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五十五 他們只需要【孔子】這個招牌就足夠了

掌握經典傳承的頭部家族們完全認識到了這是一場形勢極其嚴峻的戰鬥。

稍有不慎,滿盤皆輸,百年積累盡成灰,他們的基業會迅速被政治權力打掉。

讀書爲了做官而不是爲了學習聖人道理這個真理將立刻發揮它殘酷的現實作用,將這些失去上升途徑的家族拋棄。

一如當年獨尊儒術之後被拋棄的百家學說,還有白虎觀會議之後被拋棄的各家家法。

讀書不爲做官,還爲了什麼?

難道真的是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嗎?

非也非也,沒幾個人有這樣的情操,大部分人只是爲了做官享福罷了。

真要那麼偉大,擺出百家學說不會那麼順利,儒家學說不會那麼順利就稱霸。

沒有漢武帝的政策扶持,儒家學說再過一千年也不可能登頂中國思想界。

所以郭某人討厭這些掌握經典傳承的頭部家族——明明都是爲了做官,爲了政治利益,開誠佈公不好嗎?非要扯上學術問題。

真是當了彪子還要立牌坊。

其後,黃龍殿會議如期召開,皇帝郭鵬作爲幕後黑手,在會議開始的第一天親自蒞臨黃龍殿,在黃龍殿的主位上看着蔡邕主持這場利益再分配的盛大會議。

郭某人其實是可以感受到那些人不善的目光的。

那種憤恨的,不滿的,咬牙切齒甚至想要推翻自己的目光。

這種感覺,郭某人莫名的感覺到有點熟悉。

對,當年黃巾之亂前夕,出於對靈帝政策的怨恨而暗中爲黃巾之亂推波助瀾的那些人看待靈帝的目光就和此時此刻略爲相似。

不敢說完全相似,但是相似度還是比較大的。

要是眼神可以殺人,郭某人感覺自己現在已經死了一萬多次了。

郭某人覺得,之所以這一次不會爆發黃巾起義,原因就在於自己的根基十分牢固,掌握的土地人口和資源比他們加在一起還要多。

所以當他們發現自己的一切加在一起都不能和皇帝抗衡的時候,除了無能狂怒之外,實際上做不了什麼。

只能乖乖來開會。

他們能夠威脅劉秀能夠威脅劉宏,靠的是手上的土地、人口、錢財、糧食,以及依靠這些要素組建起來的反抗軍事力量。

能夠暴力推翻王朝的軍事力量是根本原因之一,沒有軍事力量,再怎麼狂怒也很無能。

有了軍事力量,那人家就不是那麼敢讓你狂怒。

靈帝用盡一切手段想要扭轉局面,但是他辦不到,因爲積重難返,漢王朝已經病入膏肓。

可是魏帝國還大有可塑性,大有未來,郭鵬想做到一些什麼,遠比靈帝劉宏要簡單。

比如他想動兵絞殺某個家族,完全可以繞開朝廷直接給軍隊下令,然後軍隊就衝過去把那個家族集體廢掉,挫骨揚灰。

整個過程完全不需要和朝廷的任何一個官員商量。

參謀臺在職責上更接近於軍機處,是郭鵬的軍事顧問組織,一切權力來自於郭鵬的授權,沒有皇帝的旨意下發,參謀臺也無法行使軍隊的調動權力。

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魏帝國運行的軍事潛規則,知道皇帝可以繞開朝廷直接命令軍隊。

就算打起國戰,就算所有人都反對,只要皇帝同意,這仗就不得不打。

這是皇權最直接的象徵。

你可以反對,但是你做不到扭轉局面。

曾經這是皇帝的困境,現在,這變成了反對派們的困境。

看不起郭鵬出身的人有很多,他們私下裡誹謗郭鵬,覺得郭鵬不過是個二流士族破落戶出身,現在僥倖做了皇帝就如此囂張,魏帝國絕對長不了,肯定二世而亡。

可是再怎麼二世而亡,只要郭鵬還活着,並且活過一定的年份,他們就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了。

