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孟家上學讀書受教育情況

第五節 孟家上學讀書受教育情況

我家雖然是中國儒學大師孟子的後代,也不知從那代遠祖時就離開書香門第,改作工匠手藝了。但是思想信仰上還是傳統的儒家思想。

我們三大戶孟家的幾代人中,沒有吃齋唸佛的,也沒有信“洋教”(天主教、基督教)的。供祖宗不供菩薩,逢年過節,給“祖宗牌位”燒香上供,上墳燒紙,不到廟裡燒香拜佛。他們以忠孝節義爲道德標準,既不是有神論者,又不是無神論者。他們對生命的看法是:“人死如燈滅”,也就是說人的肉體如過去油燈的“燈碗”,性命如“燈油”,燈油耗盡了燈就熄滅了,只剩下空碗。人的性命精力耗盡了,人就死了,只剩下肉身。對神鬼的看法是:“信則有,不信則無”,鬼神存在於人們的心裡,而不是存在於客觀世界上。他們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未到”;“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神敬善人,鬼怕惡人”等民間格言。這種樸實又有些愚昧的世界觀,也是舊中國衆多老百姓精神狀況。

對於文化學習,從我們孟氏家族來說也是比較重視的,是希望讓自家的孩子讀書成才的。但是,過去的讀書的目的和現在是不同的。

過去的中國是小農經濟社會,廣大農民是沒有文化不認識字的,因爲當時從事農業生產也不需要讀書識字。那時上學讀書就是爲了脫離農業生產,優秀者通過縣內考試,取得縣政府授予的“秀才”學位,類似現在的初中畢業生。“秀才”中的更優秀者通過省裡的考試,取得省政府授予的“舉人”學位,類似現在的高中畢業生。“舉人”中最優秀者通過中央政府的考試,取得國家授予的“進士”學位,類似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取得“進士”學位後,國家就給安排工作,成爲“朝廷命官”了。如果再能進入國子監,成爲“監生”,就等於是有工資的“研究生”了。如果再能進入翰林院,那就等於進入科學院當研究員了,若能獲得“大學士”的官職,就等於是“院士”頭銜了。而從秀才到舉人,再到進士,等於是優中選優再選優,經過幾次淘汰,進入最後一關是非常困難的。當朝廷缺少官員時,有的舉人也可能被“提前錄用”安排工作,而秀才是不能成爲朝廷命官的。有些舉人和秀才,也可以從事官府僱傭的“書吏”、“師爺”一類的事務性工作,俗稱“做事的”,但在社會地位上屬於臨時工。有的秀才成爲富豪家庭僱傭的管家、賬房先生或教書先生,也有的成了鄉村的私塾老師。還有舉人和秀才,不甘心落榜,一次一次的總去“應試”,結果一事無成窮困潦倒,以失敗告終。

在這種激烈競爭的考試文化中,老百姓中多數人對“讀書做官”、“學而優則仕”的道路是望而卻步的,他們覺得與其供子女上學成爲“孔乙己”式的人物,還不如直接就讓子女當“閏土”式的農民。所以,先把小孩子送到私塾或學校念點書,檢驗一下孩子的智商,一看學習成績平常,不可能成爲學習尖子,也就不再供他們上學了。這些孩子自幼受到家長這種思想的影響,在學校學習成績一般,不能名列前茅,自己也就沒有進入仕途的信心了,也就自認天生不是靠耍筆桿子吃飯的材料,認命幹莊稼活了。

聽老人們講,在清朝時農村沒有學堂,只有私塾。而且也不是村村都有,許多世代務農的家庭,沒有讓孩子讀書寫字的要求,教書先生也就沒有更多的市場。那時國家沒有普及教育一說,私塾老師的工資,是學生家“攤”的,給錢給糧食都可以。富裕人家多給些,窮苦人家少給些。平時吃飯也是各家輪流吃,住宿就在學校裡。一個村十幾家、或者二三十家供養着一個老師,問題也不大。而且私塾先生的教學方法靈活,因人施教。沒有明確的學期和年級區分,老師對學生只有作業沒有考試,當然這些因人而佈置的作業也等同於單獨考試。農民家的孩子,可以在冬季或農閒時去念書,農忙時就下來在家幹活。所以窮人家的小孩子,一般是男孩子都可以上一兩年私塾,學一些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之類的初級文學知識,和背誦小六九、打珠算、丈量土地一類的數學知識,大概屬於啓蒙教育吧。再往上學什麼四書五經之類的高深知識,準備考秀才、中舉人的就少了,考進士中狀元等就更不敢想了。一來是家裡窮,只要能勞動了,就要去幹活,沒空唸書。再有也是多數人智商低,高深知識學不進去,雖然私塾先生因人施教,但是如果完不成老師佈置的背書、釋義、寫大字(毛筆字)、做文章的任務,也是要打板子(用戒尺打手掌)的。小孩子常由於不會背書怕捱打,也就不願意再上學了。家長一見自家的孩子常捱打,就知道孩子不是讀書的“材料”,走不通“學而優則仕”的“讀書做官”之路,也就不再花費錢糧供孩子繼續上私塾讀書了。

