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

此時人在於闐國西城的林曾都尉的驛使仍未到來,暫領商尉紀蒿麾下的驛置系統也未傳來消息,呼衍獗雖然將戰爭意圖隱藏得很深,但此刻班超與衆將眼盯着沙盤,很多人還是慢慢看出了名堂,有了自己的判斷。

“真是打不爛的于闐哪——”此刻胡焰將目光盯向沙盤上塊綠洲,面現痛惜的神色道,“司馬,呼衍獗或是改變了打法,吾在姑墨時便有感覺,他這是要聲西擊東,以五千軍犯疏勒國赤河城,其實目標仍是先取于闐國西城!”

“未必……”班超聞言搖了搖頭,他內心確定自己已看透了呼衍獗的真實意圖。戰機稍縱即逝,便在這一瞬間,他已經下定了迎戰決心。

來不及讓衆將討論了,他將插在姑墨國南城的那面藍色小旗直接插到盤橐城,然後既似對胡焰、更是對衆將道,“陳灰和衆將小看呼衍獗了!”

“小看?”衆將驚歎失色,一齊看着班超。胡焰則驚問道,“莫非司馬判斷攻擊于闐一路仍是疑兵?”

“呼衍獗計中有計,暫時是疑兵——”班超點了點頭,又輕輕地搖了搖了頭,“可如吾不救,則又爲正兵!”

“真毒啊,只是……”胡焰與衆將都倒吸一口涼氣,但又心帶疑問,頻頻搖頭,覺得匪夷所思!

班超與胡焰的判斷思路一致,但方向完全相反。只要呼衍獗躲在姑墨國的南城外大營,那麼他的主要攻擊目標便仍然是疏勒國的王治盤橐城。此計確實厲害,石亀犯于闐,假如他班超不援,石亀則可乘便取西城,打下於闐國,從而斷了漢使團和他班超的後路。而假如他馳援于闐,則呼衍獗定然傾巢再出,南下盤橐城,一戰而取疏勒國!

自古兵者詭道也,呼衍獗與石亀不愧北地名將,西域都尉府籌劃、準備了七個月,在東西相隔一千餘里的廣闊戰線上,這是與漢使團擺開了決戰的架勢!

敵意圖已明,時間便是一切,雖然此時衆將仍多有疑問,但班超已迅速做出了反應。盤橐城離於闐千里之外,呼衍獗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班超敢置疏勒國於不顧,而輕兵卷擊千里之外的于闐國。所謂“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北匈奴人給了漢使團一重拳,他班超便要還呼衍獗一記千里大迂迴。

石亀襲于闐一路相對較弱,因而此戰破局之處便仍在於闐。此時的班超,已牢牢抓住他唯一的勝機民。他要用此戰,再給呼衍獗上一堂經典的軍禮司馬法!

“五百里加急,命尉遲千率鷲雕隊前出鷲巢,且戰且退,將石亀引到綠洲深處。令林曾都尉督于闐、鄯善二萬餘卒,防守西城並主動纏住石亀。令都尉黎弇率漢使營出勒丘城,移至無屠置駐防,遮斷呼衍獗與莎車國之聯繫,使莎車國不敢出兵助呼衍獗。令吳英率崑崙屯公開進軍皮山州戈壁之上西皮水畔邊境,防止莎車國兵策應石亀圖西城!”

“末將遵令!”胡焰高聲接令,正要派出信使,班超又叮囑道,“傳本使令:於闃方向各國軍隊、君臣吏民,統由大漢于闐守將林曾將軍節制。大戰起時,林曾將軍可先斬後奏、臨機處置一切!”

