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原始圖騰

衆長老眉梢已掛起春意,一雙雙美麗的眸子變成了一彎彎明月,笑呤呤地盯着二人。金帳內的一屋麗人,長裾飄動,環肥燕瘦,其豔麗景象令淳于薊、蒙榆幾乎不敢睜眼,目光更是無處着落,侷促狼狽。

老酋長慈祥地笑看着衆婦笑鬧、撩撥着兩個頂天立地的男兒,聞淳于薊言這才緩緩道,“老身孤居深山,與世無爭,孤陋寡聞。今見將軍來崑崙神山,便是天意。老身有一請,不知將軍能否賞光,陪老身去看一樣東西?”

“看一樣東西?”淳于薊好奇心頓起,“當然可以!”

衆女則“耶”地歡呼一聲,俱歡欣地站起,爲老酋長披上紫色獸毛大氅。於是,在衆女環侍之下,老酋長領着淳于薊與蒙榆二人走出大帳,頂着寒風離開草甸,順着一條大山谷,進入雪霧肆虐的雪山澗谷之中。

國兵們舉着火把,在前面引路,不知走了多遠,他們來到一段懸崖斷壁之下。原來這裡的懸崖下有一塊平地,順臺階而上有一個隱秘的山洞。國兵們在洞外警戒,衆女接過火把在前面引路,老酋長帶着二人進入洞口,向洞內走去。

洞很深似乎深不見底,國兵們一邊走一邊點燃洞壁上的獸膏燈。不知走了多久,終於來到一道厚厚的石門前。衆女舉着火把,年輕的南山侯卻掉過頭來向淳于薊與蒙榆二人嫣然一笑。

淳于薊頭暈胸悶之狀已經不翼而飛,但南山侯這傾國傾城的回眸一笑令卻令他感覺意味深長,心裡不禁警醒,不知這石門後關着什麼妖魔鬼怪。淳于薊走上前,伸掌推動石門。石門沉重,他用上了十分力,轟隆聲中,石門緩緩向兩面打開。一道金光,頓時傾灑而出直衝九霄,瞬間令夜色中的山澗煌煌生輝!

他們驚異地看着這縷金光,大山深處,竟然有這樣所在。只見老酋長伸出手,笑看着淳于薊道,“將軍請!”

淳于薊禮貌地伸手示意,“老酋長請!”

老酋長不再客套,帶頭移步進入石門之內。淳于薊與蒙榆也隨着老酋長,進入山洞深處,眼前的一切令他們驚歎不已!

只見火把照耀之下,洞內金碧輝煌。原來洞壁兩邊,站立着兩列與人等高的男女裸體鎦金石像。他們姿態各異,神態也各異,但都成雙捉對,正在交媾。男子健壯魁偉、生命勃發、披堅執銳,女子體態妖嬈、款款承受、神情沉醉,陰陽之美呈現極致,令人視之無淫穢之念,卻感覺生命之美!

淳于薊與蒙榆到底是凡人,陡然見到這麼多人同時幹着這同一件秘事,身邊又有這麼多美姝相陪着,故而驚歎之餘不禁臉現窘迫之色。老酋長柱杖在前面施施然向裡走着,南山侯與衆婦見淳于薊、淳于薊眼睛不敢亂看,一付窘迫之態,不禁一個個捂嘴巧笑出聲。

淳于薊與蒙榆受到的震撼難以形容,在巍峨的崑崙之上,在這個幽深的雪山深處、白雲飄繞之間,竟然有這樣一個神秘香豔美好的所在。見老酋長仍然帶頭走向洞穴深處,他們便隱隱有了一種期待,不知最後面又會看到什麼奇異景象!

他們又走到洞底一個威嚴的黑色石門處,淳于薊主動上前揮掌發力,隆隆聲中,石門緩緩打開,又有一縷黃燦燦的金光噴薄而出。一瞬間,洞穴彷彿不復存在,他們似乎走進一個百花盛開的草甸,天上祥雲繚繞,陽光普照大地,森林內百獸競逐,百鳥啁啾,草原上綠草茵茵,牛羊嬉戲,萬物充滿蓬勃生機!

淳于薊閉目沉靜一下思緒,再睜開眼,原來這裡的巨大的山洞內,竟然供奉着一尊巨大的鎦金石像羣雕。

只見藍天碧雲下,鮮花簇擁中,是一塊潔白的巨石。鮮花四周,清風微拂,飄散着朵朵祥雲,無邊無際,翻滾奔涌。一個金髮碧眸的婦人倚着一個頭扎綸巾的漢人男人,那豐腴、美麗的軀體如一朵鮮豔奪目的荷花一般,盛開在白色的巨石之上。

她頭枕着男子健碩的大腿上,而男子巨大的物件就在她美麗的頭顱邊。她頭戴王冠,身無寸褸,手握着那象徵男性力量的對象。而男子手端一巨爵,口中似乎正中品嚐着、回味着爵中的瓊漿玉液。

婦人則仰頭望着天宇,目光迷離,眉頭緊蹙,似乎正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嘴裡似是正在發出絕望的呼喚、暢快決絕之時的吶喊。她的身下,另一個強壯的男子眉頭緊蹙,臉上肌肉堅繃一起,正與婦人融爲一體……

整個雕塑形如真人無異,動作誇張抽象而又神聖,絲毫沒有淫穢之感!

