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安市城頭

紅日初出,彤雲漸散,澄澈的碧空下終於顯出了一直處於風雪朦朧中的安市城。

安市在戰國時期屬燕國遼東郡,漢時置安市縣,其後化作了高句麗的領土,也就以安市城相稱。

從地理位置和城池格局上來看,安市西臨浩淼渤海,東面和北面爲高達雄峻的千山山脈,西面二十里之地便是蓋牟城,城池城方很小,每邊只有一里,方方正正四里多,正是中原常見的那種典型小城“三裡之城,五里之廓”,然因地勢險要扼守要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高句麗爲了抵禦中原王朝的進攻,在安市城的營造上頗費功夫,旌旗招展的巍峨城樓,與白茫茫的千山相映而望,氣勢分外宏大,外城牆高十丈,牆厚三丈,內夯土而外包石條,堅固厚實如同鐵壁,冬日來臨之後,城守楊萬春更是命令軍卒運來城中積雪燒成開水,淋於城牆之上,在牆面上形成了一股厚實的堅冰,不僅難以攀爬逾越,即便是唐軍犀利的飛石強弩諸般器械,砸到上邊連個大坑也出不來。

就是這麼一座堅固的小城,不可思議地阻擋了天可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腳步,成爲天下矚目的焦點。

城樓上的號角淒厲地響了起來,嗚嗚咽咽在遼闊無垠的潔白大地遠遠傳開,身着黃色甲冑的高句麗兵卒開始換防輪崗,個個手持武器精神抖索,佈滿了城牆上每一個城垛。

辰時方至,一員頂盔貫甲鬍鬚連鬢的將軍從城樓中走了出來,一領火紅短斗篷,一身棕色皮甲,一雙高腰戰靴,頭頂帥矛燦燦生光,此際將軍單手握住腰間戰刀刀柄,赳赳大步前行視察,直如天神那般威風凜凜。

將軍每經過一處,總會換來把守士卒又是敬佩又是害怕的眼神,那犀利的目光如同刀子般凌厲掃過之時,每個士卒都會不由自主地挺直腰身,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見軍卒們精神抖擻的模樣,楊萬春滿意地點了點頭,巡邏城牆一圈之後剛到午時,他站在城樓上手搭涼棚遙遙觀望,望着山巒之下的唐軍大營,微不可覺地輕嘆出聲。

仲夏之時,大唐遼東軍連拔高句麗數座城池,來到了安市城,將之圍得水泄不通,淵蓋蘇文儘管與楊萬春政見不合,然國難當頭也絲毫不見吝嗇,派遣十五萬援軍來援。

不料統軍的高延壽、高惠真卻是酒囊飯袋之徒,被李世民敗於駐驊山下,高句麗軍隊死傷慘重,投降者多不勝數。

楊萬春把守城池未能出城進攻,自然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遙望着遠處的大戰,他的手指緊緊地抓住城垛微微顫抖,用力之下幾乎快要滲出血珠,那時候他多麼希望指揮大戰的將領是自己,即便不能取勝,也不會有如此狼狽的失敗。

大獲全勝之後,唐軍攻擊愈發猛烈,楊萬春發動全城軍民拼死抵抗,每日矗立城頭絲毫不見離開,幾個月下來,安士城頭的女牆已經被一層又一層鮮血糊成了醬紅色,血流像淙淙小溪般順着城牆流淌,十丈多高的城牆在陽光下猩紅髮亮,累累屍體直述着大戰的慘烈,即便面對唐軍再是猛烈的進攻,安市城也沒有淪陷,連原本秉持悲觀態度的淵蓋蘇文也連呼不可思議。

到得冬日不能再行攻城大戰,安市城終於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原本激烈昂然的困獸猶鬥之心也漸漸歸於平復,然而讓楊萬春爲之憂慮的是,冬天唐軍並沒有撤離,那就意味着明年開春之後的攻勢會愈加猛烈,這安市城究竟還能把守多久呢?

帶着這樣的疑問,楊萬春手扶女牆皺眉思忖,寒風呼嘯吹過帶飛他身後的猩紅斗篷,卻帶不走他心裡面的憂愁。

正在此時,城頭突然傳來一陣淒厲的號角聲,有眼尖軍士高聲提醒道:“唐軍騎兵接近,大家注意防備。”

楊萬春恍然回過神來,凝目望去,果見一直剽悍的馬隊踏着積雪從西面飛馳而來,馬上騎士紅甲紅衣,腰懸橫刀,真是大唐騎兵慣常的裝束。

細細地打量了一番,楊萬春立即看出這隊騎兵並沒有惡意,於是向着左右高聲呼喝道:“先不要放箭。”

唐軍馬隊在弓箭射程之外驟然勒馬,飛揚而起的積雪遠遠可見,過得半響,一名騎士策馬而出高聲呼喝道:“我軍有書信送給城守楊萬春將軍,敬請接納。”

騎士說完之後,策馬上前彎弓搭箭,一支羽箭如疾電流星般突飛而至,“嘭”的一聲釘在了城樓廊柱上。

“壯士好箭法。”楊萬春好不吝嗇地讚美一句,轉頭吩咐旁邊軍士,“速將書信取來拿給本將。”

