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烏夜有啼

沙荑剛走兩三天,果然無屠置的驛使就來了。

但紀蒿打開泥封,卻見班超信中只有廖廖數語,“歙渠已脫險,令麥香速返樓蘭,爲伊吾假都尉,助霜刺安撫國民。此信傳麥香閱,並帶至樓蘭爲憑證。巡視於闐,以吾名義令諸國相助,務幫廣德熬過冬季!”

閱完信,紀蒿心裡懊惱不已,果然掛念汝的阿妹汝的江山,對吾便一個字也沒有。心裡有委屈,眼裡便漸漸潮溼了,要不是當着秅娃兒的面,似乎就要掉淚。

“又怎麼了……”秅娃兒見夫人閱了信眼淚都快掉下了,便搶過信來看了一眼,“嘖嘖嘖,夫人眼淚真不值錢,漢使可是給汝寫信,這分明是夫對妻口氣耶,酸死了酸死了……”

夫對妻?紀蒿心裡羞愧,一陣嘣嘣跳。她怪自己疑神疑鬼,亂犯人家麥香的酸,她抹抹眼淚,瞪着秅娃兒斥道,“小死孩子,汝小腚不是又癢了罷?吾是爲麥香難過汝看不懂?”

麥香終於未能見到班超,她在陳留、蒲柳陪同下趕到鷲巢時,卻得知班超已經率領漢使團離開鷲巢,不知去向。她怏怏不樂地返回漢苑,看了班超的信,欣喜之餘不禁熱淚盈眶,可迅即又目瞪口呆,面色大變,整個人都怔住、甚至傻了!

紀蒿震驚地看着麥香表情的變化,麥香驚喜之餘勃然變色,令她感覺震撼更難以理解。麥香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旋即又號陶大哭了起來。

真是造化弄人,自己的命運爲何如此悽慘?!

歙渠殉國,曾令麥香悲痛欲絕,在東躲西藏的哪些日子裡差點堅持不下去。爲了能到于闐國找到班超,爲了蒲類國東山再起,她在漢軍士卒與女卒們實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甚至以自己女人的溫柔收留了陳留。現在,她與陳留已如夫妻一般,可歙渠卻又回來了,她不知道現在的自己究竟該怎麼辦?!

麥香是個堅強的女人,她沒有告訴紀蒿直相。

不管遇到什麼,路總得自己一步一步走下去。收到信的當天,她便按照班超的指令,告別紀蒿,順南道返回樓蘭城!

送別麥香,紀蒿就顧不上于闐以外的事了。廣德已經大規模修繕漢苑,同時作爲林曾的將軍府。林曾在忙着整軍備戰,紀蒿和廣德、南耶一起冒雪巡視了西城廄、白玉倉、王宮各田苑和園圃、部族村落和寺院。

西城廄是于闐國的國家養殖場,西城廄長由左相蘇榆勒兼任,它有兩個馬場和十一個大型牧場組成。白玉倉尉則由國相私來比兼領,位於崑崙山下白玉河畔的大山坳內,是于闐國的國家糧倉。王廷各田苑、園圃,也全部歸白玉倉尉管理。

與中原不同,西域各國租賦都是交的實物,國民交的牛羊蓄養在西城廄各牧場圍欄內,糧慄則交到西城倉,果脯、酒則交到園圃。

這場大戰,西城以北田苑、園圃、牧場全部被毀,從崑崙山下戈壁上遷回的牧羣,只能存在臨時圍欄內。園圃遷不走,桑園、百果園戰時遭受徹底破壞,果樹都被砍倒或燒燬。綠洲上西城以北的各村落、幾十座寺院,全部被燒燬。積雪覆蓋下的宿麥(注:即過冬小麥)也受到亂馬刻意踩踏,田地內一片狼籍。

大雪一直持續下着,天寒天凍,各部族已經在寒冬中重建,于闐國僧人會首領摩薩迪也在組織僧侶們冒雪修繕寺院。王廷牧場、園圃、圍欄,全部在重建。

青壯男女全上陣,一座座帳蓬、草棚內,只剩下老人、孩子圍着火盆瑟瑟發抖。“打不死的于闐人……”一路巡視下來,紀蒿心裡一陣陣感嘆。

國相私來比親自帶着十幾名官員、僕從正在查看白玉河畔一塊上萬畝的宿麥田,見漢使夫人、國王、王妃冒雪到來,便從田地中間走了過來稟報,“麥地受亂馬糟踏蹂躪,幸好雪深,未踏進泥中。如明春雨水好,或無大礙,不需補種春慄。”

他們不放心,親自到麥田內扒開雪,果然見麥苗雖被踩踏,但多數苗芯仍在,正靜靜地臥在厚雪下,不禁大喜!

回到漢苑,紀蒿令蒲柳起草“漢使令”,以班超名義,下令南道所有國家,緊急爲于闐國捐獻木炭、牧草等,“大戰之後,于闐村落、民居、圍欄、園圃、草垛盡毀。數九寒冬,舉國冒雪重建,令諸國速獻炭草,助人畜熬過嚴冬。所需錢數,由於闐國此後逐年還補!”

接着,便列了詳細清單:莎車國木炭五萬斤,牧草一千車。鄯善國木炭一萬斤,牧草三百車。西夜國木炭一萬斤,牧草二百車。拘彌國木炭五千斤,牧草二百車……

無屠國雖是莎車屬國,也承擔木炭三千斤、牧草一百車任務。班超在無屠置哨樓上看着炭車、草車逶迤遠去,心裡才感到踏實了些!

