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一十 魏國不能崇文抑武

接連失敗之後,士人們的潰敗並未結束。

再往後,曹操又提出地方自然災害頻發,對農業生產的危害非常大,地方行政主官作爲這方面的主要負責人,一旦發生災難,不能一問三不知,所以必須要有這方面的知識。

郭某人繼續聖裁,點頭認同。

他認爲地方官員也必須要具備自然災害防治的相關常識和知識,這方面也需要在太學內進行教學。

於是自然災害防治也成爲了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

情況對於士人們來說已經不是很妙了。

最後,郭嘉不知道出於什麼樣的心理,提出身體是官員從政的本錢,現在有些官員手無縛雞之力,身體虛弱,這樣的人怎麼能承擔起國家政務的重擔呢?

懷着這樣的情緒,郭嘉撩起袖子展示了一下自己結實的肱二頭肌。

“當年陛下就提出過,官員的身體非常重要,這些年也不斷強調官員要注重鍛鍊身體,並且給各官署都配備了鍛鍊用具,臣以爲陛下這樣做是非常正確的。

沒有好的身體,就不能承擔大任,一個病秧子到地方上上任,還沒開始辦公就先躺在了病牀上,那還能做什麼?所以臣建議,將身體是否健康、結實,也納入科舉考試的範疇之中。”

郭嘉的這個建議倒是出乎郭鵬的意料,但是郭鵬立刻就感到這很有必要。

爲了不讓魏國的官員退化到手無縛雞之力的羸弱狀態,不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年代讓魏國人全都崇文抑武的過了頭,郭鵬覺得在科舉考試當中加入體育項目是很有必要的。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是必須的。

這是打開通天之途的必經之路,不這樣宣傳,是不能拉動起全社會的讀書熱潮以抗衡士人的底蘊。

大家也不是聖人,不爲了名利,不爲了更好的未來,誰也不會那麼努力地讀書學習考試工作,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絕對不能過度,不能因噎廢食,崇尚讀書和考試過了頭,搞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以至於走上宋朝的老路。

宋真宗的勸學詩寫的很有打油詩的風範,但是就那麼一首打油詩,寫盡了人心。

寥寥數十字,就已經把他趙家的科舉考試給推銷出去了。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讀書、考試,和名利地位前所未有的聯繫在了一起。

從那以後,普通出身的人也能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但是趙宋帝國過於重視讀書,過於重視五經考試,以至於趙家皇帝把【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都給說了出來。

男兒若要實現志向,就要刻苦努力的讀書。

這本來是沒有錯的,但是趙宋帝國很明顯做過了頭。

能成建制的把自己國家的軍事人才扼殺的過了頭,讓沒學過軍事、沒有專業經歷和戰爭經驗的文人上陣,能幹出這種事情的王朝也的確不多。

這樣做的弊端自然很顯然。

趙宋帝國的確富庶,可是它的軍事實在沒什麼可說的。

專業的事情應該讓專業的人來做,一面扼殺武將一面讓文人領兵打仗,這種脫褲子放屁的事情……也不能都怪宋朝。

五代時期那種皇帝輪流做的事情,動不動就兵變當皇帝的過往,也難怪宋人耿耿於懷。

今天軍隊不高興了換個皇帝,明天軍隊不高興了又換個皇帝,皇帝必須要帶兵打仗有威望,軍人必須要干政且掌握節度使的實權,國家分裂成大大小小的節度使轄區。

皇帝是個大軍閥,底下的武將是各行其是的小軍閥,動不動就對着皇帝齜牙咧嘴,皇帝老了沒有威望了或者死了,小皇帝根本坐不穩。

地方百姓慘遭兵災,國家窮困不已,一些著名大城居然淪落到要賣人肉的地步,政府沒有銅鑄錢,居然用鐵鑄錢,還薄的可憐。

那種模式下,軍隊再強又能如何?

還不是一羣**?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堂而皇之的南下中原,進入開封,要做中國人的皇帝,幾乎領先完顏家的人幾百年實現夙願,那些兵強馬壯的軍閥哪個攔住他了?

自中唐以來的遺毒一直到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才被真正解決,武人干政且動不動軍事政變的痛苦經歷終於告一段落,可謂是大快人心。

爲了鞏固這一成果,趙光義也好,趙恆也好,都在不遺餘力的提高文人的政治地位,打壓武將的話語權。

在這樣的背景下,趙宋皇帝寫打油詩大力推銷讀書考試做官這條路子,也就是理所應當的。

問題終究也還是解決了,但是,這一解決,使得宋帝國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另一個極端猜忌武將防範武將打壓武將的極端。