大敵當前,班超授予林曾無尚決斷權,以統一東線指揮。他決心利用於闐國兵力較多、吏民人心向國、經歷過大戰洗禮的優勢,先拖疲並擊破石亀一路,再回師逼呼衍獗退兵。因爲呼衍獗太過自信,從他的整個戰爭佈局上看,如果莎車國不反,那麼石亀一路無疑便是孤軍深入的一支弱旅。

“司馬,吾與黎弇同行,並守護疏勒國?!”淳于薊看一眼紀蒿與寒菸,主動請纓道。因爲班超定下的大戰決心,顯然置疏勒國於險境,淳于薊是想留在疏勒國主持防禦。

“不,汝隨吾同行。”

班超想都未想,便拒絕了淳于薊的請求。

等胡焰一一派出了信使,班超纔對衆將解釋道,“今年初,竇固都尉曾有密函與吾,今秋漢軍將再伐白山。呼衍獗頂住呼衍王壓力,整整七個月按兵不動,便是要一戰而平定南道諸國。此戰非同小可,漢使團務要打疼呼衍獗,斷其妄想。東西兩路南下,呼衍獗真正目標並非于闐國。只要吾軍重創石亀,呼衍獗必喪膽,斷然不敢在盤橐城下流連!”

“雖捏住彼肥卵,可這招還是太險了——”蒙榆一直趴在沙盤邊琢磨着,他也震驚地看着班超,“先聲西擊東,再聲東擊西,司馬既判斷呼衍獗仍將犯疏勒國盤橐城,可吾軍盡出,盤橐城便只有四千疏勒新軍,豈不……”

班超面色鐵青,已志如磐石,他打斷蒙榆的話,“漢朝大軍已向河西酒泉郡涼州大營集結,時間在吾一邊,呼衍獗此戰是志在必得。衆將請注意,吾使團需不惜一切,打碎北匈奴美夢,斷南呼衍部西逃之路,此乃大局!”

說着,他返回自己案後坐定,衆將也都回到各自案後坐定。

班超掃視了一遍衆將便發令道,“集中兵力,東攻西守,先破石亀,再逼退呼衍獗。命輔國候權魚、左相寒菸、代商尉紀蒿、輔國候成大四人,率疏勒軍堅守盤橐城。如呼衍獗三萬大軍傾巢而來,汝等須放棄疏勒城,全軍收縮固守盤橐城。漢使團暫不顧呼衍獗威脅,全軍經無屠置越沙漠出皮山城,率崑崙屯東進夾擊石亀,先固於闐,再回師逼退呼衍獗!”

“末將遵令!”權魚、寒菸、紀蒿、成大領命。

權魚作爲防守疏勒國的主將,面帶憂慮建議道,“呼衍獗雖有三萬鐵騎,吾集疏勒軍四營重兵固守盤橐城,一月內可保無虞,可東北疏勒州、北嶺州、疏勒州及各城怕要血流遍地、人頭落地……大使,是否令三州堅壁清野,轉移吏民,避敵鋒芒,以免傷了元氣?”

“右相所言有理——”班超道,“北嶺州吏民可退向北山(注:即南天山),東北疏勒州吏民可退向東疏勒州,疏勒州吏民可退回盤橐城。要完全堅壁清野,使呼衍獗只能靠數千裡運糧秣資軍。呼衍獗目標是盤橐城,吾三州州兵由各州尉統領,務要在其身後擾其糧道,令其成爲疲師!”

“還有一處漏洞——”淳于薊忽擔憂地道,“司馬,漢使營一旦離無屠置東進沙漠中,如莎車國助呼衍獗先破勒丘城,再圖盤橐城,局勢勢將惡化。另崑崙屯一動,皮山州則敞開大門,倘若莎車國派兵先奪皮山州,再順戈壁夾擊于闐國西城,于闐則必危。因而本將以爲,應預有應對之策!”

“兀然所言有理,可漢使團手中兵力有限,且疏勒國均首戰之兵,此亦無奈之舉啊。”班超臉上現出痛苦的神色,似是很無奈地道,“五百里加急,命無屠置嗇夫發泰速派出可靠驛吏馳報莎車國,命國王齊黎、王妃赤玊、王弟齊枂、輔國侯周鞀四人,速至無屠置見吾!”

大計已定,與往常大戰前不一樣的是,此時的蔥嶺堂內卻氣氛壓抑、沉重。淳于薊、胡焰、蒙榆、田慮、華塗、樑寶麟等衆將,都面色鐵青地一一走到留守盤橐城四將案前,一一握住權魚、紀蒿、寒菸、成大的手,鼓勵、安慰、不捨,盡在不言中。

疏勒國吏民將承擔重大犧牲,甚至在漢使團擊破石亀之時,呼衍獗可能已經奪下疏勒國,並血洗盤橐城。現在這萬斤重擔,便壓在這四將的肩頭。倘若形勢惡化,他們勢將要與盤橐城一起遭受滅頂之災!