當然,過去也有窮家的孩子智商高,小時候半農半讀,成人後白天務農,晚上讀書,靠學習成材的。據說中國古代社會,爲了鼓勵窮人家的孩子讀書成才,也是有國家“助學金”的。窮人家的孩子考中“秀才”,就可以到縣辦的書院去讀書,準備日後考取“舉人”。窮秀才去書院讀書了,家裡沒人種地了,縣衙門每月給幾兩銀子的生活補貼,可以一邊讀書一邊養家餬口。窮秀才考上“舉人”後,到省裡的書院去讀書,國家給的助學金更多了,同時也可以得到一些鄉紳的贊助。如歷史上的朱買臣、呂蒙正和戲曲裡的陳世美等人,都是窮人家出身的。當然,窮人家的孩子想讀書成才,除了天資聰明之外,還要有“頭懸樑”、“錐刺股”、“鑿壁借光”、“囊螢映雪”等刻苦學習的精神。所以,古代社會那種窮家出身通過讀書當官的人,是非常罕見的。

辛亥革命後,雖然有“拆了大廟改學堂”的舉動,但那時國家辦的小學校是很少的,還沒有中學。經過“五四運動”“打到孔家店”,以後,私塾也少了。那時的老師是國家發工資的,學校是要收學費的,而且除去寒暑假、禮拜天、都要按時到校上課的。所以,窮人家的孩子還是去不了“學堂”讀不起書的。

據《薊縣誌》記載: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薊縣就把過去的漁陽書院改建成“兩等小學堂”,設文學、數學、地理、歷史和體操等課程。辛亥革命後,城裡又陸續建立了興隆庵、龍泉庵、白塔寺等初等小學,1928年城內的“兩等小學”改稱“縣立第一完全小學”。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薊縣的國辦小學越來越多了。在日僞時期的1941年10月,薊縣城裡在“漁陽書院”舊址(現在的“薊縣一中”校區內),建立了“薊縣初級中學”,每年招一個初中班,學生42人。到1945年,招收四個初中班、一個高中班,也就是原來的初中三年級班升爲高中一年級班,等於有了一個高中班。日本投降後,薊縣被共產黨接管,1946年國民黨佔領薊縣城區後,薊縣中學撤離薊縣城,與玉田縣、平谷縣的中學合併爲“聯合中學”,進行打游擊式的流動教學。1949年1月,平津戰役後,聯中分開,各自回到本縣。薊縣中學回到縣城舊址,改稱“河北省立薊縣中學”,但只是有初中班,沒有高中班。

解放後,國家號召男女兒童都要上學讀書,而且學費也不多(我讀小學時每學期一元錢學費),窮人的孩子也念的起書了,但是在本縣只能唸到初中畢業。解放初期,薊縣的初中畢業生還要到通縣陸河中學去讀高中(當時薊縣隸屬河北省“通州專區”管轄,後來通州劃歸北京市管轄,薊縣改歸河北省“天津專區”——後改稱“廊坊專區”管轄)。

1955年“薊縣一中”才設立高中班,以後初中畢業生就在本縣讀高中了。

到1966年時,薊縣的學校分佈情況是:一般的村裡有初級小學(一至四年級),鄉(後改爲公社,全縣38個公社)裡有高級小學(五六年級),區裡有初級中學(區後改爲工委,那時全縣分八個工委,只有城關工委片有“薊縣一中”和“敦莊子中學”兩所初中學校,其他工委片各有一所初中學校),縣裡有兩所高中(“薊縣一中”和“上倉中學”),一所中專(“楊津莊水電班”,不是國家辦的,不包分配,類似現在的培訓班)。天津專區(薊縣那時屬河北省天津地區專員公署管轄)有廊坊師專(大專)、廊坊農機化學校(中專)、楊柳青衛生學校(中專)、楊村師範學校和薊縣師範學校(中專)。那時只有大城市裡纔有省辦或者國家辦的大學。不是特優秀的小學生,很難經過層層篩選,考進更高級學校的。我和堂弟孟凡榮讀小學時,薊縣已經達到普及初級小學的程度,所有的學齡兒童都能報名上學。但是能考上高級小學的也就一半左右。到高小畢業升初中時,又要淘汰一大半,到考高中時淘汰的就更多了。1962年我考上初中一年級時,全班50個學生,後來通過留級降班,及有的升學無望的學生中途退學,到1965年我初中畢業時,全班還剩38個學生。我們這38個參加中考的學生中,只有八個人考上高中,三個人考上中專,一個人被選調上了海軍學校。從我們西南隅和南關聯合小學1960年畢業的三十多個同學來看,只有陳德光我們兩個人初中畢業後升學了,通過上學由學校代表國家爲學生分配工作的則只有我一個人,其他人全部被分批淘汰出局了。

