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勢均力敵

漢軍于闐鎮守使林曾得到烽燧傳遞迴的“石舂越過北河南下”的警訊後,迅速令漢侯尉遲千率鷲雕營退出鷲巢,退回于闐綠洲。

陰曆臘月初十,林曾與于闐國王尉遲廣德起兵二萬,在墨玉河(注:即今喀拉喀什河)與白玉河(注:即今玉龍喀什河)匯合之處的戈壁大漠上,結堅營擋住了石舂去路。

林曾和尉遲廣德有底氣與石舂打野戰、陣戰,是因爲他們手中有了一支專門對付騎兵的殺手鐗!

于闐國國力未復,國兵以防守爲主,戰力較弱。林曾進入于闐國後,固守漢苑那場生死決絕的大戰,令他痛在心裡。他在於闐國前、後、左、右、中五軍中,各組建、訓練了一支五百人的步弩營,精心練習弩車陣形。

尉遲廣德則竭盡國力,爲這五支步弩營配備弩車和仿製的漢軍強弩。限於國力,當時只能使用圓錐形簇。

耿恭在金滿城以巨弩擊退左鹿蠡王,給林曾極大啓發。他專門派出信使至鄯善國,請國王陀廣伽趕製三棱重箭,且多多益善。又利用自己過去在玉門關、陽關任關尉時積蓄的人脈,通過陽關漢軍放水,從漢朝的河西敦煌郡走私了整整二十萬支三棱、四棱重簇。

于闐綠洲一馬平川,便於聯軍鐵騎奔襲作戰,而重弩兵無疑是騎兵的剋星。

臘月十三日,雪已經停了,天上陰風陣陣,大地皚皚一片。午前巳時,石舂派前軍搦戰,林曾揮軍出營列陣剛畢,聯軍前軍五千騎便呼嘯而來,開始陷陣。林曾令左將軍訖耶的前軍四千騎馳出陣接戰,雙方在空闊的沙漠戈壁上激烈碰撞到一起,展開慘烈搏殺。

巳時二刻,訖耶漸漸不支,于闐人死傷甚重,沙漠戈壁上的積雪已經被血染紅。于闐中軍鳴金,前軍便努力脫離戰鬥,快速退向陣中。聯軍前軍得勢不饒人,隨後緊追。于闐大陣中戰鼓擂響,陣形快速變化,大陣前方的刀矛兵成縱列,敞開了豁口,露出陣中密集的弩車陣。

弩兵們萬弩競發,已經衝到大陣前的聯軍紛紛落馬,死傷慘重。等進攻被粉碎,石舂收回前軍時,聯軍前軍已經死傷過半!

申時許,石舂再令前軍搦戰,左、右兩軍則藉助胡楊樹林的掩護,迂迴到于闐人大陣之後兩側發起衝擊。但于闐人並不上當,後軍和左、右兩軍都配備弩車營,弩車兵萬弩競發,令聯軍大量死傷,根本無法靠前。

大戰一直持續到傍晚,于闐大陣巋然不動,石舂無奈收兵回營。

雙方便在綠洲邊緣整整相持了一個多月,打了十餘陣,互有勝負,石舂殫精竭慮,卻一直找不到破于闐人弩車陣之法。陰曆臘月十九日夜間,石舂藉助大雪掩護,曾組織了一次劫營,但于闐人大營內無人走動,萬弩齊發,令聯軍無功而返。

臘月二十五日,林曾派尉遲千的鷲雕營迂迴敵後,重新奪回並佔據了鷲巢要塞,威脅石舂的糧道。石舂不得已,只好分兵五千,與尉遲千相持,確保糧道暢通。

石舂雖然沒有退兵,但東方的于闐戰線漸漸被林曾穩定住,而西線疏勒國戰線,聯軍在赤河城下同樣毫無進展。

這讓班超逐漸看透了呼衍獗北道聯軍的本質,也看到了雙方力量的消長,正漸漸朝疏勒國、于闐國方向轉變。西域漢軍雖然在北線大潰敗,南線全線受攻,但北匈奴同樣也傷亡慘重,此時的南呼衍部根本無力派重兵支持西域南道作戰!

因此,在這一段戰略相持的艱難歲月,漢使團在東線于闐國方向,以重兵集團固守阻擊,而在西線疏勒國方向,則依託赤河堅城固守。

防線慢慢穩定下來,疏勒軍士卒便在赤河城南的河灘邊悄然屯田。疏勒國也在戰火中重生,丁口漸漸突破四萬人,比漢使團入西域前整整漲了一倍。全國新開墾耕地百十萬畝,這一年雖然經歷大戰,但王宮與各州田租、口稅卻出現增長,於是班超順勢恢復了服兵制。

即在疏勒國內七州全面重建州兵,每州以五百至八百人爲限,由州長與州尉統領。這些州兵平時在家務農、放牧,戰時則自帶兵器、戰馬、糧秣集中守城,作戰時糧秣則由各州自行供給。到了戰略相持後期,疏勒軍五營共四千餘人馬已成爲機動力量,各州則分區防禦,疏勒國戰備體系在戰火中初步建成。