軍士抱拳應命,疾步匆匆地前去了。

唐軍騎士將書信射上城樓之後,對着城牆遙遙一拱,朗聲開口道:“末將三日之後到此恭候城守回書,告辭!”說罷調轉馬頭打馬一鞭,帶領着騎隊風馳電騁般去了。

片刻之後書信送至,楊萬春接過仔細打量了一圈,發現信封竟是用紅漆封住,不用問裡面的內容一定非同小可,所以唐軍才如斯地謹慎。

心念閃爍一番,楊萬春撕開信封抽出裡面的宣紙,展開剛看得一眼,熟悉的字跡已是躍入眼簾,整個人立即呆愣住了。

信是高句麗前任國主高建武所寫,內容痛斥了淵蓋蘇文禍國殃民的行爲,勸楊萬春不要助紂爲虐抵抗王師,讓他立即舉城歸降,儘管只得寥寥數百字,然而卻看得楊萬春心頭跌宕起伏不止。

嚴格說來,高建武對楊萬春有着知遇之恩,若非昔日高建武慧眼識珠任用賢臣,豈會有他楊萬春今日?而且楊萬春昔日更聽到一則宮闈秘聞,說王上有意讓他出任禁軍統領,只因淵蓋蘇文堅決不同意從而作罷,如今王上言詞懇切的招降書到此,楊萬春竟生出了極難決斷的感覺。

在他心中,淵蓋蘇文架空王上竊取王權,的確乃****無疑,這次淵蓋蘇文更擅行廢立之事,擁立那什麼都不懂的孩童高寶藏爲王,想想便讓人覺得寒心,自己爲這樣的君王這樣的權臣把守國門,拼死抵抗,究竟值得麼?

第一卷 第一千零八十章 帝鑾駕臨第一卷 第七四八章 四個條件第一卷 第三七六章 瑤瑤的真心第一卷 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小城夜談第一卷 第七章 前往酒肆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毗曇之死第一卷 第八五五章 奇思妙計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雙跌崖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一卷 第一零五章 廚子落座第一卷 第六六六章 險勝第一卷 第一四〇章 陳天的誤會第一卷 第六二八章 安能辨我是雄雌第一卷 第六六九章 姨媽駕到第一卷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秋獮之變(四)第一卷 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路途風雪第一卷 第五九六章 猜燈謎第一卷 第三一七章 代州雁門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憤怒不已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 快給我渡真氣第一卷 第六六一章 真真假假第一卷 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外祖母悖論第一卷 第六六三章 情況有變第一卷 第二二〇章 無奈妥協第一卷 第六三二章 斷絕關係第一卷 第三六四章 進駐雁門第一卷 第一六六章 火海逃生第一卷 第一五〇章 巨浪破舟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真相大白第一卷 第三三九章 大局已定第一卷 第八四零章 臨危授命第一卷 第三一七章 代州雁門第一卷 第八百零一章 李謹行的煩惱第一卷 第四七六章 拆穿魔術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曠世海戰(上)第一卷 第二五〇章 公主之箭第一卷 第一二零章 遭到脅迫第一卷 第六百零五章 池畔歌聲第一卷 第七八六章 痛打狗奴第一卷 第一四四章 紈絝膏粱第一卷 第三六五章 我要娶你第一卷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斗膽陳言第一卷 第八一八章 慶典之前第一卷 第二七七章 謹行之邀第一卷 第五七四章 刑部遭遇第一卷 第三二六章 大膽推測第一卷 第六一零章 山路難行第一卷 第九二九章 不速之客第一卷 第七一五章 鴻門宴第一卷 第七六八章 拜祭先祖第一卷 第三四八章 挾持脫逃第一卷 第八七七章 進退不得第一卷 第七六一章 接風慶典第一卷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消除謠言第一卷 九一一章 三人成計第一卷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秋獮之變(七)第一卷 第六二五章 可恥背叛第一卷 第五二八章 頭痛問題第一卷 第六二九章 生在曹營心在漢第一卷 第一八一章 仗義直言第一卷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思謀良策第一卷 第五二九章 射你一次第一卷 第九九四章 登門請罪第一卷 第五八九章 羅凝歸來第一卷 第四五八章 大棚建好第一卷 第七一九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卷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只願你好第一卷 第一九六章 公主的責問第一卷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芙蓉園第一卷 第二九六~二九七章 無邊第一卷 第七百章 如此飲酒第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唐名將第一卷 第四三五章 興師問罪(一)第一卷 第九三八章 絕世字畫第一卷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借刀殺人第一卷 第二二九章 才藝之鬥第一卷 第二七七章 謹行之邀第一卷 第九五四章 二婚之事第一卷 第九七零章 得償所願第一卷 第六八零章 跋涉千山第一卷 第二〇八章 洛陽購糧(三)第一卷 第三四三章 前往黑子嶺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徵令第一卷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搗亂之蛇第一卷 第五十六章 蕭駙馬的煩惱第一卷 第四七七章 彈劾奏摺第一卷 第三九一章 斗酒詩百篇(二)第一卷 第一四一章 舌戰羣老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大意被擒第一卷 第八二四章 帝婿捉妖(二)第一卷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返回長安見天顏第一卷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求取赦令第一卷 第八九三章 卿本佳人,奈何爲寇?第一卷 第九十九章 牽了房小姐的小手第一卷 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破城之法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婚禮風波第一卷 第一七三章 萬事俱備第一卷 第六七七章 峰迴路轉第一卷 第六六七章 千瘡百孔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新的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