從我們老孟家到薊州後的情況看,“繼”字輩的老哥仨在山東老家時念過私塾,能寫字繪畫,略有些文化,這也是作油漆彩繪工匠的工作需要。來到薊州落腳謀生後,“廣”字輩的和“昭”字輩的也念過私塾,有些文化,會寫會算。當然,繪畫和裱糊的手藝是祖傳的,不是從私塾先生那裡學的。

但是辛亥革命後,到了孟昭信的兒子這代,就供不起孩子全去學校唸書了。因爲清政府在洋務運動中廢除科舉考試之後,以四書五經爲教學內容的,靈活辦學,可以臨時就讀的私塾沒有了,縣城裡的新式學校少,招收學生不多,收的學費較高,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上不起學。二來是新式學校上學很正規,上學的孩子只能專心上學,除了星期天、寒暑假之外,不能隨便曠課。窮人家的孩子想農忙季節在家裡幹活,冬閒時候去念書的習慣行不通了。再有就是從清末洋務運動開始,傳統的佛教、道教等寺院香火減少,無力維修寺廟雕樑畫柱的油漆彩繪,孟家祖傳的手藝無處施展,孟昭信改行了,開始置買土地維持生計,兒孫們都是種地的農民了。而農民種地對讀書識字也沒有迫切要求,所以,孟憲成(1909年出生)和孟憲增(1914年出生)都沒讀過書,十多歲就開始跟着大人下地幹活。

1928年後,薊縣城裡的小學校多了,城內的四個“隅”都建了小學校,收的學費也低一些了,招收的學生也多了。這時孟昭信的三子孟憲奎(1920年出生)和次女孟憲春(1925年出生)就在白塔寺初級小學上學了。孟昭信的孫子孟慶雲(1925年出生)、孟慶華(1928年出生)、孟慶餘(1933年出生)、孟慶宇(1938年出生),都在白塔寺小學念過幾年書。這幾個人中,只有孟憲奎學習成績好,在薊縣城裡讀完高等小學,1935年又去北京讀中學。孟慶雲、孟慶華和孟慶餘都是隻念二三年,沒到小學畢業就退學了。孟慶雨在白塔寺小學畢業後,沒有考上高小纔在家務農。

孟慶雲等三兄弟未能小學畢業就不念了,按照當時的社會背景分析,原因有兩方面:

一是天資不足,沒有讀書成才的信心。1928年後,孟昭信讓自己的兒子孟憲奎、女兒孟憲春以及孫子孟慶雲、孟慶華都去白塔寺小學上學,也是希望他們通過學習出人頭地的,可惜女兒和孫子的學習成績一般,看不到發展前途,纔沒有供他們到小學畢業。他們自己也是對學習沒有信心了,才中途退學的。

二是家庭困難造成的,由於家裡缺少男勞力,孟慶雲、孟慶華、孟慶餘都是很小就跟着大人幹農活,對讀書沒有多大興趣,所以才只念二三年就不上學了。

孟慶雲和孟慶華自幼喪父,雖說在大家庭中,與母親一起和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共同生活,但家境並不富裕,當然要幫着大人幹些農活了。

孟慶餘十三四歲失去母愛,父親給人打工或下地幹活,需要他在家做飯和照料弟弟,自然也就沒有心思讀書了。

孟慶宇是在1946年後才上學的,能讀到小學畢業,是由於趕上好年代。可惜孟慶宇也缺少學習文化的天資,初級小學畢業後,沒有考上高級小學。這也符合多數農家子弟的正常情況,因爲天資聰明的學習尖子,成績優秀出類拔萃的學生畢竟是很稀少的。

1948年之前,薊縣的國辦小學雖說越來越多,但也不是每個村都有,鄉下的許多小村裡沒有學校,農村裡許多窮家的孩子都不能上學。像孟慶雲孟慶華居住鄉下的岳父、妻兄們都是因本村沒有學校而沒上過學的文盲,女孩子更不能上學讀書了。

