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五十四 這種人,見一個幹掉一個

這第一批趕到洛陽的家族裡,還不全是反對派家族。

還有兩個是孟氏易的傳承家族,屬於躺贏那一類的,趕來之後一頭扎進了袁嗣的府裡,尋求來自皇帝的溫暖,求皇帝抱抱他們。

然後立刻調轉槍頭,對着趕來洛陽城和皇帝對抗的五個家法傳承家族齜牙咧嘴。

這五個家族來到洛陽也並非是完全的赤手空拳客場作戰。

他們也是有授徒權的家族,只是規模不大,沒有汝南袁氏還有弘農楊氏那種【門生故吏遍天下】的規模。

門生還是有的,故吏有的也有,就是數量少,畢竟他們本身也沒有在郭魏政權裡取得高官顯貴的位置,沒時間沒資格拉攏故吏。

儘管如此,這幫人也還是有點本事的。

聚集了一些通過他們的渠道得以進入洛陽朝廷的官吏,明確了反對的意見,並且立刻操作起了看家本領,打算在郭某人眼皮子底下和郭某人進行第二波口水戰。

第一波因爲他們勢單力孤沒有領頭人物而戰敗。

第二波,他們親自下場坐鎮洛陽,不會那麼容易戰敗。

就在黃龍殿會議註定要召開的檔口,他們發動一些政治勢力,對力主召開黃龍殿會議的士人及其背後家族大加抨擊,並且旗幟鮮明的反對召開黃龍殿會議。

他們自己其實做好了最壞打算的準備,要在黃龍殿會議上和郭鵬決戰,所以此時不方便親自參加輿論戰,他們近距離指導他們的門生進行抗議和抨擊。

剛剛平靜沒多久的洛陽戰火重燃。

不過其實他們的門生也是心裡苦,礙於這層關係不得不冒着風險上表抗議,否則就是社會性死亡,但是他們未必就願意和皇帝對着幹。

歷來的經驗告訴他們,和皇帝對着幹沒什麼好下場。

這些士人大佬未必就不知道,但是就是要讓他們之中的一些人做炮灰,專門負責犧牲,以此打擊支持郭鵬的這一派力量。

沒辦法,誰讓他們是門生呢?

他們從未像現在這樣痛恨二重君主制這個潛規則,他們從未像現在這樣後悔自己遇人不淑。

但是拿了好處又不想付出的事情,世界上並沒有多少,有可以這樣享受的人,但絕對不是這批炮灰。

郭鵬素來很注意維護自己強勢君主的人設,不會寬恕任何違背自己意願的人,或早或晚,一定要你付出代價,以此告誡羣臣,告訴他們不要輕易和皇帝作對。

從東漢時代跨越到如今這個時代的羣臣還有相當一部分桀驁不馴,或者認爲自己的身份地位比皇帝還要高的,頗爲瞧不起皇帝的。

這種人,見一個幹掉一個,絕對不能助長這種風氣。

而且,二重君主制也是郭鵬註定要打擊和消滅掉的潛規則。

郭鵬對這種政治潛規則的痛恨並不亞於對五經十四家法的痛恨。

所以一旦有冒頭的,立刻出手打死,絕不留情。

第一批上表抨擊賈逵、桓典和荀攸等人的官員共十七人,一部分被郭鵬以誹謗君上的名義罷黜了官職,一部分被【查】出了貪腐問題,立刻罷職抄家,逐出京城。

前後不過五天,二月十五的時候,這十七個官員全部落馬,皇帝絲毫不留情面的將他們逐出京城,然後火速提拔了一批新人接替他們的職位。

皇帝如此狠辣且快速精準的下手讓持反對意見的士人大佬們大爲驚恐。

他們忽然意識到針對當今皇帝,他們缺乏足夠有效的反制手段。

這十七個門生只是小蝦米,用來試探皇帝態度的。

他們想到皇帝會生氣,卻沒想到皇帝直接一巴掌拍死了這十七個人。

一招直拳直接往他們臉上打,把他們打的暈暈乎乎的。

見皇帝的態度如此決然,反對派的官員們紛紛膽寒,就算士人大佬們再怎麼動員,也不敢輕易上表。

有人裝病。

有人藉故推脫。

有人說自己有緊急公務要離開洛陽,直接遁逃。

還有人左右爲難到處受氣,一氣之下遞上辭呈不做官了,光溜溜的離開了洛陽,回老家種田去了。

你們神仙打架,我們凡人遭殃,憑什麼啊?

鬥不過你們,我不做官了行不行?

就算不做官也比變成罪人要好!

因爲郭鵬嚴格的手段打擊,反對派士人的團體發生了較爲嚴重的內部分歧,引發內訌,很多人寧可棄官不做也不要繼續上表和皇帝作對,於是乎反對派的處境就更加糟糕了。

上下串聯卻串連不到太多可以提供幫助的人,主動向部分豪強出身的官員遞上橄欖枝,卻被默契的無視。

於是他們知道了,在他們沒有抵達洛陽的時候,皇帝已經完成了與他們之間的利益交換。

皇帝一定已經與他們達成了某種協議,比如黃龍殿會議之後扶持一批新的經典家族之類的,才能讓這批人團結在皇帝身邊,擺出了一副銅牆鐵壁的架勢,齊心協力的要幹掉這些反對派。

能讓這些豪強官員拒絕與反對派士人合作的原因,也就這些,不可能更多了。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寄希望於黃龍殿會議,派出族中精英加入蔡邕領頭的五經考證團隊,打算爲自己的家學竭力爭辯。

