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馭人之術

原來,司隸校尉牟融大人不知何時來了三輔,且已經將班固保護起來了。而惡意讒害班固的雍營司馬李銘,早被牟融悄悄扣住了。此時,班固囚室門前的衛卒,竟然是司隸校尉部的郎官和司隸們。

郎官見京兆尹來了,便向閻興出示了杏黃色三角小旗,旗面上繡着猙獰的怪獸獬豸。閻興一見這面旗,當即面色如土,雙股變軟,差點癱倒下去。

原來,這是一面令二千石高官們膽寒的小旗,持有這面神聖的小旗,司隸校尉部的司隸、別駕、從事們便可以行使皇上授予的先拘後查權,上至列侯、兩千石郡守,下至一千石以下低級官員,無人敢阻擋司隸們辦案。一般官員見到這面小旗,都是不祥之兆,都會哆嗦。

可郎官雖然面色冷峻,卻對閻興很禮貌,“牟大人已查訪清楚,府尹大人勤政愛民,整修渠道,督吏民擔水溉田,三輔已現旱象,惟京兆應機立斷,牟大人已據直稟報皇上。雖然如此,還是抱歉了閻大人,沒有聖上詔令或司隸校尉部特允令,大人不能進入囚室!”

“司隸校尉真是明察秋毫啊,下官謝牟融大人!”

閻興聞郎官言,這才長長地吐出一口氣,也把老腰挺得直直的。

原來,自春末開始,三輔幾乎未下雨水。閻興爲官多年,覺得有夏秋大旱苗頭,便搶先一步,起民力修渠,搶種了夏慄。出苗後則督促吏民擔水保墒保苗,在大旱之年能保春慄、夏慄皆有收成。

相比之下,三輔三個郡治中,左馮翊與右扶風無所作爲。左馮翊略好,而旱情最嚴重的右扶風,春慄已現片片乾死地塊,如火燒一般。又由於下手晚,到墒情變壞時,夏慄已經無法種上。如果夏慄無收成,到夏末秋初口糧難以爲繼,勢必出現大批餓民,形勢漸趨嚴峻。

兩名年輕的郎官腰裡懸着劍,雖然不留情面地將位高權重的閻府尹擋在門外,絲毫也無妥協的餘地。但實際上,他們對這個德高望重的能臣已經是十分給面子了!

不得已,閻興只好將皇帝的詔書拿了出來,這才見到了這個差點被三輔衆官整死、此時仍然在倉皇之中的班大公子。

獄吏們提前得了曹世書、曹世叔兄弟的好處,並沒有過分爲難一介書生,否則班固即便不死也會慘不忍睹。此時的大文豪班固,鼻青臉腫,眼眶烏黑,剛抓進來時已經捱了一頓胖揍。

閻興命人將其梳洗一番,狼狽盡去,細看並沒有被打壞。雖然眼眶仍是一團黑的,但多少已經露出當初的翩翩公子風采。

閻興將班固請出,親自動手好好梳洗打理一番後,與右扶風太守黃均一起,共同將班固送到京師。讓班固惴惴不安的是,隨行的還有駐右扶風槐裡縣的雍營軍司馬李銘。只不過,這廝曾經不可一世,現在竟然是戴着刑具,乘着囚車,一路上面如死灰,緊閉雙目,那裡還能見過當初的威風。

進入雒陽的當日,劉莊召見了閻興與牟融。老臣閻興受到皇帝嘉勉,並命其妥備錢糧,提前準備賑災。又命牟融兼領右扶風守,全力準備賑災。

“吾就一句話,大災無情朕有情,餓民死一人,郡守抵死!”

愛民如子的劉莊撂下了冷冷的一句硬話,二位能臣便領命而出。可對麻木、禍民的右扶風守黃均,劉莊根本就不屑見他,直接命牟融將其投入司隸詔獄。不久黃均便因瀆職,被判了死罪,死在獄中!

班固進入蘭臺,成爲負責專修國史的蘭臺史令。雖然被“減俸”,僅得了一個秩二百石的小吏,可陰差陽錯,一齣戲劇性的變故,破落文人班公子搖身一變,竟然變成了國家公務員和劉莊的近侍。

從此,班固身在蘭臺,與當朝大儒爲伍,專修國史。

不久後,深知馭人之術的劉莊,專門在南宮章德殿御書房內,召見了御史中丞薛池和班固。那天是午後,薛池與班固進入御書房,批閱奏章累了的劉莊,看着戰戰兢兢的班令後人,先是欣賞地點點頭,忽然不解地問道,“卿乃班令之後,既有心治史,何故不自薦?”

班固聞言,瞬間臉酡紅,他尷尬地道,“陛下還記得中元二年,陛下新登大寶,東平王開府理政一事麼?那一年吾……曾向東平王自薦過……”

劉莊長吁了一口氣道,“當然記得,父皇大行,天下未安,吾不得不啓用東平王爲驃騎將軍,開府理事。同時又啓用開國重臣鄧禹爲太傅,撫慰南陽舊臣。那是朕最難過之一段歲月,猶在咋日也……”

劉莊擡首面向殿外,面露悲痛,陷入了沉思。

薛池見狀趕緊躬身說道,“陛下,先帝大行後,陛下夙興夜寐,靡有朝矣。今朝野同心,百業俱興,政晏民和,可告慰先帝也……”

劉莊聞言點點,眉頭逐漸舒展開來,又對班固道,“薛卿非外人,卿不妨一言!”

“臣遵旨!”

於是,班固便將自己不成功的自薦經過,向皇帝和盤托出。

原來,水平元年(公元58年),漢明帝劉莊命東平王劉蒼爲驃騎將軍,總理朝政,並開府輔國。就在那時,不甘寂寞的班固曾給東平王劉蒼上了奏章,即《奏記東平王蒼》。

當時,班固將兩份一模一樣的奏章,裝於函(注:即漢代裝簡牘的制式木匣盒)中,加了封泥封好(1)。並交與馬嚴,託其交於家人帶至京師雒陽,遞與公車司馬置。

伏波將軍、新息侯馬援馬革裹屍、含冤而逝後,藺夫人毀了三女兒與竇融後人的婚約,侄兒馬嚴則將馬援的三個女兒都被送進宮。其中,三女兒獲光武帝詔令進太**成爲太子妃。中元二年﹝公元五十七年﹞,光武帝駕崩,太子劉莊繼立,馬妃獲封貴人,扶風茂陵馬氏重新在朝廷展露頭角。

————————————

注(1):漢代驛函有錦匣、木匣之分,均是在表面蓋板上有刻線三道,且有一小方孔,用繩子紮好後,方孔處用封泥封好並在泥上蓋印。

——————————————

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十章 貪淫惹禍第三章 召見王景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六章 雷霆之怒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三十五章 自接納采第十七章 激戰東城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八章 暗藏乾坤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二十二章 會商大計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二十三章 寶鐗神駒第六章 夜咒毳賊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三十一章 枕留餘香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一章 再度抗詔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二十五章 雪上加霜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四十七章 計取堅城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十一章 驟羈兜題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十三章 鮑昱兩問第十四章 馳援寧彌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二十一章 安得之後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十六章 功過相抵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十四章 無地自容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二十四章 戰端再起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六章 防範萬一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五章 家國重託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四十七章 計取堅城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