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驟奪山北

漢軍順利越過了星磧山,進入西域境內戈壁大漠上向北疾進,白山以南的南呼衍部仍渾然不覺。作爲一次戰略性的突擊行動,遠征軍已經掌握了先機。

陰曆十一月二十日入夜後,經過四個晝夜的急行軍,漢軍前軍在波紹的斥候營嚮導下,已經繞過白山山腳,順利進入疏榆谷峽谷東口(注:即今伊吾縣一帶)。前軍主將耿秉下達了預備命令,“加速前進,前軍準備突擊!”

屯騎校尉陳睦的重騎營順着一條河流(注:即今伊吾河)當先進入峽谷,軍司馬戰壽則一馬當先,向峽谷深處衝去。天亮前,前軍到達鹽池(注:即今托勒庫勒)時,與一支南呼衍巡夜騎隊遭遇,黯淡的夜色中對方見有大軍來,便問口令。戰壽也不搭話,漢軍一擁而上,將這二十餘騎殲滅。

接着,重騎營又於途中派出小隊,襲擊並控制了位於口門子峽谷內的北匈奴驛置!

陳睦揮師西進,大軍馬不停蹄,於第三天夜間寅時過半接近蒲類城。夜色中,城門前高掛的大燈籠在小雪中搖搖晃晃、隱約可見。

“點火!”前敵大將陳睦怒聲發令。點火的命令也是攻擊令,當三堆篝火熊熊燃燒起來時,陳睦的重騎營、孫彪的越騎營已向蒲類城西的城西大營發起凌厲攻擊!

耿秉前軍已襲營,竇固聞前軍已經舉火併加速攻擊前進,便揮動中軍的渠耆屯騎營、劉萊漢騎營迅速向大營衝殺。劉張的後軍最後來到戰場,後軍各營也隨即加入戰場。

左鹿蠡王至白山南伊吾廬會晤呼衍王,會商白山防守大計,此時仍在山南。沒有人想到漢軍會來得這麼快,左鹿蠡王麾下的銩蠅與杆兜兒二位猛將都未想到漢軍會先襲疏榆谷。正後半夜酣睡之時,漢軍潮水一般鋪天蓋涌入大營,旋即營中殺聲震天,火光四起,二人出帳一看,已經到處都是漢兵,到處是哀嚎和慘叫聲。

眼看大營已破,大團大團的北匈奴士卒正頑命地向北潰逃進黑暗中,剛到戰場的一彪漢軍正鼓譟追去。銩蠅與杆兜兒知已無力迴天,慌亂中便率數千人不顧一切地殺出重圍,向西邊的西山峽谷方向潰去。

騎都尉劉張的後軍來得晚了點,他見大量的北匈奴人已開始向北潰逃,而大營內的鏖戰已分出勝負,便親率岑遵的屯騎營、任隗的越騎營向北追擊。

老將岑遵是光武帝劉秀麾下大將岑彭長子,岑彭陣亡後,岑遵嗣封細陽侯。漢明帝劉莊繼承父皇“退軍功、用文臣”國策,功臣子弟中能者,一般在邊郡任要職。岑遵永平中因軍功遷屯騎校尉,一直在劉張麾下作戰,功勳卓著。

任隗是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的阿陵侯任光孤子,永平年間,先爲奉朝請,後歷任羽林左監、虎賁中郎將、長水校尉。並以長水校尉銜入劉張軍中,領越騎營。

越騎營與屯騎營互相策應,一路向北疾追!

他們越過沼澤地,第二日晌午時分剛到達北山山口,忽然山口“轟”地一聲炮響,兩邊的叢林內涌出一彪人馬,將大團的北匈奴人擋住去路,緊接着一陣密集的弩雨,便覆蓋了擁擠成一團的潰兵。匈奴人已經草木皆兵,此時這一彪軍結成緊密環陣,如一道城牆,矢石如雨,匈奴人退路被阻斷。

原來,這支人馬正是徐幹、祭參率領的二千名別部刑卒,此時他們已經扎住了袋口。

……

徐幹與祭參帶着別部隱藏在北山的山巔牧場裡數日,山下無人上山來,此時別部不敢大意。山巔風大寒冷,別部在刺骨的寒風中躲在馬架子屋或帳蓬內,士卒們宰殺羊羣,在炭火上烤肉就食,定時餵食戰馬,始終保持着高昂的鬥志。

天又黑了下來,波紹派來的斥候通報,都尉的大軍將於當天夜裡到達疏榆谷。別部從徐幹到刑卒,聞報都興奮不已,徐幹迅速命全軍作好攻擊準備。

約二更天,徐幹命全軍飽食一頓後,順着向西的峽谷,悄悄潛下山來。他們剛將疏榆谷通向三塘驛的峽谷截斷,蒲類城方向,火光已經熊熊而起,大戰打響了!

此時,徐幹與祭參二人帶着別部二千虎狼刑卒,前軍七百餘人全部下馬,在峽谷山道上結成弩陣。當匈奴潰兵奔逃而來時,七百支勁弩同時攻擊,一頓箭雨,便將逃到峽谷的匈奴人成排射殺,山路已經完全被封鎖,峽谷變成了鬼門關!

岑遵的屯騎營、任隗的越騎營追了上來,屯騎營司馬耿恭率軍開始陷陣,數千潰兵在夾擊下只得奪路扭頭向西,向蒲類海方向逃去。屯騎營、越騎營尾隨追去,徐幹卻令鳴金,將追殺出去的別部士卒收攏回來,並將陣地交給歙渠,自己帶別部悄然脫離戰場,順着峽谷內崎嶇不平的山路向北疾馳而去!

