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時不我待

寒暄客套後,話題自然落在了正事上面。

李世民輕輕一拍長案,加重語氣道:“朕圍攻安市城數月,守將楊萬春自持堅城兵廣糧足,一直誓死抵禦王師進攻,如今正值冬月休兵息戰,高愛卿不如寫封招降信將楊萬春招降,使之投靠大唐,不知你意下如何?”

高建武沉吟了一番,露出了一絲苦笑之色,拱手道:“啓稟陛下,楊萬春儘管只是一個區區的安市城城守,然其擅長韜略戰法,在高句麗也算數一數二的名將,以前臣有意將之調到平壤統領禁軍,只是淵蓋蘇文反對,而只能作罷,楊萬春的父親是在抵禦隋朝進攻時陣亡沙場,所以他對中原王朝始終有着一份刻苦銘心的仇恨,將之招降的機會恐怕不是很大。”

李世民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顯然正在思忖當中,餘長寧微笑插言道:“王上,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試試怎麼知道楊萬春的用心?”

李世民恍然回過神來,認同點頭道:“餘卿說得很對,先試試再說,如果不行再另謀他法。”

高建武拱手道:“外臣遵旨,待下去之後外臣立即撰寫招降書。”

李世民微微頷首,又將話題轉移到了百濟事務上面來。

眼下百濟全境已被大唐新羅聯軍攻佔,其中大唐佔據百濟北部,而新羅佔領了百濟南部,這也是餘長寧和金德曼事先商量好的格局劃分,對於這樣的結局,李世民自然感覺到比較滿意,而當務之急需要處理的事情,便是與金德曼協商,邀請新羅開春之後繼續與平壤軍合作,北上攻掠高句麗,達到南北夾擊的戰略目的。

正在幾人商談正酣之時,一名內侍大步匆匆地走了進來,捧起一張黃帛包裹的摺子道:“啓稟陛下,長安八百里加急文書急送御前,請陛下過目。”

李世民點頭接過,雙手極其利落地展開奏摺,目光釘子一般落在了上面,看着看着,臉色立即就嚴峻了起來。

見李世民如此神色,餘長寧隱隱猜測到一定不是什麼好消息,然李世民不說,餘長寧儘管很是好奇,也不能多問,只有垂首等待。

片刻之後,李世民長吁了一口氣,合攏奏摺皺眉喟嘆道:“其勢已成,安有猛士替朕掃蕩北寇?難矣哉!”

聽到這莫名其妙的一嘆,餘長寧更是二丈摸不到頭腦,不知李世民此話是何等意思。

看着侍立在一旁的餘長寧,李世民淡淡道:“餘卿,這封奏摺與你也有關聯,看看吧。”

“是。”餘長寧拱了拱手,趨步上前走到長案旁接過奏摺,退後一步展開細細一看,整個人便愣怔住了。

奏摺乃是留守長安的尚書左僕射房玄齡,以政事堂加急公文的名義呈送給李世民的,儘管內容很短字數不多,然而上面的每一個字都讓餘長寧看得是震撼不已:去歲夏日,突厥汗王甄雲率三十萬控弦之士西征,展開對西突厥的攻擊,汗國騎兵驍勇善戰,汗王甄雲指揮得當,三戰消滅西突厥主力,乙毗咄陸可汗望風歸降,乙毗射匱可汗逃遁西域不知所蹤,甄雲佔據西突厥全境。九月七日,甄雲登上金山祭奠白狼神及突厥汗國曆代君王,昭告天下分裂長達七十年之久的突厥汗國,重新歸於了統一。

房玄齡在最後寫到:甄雲儘管爲女子之身,然巾幗不讓鬚眉實乃不可多得之人傑,如今突厥汗國復歸統一,兵強馬壯君主英明,其視線下一步一定會落在中原,其禍堪比兩漢之時的匈奴,不得不及早防範,願陛下早作決斷。

看完之後,餘長寧生出了五味陳雜的感覺,他身爲汗王夫婿,實在不好在這件事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將奏摺畢恭畢敬地放在了御案之上,對着李世民抱拳一拱,退到了一邊。

李世民伸出細長的手指,輕輕地撫摸着奏摺上面的黃帛,口氣嚴峻了起來:“現在突厥汗國業已成勢,明年開春說不定將會有南下舉動,對此,高句麗戰事須得儘快結束,免得禍其菊花防範不及。”

餘長寧點頭認同道:“陛下此言不錯,如此說來,攻破安士城就成爲目前的首要之事。”

從他們簡單的對話中,高建武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亢聲插言道:“陛下寬心,外臣這就下去書寫勸告文書。”

李世民頷首道:“好,餘卿,此事就由你負責,立即前去協助王上辦理。”

出得正堂,餘長寧立即吩咐一名侍女前來請金德曼下去休息,而他則與高建武一道,前去書房揣摩招降信的具體內容。

高建武深知楊萬春其人,細細地揣摩了一番後,鋪開一張潔白的宣紙一筆一劃寫了起來,開篇述說了淵蓋蘇文亂政禍國的具體情況,其後講明王室目前危局,其措辭內容完全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如果楊萬春是一忠於王室的將領,一定會依照高建武的王令行事。

