開始了一千零五十三 曹休成爲了他們的最大公約數九百四十四 重返西域戰略(上)九百七十一 郭某人的確在努力的改變這個時代一千一百三十九 除了贏,我無路可走五百七十二 郭某人再一次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六百零五 江東大亂二百三十九 潁川荀彧文若,拜見將軍一千二百零七 程昱求職一千三百六十 新帝登基四百二十八 所以我就是唯一的光二十九 猛男盧植九百八十九 來自後院的烽煙一千三百零一 要跟我一起出海嗎?一千零三十 他們的皇帝陛下正在看着他們一千一百四十一 爲父說了,你做得很好九百九十二 於是魏帝國的避諱制度就這樣定了下來十九 我認定你這個朋友了六百 你要是死了,我活着還做什麼?七百三十一 郭某人的危機公關九百七十 開掛的郭氏一千三百七十三 該讀的書老張一冊也沒有少讀二百四十七 夜校二百九十六 呂布的家眷二百四十六 被粉碎的驕傲一千三百八十五 趙雲不敢公私不分四百零二 無比正確的道路一千二百五十一 天子永遠都不會犯錯二百一十四 正面交鋒(上)一千一百二十五 威望這種東西不是上位者生來就擁有的一千一百六十五 小國寡民就是那麼不堪一擊一千四百五十五 毛玠兵行險招一千五百一十 “幸運兒”王粲一千三百四十七 曹操忽然覺得郭鵬好陌生八百五十七 我們真的那麼不如魏人嗎一千零一十五 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呢?一千零一十七 所以許靖真的很好用一千二百九十八 王威真的很鬱悶一千零一十三 天子盛怒,恐怖至此一千三百六十七 郭珺的成長很快二百六十一 袁紹可不會做宋襄公一千零九十二 郭鵬還會繼續折騰下去八百三十八 關羽不會放過任何機會一千四百四十三 國不知有民,則民不知有國一千四百零三 現在,沒人比他更懂糧食的重要性三百四十四 現在最重要的是求活一千一百五十四 臣才疏學淺,竟不知有這等事一千二百五十八 士燮覺得張津就是個棒槌一千二百 郭魏政權的一次自我革命九百一十七 曹操和王粲的攻守同盟二百四十三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一千四百五十三 尷尬的州刺史們一千五百三十四 這好像是咱們父子第一次單獨相處吧?三百四十五 在下漁陽田豫九百零六 所以陳琳受寵一點都不奇怪一百四十八 我得元嘆,不勝欣喜一千二百九十七 郭鵬需要羅馬,就像羅馬同樣需要他一樣六百八十一 韓遂之死一千五百零三 劉健能活到現在真是不容易八百六十三 我有伯寧,益州再無憂矣!一千零八十五 魏延絕不是一個好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