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疏勒事變

“不說實話是吧,老古董,讓億春陪汝罷……”紀蒿看他裝瘋賣顛便故意惱了,瞅他不小心,她象魚一樣滑溜出去,作勢作壁上觀。

億春在旁幫忙,抿嘴切切笑。班超將紀蒿擄住,實話實說,“並非要瞞汝,吾幸赤玊,其實是想弄明白,莎車人何故死心塌地追隨齊黎!”

“令摩薩迪進入莎車,汝定然是發現了什麼?”這個問題也一直是商尉府最傷腦筋的事,紀蒿主動傾情相慰,讓班超說出他的盤算。

班超便坐享其成,“沙荑早已密報於吾,赤玊與僧人有染,每月必至寺院誦佛二次,實是相會。吾開始不相信,赤玊並不好淫,爲何獻身僧侶?這是個謎,故那天晚上吾本欲令中軍用刑。沒想到赤玊騷浪,不打自招,到那時候嘴裡叫出來的……竟然是‘廣渡’……”

“廣渡?色決漪?!色決漪是大月氏派來的高僧?!”紀蒿大驚,嚇得一下子蹦了起來,“此人親北匈奴,如何又成了大月氏的人?!”

莎車國的國師色決漪是聲毒國高僧,名貫蔥嶺東西,他的僧名其實叫廣渡,大月氏輔王麥格斯還在做翕候的時候,廣渡便是麥格斯的國師。後來,麥格斯助丘就卻征服大夏國並建立貴霜帝國,廣渡卻消失了,原來是化名色決漪進入了莎車國,併成爲國師。

“莎車國貴族、吏民死生決絕,寧喪命也要忠誠於齊黎,這令吾輕易不敢動莎車國。這兩年多來,吾窮思不得其解,痛苦異常。沙荑密報後,我還不信,堂堂的國王齊黎會讓自己王妃去撫慰僧人……”班超怒道。

“吾明白了……”紀蒿冰雪聰明,一點就透,“莎車國舉國信佛,色決漪迷惑信衆,灌輸人生而有罪,不管窮富貴賤,皆上一世罪孽所至,惟有各安天命,忠君愛人,才能贖清前世罪衍,來世才能做人上人,連吾初聽時都覺得有理。同時,再把漢人、漢使團描繪成魔鬼,此惡僧實是可恨!”

又愁道,“摩薩迪道行沒色決漪深,信衆不會聽他!”

班超安慰道,“汝放心,佛教吾不懂。只要漢使團能令疏勒國、于闐國、鄯善國國富民強、安居樂業,莎車吏民便總有歸心的一天。既然一切魔法皆來自色決漪,這事好辦。廣渡在大月氏時便被焉澠夫人收買,吾已令沙荑、摩薩迪悄然蒐集廣渡罪惡,他日齊黎若反,吾征討後再揭露法師醜陋一面,令其形象倒塌,不怕莎車人、大月氏人不醒悟!”

“老東西,汝不是皇上派來的大使,汝是上天給吾送來的使者……”紀蒿緊緊抱着班超,愛戀不夠,“老天吶,什麼也難不住汝……”

整整兩年多,一顆鐵血包裹着的男人的心,終於融化在女人的溫柔之中。整整八百個日日夜夜,一塊肥美的膏田便這麼幹涸、荒蕪着,現在終於得到雨露滋潤。這是一個充滿溫情的夜晚,這是一個相愛着的男人與女人的夜晚,兩顆孤寂的心,至此終於走到了一起,此後三十年再難分離!

溫柔鄉本該是英雄冢,但春宵苦短,形勢的嚴峻,令班超不能盡情享受愛的甘醇。第二天夫妻二人天明即起,恰好兩路驛吏急馳而至,駐屯在敦煌郡的別部假司馬徐幹送來了竇固的密函,而無屠署嗇夫發泰則緊急派來驛吏稟報疏勒軍情。

朝食後,淳于薊下令升堂,衆將魚貫而入。見漢使夫人紀蒿面帶羞色卻精神煥發,華塗便伸手要紅包,衆將一齊起鬨,紀蒿只好緋紅着臉當起女主人,烹荼(注:漢代茶爲荼,烤後煮着飲)招待衆將。

嚴肅的堂議便成了茶敘,長案上兩銅爐內炭火正旺,一爐上置銅壺,壺中水吱吱叫着,已然沸騰。另一爐上置罐,罐中茶已飄出香味,紀蒿以竹箸拌動,茶香四溢,誘人生津。

不一會兒,茶已烤好,紀蒿與蠕蠕、億春、寒菸、秅娃兒將茶傾於石舂內,用杵搗成粉末置於罐中,衝上滾開的沸水,並灑上薑片、地毛球(注:即鎖陽)粉、寸芸(注:即肉蓯蓉)粉、根苕(注:即雪蓮果)粉等,一一充入斝耳杯,億春、秅娃兒則一一給衆將奉上。

而紀蒿則親自給淳于薊奉茶,淳于薊頷首致意,卻面色鐵青,這令衆將都覺不同尋常。

班超打開蓋着鴻臚寺官防的泥封,匣內分明並排躺着兩卷帛書,班超一一拿起令衆將傳閱一遍。原來,一封是竇固的官函,一封是淳于薊的夫人薛雲兒的報喪信。

去年冬天,宋母偶感風寒,重病。侍中騎都尉孫堪向聖上劉炟進言,舉薦淳于恭。劉炟便特召淳于恭入宮,拜爲議郎,後又拜爲侍中騎都尉,主持宋家。但宋母病危時,薛雲兒爲沖喜,妹代淳于薊迎娶主動嫁入宋府。但僅僅半個月後,宋母還是怏怏而亡。

