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面目可憎

皇帝卻在此時,滿不在意地回頭問白卿言:“聽說……你棋下的極好?”

她手死死攥緊,垂眸不語,皇帝維護忠勇侯的姿態竟做的如此明顯,朝內大臣必將望風而動,等白家戰敗消息傳回來,那些善於揣摩皇帝心意之佞臣,還不趁機踩上幾腳?

難怪,前生人人皆知白家忠勇,卻無人敢在朝堂爲白家據理力爭。

上行下效,皇帝已對白家不滿至此,朝臣誰又敢再爲白家仗義直言?

她俯身叩拜:“略懂而已。”

“你姑姑……棋也下的極好。”皇帝視線落在白卿言的身上,似是陷入了某種情緒中,想從白卿言的身上看到另一個人,慢吞吞開口,“得空隨你祖母進宮,陪皇后坐坐,皇后也喜好此道。起來吧!”

皇后笑着頷首,衣袖中水蔥似的指甲陷入掌心,她同皇帝夫妻多年,自然知道鎮國公白威霆唯一的女兒白素秋……乃是皇帝心口抹不去的硃砂痣。

白素秋人雖然已死,卻成爲皇帝心中不可取代之人,如今皇帝讓白卿言得空進宮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動了納白卿言的心思?

皇后百慮攢心,只覺心口發悶,如今皇帝對白家的態度曖昧不明,看似厭棄又似留情,當真讓人捉摸不透。

只聽的“咣噹”一聲,宮女立時跪地求饒:“求先生贖罪!奴婢不是有意的!”

“無妨……”蕭容衍舉止從容抖了抖衣襟上的酒漬,儒雅清然的眉目含笑,嗓音溫醇深厚,讓人如沐春風。

皇帝回神,朝齊王身後清俊驚豔的男子看去,只覺男子通身堪比當世大賢的儒雅氣質,雍和從容,沉穩又溫潤頓時心生好感,道:“你……便是齊王常在朕耳邊提起的魏國義商蕭容衍。”

蕭容衍神色自若起身,對皇帝長揖行禮:“蒙殿下不棄,草民有幸進宮,得以目睹陛下之風姿,感激不盡。”

哪怕是溜鬚拍馬之言,由這般清雅之士口中說出來,更讓人心生愉悅,皇帝一掃心頭陰霾爽朗笑出聲來:“蕭先生乃大魏義商,又才名在外,一月前在聞賢樓,所做《平川夜雪》美輪美奐,讓朕亦對平川美景心生嚮往啊!”

皇帝突然稱蕭容衍爲先生,欣賞之意毫不掩飾,高臺之下百官心中各有盤算。

“酒後拙作,陛下繆讚了。”

蕭容衍不卑不亢,自有讀書人傲然風骨在,一身酒漬卻絲毫不顯狼狽,神色坦然自若,倒顯得猶若謫仙,凡世紅塵不能沾染他分毫。

“大魏國風流文士聞名天下者居多,先生當爲佼佼者,美名列國皆知,何須如此自謙!”皇帝一向喜歡文采斐然的名士,難免多問了蕭容衍幾句,“先生小年還未歸國,是否留於大都過年?”

“聽聞大都城十五燈會爲大晉國曆年盛會,文人墨客鬥志昂揚,各顯其能,熱鬧非凡,故而留於大都過年。待十五燈會之後,便啓程返鄉。”

皇帝點了點頭,注意到蕭容衍身上的酒漬,道:“蕭先生且先去更衣,回來後可與朕講一講平州美景。”

蕭容衍行禮含笑稱是。

白卿言見本侍奉齊王側妃的婢女不見,心中已然有數,暗自替蕭容衍捏了一把冷汗,視線不由朝蕭容衍看去。

視線隔空撞上蕭容衍平和明銳的目光。

她手心收緊又緩緩鬆開,見蕭容衍目光犀利幽沉,想必已知有詐,只是……他能否躲過這一劫?

蕭容衍眸色鎮定,電光火石間便挪開眼,從容隨宮女去更衣。

不過兩刻鐘的時間,換了一身直裰的蕭容衍更衣而歸,她一顆忐忑的心才放了下來。

·

宮宴結束回府的路上,大長公主滿心後怕,她死死握住白卿言的手,厲聲呵斥:“你瘋魔了不成?!平時看你行事穩重,怎得今天如此沉不住氣?當着皇帝的面說那些話,皇帝若真的發怒,你有幾顆腦袋擔當?!你要是也出了事你讓祖母怎麼活?!”

