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你不仁 我不義(下)

韓爌不懂兵,也不知兵,聽魏這麼一說,頓時有些害怕,他實在是對遼兵沒什麼信心,打萬曆四十八年到現在,這遼東每次打仗都是輸,雖說孫承宗去了後,局勢有所改觀,但也不過是失復了百里失地,關外大片土地仍在後金手中.且後金騎兵厲害,遼兵初建,關寧騎兵也是草創,聽說連戰馬都湊不起,這要是輕易出兵,如何能打贏?萬一要是打輸了,如何是好?

韓爌初爲首輔,一心求穩,內要穩定朝局,外要穩定邊局,內外都不能有失,幾番思慮,終是同意了魏廣徽的意見,要趙彥和鄒元標不要撥付銀子,若孫催,則拖延。

首輔這麼‘交’待,趙彥和鄒元標自然沒有異議,本來這銀子就撥不出來,現在有了首輔的‘交’待,這事情便不能怪到他們頭上。真就要怪,也只能怪魏廣徽多嘴。

………

皇上已經批准出兵,這銀子卻遲遲不到,孫承宗心急焚,多次督促兵部、戶部,公文往復無數,而發餉一事卻一拖再拖,最終失去了反攻的戰機。

戰機已失,孫承宗只好無奈打消出兵念頭,滿含無奈寫信告知了弟子李應升,讓他查清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應升經過了解,知道是魏廣微從中破壞,想到魏的“祭享失誤”一罪尚未清算,便上疏痛揭閣臣魏廣微,指出依大明律,祭享失誤杖一百,廣微難逃其杖!並指出今後廣微還有何臉面復入內閣大堂發號施令?

接下來李應升又拿魏廣微之父魏允貞做對比,指出你父曾爲言官,公正發憤,因得罪當時閣臣而去,美名一直流傳至今,你難道不知嗎?你應當退讀父書,保住全家的名聲,不要狡兔三窟,與言官作對,百年後或可見你父於九泉之下!

李應升這道奏疏內容可跟當年趙南星對魏廣徽說的“見泉無子”差不多,把個魏廣徽氣得直跺腳,把邸報摔在地上接連兩天氣火攻心,吃不下飯去。

輾轉翻側兩夜後,魏廣徽終是咬牙下了狠心,李應升是東林黨,魏大中是東林黨,孫承宗也是東林黨,那趙南星老匹夫也是東林黨!如今他東林黨上下一致要對付我,內廷魏忠賢又對我生了疏遠,再要蛇鼠兩端,對東林抱有同情不忍之心,只怕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事到如今,你們就莫要怪我魏廣徽狠心了!

什麼君子之‘交’,狗屁!東林言官上疏攻擊我,你楊漣爲什麼不阻止!你高攀龍爲什麼不壓制!哼,你們還不就是想我完蛋!

要我走,我先讓你們滾!

……

想通之後,某種程度上被東林黨‘逼’上梁山的魏廣徽立即撕破臉皮,毅然決定誓死跟隨魏忠賢,不再對東林抱以好感。他連夜求見魏忠賢,求他爲自己出這口怒氣,嚴懲東林那幫言官。

魏忠賢早就在等魏廣徽前來了,自那日魏大中上疏,袁大海便對他說:“爾今魏閣老對東林黨的態度不及千歲這般堅定,據說‘私’下還有來往,依屬下看,此番東林言官上疏彈劾魏閣老,正是要閣老認清東林面目的最好機會,千歲不妨冷眼看着事態進展,東林那幫狗咬起人來可不會鬆手,定會把魏閣老‘逼’到絕境,到那時,閣老一定會來求千歲,而那時,閣老才真正心向千歲了!”