此刻,漢軍已經奪了疏榆谷左鹿蠡王大營.各營追殺着四散而逃的匈奴士卒。陳睦、戰壽二將帶着前軍的屯騎營,一路向西追殺,到天傍晚時,追殺到蒲類海(注:即今巴里坤湖)西邊的西山(注:漢時稱蒲類海西邊的天山支脈爲西山)口,與後軍劉張的屯騎司馬耿恭會師。

天色已晚,士卒疲憊,一向以穩健著稱的劉張命各部:“就地紮營,扎住山口,等待將令!”他自己則迅速返回竇固的中軍!

此時疏榆谷內,中軍各營仍派出部隊在肅清殘敵,在蒲類城邊的城西大營內,左鹿蠡王的金色王帳已經成爲竇固的中軍大帳。大戰之後,大營內狼籍遍地,屍山血血海,漢軍中軍士卒們頂着寒風,舉着火把在打掃戰場,但大帳內卻很安靜。竇固坐在左鹿蠡王的虎皮坐榻上,低首看着案上的羊皮圖,耿秉、劉張、耿忠都坐在大案四周。

首戰已勝,接下來是向西、還是向南,中軍正在定策。竇固打破沉寂道,“疏榆谷已下,吾軍已經立足。穩妥打法,是出山南,先助曹錢固伊吾,再擊車師前國,最後擊潰後國。更直接的打法是直接出擊車師後國,需以一往無前之勢,壓垮匈奴人!諸位有何高見?”

耿秉朗聲道,“敵已成驚弓之鳥,後國下則前國必降。末將願爲前鋒,連夜直出車師後國!”

劉張道,“大軍已取疏榆谷,伊吾廬很快亦會在吾囊中。此時宜以此爲基地,進擊車師。只是西山道路險絕,車師後國地形不熟。請問歙渠都尉,山右蒲類後國是否可爲吾用?”

歙渠抱拳道,“稟報都尉,後國國尉龍桑亡後,由百騎長蹇奇領軍。吾已派出信使,令蹇奇率五百國兵,在大石頭險隘迎接王師,並助王師直下務塗谷!”

此時中軍衆將都悄然走進大帳,站列兩排。連續奔襲幾天幾夜了,各營都十分疲憊,中軍長史黃沾很想建議略微休整一下,補充給養,包紮傷員,舔舔傷口再戰。

但竇固聞耿秉、劉張和歙渠言,便以掌擊圖,瞬間下定決心,“好,就這麼打!令關寵、耿恭、楚良、耆莫、蘇安五名軍司馬,各在本部精選五百精兵,迅速編入陳睦前軍屯騎營,爲全軍先鋒,中軍副長史郭恂爲參軍。請伯初將前軍連夜啓程,吾與中軍、後軍隨後跟進。”

說着,他又看着耿忠道,“疏榆谷乃吾軍立足之處,請老將軍與伊吾都尉歙渠一併留守疏榆谷,並接應別部。”

“末將遵令!”

進軍令已下,各營雲集蒲類海邊,關寵、耿恭、楚良、耆莫、蘇安五名軍司馬各在本部精選五百精兵,西進到西山口加入陳睦的屯騎營,耿秉便帶着他的前軍迅速出發了,竇固和劉張也揮中軍和後軍次第出發。耿忠和歙渠則分兵佈防,收拾傷員,打掃戰場,留守疏榆谷,以爲大軍根據。

至此,漢軍在下疏榆谷後未做點滴休整,便全軍連夜進入西山峽谷,向車師後國奔襲而去。

由於五司馬加入前軍,陳睦的前軍集團人數已達四千餘騎,成爲全軍鐵拳頭。陳睦以戰壽和耿恭率兩千勁騎爲先鋒,以中軍副長史郭恂爲參軍,在波紹的斥候營嚮導下,踩着戈壁荒灘順着大山澗向西疾進。

陰曆十一月下旬的天山,已經被積雪覆蓋,但這裡的峽谷寒風飛旋呼嘯,戈壁裸露着蒼涼的面容。大軍順着峽谷澗道,無數衣不遮體的匈奴人被凍死,倒斃在荒灘上。但大隊的北匈奴殘兵,已經不顧一切地逃向務塗谷。

左鹿蠡王麾下銩蠅與杆兜兒二位都尉,一邊逃竄,一邊沿途收拾殘兵。只到三天後的天黑時分,才衝出峽谷。左鹿蠡王屠耆烏不在,左都尉銩蠅便擔起了領軍之責。在峽谷大石頭轉彎處,見兩邊高山相對而立,險絕不能攀,只有中間的狹隘澗道如門扇一般可通行,便決定在大石頭(注:即今峽谷中的大石頭水庫西峽谷)設堅營,將漢軍阻斷在西山的崇山峻嶺中。

大石頭是天然險隘,因山勢而得名。兩座陡峭大山悠然遠去,在這裡形成如一扇門一般的狹窄峽谷。峽谷中亂石遍地,最窄處寬不過三十餘丈,地形窄小,大軍無法展開。如果封閉了大石頭峽谷,就切斷了疏榆谷與車師國後的聯繫。漢軍如繞道而行,將只能順着其餘峽谷繞道幾天,才翻越出天山支脈,進攻車師後國。

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七章 夜宿障亭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章 治疏勒策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二十章 孤軍北上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三十四章 英雄相惜第七章 夜宿障亭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三十六章 父女論戰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五章 焚燬糧營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十章 張網以待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四十二章 畫策事漢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一章 馬氏驕奢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九章 暢所欲言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三十一章 主帥纛倒第二十章 羣起參奏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三十六章 父女論戰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四十七章 計取堅城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四章 帝都名媛第十章 狼行千里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四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