榆木精製的馬車,四角懸掛着搖搖晃晃的燈籠,將馬車箱內映得忽明忽暗。

白卿言垂眸掩住眼底通紅,她承認今日她那些話,都是有意說給皇帝聽的,她就是要讓那個剛愎猜忌的皇帝知道,讓這天下知道!她白家在前線爲大晉國爲這天下數萬生民浴血奮戰之德,是他這滿腹算計的君王幾輩子也比不上的!

那些話,那些事,堵在她的心裡,就像紮在她喉嚨裡時時割人的利刃,她不吐不快!

見白卿言低着頭一副什麼都不願意說的模樣,大長公主閉着酸脹的眼,哽咽道:“祖母知道,那日祖母問你是否有反心,傷了你的心,你這個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和你祖父一樣生了一副寧折不彎的脾性!可阿寶……皇室是祖母的家,祖母姓林!你體內留着祖母的血!所以大晉誰都能反……唯獨我的子孫不行!你懂嗎?!”

大長公主護皇室之心,如同白卿言護白家,她怎麼能不知道?

可這大晉皇室,早已經腐朽,它已然被喜好弄權逐利和陰謀詭計的朝堂君臣從根部玷污,內裡潰爛糜臭,除非江山換血皇權更迭至真正的大能之手,否則……內瓤發腐怎能不亡?

“我問你懂嗎?明白嗎?!說話!”

面對大長公主聲聲拔高的逼問,她再也壓不住心底窒息的絕望疲憊,還有深沉的酸澀。

她自幼長於祖母膝下,蹣跚學步是牽着祖母的手邁出去的。

啓蒙描紅的第一個字,是祖母手把手教的。

她高燒不退祖母徹夜不眠抱着她,佛龕前跪拜祈求折壽十年換她順遂平安。

祖母在她生命裡舉足輕重,重要程度不可估量。

曾經的她和祖母無話不說,而如今……她們祖孫兩人有着相同的目標不同的立場,相互攜手又相互防備。本該是這世上最親近的依靠,此時近在咫尺又南轅北轍遠在天涯。

她很是懼怕在不久的將來,她和祖母間深重的骨血親情,會隨着彼此的戒備防範消磨殆盡,漸行漸遠,甚至……變得面目可憎。

第四百九十五章:血脈第九百六十八章:步入仕途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國策第七百五十六章:纏綿病榻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湯藥第七百七十九章:則國不寧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措手不及第七十五章:助力第一千三百零六章:姑息第三百一十七章:明白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一問三不知第一千零七十三章:銘感於心第三百九十五章:變數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遠交近攻第二百五十六章:欲求知己者第二百一十章:必當遵從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湯藥第十七章:大開眼界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無不從命第二百九十二章:狠心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背叛第八百六十三章:稱帝之心第八百一十九章:我不負君第三百三十七章:鎮民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家法處置第一千零六十八章:有會無盟第四百七十八章:淺嘗輒止第二百零六章:中計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上藥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興兵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手足無措第七百九十一章:迫在眉睫第七十七章:引路第四百九十二章:長袖善舞第八百三十六章:風聲鶴唳第一千二百零三章:爲國盡忠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願賭服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雙管齊下第一百三十二章:初十第八百九十七章:竭盡全力第八百七十一章:毛遂自薦第六百零三章:名號罷了第四百三十六章:罷戰第三百八十七章:秘藥第四百一十一章:戰死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急智第七百八十九章:瞧不起你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防禦第二百二十八章:臣服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精銳第五百零三章:慶賀第九百一十五章:平安還都第五百九十九章:生敬佩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稱臣第二百一十章:必當遵從第五百七十七章:謀劃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恩威並施第九百三十二章:拍手叫好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斟酌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壽數天定第三百零四章:朝廷重臣第四百七十九章:土匪之名第三百九十五章:變數第一百九十一章:帶話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留一手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逼宮第一百三十六章:共生共死第三百零二章:陰謀第七百九十二章:沒落第一百四十四章:敲鼓第三百章:一世周全第六百二十二章:大事已定第六百四十九章:中箭第二百三十五章:捨生忘死第七百零七章:暖色第一千四百零九章:附議第一千零八十八章:刻骨銘心第一百八十三章:軍心必亂第七百八十六章:威嚴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施壓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辛苦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謹慎第一千零七十七章:無防備第四十五章:擔待第四十五章:擔待第二百三十七章:狠戾第九百九十章:報仇第九百八十八章:火雲軍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安穩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媲美第四百零五章:無可奈何第八百七十一章:毛遂自薦第七百八十八章:秋第九百二十一章:寂寞第九百零一章:鴻門宴第九十三章:竭力主戰第六百四十八章:駭心動目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鐵血銳士第一千四百零一章: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