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提兵北上

祭奠畢,衆將與刑卒們擡起一付付棺木,放到牧民們的馬車上,由牧民們負責運到城外白楊溝邊的墓地裡培土起塋。

校場上,人們仍沉浸在悲痛之中,班超與淳于薊策馬在民軍隊列前校閱一遍,然後用塞語高聲地對塞民道,“自即日此時起,歙渠爲吾大漢蒲類國伊吾都尉,鎮守伊吾城。蒲類民軍,正式爲大漢蒲類國兵,受歙渠節制!吏民凡敢違拗者,殺無赦!”

牧民們歡呼聲起,歙渠則抱拳受任銘志,蒲類國兵的組建與伊吾守將的任命儀式,便在這戰場轉換的間隙匆匆完成。

時辰將到五更,向北望去,天邊如炭,火光熊熊,彷彿烈焰已經將北方的天空燒紅。斥侯稟報,趙統校尉的越騎營已經奪下城北大營,城外的呼衍砭已全軍回師欲奪回城北大營。大戰的進程,果然如班超預料的那樣向縱深發展!

安排完伊吾城的守備,班超與淳于薊策馬返回別部的隊列前。一聲令下,別部二千餘刑卒催動座下戰馬,衝出伊吾廬城,順着白楊溝邊的官道向北殺去。城北大營離伊吾廬不過一二十里,轉眼便到了。

此時的城北大營,已經遍插漢軍旗幟,呼衍砭揮軍疾至,用一陣箭雨覆蓋大營同時,便驅軍向營內衝鋒。但是,大營內的漢軍還以一陣密集的箭雨,射殺大量士卒。但漢軍並未出戰,老將趙統令漢軍據堅營卻敵,此刻他的注意力都在呼衍砭的身後,等待出擊時機出現!

果然,過了不一會兒,南方的伊吾城方向,一大片火把漫山遍野而來。呼衍砭大驚,迅速提軍迎將上去,便在夜色中的白楊溝邊列陣,欲與從伊吾廬來的大軍惡鬥一場。但匈奴人的陣角剛動,大營內忽然又是“轟”地一聲砲響,營中漢軍傾巢而出,一陣箭雨已經覆蓋了匈奴人。

並非呼衍砭輕敵,他根本就未料到僅僅一個晚上,伊吾廬就突然出現了這麼多漢軍。此時待他再要回身力戰營中涌出之漢軍,從伊吾廬來的漢軍卻已經開始發起衝鋒了。僅僅一瞬間,五千餘南呼衍部騎卒便陷入了漢軍的南北夾擊之中!

班超率領別部猛衝猛殺,將匈奴人衝得七零八落。趙統也揮動他的輕騎兵全部壓了上來,夜晚的白楊河邊,變成了屠宰場。這種短兵相接的肉搏,兵甲銳利的漢軍佔盡了便宜,呼衍砭僅硬撐了一會便垮了。眼看大勢已去,便帶着殘敵倉皇向東逃去!

越騎營二千多卒在越騎司馬、悍將莊曾率領下,向西追殺而去。趙統卻沒有去,他驅馬入別部陣中,找到班超時,只見別部隊形嚴整,一名醫工正在包紮幾名輕傷員,大隊人馬大戰方歇,連一刻也未停歇,便已經越過白楊溝,向西進發!

剛纔一頓拚殺,擊潰了呼衍砭五千騎卒,別部竟然未亡一卒,僅僅輕傷數卒。眼前的一切,令老將趙統胸中大爲感慨。時間緊急,二將均未下馬,沒有客套、寒喧,趙統在馬上抱拳高聲道,“仲升,此地交與吾,祝賢弟北上旗開得勝!”

班超見到趙統大爲欣喜,也在馬上抱拳道,“見過校尉!吾已命蒲類人歙渠爲伊吾廬都尉,蒲類國兵近千人,牧民兩千人,將聽從校尉節制,負責堅守伊吾廬城!”

趙統笑道,“謝仲升助吾,令吾不必分兵防守伊吾廬。仲升放心北上,吾定固守大營與伊吾廬……大營內應有盡有,足支吾北征大軍一年,別部是否補充一下再啓程?”

班超道,“不了校尉,沒有時間了。南呼衍部在車師前國,尚駐有五千大軍,請都尉防範西邊之敵。吾從伊吾廬出發時,已帶足糧秣,末將就此別過……”

二人抱拳相別,班超趕上別部,不一會便馳到了白山之下。胡焰等人在前面開道,隊伍冒着刺骨的狂風,疾馳鬼風口。

此時,天已經矇矇亮了。爲隱蔽行蹤,別部未張旗幟。連續征戰,刑卒們均十分疲憊。但這些刑卒都是強人,他們全部在馬上閉目小睡,不時有人從馬人一頭栽下,爬起來跳上馬繼續跑。

整整一天,別部馬不停蹄。除了道上舉族向西遷徙的南呼衍部牧民,別部未遇敵阻撓。餉午時田慮的前軍馳到了三道嶺,一個蒲類人小部落恰好在這裡襲擊了一個遷徙中的匈奴部落。這個匈奴部族成年男子四十餘人盡被斬殺,女人、孩子、老人都成了俘虜。

田慮大怒,令大隊人馬繼續前進,他自己則帶着劉奕仁的一屯人馬包圍了這個蒲類人部族,將其酋長與兩名長老斬首,並重新任命了酋長。同時,又將牛車、駝馬、牛羊追回,發還給這個悲慘的匈奴人小部族。田慮令劉奕仁負責沿途逐個村落宣示,“匈奴人願去者聽憑自去,膽敢襲殺遷徙匈奴牧民者,殺無赦!”

但這個男子已盡亡的匈奴人部族,已經喪膽。他們埋掉男人屍首,便趕着幾十輛牛車,帶着駝馬牛羊,悽慘地向西遷徙!

班超的中軍趕到三道嶺時,慘烈、血腥的襲擊現場令他怒髮衝冠。他急忙派出信使,令歙渠、麥香派人傳喻各村落,不得再發生襲擊匈奴牧民的事發生!

當天晚上,別部歇在五道嶺。剛紮下營,五道嶺小部族酋長和那個七八十歲的老巫師便來慰問了,全村落三四十戶人家,則盡其所能,提供馬奶茶與牛羊肉。

刑卒們則抓緊時間餵食馬料、讓戰馬舔雪,夜食過後,便迅速安歇。第二天早早朝食,告別酋長與巫師,隊伍便馳進大沙漠。只到傍晚時分,風兒陡然變大了,令刑卒們爲之一震。別部繞過山腳,進入鬼風口地面。

吳彥、黃雩早早等候在這裡,二人見過班超、淳于薊,便帶着別部繞過鹽水沼澤,到了沼澤西岸,這裡風頭稍小,班超下令便在這裡宿營。

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二十七集 圍魏救趙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十六章 功過相抵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二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十四章 雨中愁悵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十七章 驚天圖謀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四十二章 小宛吃醋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十七章 驚天圖謀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六章 羣魔亂舞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八章 惱人樵夫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十一章 一夥強人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三十章 塞外堅城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二十五章 迂腐蠢儒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三十四章 西池顱觴《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二十四章 莫非爲難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三十五章 自接納采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十一章 告別祖塋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四十一章 華塗趙統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十四章 耿恭自薦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四十二章 畫策事漢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四十二章 孤身逃遁第四十二章 小宛吃醋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七章 提兵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