與此同時,他們依然不放棄掀起輿論,甚至利用起了讖緯學說,說什麼星象有異,天象也有問題,這個時候要是動了國家文脈,必將生災禍之類的。

持這種言論的不乏一些廣有名望的老學究,他們說這種話還是挺有市場的。

不過郭鵬對此早有預料,也有相對的應對措施,比如派出終極口嗨武器陳琳和皇家專業團隊——太史團隊下場闢謠。

雙方就天象問題展開終極對決。

一方說動搖國家文脈要面臨大的災禍,這是天意。

一方說變革國家文化思想是天命所向,天意所指,這是理所應當的,只會讓國家更加昌盛。

雙方各執一詞,激烈對線,互相嘴臭,使得輿論場混亂不堪。

好事者甚至無法斷定到底誰對誰錯,以至於對現有的星象學說和讖緯學說產生了疑惑和質疑。

雙方不斷地爭奪輿論制高點。

二月底,郭鵬設定的最後期限來臨之際,一共十五家家法代表人用盡一切手段跨越重重艱難險阻抵達了洛陽城,加入了黃龍殿會議。

而除此之外的那些家法家族,除了躺贏的,剩下的已經成爲被代表之人。

在郭某人的陰謀詭計之下,能爲他們說話的,只有除開躺贏的三家之外,那十二家經典傳承家族。

九百五十三 乖乖站好有糖吃二十二 十五從軍徵一千二百五十二 大父和父親都是寡人,那我也是寡人一千零一十一 做皇帝的,哪有不辛苦的一千三百一十三 太上皇病了一千三百一十七 趙雲負荊請罪五百九十八 合肥之戰(下)二百五十七 這是郭鵬的奸計!三十一 北伐鮮卑二百二十一 堂堂漢臣,怎能與漢賊同流合污一百七十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二百八十五 不要用你的興趣來挑戰我謀生的本領三百六十三 幸虧世人不識字一千零五十六 郭鵬真的有點難過六百六十七 作威作福的馬家父子五百二十五 忠良如郭某人也無法挽救漢室了三百三十 哈士奇和狼長得還蠻像的九百四十七 魏帝國拒絕割據一千一百八十一 世界上總是不缺有生意頭腦的人三百九十五 徐州的抗擊袁術統一戰線九百一十四 難道陛下也要做這種與民爭利的事情嗎?九百七十二 你想過以後讓孩子們做什麼嗎?七十四 左豐來了六百二十一 龐將軍願爲先驅,爲魏公血戰沙場,九死不悔一千零三十三 有點等不及的感覺一千四百五十六 郭承志的想法註定不能得到實現二百九十九 做老闆的感覺,真好九百零二 平州刺史魯肅一千零七十四 郭鵬準備滅了鮮卑一千零五 臣的心難道就不會受傷嗎?一千一百八十六 這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擊一千零一 雙方真的是撕破臉要開幹了三百三十九 上天爲何如此對待袁本初!一千零三十五 你果然一肚子壞水一千一百九十六 荊州進入戰時狀態八百零四 荊州政變(上)九百四十三 賭上郭魏帝國的國運一千五百二十九 這就是兵法與國力之結合一千五百五十九 他們都回來了二百三十三 韓馥無法生存二十七 身份微妙的『外人』五百零五 孫策不願意妥協六百七十三 郭鵬回收鑄幣權七百八十八 宦官與特務八百一十一 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一千一百一十九 封狼居胥(下)八百七十六 我在遼東,欲王則王一百五十二 郭鵬對糜竺勢在必得一千一百六十五 小國寡民就是那麼不堪一擊一千一百二十七 他們的臉上始終帶着笑容三百三十八 大營陷落一百零五 郭子鳳求賢若渴一千一百一十六 不爲王臣者,必爲我所殺!八百三十八 關羽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六百一十一 孫策死了七百二十七 魏延與虎衛重騎一千一百二十八 郭嘉的性格極其惡劣四百零九 皇帝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爲之七十五 還請天使務必不要這樣做六百五十六 給徐州人長臉五百九十六 合肥之戰(上)一千五百四十四 郭瑾的貨幣改革一百六十九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一百一十一 長期發展規劃一千四百七十 太極宗師對太極宗師一千三百八十八 趙雲彈劾張飛五百二十五 忠良如郭某人也無法挽救漢室了一千一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怒火如期而至六十八 形勢逆轉二百六十二 公孫瓚的心裡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四百七十八 如此這般的我,配不上封公的賞賜嗎九百五十一 曹休兵進柳中城一千一百三十二 不拘一格降人才八百四十八 蜀軍的絕境一千一百一十七 朱褒很討厭雍闓三百零四 來自忠臣良將郭某人的背刺四百一十二 大決戰(下)一千一百九十四 皇帝居心不良一千五百二十九 這就是兵法與國力之結合八百九十一 于禁猛攻新昌縣城一千四百六十一 那是姜維永遠也不會忘記的一天八百三十 入蜀之路且艱且險六百零七 自我懷疑的孫策一千三百四十七 曹操忽然覺得郭鵬好陌生四十 明白人與富貴人四百九十九 該吃肉就要吃肉,該喝血就要喝血一千二百零六 皇帝終究沒有做那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一 臥冰求鯉2.0(上)七百七十 皇帝與代表一千一百六十四 富庶的小國一千二百二十六 這叫我的面子往哪裡放?八百二十七 魏軍兵壓蜀中四百二十九 異心四百九十三 叛亂之心一千二百八十七 爲孔夫子的理想立下天大的功勞七十 漳水大捷五百零五 孫策不願意妥協五百九十 砸到他們魂飛魄散!一千零三十六 他們拿出來的金銀實在是太多了七百八十七 郭某人的專制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