將招降文書送給李世民過目後,李世民即可令人將招降書送入安市城中,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現在唯一能做的就只能是等待。

回到僕役替自己單獨安排的院落,餘長寧剛坐下來休息了一陣,便聽見守衛軍士稟告說餘長遠前來拜訪。

一聽是三弟到了,餘長寧立即喜不自禁,親自迎到了前院之中,剛繞過月門,就看見餘長遠步履輕捷地走來了。

餘長遠脫去了剛纔那身紅色甲冑,換得一領潔白如雪的圓領袍服,墨綠色的長簪插入髮髻,略顯稚氣的臉上盪漾着欣喜的笑容,人還未走近,已是驚喜呼喚道:“二哥。”

餘長寧也不回答,快步上前緊緊將他抱住,眼眶慢慢就潮溼了。

不知過了多久,餘長寧這才鬆開他展顏笑道:“走,跟我進屋敘話,看你這段時間可有長進。”

餘長遠正色點點頭,卻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長遠長進緩慢,還是比不上二哥你獨領一軍揚威域外來得威風。”

餘長寧一拍他的肩頭,笑道:“待到你到了二哥這個年紀,我相信也能夠如我這般爲大唐建功立業的。”

餘長遠抿着嘴脣用力點頭,顯然感受到了餘長寧對他的鼓勵之情。

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 八十章 月夜密謀第一卷 第二六四章 美食節第一卷 第一三〇章 看我的一陽指第一卷 第九三四章 未能得見第一卷 第三〇二章 大肆採購第一卷 第四三五章 興師問罪(一)第一卷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十三之齡不算小第一卷 第一八一章 仗義直言第一卷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晉陽公主動春心第一卷 第一零七章 小妖女的消息第一卷 第六三四章 最後的辦法第一卷 第八六零章 駭然聽聞第一卷 第三三〇章 突厥大營第一卷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羅凝的故事(下)第一卷 第三九八章 以作紀念第一卷 第八十三章 天淵社長第一卷 第三六四章 進駐雁門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 快給我渡真氣第一卷 第七四九章 溫情款款第一卷 第一千零四十章 秋獮之變(五)第一卷 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淪爲廢墟第一卷 第四四三章 太子之邀(三)第一卷 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突發情況第一卷 第四二五章 早朝議政第一卷 第六五七章 應邀比劍第一卷 第七二六章 高空深吻第一卷 第五五八章 驚人行刺第一卷 第七五四章 離別之信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又到中元節第一卷 第五章 餘家兄妹第一卷 第五五四章 拂林犬第一卷 第一四二章 逼其決定第一卷 第一零九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一卷 第九一零章 小道出谷第一卷 第四〇三章 另尋他法第一卷 第八五六章 洪水無情第一卷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迎接鳳駕第一卷 第六七七章 峰迴路轉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一卷 第七八七章 診治傷情第一卷 第四六九章 魔術表演第一卷 第六六九章 姨媽駕到第一卷 第二六五章 中秋詩會第一卷 第四六八章 兩曲驚鴻第一卷 第四〇八章 成算在胸第一卷 第一零七章 小妖女的消息第一卷 第三〇七章 看守馬匹第一卷 第九一六章 王帳之夜第一卷 第四四九章 突厥使臣第一卷 第八四九章 人禍大於水患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徵令第一卷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秋獮之變(六)第一卷 第九二九章 不速之客第一卷 第二八〇章 欽差大臣第一卷 第六七五章 形勢逆轉第一卷 第九八二章 無奈隱瞞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徵令第一卷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調查取證第一卷 第九七三章 改革方向第一卷 第二五二章 僥倖脫逃第一卷 第七六二章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第一卷 第一三七章 來到巴縣第一卷 第二八四章 公主的心意第一卷 第四四九章 突厥使臣第一卷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車廂閒談第一卷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夫妻相見第一卷 第八九六章 臨產在即第一卷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冬去春來第一卷 第一五三章 回到長安第一卷 第三七二章 在劫難逃第一卷 第六三五章 人心自見第一卷 第五五一章 天子賞賜第一卷 第八四六章 好事之徒第一卷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刀下留人第一卷 第三三六章 絕妙之計第一卷 第四六七章 亂棍打出第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唐名將第一卷 第四三八章 羅凝的秘密(一)第一卷 第二七七章 謹行之邀第一卷 第九九六章 案件疑竇(下)第一卷 第四十九章 來到襄陽第一卷 第八六五章 新的任命第一卷 第七二七章 隱匿藏身第一卷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安撫少女心第一卷 第一四四章 紈絝膏粱第一卷 第五八二章 撲朔迷離第一卷 第八十四章 教訓房小姐第一卷 第五四零章 美色怡人第一卷 第五四八章 新穎演出第一卷 第一三一章 歹人出現第一卷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秋獮之變(四)第一卷 第四六八章 兩曲驚鴻第一卷 第三九一章 斗酒詩百篇(二)第一卷 第九二一章 啓程返回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絕世名將第一卷 第九六六章 阿拉伯數字第一卷 第五二零章 和離時間第一卷 第四九五章 餘長致的誤會第一卷 第三五〇章 神秘老人第一卷 第七一五章 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