又不搞軍事院校,武舉還搞得毫無意義,配合整個社會崇文抑武的浪潮,宋朝的軍事悲劇就是個定局。

郭某人不能這樣搞。

他雖然也會防範軍隊武將做大,爲此設置了很多規矩,但是絕對不至於到宋朝的地步。

所以趙恆的勸學詩,他是永遠也不會“寫”的。

魏國不能崇文抑武。

而爲了防範這一現象伴隨着科舉的壯大最終出現,武學和武舉便勢在必行。

武人的確應該強悍,但是這並不代表武人都是大老粗,武人也要讀書識字長見識的。

武人要讀書,要明理,要懂天文地理,要懂爾虞我詐。

只是學習的教材不一樣,術業有專攻而已。

武人也可以有很高的學歷的。

於是郭某人一邊大力支持郭嘉的建議,開始親自制定科舉考試中關於身體方面的要求,一邊又開始折騰起武舉的事情。

他決定施行文武並重的政策,文舉和武舉要同時進行,同時選拔,考上之後同時表彰,文舉前三甲和武舉前三甲都有接受御街誇官表彰的資格。

以此彰顯魏帝國文武並重的態度。

科舉考試的身體測試方面,首先是繞圈跑,郭某人規定一炷香的時間內跑一個四百米左右的大圈多少圈算合格。

然後再按照郭某人的惡趣味,增加一些有趣的內容,比如跳遠,比如俯臥撐,又或者是卷腹之類的。

反正他是皇帝,這方面他一張口,全天下都要跟着他一起做。

這些還都有硬性規定,是必須要考的內容。

深知爲了做官讀書人什麼都能幹得出來的本性,哪怕只是在做官前維持一個好的身體也是很有必要的。

郭鵬稱讚了郭嘉的建議,把郭嘉的建議納入了科舉考試的範疇之中,然後很多官員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剛纔不斷秀身材和肌肉的郭嘉。

這傢伙到底是怎麼回事……

折騰完了文舉的一應事項,着內閣對接禮部負責此事的辦理,從現在開始籌備延德八年的科舉考試。

然後,郭鵬又前往參謀臺,召集參謀臺的參謀官們和衛軍諸多將領,一起聯席開會,宣佈自己決定在文舉之外召開武舉的事情。

六百七十三 郭鵬回收鑄幣權九百九十六 被嚇住的曹操十三 照顧好自己六百四十二 亮不是看不清天下大勢之人七百四十七 魏延生擒孫權六百九十二 小皇帝很不喜歡荀彧七百二十七 魏延與虎衛重騎三百六十四 跟不上時代的陶謙一百零九 以權謀私的郭某人六百八十七 騎兵革新一千五百一十六 郭某人的報應一千五百 好好先生諸葛瑾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一千五百二十九 這就是兵法與國力之結合五百 直搗王庭一千四百零七 這個國家叫做注輦國一千一百七十四 你們的婚事,爲父已經決定好了一千零六十九 司馬仲達,你可真是我的恩人啊!一千一百一十六 不爲王臣者,必爲我所殺!五百七十七 困龍之局一千三百七十三 該讀的書老張一冊也沒有少讀一千一百八十五 恐慌從官場很快蔓延到了民間一千二百一十 魏國不能崇文抑武五百八十九 劉磐之死二百一十七 徐榮潰敗一千四百五十八 他看到了諸葛亮的未來和終結五百三十二 郭鵬出征一百七十八 誰招我入京九百五十六 龐大的聯合商隊二十五 你和孟德很像一百四十三 蔡邕很高興一千四百九十八 殺人不誅心,就等於什麼都沒做六 你曹孟德毫無疑問是個奸賊五百八十九 劉磐之死一千二百零五 解決不了這羣人,你就別當太子了!八 悲慘世界一千一百三十一 儘管如此,也不能阻擋郭鵬對王平的欣賞三百三十八 大營陷落一千一百五十二 誰也不想回到從前八百六十五 真以爲魏天子是冤大頭?六百二十六 龐羲這是要把吳懿往死裡坑一千二百二十二 程昱的大動作九百四十一 郭某人的大數據壓迫四百六十 他們沒有自知之明九百七十二 你想過以後讓孩子們做什麼嗎?五百六十四 慘淡的局面三百九十二 賈詡的憂慮八百五十六 陛下何故先降!二百八十五 不要用你的興趣來挑戰我謀生的本領五百四十二 劉璋的小心思三百三十九 上天爲何如此對待袁本初!一千一百二十七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一千二百六十七 魏軍來了二百九十 投石機的再現九百八十七 拜見貴霜皇帝四百六十一 現在朝廷這是要往回走嗎一千零五十七 諸葛亮覺得在這裡可以實現他的價值一千零四十二 樂進和曹氏的關係並不好七十七 真·煮屎一千二百四十七 政治聯姻的負面影響在此時此刻暴露無遺一百七十三 靈帝廢史立牧一千四百六十一 曹昂的心中充滿異樣的情緒一千三百八十 霸權的確立一千二百零四 郭鵬總要折騰一點什麼事情出來一千三百四十五 下一個輪迴的開始五百二十九 龐羲勸進三百五十六 袁術的麻煩有很多一百一十一 長期發展規劃一千四百四十八 危中藏機一千零五十一 阿塔靡之死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後,朱元璋沒有成功九百五十三 乖乖站好有糖吃一千二百三十五 兒子請父親收回成命!一千四百七十六 搖扇子的諸葛亮三百九十七 中原大地烽煙再起九百二十八 他們不該受教育一千一百六十 孔老夫子真是可憐啊一百三十三 受到驚嚇的張舉一千零七 你讓我還怎麼相信你四百四十八 這筆生意在橋蕤看來非常值當五百六十四 慘淡的局面五百三十六 魏延送信一千二百一十六 獨夫之心一百四十三 蔡邕很高興一千四百五十七 魏帝國十分需要的寶貴財富一千四百六十一 曹昂的心中充滿異樣的情緒八百四十五 劍閣之戰即將進入下一個環節一千三百零四 我們只授人以魚,從不授人以漁九百九十七 曹氏不能被郭鵬定義爲威脅八百四十二 黃權的夜襲方案四百七十七 父與子一千零二十七 標點符號大革命(上)一千五百五十 郭鵬還是那個大忽悠七百三十二 暈船的張遼五百零四 郭某人對待政敵從不留情一千三百九十六 算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了二百零四 郭鵬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瘋狂的滋長着三十五 向上爬一千四百九十三 郭皇帝又高又硬一千四百四十九 崩潰的安息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