袁大海的意見立即被魏忠賢採用,他也早察覺到魏廣徽對自己還沒徹底歸心,也生了疏遠他之意,甚至準備在除掉楊漣他們之後,便要把內閣重新換血,把魏廣徽拿掉。但現在東林黨卻讓魏廣徽開刀,這卻是天賜良機,若廣徽能因此而認清東林真面目,對咱家也是好事,廣徽畢竟是個人才,朝政上也離不開他。有他在內閣和顧秉謙照應着,韓爌他們便難以騰出手來。

等了這麼幾日,終於把魏廣徽等來,魏忠賢大喜之下,一口答應了魏廣徽所請。親自跑到天啓面前告狀,說李應升辱罵閣臣,不識大體,應嚴懲不貸。

天啓如今對東林黨越來越沒好感,再加上前幾日的和氏壁鬧劇,葉向高辭職,內閣不肯撥付老師的兵餉,搞的現在是一聽到東林黨三字就來氣。一聽魏忠賢說東林黨的言官敢辱罵閣臣,也不問他們罵了什麼,大手一揮便下諭要廷杖李應升。

首輔韓爌知道皇帝要廷仗李應升後,馬上上疏力救,天啓看在這位首輔才上任沒幾天的面子上,便從輕發落,不過還是停發了李應升一年的俸祿。

李應升落了個沒趣,平白沒了一年的俸祿,更被皇帝給明旨斥責,還被高攀龍指責不顧大局,‘弄’得是裡外不是人。好在他東林黨人有的是錢,這一年俸祿沒了就沒了,還不至於就餓死了。當天,魏大中等人便過來送了一千兩銀子,着實暖了李應升的心,由衷吧道還是我黨人知心啊。

正如高攀龍所擔心的那樣,自此,魏廣微便死心塌地投到魏忠賢的懷抱中,在內閣與顧秉謙一呼一應,處處於韓爌、朱國禎作對,對魏忠賢也是極盡阿諛逢迎之能事。

震住李應升和魏大中他們後,魏廣微兇相畢‘露’,開始了對東林黨人實施報復行動。他給魏忠賢出謀說,第一個要滅得就是楊漣,他一倒,其餘的人就像大樹被連根拔起,枝葉紛紛震落。不除掉楊漣,我二人死無藏身之地?

另外,他爲了取媚魏忠賢,特地編寫了一本《縉紳便覽》,呈送給魏忠賢,作爲提拔或降黜官員的依據。書中把趙南星、高攀龍、楊漣、左光斗、魏大中、李應升、繆昌期、周宗建及葉向高、韓爌等六七十人,統統稱之爲“邪人” ,並把這些人分出差等,分別用墨筆標出。

他指着上述諸人,對魏忠賢說:“這些東林黨,都是與叔叔存心過意不去的!”

接着他又翻到另一頁,指着上面王紹徽、徐大化、霍維華、孫杰等人的名字,對魏忠賢說:“這上面的五十個人名,都是朝中的正人,叔叔可依次點用。”

魏忠賢聽了,十分滿意,便向天啓保舉魏廣微做太傅。幾天後詔令頒下,魏廣微被擢升爲少保太子少傅,兼建極殿大學士,從此他對魏忠賢,更是亦步亦趨了。

…………

代天啓至內閣詰問孫慎行、韓爌等人後,袁大海便與魏廣徽一起去了司禮監,魏廣徽這邊忙着查看魏大中等人彈劾自己的奏疏,袁大海則是隨着魏忠賢一起去見天啓。

一五一十,原本不動的將內閣答對詳情稟明天啓後,天啓勃然大怒,立即下詔免去孫慎行的禮部尚書一職,由禮部右‘侍’郎吳淳夫接任。並要內閣上報事情原委,次輔韓爌以下一律罰俸三年,以示效尤。

至此,東林黨‘精’心設計的“祥瑞”鬧劇灰溜溜的收場,上上下下都沒落了好。不過這中間也不是沒人得了好處,魏忠賢那邊不說,河南那從井裡發現“和氏壁”的農民卻是得了天啓親口賞的一千兩銀子,贊他發現至寶,不忘皇家,忠心可嘉。喜得那農民眉開眼笑,因爲那‘玉’剛一出井,便被官府給拿了去,一廣錢都沒給,現在皇上卻派人送來一千兩銀子,這可是真正的“龍恩”啊!至於那塊和氏壁則是被天啓下令收進內庫,從此不見天日。

