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刺殺後續

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在秦嶺山麓埋伏劫殺皇子,並且還配備了軍中弓弩,竟然是這樣大的事情?!

皇子受傷,內情似乎還牽涉軍中,這件事情一下子就將長泰帝和京兆官員驚住了,有不少官員開始回想起慈寧宮的刺殺事件,怎麼接連發生有人刺殺皇家的事情發生?誰人膽子這麼大,竟然利刃朝皇家?!這影響太大了,性質太惡劣了!

長泰帝的臉色猛地變換,慈寧宮那瀕死的絕望感覺他還記得很清楚,是以更憤怒和震驚!如今,他的皇兒正身受重傷躺在尚藥局,奄奄一息,究竟是誰這麼大膽,竟敢謀殺天家貴胄?並且這事還涉及軍中弓弩,和軍中有關,還涉及三皇子,似乎就只有安北都護府了!

可是三皇子在安北都護府將近一年的時間,谷大祖真有什麼不軌的念頭,機會多的是,何必冒險要在秦嶺設下埋伏劫殺一事呢?再說了,當金吾衛和大理寺的官員趕往秦嶺山間的時候,線索早已湮滅,現場除了三皇子一行人的屍首,那些劫匪的屍體早就沒有了,地上只剩下幾支破敗的弓弩,也是軍中統一的式樣,十分普通,事件幾乎追查不下去了!

三皇子在秦嶺遇刺的事情引起了京兆官員的震動,所有人都覺得這件事情出現得太過突然,中間疑點重重,怎麼看都透露着詭異。

從表面上看,三皇子是最大的受害人,他的幕僚隨從死了一半多,自己也身受重傷,現在都還沒甦醒過來。可是實際想想,三皇子又是最大的受益人,因爲長泰帝沒有追究他在北疆的事情,反而守在他的病牀邊,只希望他早點醒過來。

根據誰受益誰策劃的規律,似乎這件事情是三皇子策劃的,可是尚藥局的太醫說,三皇子身上的箭上刀傷都是在要害的地方,情況十分危急,現在都還有性命之憂,能不能度過這一關,還不好說。就算是爲了不被問責,也不用把自己的性命都丟了吧?這樣一想,京兆官員又覺得不會是三皇子,三皇子素來自持天子血脈,一向愛惜性命,他還沒那麼傻呢!

連長泰帝自己都有這樣起伏的心思,可是他看着上官永平人事不省的樣子,本該是享盡富貴的皇子,現在連性命都沒有保障了,不由得心中一陣愧疚和心疼。

長泰帝年紀越大,對於生老病死就越發感慨,也越發珍惜難得的天家親倫。在上官永平還在昏迷的時候,他就下令不再追究三皇子在北疆的所爲,對冼茂信等人忠心護主多有賞賜;並且對谷大祖等人進行了處罰,道谷大祖藐視監軍,罰奉停等一年!此外,還令尚藥局的人盡全力搶救三皇子,陪伴翊坤宮周賢妃的時間也多了。

至於秦嶺刺殺一事,怎麼也找不到更新更多的證據,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三皇子在北疆鬧出不少事情,卻因爲刺殺一事沒有被追究,反而多得了帝恩,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上官長治尤其窩火,本來他想着,只要老三一返回京兆,北疆的事情一曝光,他就沒有什麼可以蹦?的了,父皇一定會追究他的責任,周賢妃和周家不足爲慮。可是就因爲老三傷重將死,這一切都變了!

秦嶺的弓弩涉及軍中的事情,兵部尚書卞之和也緊張了一陣,調查了多天無果之後,也就不理會了。大永軍中那麼多弓弩,怎麼可能查探得出來?!倒是二皇子和陳知浩嘀咕了半天,在猜測秦嶺事件的真相,軍中弓弩,是怎麼來的呢?他們也覺得如墜霧裡,真相是什麼,怎麼都不知道。

好在三皇子在昏迷了五天之後終於醒來了,雖然形銷骨立遍身是傷,卻總算是撿回一條命。太醫說只要他能醒過來就度過最危急的時候了,剩下的還有慢慢調。

長泰帝這才鬆了一口氣,他可不想再失去一個兒子了。三皇子因爲剛醒來,也不能說話,只一味看着長泰帝流眼淚,那眼神驚恐神情哀傷,似乎在向長泰帝尋求安慰,長泰帝心裡一軟,說着自有父皇爲你做主,北疆的事情也不追究了,你安心將養吧。

上官永平這才止住眼淚,閉上眼沉沉睡去,開始了休養生活。

“皇上真是老了,怎麼可以對谷大祖罰奉停等呢?谷大祖和安北都護軍剛剛擊退突厥,有功不賞就算了,竟然還因爲三皇子的事情受到處罰,秦嶺與安北有個球關係!他媽的這都是什麼混賬事!”始伏大街的尚書左僕射府,葉正純正對着沈則敬跳腳,大聲責罵,如果不聽清楚內容,還以爲他是在對沈則敬大發脾氣呢。

沈則敬也嘆氣,葉正純的話也代表了一部分官員的心思,自皇上不追究三皇子在北疆的過錯,反而責罰了谷大祖以來,朝臣心目中就有了自己的判斷。一方面是認爲三皇子深沐帝恩,另一方面是憂心長泰帝隨着年紀大開始逐漸昏聵,這下北疆的事情這樣處理,必定會寒了谷大祖和一衆安北士兵的心,再不想辦法安撫安北士兵,北疆的局勢必定會動亂不已。

可是長泰帝金口玉言,怎麼可能會改變主意呢?就算有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官員上書認爲此事對北疆處理不當,可是長泰帝還是固執地堅持這樣的處罰,甚至還說此事不得再議!

朝廷上下這纔沒了聲音。

沈則敬彷彿看到北疆百姓流離失所的慘狀,沉默黯然。

可是,秦嶺刺殺的真相是怎麼回事呢?

沈寧也知道了秦嶺刺殺的情況,不由得眉頭深鎖,她也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前一世,上官永平是平安返回京兆的,。不久,北疆軍戶?的事情就被捅了出來,長泰帝因此而對上官永平不喜,所以後來,上官永平是第一個被上官長治剷除的皇子。這一世,怎麼是這樣呢?

皇子遇刺,這事影響極大,連夏詞都能繪聲繪色地講述當時的情況,可見影響之大。秋梧和蚍蜉事後也去過秦嶺,卻沒有找到什麼有用的線索,還差點在那裡遇到了沈餘宏和他的小廝,好在秋梧等人警覺,只得匆匆離了去。

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342章 帝視朝第349章 新勢力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523章 順勢而爲第59章 治水良人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528章 下一步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69章 不死不休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408章 全殲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533章 出與入第285章 最好的時機第556章 得了!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434章 天子失德第73章 太子妃第369章 逼反第500章 荒謬的爭論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488章 奇策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176章 國之動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18章 說親之機第176章 國之動第515章 清君側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64章 變化之前第276章 來者是誰第227 千里奔喪第7章 隨伺書房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481章 城破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101章 春闈案四第173章 先機第289章 生機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310章 決裂第320章 差一點第169章 情迷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503章 帝后第225章 未定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429章 死地第58章 賑災之策第547章 西寧侯之爭第216章 錯了!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327章 變數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417章 高唱第285章 最好的時機第537章 佈防第227 千里奔喪第147章 毒婦第57章 賑災之心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122章 測帝心第481章 城破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418章 攻城突變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279章 謀兵第358章 兵器司!第463章 沈家暗朝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349章 新勢力第290章 走險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277章 紈絝彭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