從呱呱墜地開始,人生便是一趟痛苦的旅程。我們離開母親溫暖的懷抱來到這個殘忍的世界,天寒地凍,山窮水惡,鳥獸蟲蛇肆虐,每一時辰每一刻都是生死考驗。我們身處各個羣落,戰戰兢兢地活在險惡的人世間,爾虞我詐,傾軋背叛,殺戮征伐,每一個人每一個部族都渴望繁衍壯大!

日月相濟,陰陽契合,萬物方盛,天地間最美不過陰陽和諧之時。生命的激流,靈與肉的交融,人生的全部涵義,令淳于薊與蒙榆此刻都被深深震撼!

老酋長知道淳于薊與蒙榆想什麼,她平靜地道,“泱泱中土,浩浩傳承,將軍自大漢上國來西域,定知此石雕由來。可將軍亦能知其背後意蘊乎?”

淳于薊先頷首,後又搖了搖頭。他是墨俠,奇聞秩事知道得多,自然知道這石像的來歷。他當年癡迷劍術而讀書太少,此時只恨自己不是滿腹經綸的班司馬,還真說不出其背後意蘊。

當年的西王母羌國,便是生殖崇拜。每年的元旦日(注:即陰曆正月初一),部族便要舉行盛大的禮儀,對着木刻的圖騰頂禮膜拜。這座雕塑其實便是《西牝求子圖》,居於高山之巔或戈壁沙漠之中,氣候或極度寒冷或極度炎熱,婦人生育不易,生養子孫便是各部族的頭等大事,是部族走向繁榮昌盛的全部希望!

每一個民族都走過生殖崇拜這一原始階段,生命神奇般的誕生令那時的人們虔誠地祭祀、供奉生殖器偶像。在以女爲尊的西王母羌國(注:所有遊牧民族習俗),經久不衰的便是生死崇拜,男人死後,墳頭會插有用木頭雕刻成的女陰。女人死後,墳頭則會插上用木頭雕刻成的男陰形象,以便讓其在另一個世界依然能繁衍生息、不再寂寞。

老酋長又道,“將軍可知男兒爵中爲何物?”

淳于薊想起在老酋長金帳中飲過的那兩爵玉液,便充滿感激地直言相告道,“吾少時曾受過胸傷,本已自愈,不料自上山以來,此疾復犯,頭暈難耐,胸部欲裂,幾至奄奄一息,靠勉力吐納支撐一時。咋日幸得南山侯救治,適才又飲酋長酒,已能忍耐暈眩。如果我猜測不錯,此爵中定也是此物……”

老酋長笑道,“此乃吾祖王西王母所釀,千年瓊醬玉液,曾敬獻黃帝、穆王與孝武大帝,有天地調和、疏陰濟陽、延年益壽之效。咋夜族中衆長老含淚下狠手,替將軍與衆將逼祛身上寒溼之毒,生死一步之遙,也只有將軍與衆將這樣人傑方能經受得住。”

淳于薊聞言,趕緊面向衆長者躬身抱拳相謝。

老酋長卻又道,“天地萬物,始自陰陽,陰陽成萬物生。所謂人者,陽在外陰之使,陰在內陽之守。元陽爲生命之本,元陰爲生命之根。生髮吾身者真陽之氣也,成立吾身者真陰之精也。今將軍元陽已經歸體正位,然仍需陰陽調濟方能相諧重生,抵禦寒溼侵襲,再不畏高寒之苦。世事萬物,紅塵漫漫,終難逃生死輪迴。生即死死即生,生生死死不過一念之間。生命短暫,何故糾結於世俗而禁錮胸懷哉?!”

雖然表情十分恭謹,但或許淳于薊確實愚鈍,老酋長的話未讓他茅塞頓開。

在內心深處他堅定地認爲,這雕塑不過是原始部族對誕生強壯生命的渴望,對愉悅生命的嚮往。說了這麼多,還不就是勸吾收了蘇溫耶麼。他看一眼這尊動感十足的雕塑,又用餘光掃視一下正對着雕塑沉思的蘇溫耶,不經意兩人目光相遇,便火燙着一般逃離,倉皇看向別處。

其實,蘇溫耶那羞澀、躲閃的眸子,讓他的內心是徹底妥協了。

“平生存壯志,莫道已白頭。歲寒知松柏,長歌浩氣留!”(注:此詩由班超後人,歷史學者幽篁影作)

男兒行天下,終難免風花雪月,這無關男女愛慕之情。即便他是堂堂大漢墨俠,也曾少年豪邁,貴爲大漢第一遊俠,可美色面前一定還不是與凡夫俗子一樣丟盔卸甲?!或許是自欺其人,或許內心深處的那份對薛雲兒的愧疚,讓他心裡在糾結着、吶喊着、苦嘆着,甚至咬牙切齒地閉目默吟銘志。

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八章 烏夜有啼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四十二章 畫策事漢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六章 市井人生第十四章 馳援寧彌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二十八章 涼州大營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九章 夢中訣別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十二章 縫合屍首第四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七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六章 戰略迂迴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十章 借勢挖奸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二十六章 蘭臺偶遇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三十五章 無地自容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四十五章 物歸舊主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九章 夢中訣別第三十章 塞外堅城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二十六章 兄妹鬥智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