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水淹北虜 一

漢西原本並不隸屬大嶽,一百多年前曾是虜族羌氏盤踞之地,因其連年犯境西疆,嶽帝不得不派人剿之,趙氏宗祖即是當時出征的統帥,攜十萬大軍西征,連戰十年之久,終將羌氏趕至亳山以北,爲大嶽拓展了西部大片領地,因此受封諸侯世代。

趙氏一族爲事一直相當小心,也許是因爲西北常有戰事的原因,爲了不至多方受敵,他們很少結仇於諸侯之間,師尊當年曾與當時的漢西王趙繼北有一面之緣,按師尊的話來說:若天下再太平百年,趙家必雄起於西方。

這話我一直記得,師尊很少這麼夸人,能用到“雄起”二字,可見這趙氏一門必然有其獨特之處。

本以爲我們可以直進漢西都城上澤,畢竟秦權與漢西世子趙啓漢也算相交六年,即便秦權如今身份懸差,想來也不至於逐我們出境,何況他非常確定趙啓漢絕不會不顧昔日之情。

只是情誼之事不比其他,時間一走,往往是沸水成溫,難品其新,雖然他不承認,可我們畢竟還是被攔在了離上澤三十里遠的侯城,出面迎接我們的是位守關都尉,名爲張雄,三十幾歲的年紀,短鬚黑臉,甚是魁梧。

雖說是迎,其實更像是把在路口有意截我們,由此可見我們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受歡迎,這到也很正常,如今天下,漢北李氏權壓羣雄,佔據北地,連帶東周,幾乎算是挾天子、令諸侯,這種時候,有點頭腦的,自然不會輕易得罪漢北,要知道此時貿然站出來,可就等於是作了選擇,而這時候,全天下可都還沒選擇。

張雄將我們安頓好後,一直待我們如上賓,伺候周到,絲毫無半點差錯,只不過就是不引我們去上澤,每每秦權提及,他便岔開話題,秦權也只好悶進肚子裡,待他走後才坐立不安,我能理解他的心情,離開京城時,楚策跟他交待過,最好能快些說服漢西王站到皇帝這邊,否則時間越久,京城的危險就越大。

可惜人家此時偏就是不做決定,兩方都不得罪,別人又能奈何?

一轉眼,過去了半個多月,張雄幾乎每隔一日就會到我們住的地方探視一番,這幾日到是沒見到他的蹤影,我還在想是不是漢西王已經作好了決定,卻不知是出了事。

“都尉大人這幾日一直在城外大營未歸,吩咐屬下跟秦公子和貴人道聲安。”傳令兵捧了一封信奉上。

秦權拆了信掃了幾眼,面無表情,看起來應該沒寫什麼有用的東西,“你們大人在上澤官居何職?”將信塞進信封,放到手旁。

“……”傳令兵看起來有點遲疑,“守關都尉,司理侯城一切軍政要事。”

“也包括點送軍糧?”雙手撐在桌案上,看起來相當有興致。

“…兵士竟有些口吃。

“如果……我寫信告訴張都尉,有人告訴我侯城已無糧草,你說他會怎麼處置你?”用手指敲着桌案,壞笑着。

那兵士先是一驚,繼而苦笑,“公子說笑,屬下只是奉命來送信,身份懸差,怎麼會知道糧草之事!”到是沒被唬住,可見漢西治軍確是相當嚴格,這小小的一名傳令兵都能如此,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啊。

“那麼——若是我告訴賀瑱賀大人呢?你覺得會怎樣?以我的能力,想來這麼點小事還是能辦到的,你覺得呢?”他這話我就聽不明白了,不過到是能猜到這賀瑱肯定與張雄不是一路的。

那兵士遲疑半天,最後雙膝跪倒,“公子饒了屬下吧,屬下確實不知糧草一事。”雖然還是沒承認,不過他的行動已經可以證明秦權所說的應該不錯。

“回去告訴張雄,就說我要見你們世子趙啓漢。”捏了信紙在指間揉搓着。

那兵士點頭稱是,起身急急退出了府院。

我端着茶碗,將已冷的殘茶倒進木盂,避開了他轉過來的視線,裝作若無其事。

“想知道我爲什麼清楚侯城已無糧草?”端着茶碗走過來,倚在我身旁的窗櫺上。

我搖搖頭,“那個我也知道。”

他一窒,繼而轉笑,“說來聽聽。”

突然覺得自己像是有意在炫耀,可是既然都已經說出去了,如果再停嘴,似乎又有些故弄玄虛,隨手從茶几上端起水壺,倒了些清水在茶碗裡,慢慢晃着裡面的殘垢,“你這幾天一直在城裡‘閒逛’,每日回來時,腳上總帶回些乾癟穀粒,時而還會詢問府裡的侍衛,北虜可否有戰報,由這猜出了一些。”將殘水倒進木盂。

“這兩點就能猜出侯城無糧?”趴到窗框上,饒有興致。

“漢西溫溼,穀物藏儲不易,軍糧之存卻又往往浩大,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必然要將穀物烤曬,正值陰雨剛過,連日日頭大旺,想來儲糧官也不會失了這難得的好天氣,侯城本就是上澤儲軍之地,百姓少居,且滿城又盡是黃沙道,既然你腳上總有陳舊的幹谷,除了曬穀場,還有什麼地方能每天帶回穀粒?”轉眼不看他,這人看人都不帶眨眼的,“虜族羌氏自被趕至亳山以北後,並沒有放棄奪回漢西,幾乎每年都會有所進犯,由此,漢西大軍需常踞西疆要塞,軍糧自然少不得,而軍糧的第一齣閘口,自然是南部較爲平坦的侯城,由此轉西,應該有近兩百里的山路可行車馬,論時間,從這裡運糧,可以最快抵達西疆,而現在,西疆既有戰事,卻不見運糧車隊浩蕩出城,首當其衝自然是會猜測城中無糧……”他突然俯身過來,嚇得我一頓。