後來者得到的好處,不是他們的好處,後來者面對他們,絕對不會挽救,而是狠狠地踩上最後一腳。

所以,鬥爭就在眼前,鬥爭就是現在。

他們的確有了爭辯的機會。

郭鵬只是來觀看,並不發表自己的意見,會議主持這是司徒蔡邕,在蔡邕面前,支持派和反對派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把各自的家法攤開來講,一個字眼一個字眼的扣。

這個字有什麼微言大義,那個字有什麼微言大義,聖人到底是怎麼想的,聖人說了什麼。

你的異字是錯的,我的纔是真正的聖人之言,你的就是後人僞作,罷黜!

這樣的斷句是對的,那樣的斷句是錯的。

古文經纔是真正的聖人之言,今文經只是後人牽強附會之言,全是假的,罷黜!

爭吵極其激烈,互相之間的攻訐也很快上升到了接近人身攻擊的層面。

要不是皇帝還在上面坐着,他們不敢放肆,那估計他們搞起人身攻擊和黨同伐異這種事情還真是一把好手。

他們之間的爭論在郭鵬聽起來也相當無聊。

經學家們總是說春秋筆法造就的儒家經典每個字都有各自的意思,每個字都包含有深刻的意境,需要細細品讀,認真品味,使勁兒的品品品,然後才能品出人間真味。

這種說法讓郭鵬很想笑。

你們當真覺得春秋筆法是人們刻意爲之嗎?

對,某種意義上也能算是刻意爲之,但是原因就很世俗了。

沒紙啊。

絹布那麼貴,竹簡那麼重,能寫字的地方也少,那寫書肯定是字越少越精煉越好,這樣比較經濟,否則國家財政支撐不起,就那麼簡單,有什麼大不了的?

給他們足夠的紙,他們分分鐘把自己的意思寫個幾十萬字都不帶停的。

這幫經學家愣是能把先人迫於時代限制的無奈發展爲十四家法廣爲流傳,折騰出各種微言大義來劃清門戶界限,以此攫取政治利益,又是怎一個無恥了得呢?

看着他們還在一個字一個字的摳字眼,這個字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你說的不算,我說的算,你敢不聽我的我就弄死你……

怎麼看怎麼不堪入目。

他們在爲聖人之言的真僞辯駁?

他們在爲孔子他老人家的生前身後名而不惜一切的抗爭?

放屁!

他們在爲自己的政治經濟利益拼命呢!

嘴上滿是主意,心裡全是生意,爭論個屁的微言大義,還不是爲了自己的家族和學派能壟斷政治上升渠道!

誰還在意孔子?

誰還在意孔子到底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他們只需要【孔子】這個招牌就足夠了。

和這幫人在這裡浪費時間真的有必要嗎?

有那麼一瞬間,郭某人真的想讓許褚和典韋帶兵把這黃龍殿血洗一遍算了,那樣最乾脆。

但是,他不是征服者,他是統治者。

征服者可以玩血洗,統治者,必須要【以理服人】。

鬥吧,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鬥,鬥到腦子都灑一地,然後看看你們能鬥出個什麼鬼樣子來。

