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東勒浮屠

“不能殺!”甘英一把摁住劍柄,淳于薊也輕輕搖頭,聽憑死士離去。

見劉奕仁臉現忿然、心有不甘,甘英解釋道,“昔日爲仇人,今已爲盟友!”

他們繼續向西南方走去,黃色的荒原戈壁,無邊無際的沖積平原,隱隱一小團綠洲可望不可及。他們貼着山跟南行,右側山巒、丘陵間卻叢林密集,山坡之上長滿大團大團高聳入雲的高山雲杉,似飄浮在空中一般。

那裡是與戈壁荒原完全不同的世界,進入林間,你會頓感悶熱異常。剛纔還是酷熱難耐,可轉瞬間雲團籠罩,雲霧瀰漫,暴雨會從天而下,凍得人瑟瑟發抖。剛從烈焰炙人的尉頭倉逃出,又一直走在悶熱的戈壁荒灘上,此時他們寧願進入林間經受雨的洗禮。

終於,前方隱隱現出一片片稀疏的樹木點綴着的綠洲。胡楊林環抱着大片大片的草場,白雲之下的林間,白色的氈帳點點,牛羊在草場上安靜地哺食青草。進入綠洲,來到一個小部族駐牧地,原來已進入北嶺州,這是一個山間移民部族(注:即今哈拉峻鄉)。

在小部族歇息一晚,他們告別下山終於回到疏勒國的北嶺州。

北嶺州雖然遭受到木都大軍破壞,但是,《墾荒令》讓這個州吏民已經很難打垮。大戰後的田野上已充滿生機,村落內炊煙裊裊、雞鳴狗叫,墾荒者、放牧者唱着牧歌,在不辭勞苦地勞作着,彷彿一幅鄉村秋忙圖令剛走出戰地的淳于薊耳目一新,也感到納悶。

北嶺州的首府北嶺城此時則是另一番景象。重建有條不紊地展開,約千餘牧民,正呼着號子,在吵吵嚷嚷、轟轟烈烈地脫土坯築城。

疏勒國左相寒菸戰後沒有回盤橐城,她的左胳膊再一次爲箭所傷,吊着胳膊帶着衆吏迎接淳于薊等人得勝歸來。

非常奇怪,寒菸和她的兩個侍女都是左臂爲箭傷,都吊着左胳膊。三女身穿一模一樣的灰色無領襦衫,如當地女牧民一般,安靜嫺雅,臉上絲毫沒有大戰後的倉皇。淳于薊檢查了一番,便恨恨地道,“斷耳賊救北嶺有功,可身爲中軍從事,手下斥侯對呼衍獗大舉進攻疏勒國一無所知,還是該殺!”

“不不不,副使不必怪罪胡軍侯。”寒菸見副使寄恨胡焰,便趕緊替胡焰搪塞,“呼衍獗、焉澠精心策劃,就是要打漢使團一個措手不及,怎麼會讓斥侯探知?”

蒙榆、周令與胡焰、肖初月天生是冤家,是當年在沙漠上作匪時便結下的梗子,本就鬥個沒完沒了。如果身爲副使的淳于薊再插一槓子,這如何得了?

見淳于薊仍然臉帶怒意,寒菸又道,“尉頭倉大火燒起的那天晚上,東北方向天都被燒紅,哇,北嶺吏民狂歡了一夜啊,沒人睡覺。木都在北嶺殺數百人,副使便還了他一個火焚尉頭倉,據說燒死的就有大大幾百人呢,幾十人畏罪自殺,這便是報應!”

寒菸身後是三個威風凜凜的貼身侍衛,他們面無表情、胳膊全部帶傷,目光中仍寒光四射。淳于薊看着這三個塞人男子,便想起胡焰敘述過的戰鬥經過,“此便是三名康居勇士哉?”

“正是,北嶺未破,沙坻與十餘壯士有大功。不是將士用命,以死相搏,本相或早已殉國!”寒菸臉上沒有恐懼,卻漾着自豪,“此三人國王已經看好,過幾日便送到王宮,爲王宮侍衛!”