“我現在到是有點相信了,這陸蒼方氏確實有些本事,足不出戶,竟然能將我幾日的觀察全盜了去。”笑得有些怪。

我不大喜歡他那個“盜”字,聽罷不免有些微詞,可惜終還是沒說出口,因爲他下面還有句話讓我咋舌不已。

“你到是對我觀察入微,連我腳上的穀粒都看得到。”

“……”是啊,我確實有些不正常,平白觀察人家的鞋子做什麼?

他到也沒再追問下去,站直身子,將茶碗遞給我,自己則扒着窗子一個翻身跳了出去,“敢不敢隨我去西疆?”回身問了我這麼一句。

“去做什麼?”將茶水倒進木盂。

“既然想在人家的地盤混飯吃,自然要出點力氣,幫人家把惡狼趕走。”伸展着雙臂。

爲什麼要帶我去?我去又能做什麼,軍營重地不許女子進入,這是大嶽軍令第一條,天下皆知!

默默將茶碗擺到桌案上,暗自嘆息,叨唸着自己這女兒身份,當年師尊也常因我這身份,時而會有保留地向我授學……

難道真是生錯了時候?晚飯之後,一直坐在鏡前,審視着銅鏡裡那張並不很美麗的臉龐。

若我是男子,也許能與師兄一樣出世輔佐豪傑、高論天下、跨馬揚鞭、縱橫馳騁,可惜……現在只能坐在鏡前哀怨。

伸手遮住了鏡中的自己,有些憤懣,爲什麼女子就不能出將拜相、不能高談政事!難道只是因爲一百年前那位無用的嶽帝被後宮篡權奪政,就讓天下的男人們害怕了?還是女子真就不能參與天下大事?

鬆開手,瞪了一眼鏡子裡的自己,不能這麼說,三百年前的女帝不就是白手爭得天下,只能說是自己太懦弱,看起來像是從小便無慾無求,說到底不過就是懦弱而已。

“去則去,你心裡不是也想去嗎?何必給自己找理由,說什麼爲情勢所迫,不得不跟着他,到底還不是自己好奇。”咬了咬嘴脣,扯開頭髮,一頭仰倒在軟榻上,不再看自己那張假裝被迫的臉孔。

十七 藏龍臥虎 一三十七 伯仲之卒 一104 紅顏禍 二八十一 復活的王兵 二106 天子劫 二三十七 伯仲之卒 一七十 壇酒釋良古 一114 末路英雄 一二十七 二方鬥智 一十九 藏龍臥虎 三三尺竹馬 了我一生 一98 大戰長墉 一五 活死局 二二 兵敗 一125 覆雨翻雲 一十九 藏龍臥虎 三九 帝都風雲 二九十一 陸蒼斬馬 二六十七 首戰 二97 狠厲貴公子二十五 鬼八大陣 三二十二 帝都歌伶十四 水淹北虜 二100 羅望天 一八十六 平襄英豪 二三十二 焦英會 一119 霸族李氏 一三十四 周辭曬馬五十九 晉城佳人 三九十一 陸蒼斬馬 二125 覆雨翻雲 一二十一 文臣武將十四 水淹北虜 二五十七 晉城佳人 一四十 李氏奸雄 一六十二 北樑蠱女三十六 新婚 二六十 三十六路陰陽軍 一八十一 復活的王兵 二108 西北望 射天狼 二七十四 強弩 一123 霸族李氏 五116 末路英雄 三三十七 伯仲之卒 一121 霸族李氏 三三尺竹馬 了我一生 一117 兩“方”斷腕 一五十七 晉城佳人 一九十四 二女“爭夫” 三二十一 文臣武將十四 水淹北虜 二117 兩“方”斷腕 一九十 陸蒼斬馬 一七十三 投誠 二五十九 晉城佳人 三七十九 對決 四四十七 幼主 一三十七 伯仲之卒 一七 第一謀士121 霸族李氏 三四十八 幼主 二八十七 八拜之義 一四十六 金玉樓 二三十八 伯仲之卒 二六十六 首戰 一99 大戰長墉 二九十 陸蒼斬馬 一116 末路英雄 三十九 藏龍臥虎 三111 坑敵十萬 三九 帝都風雲 二二十四 鬼八大陣 二六十四 三清觀 二101 羅望天 二十一 野馬長劍 一七十六 對決 一三尺竹馬 了我一生 二二十九 牀下客八十三 復活的王兵 四117 兩“方”斷腕 一六十八 首戰 三八十三 復活的王兵 四三十八 伯仲之卒 二七十八 對決 三五十九 晉城佳人 三十三 水淹北虜 一六十七 首戰 二六十一 三十六路陰陽軍 二111 坑敵十萬 三二十九 牀下客八十二 復活的王兵 三104 紅顏禍 二99 大戰長墉 二七十六 對決 一三尺竹馬 了我一生 一八十 復活的王兵 一四十三 制衡 一118 兩“方”斷腕 二九十二 二女“爭夫”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