有林曾、紀蒿在於闐坐陣,戰後這段倉皇的冬季,于闐國便不致倒下。只要熬過今冬明春,到了明年夏天麥子、春慄一下來,于闐國便能站立起來!

漢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陰曆正月初十。

新年纔過去十天,正是一年中天最冷的時候,大市上每天都有賽馬、鬥駝、鬥羊、鬥狗比賽,人們圍觀、下注、喧譁,十分熱鬧。雖然遠離漢地,但家家門楣上懸着紅燈籠,無屠國內仍洋溢着過年的氣氛。

初十朝食後,一支于闐國韓苑的小駝隊打着“吳”字商旗,懶洋洋地離開無屠置大院,踏着厚厚的積雪,緩緩走到兩邊已經結冰的蔥嶺河畔。他們乘渡船過河後,便一路向西,順着荒原上的商道慢慢向西而去。

駝隊鏢師二十餘人,有駝五十餘峰,戰馬、役馬近百匹。尤其是戰馬、役馬,都是高大的烏孫戰馬或花紋奪目的于闐國花馬。駱駝和役馬駝着絲綢等貨物,顯出韓苑駝隊的不同凡響。

這支駝隊正是班超和他的漢使團。使團離開時,發泰故意令凌霄、巧娘二女到胡市上去採買去了,等她們歸來不見了使團衆人,曾傷心悲啼不已。王艾雖然對凌霄有點依依不捨,可人家是有家室的人,他默默隨使團出發,連一句話都沒有給她留下。

後來漢使團在疏勒國艱難草創時期,這二個河西女人便一直呆要無屠置。只到幾個月後,漢使團代商尉紀蒿親自安排,讓她們跟隨一支商尉府的大駝隊返回了河西,才得以與自己的兒女團聚。

班超率使團晝行夜伏,與尋常駝隊無異。兩漢時代,從無屠置至勒丘城(注:即嶽普湖縣)全是水草豐沛的綠洲,商道沿着一條小河北岸,在茫茫的積雪荒原上一路向西走去。

天烏濛濛的,呼嘯的北風捲着雪粒,無情地抽打在刑卒們的身上。積雪覆蓋的荒原上除了偶爾有一座驛置,枯草萋萋,老樹寒鴉,滿目荒蕪,整整走了數日,見不到一個村舍一個人影。

只到離勒丘城只五六十里時,才漸漸有了點人氣。

這天他們來到一個小部族駐地,一條已經結冰的小河,兩側是零零散散、低矮的草屋、氈房或簡易的馬架子房。一個一個破敗的圍欄內,只有少數有三三兩兩的牛羊。無數歪歪扭扭的草垛,散落在茅草、蘆葦已經枯萎的原野之上,更顯得蕭條淒涼。

在勒丘城外住了一晚,半夜被一羣“土匪”盯上圍住了。當時是田慮的前軍當值,小姑報警後,甘英潛出去一會回來稟報說,是一羣農夫、流民。田慮惱怒想突擊,胡焰卻道,“勿要理會,勒丘有田寰,遊民必難以爲禍!”

“田寰是誰?”華塗在火炭上搓着被凍僵的手問。

肖初月自豪地笑,“田寰是疏勒人,當年殺人後逃到于闐國韓苑,是吳太公收留了他。風聲平息後帶一幫嘍囉返回勒丘,現已成勒丘豪強,官府皆畏之!”

田慮啐道,“狗日的,都什麼人,韓苑便是個大匪窩!”

果然,一會劉奕仁進來稟報,“匪受攻擊,已作鳥獸散!”

第二天衆人起得晚了些,朝食剛畢,一隊疏勒國國兵們又徒步吵吵嚷嚷地趕到,查驗了關防。

這些國兵身着破爛的甲服,頭上胡亂地戴着骯髒的氈帽,他們連戰馬都沒有。只有領頭的什長騎着一頭毛驢,眼裡充滿畏懼,頭頂的氈帽上分明有一個指頭大的破損小洞,看來咋夜定然讓田寰收拾了一頓。可他們對駝隊十分刻薄,田慮只好悄悄塞給什長五百錢,國兵們這才放駝隊出行。

本來,這什長似乎還想討一匹高大矯健的五花馬,胡焰臉上堆着笑,眸中現出鄙夷和不屑,並透着隱隱的殺氣,他指了指頭駝,那上面一面“吳”字商旗飄揚,什長臉頓時灰了,老老實實地帶着國兵們灰溜溜地走了。

班超騎着滿花驄走在駝隊中間,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自古兵匪一家,他沒想到勒丘城的州兵連當土匪都當成這般熊模樣,連叫化子都不如。

“嘎啦——”、“嘎啦——”遠處的矮樹下,是一座長滿枯草的低矮墳頭。兩隻烏鴉站墳頂叫了兩聲,撲閃着翅膀向北方荒涼的原野上飛去!

“恭喜太公,烏夜有啼,盤橐必下——”

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二十四章 莫非爲難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十一章 華山遇襲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二十章 羣起參奏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五章 焚燬糧營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十八章 且戰且走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二十七章 除惡務盡第二十四章 戰端再起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七章 夜宿障亭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四十五章 物歸舊主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八章 洞中歷險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二十四章 楊終發難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三十二章 樓蘭綠洲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十一章 華山遇襲第十七章 激戰東城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二十四章 楊終發難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