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白山潰敗

原來,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陰曆八月仲秋,南呼衍部在蒲奴單于的逼令下,再一次全軍南下,擊破蒲類國,襲取了疏榆谷。

蒲類城陷落,霜刺帶着兩千國民且戰且走,撤退到口門子峽谷,準備通過山巔鳥道撤到山北,整軍再戰。此時的口門子峽谷,呼衍王已經派兩千騎提前趕到峽谷攔截,欲將蒲類國攔截在疏榆谷徹底消滅。

呼衍砭大軍凌晨時分越過三塘驛(注:即今巴裡坤縣三塘鄉)掃蕩疏榆谷時,歙渠、麥香帶着伊吾營千餘卒連夜翻越白山,也趕到了山北口門子峽谷。伊吾營在口門子峽谷整整撐了一天,倒傍晚時分幾乎全軍覆沒,歙渠身邊已只剩下二百餘騎能戰,仍在作最後一搏。

就在伊吾營即將失敗之時,霜刺帶着部分僥倖脫身的國民趕到了。

此時入口處已被匈奴騎卒封閉,霜刺帶着牧民們衝殺三次,死傷無數,仍無法突破。而歙渠與他的國兵又被後面源源不斷趕來的匈奴人圍住,形勢十分危急。牧民們結成大陣,阻擋着後面潮水般追殺過來的北匈奴人。

敵騎越聚越多,昏暗的光線中,峽谷的喇叭口內到處都在混戰。峽谷已經失守,南呼衍部大隊人馬正源源不斷地越過鬆樹塘驛站涌來,歙渠知道最後的時刻到了,他率領僅剩的五十餘騎帶頭脫離戰陣,一齊向峽谷深處衝殺過去。

峽谷裡面,隱藏在樹林中的一百餘騎匈奴騎卒,一涌而出,掐斷了蒲類人的逃生之路。霜刺臂上已經掛彩,他已經知道走不出去了,便拚力死戰,並做好了自殺的準備。就在這時,歙渠帶着僅剩下的數十騎衝殺過來,一邊衝擊一邊聲音淒厲地呼道,“吾掩護,國王快走——”

歙渠率將士們衝進匈奴軍中,勇不可擋,連續斬殺十四五名匈奴人,瞬間便將擋道的匈奴騎卒衝開一道口子。進入山谷內的道路出現了一條小小的縫隙,可霜刺不忍離去,“要死就死在一塊!”他拍馬加入戰陣,與歙渠聯手挑殺數名騎卒。

“快走,幫吾照顧麥香——”趁敵被衝亂,歙渠揮矛對着霜刺的馬臀就是一矛,戰馬吃疼,前蹄奮起,差點將霜刺掀下,然後快速向山谷內奔去。

二十餘名北匈奴人趕上來欲追,被歙渠與僅剩的三十餘騎死死擋住,就在這時,率大隊趕過來的萬騎長呼衍砭怒吼一聲,“斃馬,抓活的!”

數十支利箭同時擊中戰馬,歙渠被掀下馬,左大腿上中了一箭,箭矢穿肉而過。右胸前也中了箭,箭矢力道很大,穿透護心鏡,傾斜着插進肩胛骨。一陣鑽心的疼痛,他搖晃一下終於仆倒於滿地屍體上。

“都尉……”“都尉——”

不知誰尖叫了他一聲,歙渠頓時清醒,左手柱着寶劍靠右腿單腿用力又從屍堆上頑強地站了起來。十幾名國兵也全部負傷,他們將歙渠緊緊地圍在覈心。

北匈奴人舉着長矛、彎刀慢慢圍了上來,伊吾營士卒們力斬數人,死死擋住澗道。國兵們一個一個地倒了下去,歙渠和餘下的人仍在力戰,他流血過多,意識漸漸昏迷,此時左臂上又中了一刀,寶劍脫手,眼前突然一黑,便什麼也不知道了。

“進入澗道,抓捕國王!”

南呼衍人消滅了蒲類國兵,沒有停頓。隨着萬騎長呼衍砭一聲怒吼,騎卒們便一涌而入,快速涌進澗道,向山巔鳥道追去!

口門子峽谷內,入夜後戰場上慢慢靜了下來。

白天,無數北匈奴騎卒通過這裡,絡繹不絕地奔向山南的南山口。前鋒部隊與宜禾都尉府的部隊在南山口打了整整一天,最終擊敗了漢軍,並將漢軍一路趕至伊吾廬城,呼衍砭迅速開始攻城。但已陷入絕境的漢軍卻突然從城內一涌而出,需霆反擊,竟然將圍城的南呼衍部萬餘騎衝亂、擊退。

等呼衍砭天明後再聚大軍重新圍了上來,伊吾廬城已經成了一座空城。漢軍與城內外數千蒲類國民棄城而去,已進入了茫茫大沙漠。呼衍砭迅速下令,派兩營人馬進入沙漠追殺蒲類國!

