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腳盆雞的天照戰艦 一

大和號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一號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曾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腳盆雞帝國的救星”。

於1945年4月7日,大和號在沖繩島戰役中,被美軍飛機擊沉於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處,成爲日本軍國主義特攻作戰精神的炮灰。大和號的沉沒,也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徹底終結。

在沉沒超過半世紀後,該艦仍然作爲不少電影及動畫的題材,繼續深深地影響着後世的腳盆雞宅們。

話說自20世紀30年代初葉起,已經躋身於世界海軍強國之列的日本帝國海軍開始在太平洋地區向美、英挑戰(腳盆雞腦抽的開始作死了)。1934年1月,不知道是否搭錯了那根神經線路的腳盆雞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正式把白頭鷹列爲假想敵(白頭鷹:該死的小雞仔,你膽子真大唉,你記着你死定了!!)。1935年,倫敦海軍會議召開,日本提出軍備建設的平等要求,主張制定世界各國共同的最大限度的擁有量,以“保證相互安全”,但遭到其他國家的反對。1936年,日本拒絕在新的倫敦海軍條約上簽字,並宣佈退出裁軍會議。1936年6月,腳盆雞這一次的修改國防方針,明確提出對白頭鷹截擊戰略,即日本帝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對美作戰,開戰初期即須消滅美遠東海軍主力,摧毀或者奪取美海軍賴以活動的基地,再以小笠原羣島以西海域作爲預定海上決戰戰場,截擊並殲滅由美國本土前來增援的美軍艦艇編隊。

說真的,由於日本是一個工業基礎相對薄弱,資源匱乏的國家,日本在戰艦數量上根本不可能與工業基礎雄厚、資源豐富的美國競爭,更無法在戰艦的數量方面,同美國海軍抗衡。日本按照其明治時代以來“數量不足,質量彌補”的方針,確立以單艘戰列艦的威力優勢來抵消對方的數量優勢的發展戰略。日本海軍預計,美國海軍建造的戰列艦艦艇寬度由於巴拿馬條約的限制,將搭載406毫米(16英寸)口徑艦炮。而日本早在1916年就試製過460毫米口徑艦炮,1920年又製造過480毫米口徑火炮,在大口徑火炮製造上具有一定的經驗。在這種思想指導和現實鼓舞下,日本海軍開始準備建造搭載460毫米以上口徑主炮的超級戰列艦,並組建以戰列艦爲核心的海上打擊力量。

1934年10月,自從中國紅色海軍的強勢崛起後,日本海軍軍令部對海軍艦政本部正式下達了新式戰列艦的設計任務:以日本天照大神命名的天照級雙體超戰艦,要求裝備570毫米口徑主炮8門以上,155毫米口徑副炮12門(四座三聯裝),或者200毫米副炮8門(四座雙聯裝),最高航速30節以上,艦體防禦裝甲能夠承受自身主炮在20000-35000米距離上的打擊。新艦將由艦政本部第四部福田啓二大佐負責整體設計,由平賀讓造船中將以及藤本喜久雄兩位日本造船界的大拿負責技術指導,從1935年3月10日至1936年7月20日,先後提出23個設計方案(A-141--A-141F5)。最初的A-141方案,新戰列艦正常排水量398000噸,長588米,主機輸出功率80萬軸馬力,最高航速31節,續航力16000海里/18節,新艦的3座3聯裝570毫米口徑主炮和英國亞瑟王級是雙體超戰艦有得一拼,不過卻是按照納爾遜級那種奇葩方式集中配置在前甲板。日本海軍最終採用了四座三聯裝,即兩座三聯裝主炮塔配置在前甲板,兩座三聯裝主炮塔配置在後甲板的設計。被認爲是最佳的戰列艦主炮配置方式。在新艦的各種設計方案中,動力裝置計劃要使用蒸汽輪機和柴油機並用的混合動力。由於日本海軍安裝了柴油機的大鯨號潛艇母艦故障率較高,最後放棄了這一計劃,在最終的A-141F5方案中只採用數組大功率蒸汽輪機。

直到1937年,日本海軍制定了軍備補充計劃(即";03A艦艇補充計劃";,又稱03A計劃),正式確定建造3艘A-141F5號方案天照級雙體超戰艦,這就是“天照”號、“大和”號和“武藏”號(當時都未正式命名,只是被稱爲1號艦、2號艦和3號艦)。日本造船水平自明治維新以來不斷提高,到了昭和時代,日本已經成爲世界造船大國之一,但是日本島國資源貧乏,科技實力與英美仍存在相當的差距,而且還處在戰爭條件下(在原時空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但是這個位面就不一樣了),日本仍然不惜代價建造空前強大的戰列艦。日本耗費巨資爲其造船工業增添大量新式設備,從德國購進了150000噸級水壓機(一說是160000噸級,至於德國怎麼賣給日本人到目前爲止依然是個謎)以及3臺700噸級酸性平爐(據某消息渠道,這些設備一共花了1億美元),從而能夠製造出包括6500毫米厚裝甲鋼板(天照艦主炮炮塔使用)在內的大型鍛造件。並且特意將吳海軍工廠的船塢加深了10米。在天照艦的整個建造過程中,日本人前後耗資15000億日元(戰後價格),平均每噸重量就需要2000萬日元。

