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

十餘年生死茫茫,天涯零落人猶在。雖然早就知道寒菸被權錢救到雒陽,但整整十餘年後與妹妹的再次聚首,還是令紀蒿欣喜之餘又感慨萬端,但說話的底氣分明比過去足了些!

寒菸惺惺相惜,她憐惜地替紀蒿摭去淚安慰道,“釜中肉甌中羹,炙熟的雕能飛了不成。姊姊急什麼,何必委屈。誰敢不認妹妹這個夫人,天下各國都不會答應的。至於輩分嘛,罷了,亂就亂罷,乾脆各親各叫!”

衆人會心而笑,漢人講究重親,在中原、在河西,這樣亂輩分的事到處都是。

班超坐在一邊,聞言脖子陣陣發燒。兩個女人一臺戲,她們的話讓他無地自容,似乎這一切都是他導致一般。從相見到現在,雖然努力裝模作樣地黑着臉,可心裡卻有一股想將虎牙妹摟在懷中疼愛一番的衝動。

所謂日久生情,共同的抱負,大半年的朝夕相處,現在他悲哀地感到,自從在拘愚城下失態撫摸了她的俏臉龐起,自己雖然曾經不甘,可還是一步步地掉入她精心編織的情網中,再難自拔!

寒菸又說起正事,“漢使已經稟明朝廷,義父權魚大人爲商尉。可疏勒國暫且離不開右相,漢使已令姊姊暫代商尉,姊姊不僅是‘夫人’,還是漢使府重臣了。以後在家中,吾二人仍爲姊妹,無分大小。在朝吾爲左相汝爲商尉,俱是漢臣,均食一千石,需共事朝廷,不必多禮。在外,吾便呼汝爲漢使夫人!”

紀蒿聞言大喜,她掉過頭問班超,“吾果爲商尉邪?”

再聰明的人也有犯低級錯的時候,紀蒿欣喜過甚,明顯未聽見那個至關重要的“代”字,可班超故意未更正,而是真真假假地點點頭,故意冷着臉道,“當然,販夫走卒之事,最適合汝幹。商尉可是重臣,皇上親自詔命的,還不趕緊謝恩!”

“販夫走卒又如何,吾樂意。都說今上乃清明君主,果然不虛!”

班超不過隨口而言,紀蒿信以爲真,既然是皇上欽定的,自然要謝恩。她高興之餘,果然恭恭敬敬地面向班超款款跪下,叩拜後呼道,“臣紀蒿謝皇上隆恩,願皇上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謝恩畢,班超故意不叫起來,紀蒿擡頭睨了一眼,見班超癡癡地分明走神了,只得再叩再喊。胡焰實在看不下去,親自將紀蒿扶起,“行了,行了,皇上在雒陽已經感受到夫人之忠誠,已經十分滿意也!”

紀蒿大窘,這才知道自己當衆出了醜,班超分明是故意作弄她,於是便恨恨地道,“皇上是滿意了,可吾將此仇也記下了!”

原來,下疏勒後,班超派出驛吏報捷,身在萬里之遙的漢明帝,以五百里加急的速度將詔書傳來了,命淳于薊爲假司馬,並漢使團副使。同時令班超在疏勒國盤橐城建漢使府,命權魚爲沙海南道商尉,其餘官員由漢使班超酌定即可。

但對紀蒿,雖然她已經成爲漢使團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員,班超卻未敢奏聞,自然也就沒有皇上任命。但紀蒿能頂着“漢使夫人”頭銜,在西域是萬人景仰,不影響她視事,代商尉自然也讓她心安理得。

姊妹相見的戲份還未畢,敦煌郡的驛卒又來了,送來整整兩大包漢使團的家信。鴻雁傳書,勾起衆將片片鄉愁和縷縷牽掛。歡喜的氣氛籠罩着營地,家在雒陽的將領們幾乎都收到了家書,當然也有班府的一抱家書。老夫人、鄧堯、馮菟都有縑信,報來家中平安,阿母、師母身體很好,小兒班雄習武進展也甚好,三個小女也上進,令班超心安。

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非常時期,此刻班超最關心的便是漢軍主將竇固的帛書。原來,竇固這位軍事戰略家親筆憂心忡忡地密囑班超:

“依皇命,與秉、忠謀:朝廷元氣未復,國家不能兩面作戰。現西南夷羌人作亂,原定春季再徵天山計劃,或將延後。汝孤鎮西域,艱難決絕,需孤身妥爲應對。疏勒、于闐二國需互爲犄角,鄯善國可爲後援。呼衍獗狡詐之輩,需防各個擊破。支撐數月,待秋末冬初,吾必再出天山,取北道諸國,永解朝廷西陲之憂……”信的末尾,還明確指明,“傳淳于薊閱,閱後銷燬!”

他震驚萬分,這可是大漢帝國最核心的國家機密,皇上旨意,竇固、耿秉、耿忠三位謀臣制定的北征大計。他明白,雖然自己地位低微,但在漢明帝的棋盤上,他統率的漢使團已經成爲一枚重要的棋子。

伊吾已失,漢軍計劃中的北征已推遲,乾坤初定的疏勒國即將要迎來一場暴風驟雨!