此時,在遙遠的山北口門子峽谷內,夜晚寒風陣陣,鬼影曈曈。一羣野狼啃食陣亡士卒屍體,就在它們快吃飽了時,忽然有幾名人影鑽出叢林,將狼羣趕走。他們一一翻看着堆在一起的屍體,似乎是在找什麼人。正在這時,一隊北匈奴巡哨士卒路過,這些人迅速悄無聲息地隱進叢林內。

等北匈奴人離去,戰場上又變得一片死寂。幾個黑影再一次遊蕩到戰場上,可屍體成堆,他們不敢舉火,翻弄了半天,未找到想找的人,便失望地離去。

到後半夜時分,狼羣飽食後散去,屍堆內竟然又慢慢地鑽出一個人。

他靠在同伴殘缺不全的屍體前喘息了一陣,然後先從屍體上撕下一塊布,將自己頭上和左臂的傷口包紮了一下。接着再喘息平靜了一陣,纔開始翻動屍體,由於羣狼撕咬,此時屍體血肉模糊,殘肢斷體亂堆在一起。又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他終於在屍堆下找到了要找的“屍體”,便輕輕地嗚嗚哭了起來。

寒風肆虐着,隱約能聽出他嘴裡胡亂泣喚着,“都尉……歙渠都尉……”

忽然,他緊張地摸摸歙渠“屍體”的鼻息,竟然感覺還有一絲動靜。

他十分欣喜,迅速撕下週圍屍體上的布,將歙渠胸前和腿上的傷口都包紮了一遍。然後,自己費力地站起,搖晃了一下,又轟然倒了下來。他的傷在頭部,他躺在地上喘息了好一陣,終於慢慢緩過神來,便找到兩面戰旗鋪好,將歙渠拉到旗上,然後一點一點地向叢林深處拖去。

一步一步捱到林內,他歇息一會,怕匈奴人知道有人逃離,他又返回林邊,用樹枝將痕跡清掃一遍。回到林內再歇息一會,他覺得自己已經有了點勁了,便用戰旗將歙渠裹好,然後試着將其扛到肩上,搖搖晃晃地竟然未倒下。他咬着牙,慢慢地、歪歪扭扭地向叢林深處走去。

他就這麼一點一點挪過山澗,爬上澗崖,走向叢林深處。

累了,便靠在松柏上歇息一會,然後再走。天亮前,竟然已經逃進半山腰一叢密林。他將歙渠放下,仔細尋找周圍,竟然在一絲茂密的柳叢後找到了一個洞穴。洞穴的口兒很小,只能鑽進一個人。洞穴內也不大,躲藏兩人有點吃緊。但他顧不得了,鑽進去將歙渠放平,試試鼻息,竟然還有絲絲氣息。

他心裡大喜,便用樹枝細心蓋住洞口,自己又走出洞穴。

這裡離澗道已經有約三四里地,還在道邊,他知道他們並未脫險。凌晨時分,小動物們已經開始覓食。他伏在樹後,叢林內一隻兔子從不遠處的樹根處機警地鑽出,正準備去啃食一團蘑菇。他颼地一箭,擊中獵物。

提着兔子,返回洞穴。自己鑽進去,並用樹掛擋住洞口。見歙渠仍然昏睡着,一絲動靜也沒有。

他切開兔子脖項下皮肉,將血一滴滴地滴進歙渠嘴裡,只到血淨,自己才一條一條切下兔子肉,大口地咀嚼起來。陽光慢慢照進了林子,外面傳來了胡兒說話的聲音。原來,澗道邊的痕跡,還是引起了騎卒們注意,他們開始搜山了。

不時有胡兒從柳叢外走過,他緊張得心臟差點要跳了出來。山洞很隱蔽,等外面慢慢安靜下來,他躲在洞穴內仍一動不敢動。不知過了多久,他竟然盹了一會。等天黑後,他將歙渠慢慢拖出洞穴,試着將他背在肩上,向山上攀去。

左臂上的傷很輕,只是皮肉傷。只是自己的頭還一抽一抽的眩痛,甚至一陣一陣眩暈。黑暗中不時有動物綠色的瑩光在周圍晃動,他知道那是狼。但是,狼並沒有敢侵犯他。或許,澗道內的屍體足夠它們啃食,它們沒心情進攻他。

他走一會歇息一會,整整走了一夜,已經爬過了兩道山樑,又登上一座大山巒的半腰。他就這麼揹着歙渠靠在粗大的松樹幹上短暫喘口氣,扭頭向山下的澗道看了一眼,這裡還能看到曾經激戰的地方。匈奴人已經在打掃澗道內的戰場,伊吾營士卒和蒲類國兵的屍體被一齊堆到澗道邊的溝內掩埋。

“都尉……汝不能死,五屋和都尉要給弟兄們報仇!”

想到伊吾營全軍陣亡,他淚水慢慢涌出,嗚嗚地哭泣出聲。

他不是別人,正是漢軍屯田士卒後人五屋。

班超秘襲伊吾廬前不久,五屋逃出交河城,欲投樓蘭城。在沙漠上與南呼衍部伊吾廬鎮守使屈趄屠手下的巡哨士卒相遇,他斬殺兩人,自己也重傷被俘,被吊到白山上喂狼。幸好被歙渠發現,將他從狼嘴裡救了回來。

馬翼曦的精心調理,麥香和榆錢的精心照顧,讓這個高大的屯卒後人從死亡線上撿回一條命。身體痊癒後,他成了啞巴,但歙渠不僅收留了他,還令其做了自己的貼身侍衛。

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十一章 舉國動盪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十章 且末小城第十一章 一夥強人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二十五章 迂腐蠢儒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二十一章 衣鉢相傳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二十二章 身後之事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六章 戰略迂迴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八章 元氣大傷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五章 無地自容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二十三章 天總瞎眼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三十章 塞外堅城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輔第四十二章 小宛吃醋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九章 暢所欲言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十七章 暗藏天機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二十一章 素狼一隻第十七章 書蘅失言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十九章 不算醜事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