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心灰意冷

心頭涼意爐火都捂不熱,她壓下滿腔的憤言,低頭道:“阿寶明白!”

你死我活的仇恨,遠沒有這種摻雜着親情與悲慼的背道而馳,來得更讓人心灰意冷,如同鈍刀割肉,疼得食難嚥,寢難眠。

大長公主喉頭脹痛哽咽,半晌才含淚將白卿言摟在懷中,閉上眼心疼不已,只覺整個人被夾在家國之間左右爲難。

年少時大長公主也曾對能征善戰的英俊將軍白威霆賦予真心,可在賜婚旨意送入鎮國公府前夜,最疼愛她的父皇紅着眼告訴她允許她下嫁於鎮國公世子白威霆,一是爲了成全她的少女情懷,二是爲了讓她在白威霆枕畔盯着白威霆。她的父皇給予了鎮國公府無上兵權,便需要有人替大晉皇室看住了鎮國公府,不能讓鎮國公府擁兵自重生了反心。

所以,她嫁入鎮國公府,成爲白家婦,除了爲白家綿延子嗣之外,還有作爲大晉國公主的使命。

她決計不能看着自己傾盡畢生之力教導的孫女兒……最心愛的孫女兒,生了反心。

祖孫倆回府路上各懷心思,終未再發一語,再說一字。

·

自宮宴結束那日,大都城街頭巷尾、茶樓酒肆,談論的都是鎮國公府白家,那羣吃喝玩樂驕奢淫逸的紈絝,竟也都說起白家來,熱議沸騰。

就連呂元鵬那樣只會招貓逗狗的紈絝,都說出“白家之風,垂範我輩!”的話來。

開國以來,大晉國哪裡有戰事,哪裡便有忠勇的白家軍。時至今日彷彿大晉國舉國上下都習以爲常,只覺鎮國公府就是大晉國的一把刀,生來就是應該保家衛國忠勇捨命。

可白家大姑娘在忠勇侯府門前那番言辭,在滿江樓前處置國公府庶子,在國宴上那番期盼白家兒郎平安歸來的言辭,讓所有人都意識到,白家有着不敗神話的兒郎們,也是血肉之軀……他們也是娘生爹養有人殷殷盼歸的。

只是爲了大晉國,爲了大晉百姓……他們纔不得不捨命相博,戰場廝殺。

好似一夜之間有人揭開了層層面紗,讓世人看到鎮國公府世代薪火相傳的忠義之心,對鎮國公府有了新的認識,越發心存敬畏。

鎮國公府採辦出府採買,可城內商鋪、城外農夫竟都不約而同不肯收取鎮國公府毫釐,甚至有農夫每日將新鮮瓜果送於府門前,府上採辦管事向董氏回稟,弄得董氏哭笑不得。

“夫人,如今農夫商戶堵在後門處掙着往我們府上送東西,這該怎麼辦?”採買劉管事低眉順眼請示董氏。

董氏端着茶杯略作思索之後,道:“東西收下,按市價給銀子,告訴他們我鎮國公府既食陛下俸祿,得萬民稅糧供養,已然知足,絕不能多取百姓分毫!”

董氏放下茶杯,遲疑了片刻又說:“你再去告訴郝管家一聲,讓他吩咐下去……我國公府衆人,出府行走決不能多拿百姓商戶一分一釐,如有違者發現後即刻打死不用來稟!”

雖然現下鎮國公府的名聲如烈火烹油,可稍有行差踏錯,就會爲日後埋下隱患,董氏執掌鎮國公府中饋多年,其中利害關係看得很清楚。

·

劉氏盯着大夫給白錦繡額頭換了藥,想着以後女兒頭上留疤揪心不已,紅着眼從青竹園出來,剛走了沒幾步,就見羅嬤嬤一臉喜氣匆匆而來。

羅嬤嬤行了個禮道:“二夫人,喜事!今兒一大早外面都在傳,說小年夜宮宴結束當晚,忠勇侯連夜便將忠勇侯夫人蔣氏送往靜心庵帶髮修行!我專程讓人去打探了一下,消息確鑿無疑!咱們姑娘再也不怕婆母轄制了!”

靜心庵向來去的都是家族待罪女子,去了便永無回府之日,被磋磨致死的大有人在。

二夫人劉氏聽聞後,直呼痛快,感慨蒼天開眼:“羅嬤嬤,你整治一桌席面,今兒個晌午我要請大嫂吃飯,好好謝謝大嫂連日來的幫扶!”

席上,二夫人劉氏笑着說:“我現在只要聽到那蔣氏倒黴,我這渾身就舒坦的如喝了一壺熱酒一般,能多吃五碗飯!”

