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塵遠聞言大爲遺憾,更兼心急:“據王拓所言,那些藏書已被原澈帶回寧國了。我原本還以爲是雲辰故意誇大其實,好讓寧王去給姜王后解圍。如今聽您這麼一說,難道那藏書真得無比珍貴?”
微濃點頭:“的確能讓人大受裨益。”
明塵遠一聽這話,當即便道:“不行,我得讓王拓想法子,把那些書弄回來!”
“別!這太危險!”想起明塵遠對聶星痕的忠心,又想起他“腦後有反骨”的傳言,微濃到底還是有所保留,只道:“那些書不着急,我有法子。當務之急,是趕緊商討一下‘抗寧援姜’的法子管不管用。”
明塵遠一拍腦袋:“您說得對!我這就去找副將們商議,若是這法子管用,您可是頭一號大功臣了!”
他說完就朝微濃拱手,轉身走出營帳之外。那之後,他與幾位副將、幕僚徹夜商談,主帳內三天三夜燈火未熄。直至第四日清晨,幾個人才滿臉鬍渣地從主帳內走出,但他們臉上都是神采奕奕,似乎想到了什麼極爲妥當的法子。
彼時微濃正想去主帳打探消息,雙方恰好撞在一起。幾位副將、幕僚都曉得微濃是“廢后暮氏”,畢竟此次進姜,就是打着“迎接暮氏歸國”的旗號。從前,這些人對她的印象都只停留在一個模糊的影子,還有幾則不知真假的傳言。諸如暮氏並非長公主親生女兒、暮氏夥同江湖殺手刺殺新君、暮氏與攝政王關係匪淺、暮氏在外遊歷多年……
武將們大多是因軍功擢升,只佩服有勇有謀之人,對宗親、外親們向來沒什麼好臉色,何況還是一個女人。故而這些日子以來,雙方都儘量避而不見,只在聽說微濃改善了外傷用藥時對她誇讚了幾分。
但此刻,他們見了微濃,都是畢恭畢敬地行禮:“娘娘妙手改善藥方,又能想出這般精妙的計策,我等實在佩服不已。請受我等一拜。”
微濃嚇了一大跳,不知明塵遠到底對他們說了什麼,竟讓他們在數日之內對自己改變態度。她連忙相扶幾人,慚愧地道:“幾位將軍真是折煞我了,我可什麼都沒做啊。”
爲首的副將哈哈大笑:“娘娘說笑了,前幾日大家都在說,您慈悲爲懷、溫柔和善,親自去軍營替傷員換藥。還說您研製的傷藥效果極佳,令他們少受了很多苦。”
微濃聞言連連擺手:“沒有沒有,我根本不懂醫。那個藥方……也是無意中聽一位高人提起。諸位將軍的誇讚,我實在愧不敢當。”
“娘娘太謙虛了。”
“娘娘智謀高超、妙手回春,真是令人佩服。”
……
幾個人來回誇讚微濃,直教她慚愧不已,正想着再解釋幾句,便見主帳的簾子被人掀開,明塵遠從中走出來,笑道:“我給殿下寫封奏報的工夫,就聽見你們在外嘰嘰喳喳。一羣莽夫,可別嚇着娘娘了。”
人前明塵遠喊微濃“娘娘”,人後他向來稱呼她“公主”。
幾人也曉得,微濃必定是來主帳找明塵遠的,便又客套了幾句,匆匆告退了。
明塵遠難掩疲倦之色,雙目充紅滿是血絲,微濃跟着他走入賬內,忙問:“將軍跟他們說了什麼,倒是讓我惶恐了。”
明塵遠如實笑回:“也沒什麼,只說‘抗寧援姜’的法子是你想出來的,他們都覺得這法子可行。”
微濃大感無奈:“我這也是從書上看來的。”
“兵法計策,不都是從書上看來的,再去戰場上試煉。大家都一樣。”明塵遠請微濃坐下,又道:“我已修書呈給殿下,請他決斷這計策是否可行。”
這纔是正事!微濃忙問:“你們怎麼商量的?”