原來,沙坻、鐵唚、禿禿兒三人,均是康居國奴隸身份的“柘羯”①,隨商隊進入疏勒國後,見疏勒國實行《墾荒令》、《軍功令》,奴隸有了入籍之路,便心動了。當時,恰好寒菸的左相府在遊民中招募屬卒,沙坻便帶着鐵唚、禿禿兒揹着商賈偷偷充了軍。

北嶺一戰,三人一戰成名,現在已被國王忠相中。於是寒菸便爽快地答應,將三人送入王宮做國王的侍衛。

這次北嶺危難深深地刺激了左相寒菸,在此後的一年多時間內,她的左相府便長住北嶺城。發疏勒州、疏附州、盤橐城共五千民力,由右相權魚親來勘定,便在龜茲國重兵進逼疏勒國的這二年時間內緊鑼密鼓地築城。

一年後,當班超被迫率領漢使團要撤離疏勒國時,寒菸已在北嶺城原址上築成了一座大城、堅城,長寬各一百五十丈。她任命顬罕暫代且戈爲北嶺州州長兼州尉,只到北嶺已經成了一座堅壘,她才撤離北嶺返回盤橐城!

……

呼衍歷與田寰襲擊了尉頭倉山谷駐軍後,他們一路將敵引進荒原深處。他們在赤河東岸的沼澤地裡已經設置了無數陷阱,追敵被引進沼澤後死傷慘重,一場激戰之後,田寰和呼衍歷則帶着存活下來的三十餘人,順利脫身。

這次慘烈襲擊漢軍也付出了慘重代價,田寰六十餘人僅存活二十餘人。而呼衍歷手下百十名死士,只存活了十餘人。

成功脫身潛逃到蔥嶺河畔,呼衍歷果真聽從田寰指揮,他們晝伏夜行,藉助商隊和沿河各部族掩護,順着蔥嶺河一路南下,終於返回勒丘城。

田寰按照淳于薊之令,在勒丘城外小河邊劃出一塊荒原,建了一座東勒浮屠,聽憑呼衍歷與手下的僧侶們在這裡弘法。

於是,勒丘城從聲毒國來了一個名叫鬥怙的大法師,法師與田寰、無屠置嗇夫發泰都成了莫逆之交。東勒浮屠漸漸香火興旺,成爲信衆們嚮往之地,也成了疏勒國第一個有法師住持的寺院。

田寰在無屠置長期駐紮一支五六十人的小隊,鬥怙大法師弘法之餘,還與田寰多次潛入尉頭綠洲或姑墨綠洲,頻繁襲擊呼衍獗的輜重隊。

冬天到來的時候,胡焰又精心策劃了一次敵後襲擊!

臘月初,北風呼號,大雪紛飛。田寰與鬥怙法師率隊潛入姑墨國,他們隨商隊一直潛到王治石城。臘月初一日夜間,天降暴雪,綠洲內吏民早已進入夢鄉,姑墨倉內二十餘大糧囤突然失火。大火映紅了黑沉沉的夜空,十幾萬石稻米化爲灰燼。

這次襲擊,由於胡焰、田寰精心準備,整個行動未亡一人,卻令姑墨國舉國上下人心惶惶,北道諸國草木皆兵,整個年都未過踏實,從而極大地減輕了赤河前線班超的壓力。

接下來兩年,是西域最黑暗的時期,也是班超最艱難的二年,但卻是東勒浮屠漸漸興盛的兩年。鬥怙法師名聲漸響,手下的“僧侶”有百餘人,信衆數千人,勒丘城新建佛寺兩座,開墾農田數萬畝,建起果苑兩座,酒坊一處,有牛羊數萬頭,大商隊四個。

法師雖與田寰、發泰是摯友,但班超卻一直保持着足夠的警惕。狼永遠是狼,這個魔頭緊盯着疏勒國的盤橐城左相府,攤牌的時刻不會太遠!

……

淳于薊對呼衍歷的處置,衆將都持異議。只有班超讚成讓這個魔鬼活在陽光下,活在眼皮子底下,起碼寒菸的安全便有了保障。

再說,呼衍歷兩個小女已入了河西漢籍,除了那個狗屁柱璽,他自不會再找漢朝麻煩。有這一羣魔鬼給呼衍獗找不痛快,對此時風雨飄搖的疏勒軍有利,何樂而不爲?

鬥怙法師寄身在勒丘城,曾請田寰專門給班超送來“投名狀”,即他建議漢大使盡快設計除掉呼衍獗、齊黎,理由是“呼衍都尉北國名將,齊黎國王西域梟雄,有二人在,莎車國遲早必叛,疏勒軍遲早必敗,漢使團終難在疏勒國立足!”