反正最終的結局不會改變,早已註定。

三 以孝治國大漢朝二百零四 郭鵬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瘋狂的滋長着六百九十五 是服從!還是毀滅!十五 年十二,殺人八百六十 我等的性命算是保住了一千一百三十八 郭某人在鄴城打完了前哨戰八百零一 保護劉琦三劍客一千四百九十八 殺人不誅心,就等於什麼都沒做一千零一十七 所以許靖真的很好用八百八十一 張飛兵臨襄平城一千四百九十四 一場雷暴大雨如期而至二百八十六 決然的高順六百六十六 韓遂不舒服五 聰明家族二百七十三 驅虎吞狼四百五十 聯姻的神奇魔力九百五十九 聯合商隊西出玉門關一千一百八十三 所有人都輸了,只有皇帝贏了二百七十六 依依東望的韓浩一千三百六十五 沒人比他更在意他的兄弟能否站穩腳跟了一百五十四 郭單不高興六百九十三 昨日稱公,今日稱王,明日又當如何?三百五十一 郭鵬的來意八十七 郭鵬出擊八百四十六 嚴顏主動出擊三百三十五 醉酒的麴義六百七十 他們覺得郭鵬累了九百三十七 張飛大破拔奇一千一百七十六 國際已經沒了一千一百八十一 簡直就像個守財奴一千零三十二 馬遠真的非常思念他的陛下五十五 雒陽北部尉六百八十八 怯於私鬥,勇於公戰六百零九 上天似乎並不打算垂憐孫吳政權了一千三百五十六 最後一個時辰四百零三 郭鵬太瞭解袁術了九十 一定要跟隨他人的人生軌跡嗎?一百 殺胡虜七百二十二 郭魏的國策一千零一十七 所以許靖真的很好用七百一十一 諸葛亮開始決定要減肥一百六十 郭嘉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三百六十四 跟不上時代的陶謙九百零六 所以陳琳受寵一點都不奇怪一千四百五十九 魏帝國是個騎在馬背上的國家六百七十二 董卓不懂經濟三百七十九 袁公路欺人太甚!七百一十五 我親自辟召司馬懿一千三百三十一 郭陽死了一千二百五十一 天子永遠都不會犯錯一千一百八十八 不要和郭某人作對一千一百八十九 上一個時代最後的殘留物一千一百五十五 他們只需要【孔子】這個招牌就足夠了一百一十三 張飛辦不到二百五十三 界橋之戰一千三百九十一 張飛本身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一千一百三十四 魏帝國已經開始重新出發了六百四十二 亮不是看不清天下大勢之人四百零四 孤意已決,御駕親征北伐郭賊一千四百九十二 郭瑾決定私下溫情的僞裝三百二十八 對不起,四世三公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的二百四十三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一千一百六十六 于闐國與疏勒國的覆亡八百三十八 關羽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六百七十五 魏宵案一千四百零八 某種意義上來說,郭珺很有生意頭腦一千一百一十七 天降猛男郭子鳳,誰能抗衡?二百七十六 依依東望的韓浩一千四百八十一 司馬懿想到辦法了!六百一十二 龐羲眼中的殺意卻越來越甚七百零四 如何不類似當年的呂氏?一百八十五 董卓來了一千一百九十二 一批“欺世盜名”之輩浮出水面一千二百五十二 大父和父親都是寡人,那我也是寡人四百三十四 一旦城破,又該如何?六百三十 朱靈將郭鵬的囑咐小心的記在心裡一千二百三十三 皇權的威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五百四十 漢中爭奪戰一千二百五十 糜貴人之死一千一百三十三 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綻放出美麗的花朵三百六十七 郭鵬徵糧六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政治打擊永遠都不會來的太遲一千五百三十二 誰讓他是郭鵬的兒子一百九十三 被登基的劉協一千零八十五 魏延絕不是一個好上司一千一百二十三 郭某人大笑不止,然後殺意頓起七十二 郭鵬的戰術六百八十二 郭鵬現在真的沒什麼後顧之憂了二百六十三 政治不正確的袁紹四百六十五 大勢二百五十二 公孫瓚心中的野望開始滋生三百八十一 劉協再被擒一百二十九 決戰張純八百一十六 如此的一羣真實的人啊三百一十七 恐怕我等都要成爲他的俘虜了!一千二百零三 儘管那一天或許早已換了人間五百三十三 韓遂頗爲得意的打着自己的算盤一千二百七十 徐晃可不認爲自己的將軍做到頭了一千一百五十九 曹仁真的非常憂慮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後,朱元璋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