解放前薊縣許多老百姓家的姑娘、媳婦們都是大字不識的文盲。那時城裡雖然上學方便,許多家庭也不讓女孩子上學讀書。因爲那時期女人很少參加社會工作,絕大多數都是家庭婦女,從事家務勞動,而家務勞動也是不需要讀書識字的。那時女孩子從小就要學習針線活,俗稱“女功”,同時還要學習洗衣做飯,這纔是女孩子的“真本事”。女孩子十五六歲或十七八歲就要出嫁,到婆家如果不會做針線活,洗不乾淨衣服,做不好飯菜,是要被婆家和鄰居們看不起的。至於你有沒有文化,認識不認識字,則是無關緊要的。在這種社會背景下,老百姓家裡的女孩子上學讀書的就很少了。我母親、二嬸、姑姑都沒有上過學。

總的看,在解放前,我們從山東老家遷徙到薊縣城內西南隅的三大家五代人中,只有孟昭信家的孟憲奎一個人在1935年考到北京上中學了,而且在參加抗戰後,在軍隊中也成爲軍官,遺憾的是爲國捐軀了,家裡沒有受益。孟昭瑞和孟昭鳳兩大家在解放前出生的兒孫中,連上高小讀書的都沒有,更沒有通過上學讀書的途徑而脫離農村的,都是西南村的農民。

總的看那時期薊縣的文化人很少,如果能夠有高小畢業或者初中畢業的文化水平,就可以在縣城裡找到一份腦力或半腦力勞動的工作,成爲“做事的”職員了。當然,在戰爭或政治動亂年代,也有些沒有文化的人通過參加戰爭或政治活動而當官的,可這是一種特殊現象,和通常的依照文化水平高低,進行社會分工擇業是兩碼事。

解放前,我們老孟家的這種讀書受教育的文化狀況,正是中國廣大農民和城市貧民的縮影。

第八節 我祖母的故事第八節 我祖母的故事第四節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經濟狀況第八節 我祖母的故事第四節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經濟狀況第八節 我祖母的故事第六節 曾祖母孟賈氏的故事第一節 我家遠祖來薊州後的世代傳承第十節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況第八節 我祖母的故事第五節 孟家上學讀書受教育情況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九節 我二爺爺孟憲增的故事第八節 我祖母的故事第六節 曾祖母孟賈氏的故事第十節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況第一節 我家遠祖來薊州後的世代傳承第十節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況第十節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況第二節 先祖來薊後各世代的從業狀況第一節 我家遠祖來薊州後的世代傳承第九節 我二爺爺孟憲增的故事第二節 先祖來薊後各世代的從業狀況第二節 先祖來薊後各世代的從業狀況第九節 我二爺爺孟憲增的故事第八節 我祖母的故事第六節 曾祖母孟賈氏的故事第八節 我祖母的故事第四節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經濟狀況第二節 先祖來薊後各世代的從業狀況第四節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經濟狀況第一節 我家遠祖來薊州後的世代傳承第十節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況第六節 曾祖母孟賈氏的故事第一節 我家遠祖來薊州後的世代傳承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二節 先祖來薊後各世代的從業狀況第九節 我二爺爺孟憲增的故事第九節 我二爺爺孟憲增的故事第五節 孟家上學讀書受教育情況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五節 孟家上學讀書受教育情況第九節 我二爺爺孟憲增的故事第一節 我家遠祖來薊州後的世代傳承第二節 先祖來薊後各世代的從業狀況第八節 我祖母的故事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八節 我祖母的故事第一節 我家遠祖來薊州後的世代傳承第六節 曾祖母孟賈氏的故事第八節 我祖母的故事第十節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況第二節 先祖來薊後各世代的從業狀況第二節 先祖來薊後各世代的從業狀況第一節 我家遠祖來薊州後的世代傳承第十節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況第五節 孟家上學讀書受教育情況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五節 孟家上學讀書受教育情況第八節 我祖母的故事第一節 我家遠祖來薊州後的世代傳承第六節 曾祖母孟賈氏的故事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二節 先祖來薊後各世代的從業狀況第二節 先祖來薊後各世代的從業狀況第十節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況第一節 我家遠祖來薊州後的世代傳承第十節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況第五節 孟家上學讀書受教育情況第十節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況第八節 我祖母的故事第六節 曾祖母孟賈氏的故事第八節 我祖母的故事第一節 我家遠祖來薊州後的世代傳承第六節 曾祖母孟賈氏的故事第六節 曾祖母孟賈氏的故事第八節 我祖母的故事第二節 先祖來薊後各世代的從業狀況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五節 孟家上學讀書受教育情況第八節 我祖母的故事第五節 孟家上學讀書受教育情況第四節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經濟狀況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五節 孟家上學讀書受教育情況第二節 先祖來薊後各世代的從業狀況第二節 先祖來薊後各世代的從業狀況第二節 先祖來薊後各世代的從業狀況第一節 我家遠祖來薊州後的世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