對此,班超和淳于薊一笑了之,並未給予過多重視。

可胡焰、權魚和紀蒿三人卻派斥侯密集監視着勒丘城,權魚還給東疏勒州的州長田寰下了密令:“禍起之時君便是死罪,需嚴密監控東勒浮屠,膽敢有異動則剿殺之!”

正當耿恭在天山以北疏勒城(注:車師後國疏勒城,即今奇臺縣半截溝鎮麻溝樑村“石城子”漢代遺址)艱苦奮戰時,班超一直通過糧道之戰,掌握着與呼衍獗在赤河城對峙時的主動權。

這令疏勒軍與聯軍漸漸勢均力敵,就象一個力大無窮的壯漢與一個個小身弱的少年在徒手角力,雙方眼睛帶着仇恨看着對方,心裡恨不得一口吞掉對方。少年詭計百出玩陰的,讓大個吃不飽飯喝不上水,頭暈眼花,渾身無力,最終與小個打成了平手!

西方毫無進展,南呼衍部王庭又將目光盯到了東方戰線!

胡焰策劃襲擊姑墨倉的這個冬季,沙海南北普降幾場暴雪,讓沙漠戈壁披上了銀裝。陰曆臘月初一姑墨倉再度被焚,呼衍王暴怒,便再一次派萬騎長、郝宿王石舂進入姑墨國,隨即開闢于闐國戰場。

西域都尉呼衍獗被班超拖在赤河城下抽身乏術,但在呼衍王的逼迫下,西域都尉府只好勉強籌劃進攻于闐戰役。呼衍獗派石舂領北道龜茲、焉耆兩國兵二萬五千餘人頂着暴雪順於闐河南下,進襲于闐國。同時命莎車國國王齊黎出兵二萬人,進入皮山國策應石舂。

呼衍獗的謀劃是,通過兩面夾擊,力爭年前在於闐國方向打開缺口。

莎車國是大都尉悉志無屠領軍並暫領國事,齊黎雖爲國王卻根本就插不進手。於是,信使送去的信如石沉大海,莎車國對呼衍獗的召喚未予響應。

石舂雖然沒有實現與莎車國夾擊于闐國的帳謀,但仍然率領龜茲、焉耆聯軍順着于闐河滾滾南下,越過鷲巢要塞,直逼于闐國綠洲。

兩漢時代,于闐河比今天水量要大,但到了每年十月天涼後起,由於崑崙山冰雪封山,冰川融水量減少,河水流到鷲巢以北段二三百里,河道便季節性乾涸。直到第二年的五六月份天漸漸熱起來時,從鷲巢至北河(注:即今塔里木河)之間的河道纔會重新被流水貫通。

石舂順着乾涸後近一二十里寬的河灘戈壁,行軍速度奇快。在北匈奴南呼衍部,木都、石舂、呼衍砭都是能獨當一面的戰將,石舂對獨自進攻于闐國信心並不足,他寄希望於閃擊戰術,希望能打于闐國王尉遲廣德一個措手不及。

——————————————————

注①:康居國與大月氏國同源,都源自河西走廊。康居國從前漢時代起,素有選拔勇悍之人經嚴酷訓練後成爲柘羯傳統。所謂柘羯,就是那些專門承擔押解財貨、保護商隊的武士,類似於漢朝商隊的鏢師。柘羯是一個專門的武士羣體,他們忠誠僱主,勇猛善戰,視死如歸。

在西域諸國中,康居國有兩樣東西對中原王朝影響巨大。一是舞蹈,康居迴旋舞(唐代稱胡旋舞)聞名中原,對漢唐歌舞藝術影響深遠。二是遠程商隊,中原人素知慄特人擅跑駝經商,其實慄特僅是康居屬國,康居國舉國擅商。正是覬覦商道滾滾利潤,康居國曾兩度對疏勒國用兵,都被班超設計擊破。隋唐後,大量康居人定居中原,今日的安、康等姓氏,便是康居人後裔。

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十章 兵發拘彌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三十一章 主帥纛倒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十九章 蘭臺事發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八章 天折將星3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二十章 楨中危難第二十七集 圍魏救趙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二十七章 重返河西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定遠侯班超》小序第四十二章 畫策事漢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三章 鄰家小妹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十一章 驟羈兜題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十七章 知性女人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四章 冤家聚首《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九章 夢中訣別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十一章 二犬資敵第八章 元氣大傷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二章 雷霆反擊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十九章 不算醜事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三十二章 圍營打援第二十一章 素狼一隻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五章 撫慰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