按道理而言,軍機大事是不能說與外人聽的,尤其微濃與寧國、姜國還有些瓜葛。明塵遠不想全盤告訴她,唯恐她一個心軟,會向寧、姜透露消息,於是便含含糊糊地道:“按照您說的抗寧援姜,又將這計策完善一些,定了行軍方向。”
“您打算怎麼做?以後是真要還政於姜人?還是……”
“這還須殿下決斷。”
微濃一聽這話,終於聽明白了,她也沒生氣,笑回:“既然如此,我就不多問了。祝願您能旗開得勝。”
明塵遠微笑點頭:“我未經您的同意,便將您推了出去,還望您不要怪罪。”
微濃沉默片刻,終究只是一笑:“誰會嫌自己的名聲好呢?多謝將軍看得起我。”言罷她不再多說,起身告辭而去。
明塵遠不否認,自己是有意爲之。如今微濃擔着廢后的身份,又被聶星逸下旨貶爲庶人,他總得做點什麼,爲她與聶星痕的將來鋪鋪路。幸好微濃自己也爭氣,一下子在軍中有了口碑,只要他善加利用此事,微濃的名聲地位便會越來越好,往後聶星痕的顧慮也會越來越少。
明塵遠把這封奏報呈給聶星痕時,後者已經在來的路上了,看了這計策也是大爲驚喜,當即回信允准,並大讚明塵遠“仲澤知我甚深”。
一些消息便在明塵遠的安排下悄然傳播。先是燕軍號稱“抗寧援姜,還政姜人”,明塵遠親自出馬與姜人談判,誓要與姜國共同抗寧,驅逐寧軍出境。此聲一出,姜國上下大爲震驚,朝野議論一片。而姜王后竟破天荒地沒有發聲,不予認可也不予否認,似乎打定主意要坐山觀虎鬥。
大多數姜人對此抱持懷疑態度,唯恐燕軍日後會出爾反爾,成爲第二個寧國。但也有部分姜人認爲,寧國把當年的結盟視於無物,干涉姜國內政,公然派兵駐紮姜國境內……種種罪狀實難原諒,姜國應當趁機與寧國斷絕關係,改與燕軍結盟。
姜人對此沒議論出什麼結果,不過自發組織的抗燕行爲卻明顯少了,最開始還有小波偷襲,後來見燕軍一再退讓,的確沒有爲難平民百姓,便也漸漸不再來襲。
而就在此時,一個更加震撼人心的消息傳到了姜人耳朵裡——燕國攝政王聶星痕已親臨姜國,帶兩萬兵馬增援,並公然表示:燕軍所到之處,不傷一個百姓,不毀一座城池,願與姜國百世修好,扶持農耕水利。
姜人們沸騰了!燕國執掌大權的攝政王親自來姜,又開了金口,誠意十足!而且世代以來,農耕一直是姜國的心病,他們有好的草場,有好的馬匹牛羊,有好山好水,但就是種不活糧食!若是燕國能將農耕水利的技術帶過來,這是實打實的惠及民生,要比寧國曾經的“寧姜平等”更要打動人心!
畢竟寧姜聯盟以來,姜人雖有在寧國出仕者,但一直遭到寧國官員的鄙夷與抵制,唯有云辰一個人平步青雲,也是有起有落。“姜人平等”成了一句空話,早就讓姜人有所不滿。
不過,也有十分冷靜的姜人,搬出了當年聶星痕血洗楚國的舊事,說起他當年如何如何屠城,如何如何侮辱楚王室,奉勸大家不要輕信聶星痕的謊言。尤其,姜王后還是楚國公主!
這種反對之聲,早就在聶星痕與明塵遠的意料之中,故也早有準備。聶星痕順勢發出聲明,願助姜國脫離險境,但前提是: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人選接替姜王之位,與他當面會談,共商大計。
言下之意,是不認可姜王后的身份地位了。姜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聶星痕幫助姜國是有條件的——姜王后必須下臺。這也難怪,此次危機的起源,便是寧國派兵幫助姜王后平定內亂,然後駐紮姜國境內不走了。燕軍既要與寧國抗衡,自然不會認可寧國所扶持的人選。
而且,燕楚有滅國之仇,姜王后身爲楚國人,若是肯接受燕軍援救,便是與亡國滅族的劊子手合作;可她若是不肯接受,就是置數十萬姜人的性命於不顧!
無論姜王后怎麼選,她的名聲都是臭了。而無論聶星痕怎麼做,他都是公私分明、不計舊怨、以大局爲重的王者風範!
一時之間,姜人的注意力從“該不該與燕軍聯手”,轉移到了“姜王后該不該還政”。或許是姜國人太排斥異族,或許是他們太想擺脫眼下的困境,又或許是燕軍在私下煽動所致,不少朝臣開始例數姜王后楚瑤的罪狀:牝雞司晨、異族掌權、發動宮變、引狼入室……就連雲辰是“男寵”的事情都被重新翻了出來,成爲姜王后的一大罪狀。
原本已經被寧軍監斬的姜王二弟姜鶴,也成爲了千古第一冤魂,似乎他纔是姜國正統的繼承人,卻被姜王后夥同寧軍趕下了臺,成了內亂政變中的冤死鬼。
姜國國內,人心之慌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傳言之紛擾更是荒誕無稽,真真假假令人分不清楚。彷彿也就是一個月的工夫,寧王和姜王后好不容易聯手平定下來的局勢,又被攪亂了!
而聶星痕,就在燕軍大帳裡氣定神閒地喝着茶,任由姜國局勢朝着越來越亂的方向發展。他覺得自己這一趟來得真是值得,原本只是來接微濃,卻順便做了這麼一樁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