寒菸感激地對衆將抱拳道,“副使與衆將請放心隨大使東擊石亀,此乃全局之要。本相散堂後即下令三州吏民堅壁清野,先行撤退,避敵鋒芒,讓呼衍獗佔一座座空城罷。同時令赤河城派出斥侯哨探二百里以上,北嶺城、疏勒城哨探百里以上……”

班超聞寒菸言,又看一眼紀蒿。此時的紀蒿一直在想如何保全商道,見班超看着她,便豪邁地對衆將道,“大使與衆將運籌帷幄,隱秘東進、迂迴乃此戰關鍵。只要擊破呼衍獗、石龜,只要保住了吏民,疏勒國便城毀了還可重建,家當打爛了可再置,便讓疏勒國在呼衍獗重椎之下新生罷!”

衆將再無異議,班超便迅速升堂,向國王和衆臣、疏勒軍衆將宣佈防禦計劃!

國王、疏勒貴族、衆官均來了,等國王忠在班超身邊坐定,見衆臣、衆貴族已經圍着沙盤,淳于薊手握竹杆指着沙盤通報道:

“據胡軍侯小隊敵後偵測與權大人之敵後斥侯密報,呼衍獗將龜茲、焉耆、姑墨等國五萬大軍兵分兩路,一路二萬餘人犯于闐,另一路三萬餘人暫匿尉頭國、姑墨國。犯于闐者乃是疑兵,彼真正目標乃是取疏勒國。即待吾疏勒軍援于闐時,呼衍獗將親率三萬鐵騎直下盤橐城。”

“呼衍獗此計意在使吾東西兩線首尾不能兩顧,故而漢使已經定下決心,即集中兵力以擊破呼衍獗。命以輔國候權魚爲首,擊胡侯番辰、左相寒菸、代商尉紀蒿、輔國候成大四人爲輔,率疏勒軍固守盤橐城,保護國王與吏民安危。而漢使團則率漢使營出北山,潛入並攻擊尉頭國、溫宿國、姑墨國,斷其糧道。待呼衍獗大軍圍盤橐城時,再從其背後襲擊之,逼其不得不退兵!”

淳于薊言畢,衆貴族、百官無不變色,他們交頭接耳,紛紛反對。

——————————————————————

注:第二部《縱橫捭闔》上傳完畢,第三部《狼煙萬里》開始上傳。第三部主要內容是,竇固二徵白山,將北匈奴趕回漠北燕然山老巢,漢朝在西域重設都護府與戊已校尉部。國中將有變,竇固匆忙班師。漢明帝駕崩,大漢國喪,北匈奴舉國南下,焉耆國乘機反叛,合兵攻歿都護府、已校尉部,殺西域都護陳睦、已校尉關寵。戊校尉耿恭以數百卒據守疏勒城,受到北匈奴兩萬人圍攻年餘,後段彭、王遵三徵車師,耿恭與十三勇士得生入玉門,書寫了鐵血大漢千古傳奇。漢章帝劉炟下詔罷屯兵,迎回西域漢軍,班超受詔歸國,至於闐國後,見西域將陷,便抗詔不歸,突然回師疏勒國,擊殺反叛貴族,重新對抗北匈奴。漢廷惱怒,下詔關閉玉門關、陽關,切斷了漢使團的聯繫。西域進入最黑暗時期,漢使團成爲朝廷棄兒,三十六將孤懸絕域,隨時面臨傾覆危險……

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九章 夢中訣別第三章 太后嚴詔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六章 千古賢后第二十七章 班昭出嫁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四章 明帝駕崩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十二章 不死斥侯第十六章 風雪孤城第二十五章 公開南下第二十章 沙門敗類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十章 且末小城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三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四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二十九章 藏兵之地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十一章 二犬資敵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二十六章 兄妹鬥智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十三章 班勇出世2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六章 夜咒毳賊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十五章 三徵車師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三十五章 自接納采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四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八章 月黑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