由於淳于薊兩個妹妹均已出嫁,淳于薊又遠在西域,出殯之日,薛雲兒以女兒之身,代淳于薊行孝子之道。她帶着班超、權魚的小兒女們,身着斬衰、手捧喪棍爲宋母舉喪。喪事由叔父淳于恭主持,由竇府、班府操辦,最後將宋夫人安葬在宋家祖塋。

喪事既畢,大鴻臚竇固專門派出驛吏通報此事,還捎來了薛雲兒的信,並令淳于薊節哀。驛吏至敦煌郡時,徐幹悲痛萬分,便由別部派出驛吏一站一站捎了過來。

班超與衆將不知道如何安慰淳于薊,但淳于薊這個鐵血男兒,卻默默地收起驛信與雲兒的信,又拿過竇固的信函看了起來。

原來,徐幹手下的敵後斥侯已先於班超的敵後斥侯枯且罕,查到了車師後國王妃王珏的準確下落。王珏與兩位王子、一位小公主先被囚燕然山,後僅帶五名貼身士卒,被遠徙至北匈奴龍庭以北南呼衍部封地,養牛羊不過數十,且時受近鄰烏幕禪部欺凌,景況悽慘,處境堪憂。

這是重大行動,徐幹不敢自專,敦煌太守趙統也不敢做主,便專門派出信使稟報人在雒陽的竇固。可已不領北軍、且身爲大鴻臚的竇固卻回函道,“鴻臚寺雖已令驛吏傳皇上詔書,令漢使節團東返歸國。現使團已至於闐國,故援救韓珏事自然仍應由漢使團節制!”

發泰派密使送來的消息更令人心焦,“疏勒貴族衆議,擬廢《墾田令》,國相圖勒已有反叛苗頭……”班超、淳于薊、權魚、寒菸和衆將們只得將營救韓珏事暫且放下,將目光緊盯着疏勒國。

雖然領頭反叛的是大牧主圖勒,這多少有點令人意外,但此時班超、淳于薊和衆將最警惕的卻仍是番辰!

……

陰曆七月初十,漢使團撤離疏勒國後,疏勒國國民舉國大哀,人心惴惶!

使團離開盤橐城的當晚,輔國候圖勒便在自己府上大宴,疏勒侯丘屠叻、僧人會首領尉遲真佗、擊胡侯番辰等三十餘貴族悉數出席。他們一邊欣賞胡姬們的盤舞表演,一邊會商組閣方略。

兩年來,漢使班超重用公主丹蝶與右相權魚,疏勒國與兩年之前已經天翻地覆,完全變了模樣。可現在左相丹蝶與右相權魚已經隨漢使團東去,國王只能依靠他們這班貴族班底,他們已經成了這塊肥美的土地的真正主人,疏勒國已經重新成爲貴族的天下!

辛酉日一早,也就是漢使團離開盤橐城後的第二日,國王忠朝食畢昇堂。過去國內諸事有左相、右相操持,他大事參與廷議,小事基本不用費什麼心。現在漢使團走了,一切需要自己操持,他最擔心的兩事,一是姑墨、龜茲、北匈奴人會不會犯赤河城,另一是國中貴族會要求將左相寒菸實行的《墾荒令》《禁椎令》廢止。

甫一升朝,國王忠便提前定音道,“漢使已歸國,疏勒國百事待舉。本王令擊胡侯番辰爲兵馬大都尉,領疏勒軍。漢使營編入疏勒軍,亦歸大都尉節制。令輔國候圖勒爲國相,行國事。令疏勒侯丘屠叻爲司農監,主持墾田稼慄事宜。漢使新歸,一切當循漢使舊制,但求疏勒國國泰民安!”

其餘貴族也都一一受到重用,盤橐城內衆貴族一片歡欣。貴族們欲清算庶民、奴隸、移民侵佔自己封地,復辟舊的貴族領地分封制,因而紛紛圍攏到國相圖勒身邊。衆人此時都盯着《墾荒令》,亟欲廢止,以恢復、擴大自己的封地範圍。

番辰等貴族封地在烏即州(注:即前漢時捐毒國),他在烏即城(注:即前漢時捐毒城、今烏恰縣城,具體地址不詳)及周邊有部衆數千人,是疏勒國大族。當年疏勒國滅捐毒國,便是番辰驅兵斬關奪隘,擊破並斬殺當年的捐毒國王一族。從那開始,番辰本部族便成爲烏即州第一豪族,比王族在烏即的人還多!

那裡雖是崇山峻嶺,地勢較高,氣候寒冷,但山間草甸、盆地內,耕地、草場雖零碎卻極豐美,是優良的高原牧場。

尤其重要的是,烏即州還是沙海南北兩道各國西入蔥嶺的另一條通道。漢使團商尉府在烏即城設有專門的市尉府,便是一個聚寶盆。商道繁勝、興旺,日過商隊多時數十,少也有十餘,烏即市尉府每年商道之入、商隊自營等收入累計有數千萬,讓番辰早就紅了眼。

班超下疏勒後,番辰仍手握兵權,仍身兼疏勒副都尉之職,但卻不領軍。現在班超已經離開疏勒國,番辰在貴族中可謂一言九鼎,所有人都把目光盯住了他。如果能將商道管治權再收歸貴族,那麼疏勒貴族便將完全控制疏勒國的命脈!

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五章 欽賜婚事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八章 惱人樵夫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二十章 羣起參奏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二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三十五章 無地自容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十九章 不算醜事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十六章 風雪孤城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八章 苦難歲月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二十八章 涼州大營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二章 雷霆反擊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二十二章 身後之事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七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一章 再度抗詔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二十四章 潛入楨中第十一章 告別祖塋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