五夫人齊氏撫着肚子,笑着提了一嘴:“二嫂這哪裡是應該感謝老天爺啊!應該感謝大嫂……如若不是大嫂仁厚消了那五個丫頭的奴籍,哪能將事情鬧大?哪能讓御史參忠勇侯一本,又哪能讓蔣氏倒黴。”

“二嫂要謝大嫂是肯定的,不然你以爲二嫂今天整治這一桌席面,是爲了請咱們不成?!咱們啊……只是陪客罷了!”三夫人李氏用帕子掩着脣直笑。

劉氏高興讓羅嬤嬤去拿了一壺酒,斟滿了一杯敬董氏:“不管是姑爺搬離新府的事,還是蔣氏的事,大嫂真的費心了!”

“一家人說什麼兩家話!”董氏喝了酒,高高興興拉着劉氏坐下,“等錦繡養好了傷到了新府,就是當家主母,再也不怕被人拿捏,你也可安心了。”

劉氏想到白錦繡當下就紅了眼,點頭。

隆冬臘月,青磚碧瓦的宏偉古宅,被鵝毛般的雪花片覆蓋,自成一景。

四夫人王氏眼見外面又開始飄雪望向窗外,紅着眼嘆氣:“也不知道遠在南疆的孩子們都怎麼樣了,今年過年能不能回來……”

“有國公爺、世子爺和他們爹爹在,不打緊的!少年郎應當要多多歷練,才能擔當大任。”董氏話雖這麼說,可心裡也惦念起自己的嫡親兒子來。

·

小年夜宮宴樑王雖然沒有去,可白卿言之言辭第二天便傳的整個大都城沸沸揚揚,他如何能不知?

眼見白府和白卿言的名聲日盛,樑王惶惶不安起來。

白府如今如此聲勢愈旺,連他的父皇都過問了白家二姑娘陪嫁被溺死的事情,讓忠勇侯好生處理。

外面都在傳忠勇侯回府當晚,就派人將忠勇侯夫人蔣氏送去靜心庵帶髮修行恕罪祈福了。

不知道,等到南疆戰報傳回來,民情民心皆向着白家,他的父皇還敢不敢動鎮國公府。

第三百九十五章:變數第七十七章:引路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拜別陛下第八百八十四章:襄助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鳴金收兵第二百八十六章:緣分天定第六百二十二章:大事已定第九百零九章:一個不留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強人所難第八百四十七章:官逼民反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出兵之時第八百七十六章:堂堂正正第一百四十八章:明斷第一百六十九章:屠戮殆盡第九百零八章:狂喜第一百九十五章:君臣佳話第十二章:阿孃第四百六十三章:後悔第七百六十一章:不必憂心第二百九十二章:狠心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刀刃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鳴金收兵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走狗第一千零七十三章:銘感於心第五百三十章:春秋大夢第八百三十八章:成王敗寇第五百八十章:先行後奏第三十一章:手腕伎倆第九百二十八章:雄心壯志第八百五十七章:不容有失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天理不容第一千零七章:絕不反悔第一百五十八章:匹配第八百四十二章:直取皇城第一百八十五章:分佈圖第九十二章:永不相疑第九百二十四章:斬草除根第一百一十八章:結案第一百七十九章:決一死戰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搬弄是非第七百三十七章:燕沃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心病第一千零五十七章:步步蠶食第一百四十四章:敲鼓第六百九十五章:藉口第五百二十一章:登州董家第五百七十章:道不同第五百二十一章:登州董家第七百六十三章:引人注目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討公道第五十四章:品格第一千零七十五章:信物第六百九十八章:擔子第一千三百零九章:愜意第八百五十一章:密一疏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螳臂擋車第八百七十八章:藉機生亂第六百零四章:攀交情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作踐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恩德第五百七十章:道不同第九百七十一章:風光大嫁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情理之中第五百一十九章:珍重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顛倒黑白第四百六十六章:死於非命第九百一十四章:盡力第二百一十四章:絕不掃興第七百九十一章:迫在眉睫第六百一十五章:藉機生事第四百五十九章:動心第九百零二章:順勢而爲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抗旨第六百六十六章:幫忙第四百零九章:侮辱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死得其所第六百五十二章:苦肉計第五百一十三章:立於不敗之地第二百三十六章:各不相欠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一味進取第七百四十二章:師父第三百四十二章:後顧之憂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撐得住第一百一十八章:結案第四百五十六章:堤防第四十二章:世代忠骨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內鬥第七百六十五章:鏗鏘凌厲之音第四百零六章:清楚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糙漢子第九百四十八章:全國之力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瘋言瘋語第四百一十二章:不知所蹤第二百六十三章:贏一個第二百零一章:通天之能第五百四十五章:儒雅有禮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層出不窮第六百八十二章:客氣第五百二十九章:一統之希望第九百九十八章:正有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