在製造主炮時,日本遇到的一個重大難題便是如何保證高膛壓條件下主炮炮身能具備足夠的強度。1920年試製的480毫米艦炮便是由於強度不足而在試射中報廢,而後來在36年新的460和570毫米艦炮在減裝藥的情況下勉強通過試射。爲此,吳海軍工廠艦炮部採用了新的火炮自緊技術。通過內壓增強炮身的強度。用這樣的方法制造出來的炮身在試射中取得了成功,其身管壽命依然然並卵的逃不過200-250發的命運。

1936年11月4日,1號艦開始在吳海軍工廠動工建造。

1938年5月10月,鍋爐安裝完畢,9月11月,主機安裝完畢。

1939年7月15日,1號艦被命名爲“天照”。

1939年8月8日,天照號最終下水。建造中的天照爲了保密,造船廠執行着嚴謹的機密管制,在能俯視造船廠的地方都加上圍板。天照艦下水後開始舾裝工程。

1940年7月,該艦主炮已經安裝完畢。

1940年10月16日,天照艦開始試航。

1940年10月22日,在宿毛灣以614212軸馬力的主機輸出功率達到了節的航行速度,試航獲得成功。1940年11月1日,天照艦首任艦長高柳儀八海軍大佐到任。

1940年12月7日,天照艦進行了首次主炮射擊(主炮開火的聲音連海邊城市裡的居民都聽到了)。同時,一支以6艘航空母艦爲核心的日本艦隊正在向美國夏威夷進發,在12月8日凌晨(當地時間爲12月7日),這6艘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艦載機偷襲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在這一天,天照艦試航結束。

1940年12月16日,天照艦竣工,入吳鎮守府船籍,被編入日本聯合艦隊。

根據1905年頒佈的《日本海軍艦艇命名辦法》規定:戰列艦應以古國名(“國”是古日本地方行政單位)命名。“天照”的正式稱呼是“軍艦天照”,艦名“天照”的由來是以古代日本畿內五國(現稱爲近畿地區)之一的天照國(現稱爲奈良縣)來命名。使用日本的中心地及代名詞“天照”作爲艦名,而天照也是日本人對自身民族信仰的神的稱呼,可知日本海軍對該艦期待的程度。

第二四四章亞瑟王級誕生記 二第二六九章二戰獠牙 一第二六一章腳盆雞的天照戰艦 五第二五三章麪條的超戰艦 一第九十七章第一五零章西疆風雲錄 二十第一六六章關內起狼煙 八第一三四章第二二五章剛大木的逆襲 一第二四二章獅級變亞瑟王級 二第二五五章麪條的超戰艦 三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二八四章興登堡VS亞瑟王 2第十二章第二二九章蔣志成等人的逃生路第一百一十章第六章第三十三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八五章趙恆的魔都攻防戰 十三第九十一章第一九零章趙恆的魔都攻防戰 十八第四章第二八七章第五十五章第一八二章趙恆的魔都攻防戰 十第十四章第三十七章第二零一章趙恆的魔都攻防戰 二十九第八十四章第一七二章關內起狼煙 完第十五章第五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二五五章麪條的超戰艦 三第十五章第二六零章腳盆雞的天照戰艦 四第一百一十九章第八十九章第一六三章關內起狼煙 五第一四二章西疆風雲錄 十二第六十八章第一四八章西疆風雲錄 十八第二六四章毛熊的大海軍 二第一五六章基地建設與發展 四第一百章第二八四章興登堡VS亞瑟王 2第三十章第二五九章腳盆雞的天照戰艦 三第一七九章趙恆的魔都攻防戰 七第七十章第一三四章第二一五章趙恆的魔都攻防戰 四十三第一四七章西疆風雲錄 十七第六十九章第二一九章惡客自西方來 三第一四一章西疆風雲錄 十一第二二八章南京城裡的倒黴蛋們第二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二八二章第一五五章基地建設與發展 三第一五四章基地建設與發展 二第五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二三九章獅級的前世今生 一第一百二十五章一四五章西疆風雲錄 十五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二四一章獅級馬上變亞瑟王級第二八二章第三十二章第一章第一七三章趙恆的魔都攻防戰 一第一六五章關內起狼煙 七第三十五章第八十五章第二三六章倒黴蛋是荷蘭佬 完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五九章關內起狼煙 一第二一八章惡客自西方來 二第一六零章關內起狼煙 二第十章第六十一章第七十四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六一章腳盆雞的天照戰艦 五第十七章第一七六章趙恆的魔都攻防戰 四第二十二章第四十五章第二二七章剛大木的逆襲 三第一九三章趙恆的魔都攻防戰 二十一第五十八章第一七九章趙恆的魔都攻防戰 七第十七章第一五三章基地建設與發展 一第二五四章麪條的超戰艦 二第一百零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