葉向高身爲首輔,雖然告病在家沒有理事,但如此大事卻一無作爲,任由韓爌等人擅做主張,也是要罰的。天啓正考慮如何責罰葉向高時,葉向高的辭呈卻送了過來。

看到葉向高的辭呈,天啓愕然,葉老頭打天啓元年就任自己的首輔,如今已有四年,雖然沒有大的建樹,但好在朝政也還平穩。如果同意葉的辭呈,天啓一時想不到何人能繼任首輔,便下旨駁回,不許葉向高辭職。

不想,葉向高卻是鐵了心的要辭職,他在兩天之內連上二十三道奏疏要求立即返鄉,望着堆得老高的辭呈,天啓知道葉向高去心已定,沒法挽留,便嘆了口氣,同意葉向高辭職,同時下旨加升葉向高爲太傅,賜銀蟒及路費,並派行人司的一名行人護送回籍。

葉向高一走,韓爌便由次輔名正言順的繼任首輔,葉向高臨走之前上疏舉薦朱國禎、鄒元標二人入閣,天啓也同意了。

此時的朝局,便形成以韓爌主閣,朱國禎主銓(吏部),高攀龍爲都察院總憲、楊漣爲副憲,鄒元標以內閣學士兼戶部尚書,趙彥掌兵部,馮從吾掌工部,魏大中、袁化中掌管六科,表面看來,東林黨仍牢牢把持着朝政,但明眼人都看出東林黨的危機越來越近了。一個很明顯的信號便是原本六部只有一個刑部尚書張瑞圖是閹黨,爾今戶部也落在了閹黨手中。

魏忠賢自平安過關後,便在王體乾、李永貞、袁大海、樑棟等人的謀劃下,以閣臣顧秉謙、魏廣微爲外援,以戶部尚書吳淳夫、刑部尚書張瑞圖爲呼應,以東廠袁大海爲先鋒,無時無地不在磨刀霍霍,隨時伺機向東林大舉撲去。

魏廣徽的前前後後,袁大海都清楚得很,他給魏忠賢呈的那份《縉紳便覽》可以說是一個縮小版的《東林點將錄》,眼見魏忠賢對那《縉紳便覽》如獲至寶的樣子,袁大海心中就不由樂了,盤算着等老魏看到自己呈的這份《東林點將錄》,豈不是要樂開了‘花’?

至於孫承宗要軍餉出兵的事,袁大海也有所耳聞,奈何這事輪不到自己做主,魏忠賢也沒問,東林黨人自己給拖了後‘腿’,也怪不了魏忠賢,所以只是有些可惜,其他倒也沒什麼。

那日隨魏忠賢去見天啓時,袁大海以爲天啓定然會因爲和氏壁這事而牽怒東林內閣,進而會同意魏忠賢對東林黨人亮刀子,哪知在魏忠賢有意無意提起楊漣和魏大中、袁化中等東林黨人牽涉左光斗、趙南星貪髒舞弊案時,天啓竟然打斷了魏忠賢的話,對他說了句“朕尚無意去掉先帝顧命大臣,爾爲廠臣,權力甚重,但應自斂。”隨後便揮袖離開。

天啓的話讓魏忠賢足足怔了許久,方纔對袁大海無奈的搖頭道:“這事且先放放,總要等皇上同意才行。”

袁大海急於立即解決掉楊漣他們,便低聲勸道:“千歲好不容易纔過了這險關,若是不及早解決楊漣,只怕夜長夢多。”

他只道魏忠賢定會採納自己的意見,瞞着天啓行大獄,把楊漣他們一網打盡,哪和魏忠賢卻是苦笑一聲,斷然拒絕道:“皇上不發話,咱家便不會做。”見袁大海神情有些失望,以爲他擔心自己,怕楊漣他們再施後手加害自己,不由大爲受用,上前用力拍了拍他肩膀,笑道:“來日方長,總是有機會的,皇上眼下還顧慮着先帝,若咱家這時去動了楊漣,皇上肯定會不悅的。你要知道,皇上可是最念情義的,若非萬不得已,還是緩一緩吧。”