漢使團孤守疏勒國一年,東北疏勒州卻因禍得福、收穫滿滿,疏勒軍屯田整整十萬餘畝。赤河城邊漢軍營地氣象大變,已經隱隱成了一座巨大的軍屯城池(注:即今克孜勒蘇鄉莫爾通漢代古城遺址)。

雖然戰火連天,但蔥嶺東西各國遊民、流民信賴漢使團。他們在軍營之後的河道旁邊墾荒、定居,慢慢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定居點,又由定居點變成一個個村落。一年後,當班超退兵後,這裡已經成了一個繁榮的部族羣落。人口稀少,位於前線的東北疏勒州,從這場歷時一年的相持戰之後,便日益繁盛起來。

這些遊民、流民自願加入碣石部族,現在的碣石部族又有了近千人。

直到兩千年兵的今天,人們又在伽師市克孜勒蘇鄉的戈壁上,發現了若干漢代古城遺址,其規模之大令人難以想象,這才逐步揭開了這段塵封的歷史面紗!

這場相持大戰,是班超造勢、奪勢、以弱勝強的又一得意之作!

而對千里遠來的聯軍而言,東西兩線近五萬大軍一年耗費糧秣無數,龜茲、焉耆、姑墨、尉黎等北道諸國都是糧倉,稻米、慄谷充盈,但運送這些稻米、糧慄,卻讓他們需要集舉國人畜之力。糧道又時時處於被襲擊的恐慌中,一年下來,各國都脫了一層皮,吏民怨聲載道,奴隸、牛馬死亡無數。

聯軍春夏秋冬便困守在赤河畔的沙漠戈壁之上,進怕被班超斷糧道、打援各個擊破,退又不甘。這讓呼衍獗與衆將可謂一籌莫展,倍受煎熬。

郝宿王石舂在於闐國打了一個多月,雙方各折損士卒數千人,既不能下於闐,又調不動班超的漢使團,最終堅持到新年後,因糧道過長糧秣不濟而不得不退兵。他怏怏不樂地順於闐河向北退兵而去,這場驚心動魄的戈壁大戰歷時一個多月,最終以石舂無奈退兵劃上了休止符!

現在南道的于闐國、疏勒國,已經成爲北匈奴大將們的夢魘。他們再不能象過去那樣,隨便率領幾千軍隊便能顛覆、踏平一個西域大國!

前方在打仗,後方生產忙。紀蒿的商尉府統率南道諸國,勉力維持大軍作戰。雖然艱難,也比他剛到西域那一年要強許多。那時兩手空空,四顧茫然,連組建了鷲雕營、崑崙屯後區區兩千人兵械甲服糧秣都無處籌措,靠四處打“白條”“乞討”才度過危機。

戰雲籠罩下,商尉府與各國市尉府麾下的二百餘支商隊,源源不斷地在漢朝與蔥嶺以西各國跑駝貿易,各國駝隊更是往來不絕,商道進項與商隊收益,現在已經是漢使團的經濟支柱!

戰爭從來都是國力的較量,更是人心取向的較量。正是有了疏勒國、于闐國吏民的支持,今天的班超纔有雄心耗瘦、拖垮北匈奴人!

天忽然起風了,天上烏雲翻滾,滿天繁星已經不知去向。小姑用大腦袋蹭蹭班超的胳膊,及時提醒他天快要下雨了。

班超在赤水河邊坐了一晚上,此時已過子夜。

白天帳中一幕猶在眼前,先皇駕崩,新君甫立,當收到聖上迎回使團的詔書後,班超那一瞬間被完全打懵了,腦袋瞬間一片空白。雖然竭力掩飾,但黎弇、蘇矸等疏勒軍大將已嚇得面色慘白,班超不難想象,他們一定猜到了什麼!

天上烏雲籠罩,狂風呼嘯着飛旋起來,天旋地轉,小姑、寡婦都有點驚慌,不住用大腦袋蹭班超的胳膊,那意思是再不走就要淋成落湯雞了。但班超不爲所動,既然決定抗詔不歸,那麼便要將一切想明白,便要獨自承擔一切一切的後果!

現在對漢使團而言,班超並不怕聖上龍顏大怒後會拋棄漢使團。自進入西域以來,漢使團孤身苦撐蔥嶺之下,絕地奮戰,艱難困苦,從未得到朝廷一錢一慄資助,即使拋棄還能壞到那去?

最大的挑戰來自西域諸國內部各派貴族勢力,朝廷放棄西域的消息一旦傳出,漢使團一旦真的東歸,他們便一定會復辟,一定會迫不急待地上演出一出出復辟“好戲”,那將血流成河,無數人頭落地!

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三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章 堅守伊吾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二十二章 亡國孤兒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九章 夢中訣別第二十章 沙門敗類第四十章 尷尬相會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十章 祖孫情深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二十二章 疏勒事變第二十六章 別時亦難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六章 雷霆之怒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十章 祖孫情深第二十三章 再戰皮水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一章 再度抗詔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二十二章 亡國孤兒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三十二章 圍營打援第二十二章 會商大計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三十六章 私鹽官鹽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