班超當即便定下決心,外鬆內緊迅速備戰,準備與北匈奴名將呼衍獗在這個大綠洲之上酣暢淋漓地較量一場。同時,還派出可靠驛吏,專門給身在於闐國的林曾去了一信,命其加強對鷲巢的守衛,謹慎防守北道諸國閃擊于闐綠洲。

好在現在剛開春,北國天寒地凍,馬瘦毛長,遠在燕然山深處的蒲奴單于並未消逼迫呼衍獗迅速出兵。本來春荒期間這最可怕的兩個月,北道諸國兵強馬壯卻毫無作爲,這讓班超和他的漢使團得到了寶貴的喘息時機。

在楨中城又住了幾日,班超便率領使團於陰曆三月初返回盤橐城。很湊巧的是,淳于薊帶着樑寶麟的後軍小隊經過蒲犁谷城商道,從崑崙山上載譽歸來,與班超幾乎是前後腳回的盤橐城,還用五十頭犛牛駝回了整整三千斤白鹽和五百斤黃金。

漢時黃金不似現在貴重,一斤萬錢,五百斤黃金就是五百萬錢,再加上三千斤白鹽,對班超的漢使團而言無異於雪中送炭。正是百廢待舉之時,這可是一筆飛來橫財,派上了大用場。

回到漢使府,寒菸陪紀蒿到漢使大院的小樓上。

紀蒿走上三層,推開窗子,只見東邊遠處天高地遠,平坦的疏勒平原一望無際。再推開西邊的窗子,只見雪山巍峨,羣山連綿起伏,一隻蒼鷹正在高天盤旋,彷彿一動不動。寒菸見阿姊喜歡這個樓,便高興地道,“姊姊喜歡,就住三樓,風景絕佳。不僅漢使府盡收眼底,好山好水也盡在眼中!”

紀蒿自然聽出寒菸話中之意,但她還是致謝,嘴裡並說道,“吾還是與妹妹一起住小院罷,有許多話兒要說呢!”看着窗外這錦繡河山和身邊風搖楊柳一般的寒菸,她輕撫寒菸氈帽嘆道,“妹妹這等人才,吾一定要爲汝找一個放心、有擔當的好男人,助阿妹承繼王統……”

這“放心、有擔當的好男人”幾字,讓班超臉色酡紅,現在在紀蒿這個胡女眼中,自己簡直裡外不是人。爲打破尷尬,寒菸忽然道,“漢使團直下西域南道,漢大使必揚名青史。漢使府正廳名丹蝶苑名不副實,此樓便不能沒有名字,給兩位大人權利,給這個樓賜名吧!”

聞“兩位大人”四字,班超與紀蒿都有點扭捏,倒是紀蒿大大方方地道,“妹妹乃國王后人,便是疏勒國無冕之王,此院名丹蝶苑甚是妥當。大使議事之所麼,于闐國有崑崙堂,威名遠揚,此廳便名蔥嶺堂罷。至於這座樓麼……乾脆叫望樓,漢使東望沙海不負聖上使命,西望蔥嶺不忘出使艱難。吾與妹妹則可望風景、體民情,助漢使團聲威!”

疏勒城內有不少青桐、榆樹、楊柳樹,權魚祖傳的這個府院也有幾十株大樹,但一團小院圍攏着丹蝶苑大院,其間並無山水苑池,稱苑囿還是實在名不副實。

但一邊的蘇姜、芋姜已經擺開絹布,磨好墨,班超一揮而就,龍飛鳳舞的“丹蝶苑”、“蔥嶺堂”與“望樓”已經寫就。紀蒿看着墨寶嘆道,“真是一手好字啊,到底班門之後,真是氣勢奪人!”班超受到誇獎,心裡很受用,可紀蒿又接上嘆道,“此字若是大漢文膽蘭臺班郎書寫,其氣勢便不僅奪人,定可奪國!”

寒菸捂嘴偷笑,班超情知紀蒿在打擊他,便充傻故做不知。待墨幹,蘇姜與芋姜便小心疊起,拿去讓人制匾。

兩個月前在於闐國西城,紀蒿與班超說話都得小心翼翼的。而班超總是黑着臉,心裡有一股無名火,逮着機會就要吼幾嗓子。現在簡直有點乾坤顛倒、牝雞司晨的味道,被人調侃幾句,他一點不火。

歇息一日,第二日朝食後班超升堂,整整一個上午,聽淳于薊、蒙榆、樑寶麟等將稟報崑崙之行。崑崙山上已經安定,現在漢使團可以集中精力對付來自北方的威脅,這讓班超和衆將都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紀蒿與班超感受不同,聽說崑崙山上出產黃金和白鹽便動了心思。她迅速派出信使,下令于闐國市尉府市尉蒲柳派出使節,南上崑崙山,主動與蘇毗國南山侯蘇溫耶聯繫,建立商道驛聯,將於闐國西城作爲蘇毗國黃金與白鹽的轉口之地,向北道諸國和漢朝銷售。

還在驛函中專門提醒蒲柳,“在漢苑闢出專門院落,作爲南山侯蘇溫耶下山時的行轅。”聰明剔透的紀蒿從淳于薊的敘述中,已經看出他對南山侯分明有一股更深一層的情誼。

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二十一章 少裝可憐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十三章 鮑昱兩問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三十四章 西池顱觴第二十四章 大氣磅礴第十一章 義薄雲天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十四章 馳援寧彌第二十三章 天總瞎眼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十二章 不死斥侯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二十六章 兄妹鬥智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七章 夜宿障亭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十四章 馳援寧彌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十九章 公器私用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七章 拜井得泉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十七章 知性女人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四章 秘進伊循第三十六章 父女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