魏忠賢這麼說,袁大海還能說什麼,只能點頭應了。又與魏忠賢說了自己想要將東廠整編的念頭,魏忠賢聽後,哈哈一笑:“你辦事,咱家放心,自去做便是,不須問咱家。”

“多謝千歲!”袁大海心下暗喜,有了魏忠賢這話,自己不管做什麼,都不會有人非議的。

正要說若無事便先行回去,不想魏忠賢卻突然嘿嘿一笑,上前拉着他便往司禮監去,也不說什麼事,搞得袁大海很是納悶。

等到了司禮監,魏忠賢又叫人把王體乾、李永貞、樑棟他們都叫來,等人到齊後,魏方笑着對衆人道:“前兩日咱家與大海打賭,若老葉自己走人,那咱家便輸大海一個媳‘婦’,如今老葉已經向皇上上了辭呈,依我看,怕是不日便要滾蛋了。如此一來,這賭約自然是大海贏了!咱家這人最是爽快,願賭服輸,來來來,你們這些公人都在,咱們這會便要大海說,他想要哪家的閨‘女’,只要大海開了口,哪怕是王公大臣家的,這媒咱家也做定了,呵呵!”

……

第21章 把水攪得再混些第57章 黑旗進京(中)第71章 黑獄(十二)第10章 五虎崔呈秀第190章 大幕拉開(六)第84章 任容妃第205章 東林狗咬狗(上)第7章 管事太監王啓年第91章 自作多情第110章 獨善其身第44章 武裝太監第102章 番子殺人第4章 定點敲詐第22章 春風得意太過早第149章 內廷大清洗(中)第226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九)第3章 誓保閹黨第81章 千歲也害怕第82章 釜底抽薪第135章 趙南星(上)第205章 東林狗咬狗(上)第145章 五百刀斧手(二)我是一個惡人第40章 叛我東廠 千刀萬剮第158章 血腥的內廷(八)第66章 黑獄(七)第226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九)第164章 御馬監第157章 血腥的內廷(七)第110章 獨善其身第218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一)第196章 你不仁 我不義(上)第8章 事與願違第197章 你不仁 我不義(下)第105章 廷杖第241章 斬盡殺絕第218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一)第7章 管事太監王啓年第215章 東林大財主(下)第215章 東林大財主(下)第172章 天下事,東林不行(上)第25章 奇怪的邏輯第144章 五百刀斧手(一)第229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二)第36章 唐大傻子第190章 大幕拉開(六)第144章 五百刀斧手(一)第21章 把水攪得再混些第48章 公公莫慌第167章 進了東廠,你才知厲害!第20章 東林誤遼邊第199章 我要做魏忠賢的女婿(下)第130章 要有理有據的反駁楊漣第98章 監生鬧事大鬧內閣下第102章 番子殺人第147章 五百刀斧手(四)第200章 人間正道是武夫(上)第165章 司御之爭第128章 東林點將錄(上)第46章 南苑賽馬第202章 人間正道是武夫(下)第98章 監生鬧事第94章 做一個大反派第161章 血腥的內廷(十一)第182章 東林悲歌(四)第241章 斬盡殺絕第49章 咱家成全你第153章 血腥的內廷(三)第211章 大佬總是先行一步第33章 四大檔頭第176章 放浪的女人(中)第69章 黑獄(十)第90章 公公放心第9章 投魏公公去!第149章 內廷大清洗(中)第83章 貴妃名號第107章 阮大鋮又鬧事了第173章 天下事,東林不行(下)第103章 書生滿地走,當官不如狗第59章 葉閣老來了第215章 東林大財主(下)第135章 趙南星(上)第38章 千戶發難我是一個惡人第198章 我要做魏忠賢的女婿(上)第149章 內廷大清洗(中)第202章 人間正道是武夫(下)第164章 御馬監第137章 高攀龍第203章 我的志向是殺人第86章 天啓第32章 要報仇 入閹黨第205章 東林狗咬狗(上)第37章 擴編東廠第46章 南苑賽馬第211章 大佬總是先行一步第109章 窩裡訌了?第129章 東林點將錄(下)第108章 江西人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