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

班超從枝葉間隙向林外看去,歙渠已帶着兒女躲進小氈房內。匈奴人約有六七十騎紮成一堆,正在村外道上鼓譟,耀武揚威地晃悠着。村落中各個圍欄內不見一人,男男女女也都躲進氈房。

鎮守使屈趄屠騎着一匹白色烏孫戰馬,帶着三個匈奴將領,正晃晃悠悠地走向氈房。麥香跪在圍欄內,迎接四個匈奴人來臨幸。

屈趄屠下馬進入圍欄,當着手下三個百騎長的面,委瑣地捧起麥香的臉蛋,炫耀了一番,然後一把將其挾在腋下,在三個百騎長和路上衆騎卒的狂笑、吆喝聲中,走進那座高大的氈房。

班超簒緊了拳頭,擡頭看看頭上,到天黑還得一個多時辰,日頭停在天上一動不動。林地邊緣至圍欄外邊,足有幾十丈遠。又有樹木、氈房等阻擋,漢軍不可能一擊而中。即便能迅速將這數十騎殲滅,可道上人來人往,伊吾廬城頭守軍也會一目瞭然,別部必然會暴露蹤影。

麥香視他班超爲蒲類國人依靠、希望、救星,可他堂堂一部主將,大漢假軍司馬,手裡握着兩千虎狼之師,竟然連一個弱女子都保護不了!班超緊咬鋼牙,欲哭無淚。這奇恥大辱,令他不堪承受!

他仰首向天,痛苦地閉上了眼睛,終於一行淚珠簌簌墜落!

淳于薊冰冷的聲音在班超耳畔響起,他在命令前軍士卒,“嚴密監視,不得暴露。如匈奴人進入林子,萬不得已時,方可在林中用強弩射殺之!”

時間,從來沒有今天這麼慢。短短一個多時辰,卻彷彿一年、幾年,是那麼漫長。令人難熬的時間終於過去,日頭好不容易慢慢向西墜去,四個匈奴人也終於心滿意足地走出圍欄,路上的匈奴騎卒又“嗷-嗷-嗷……”地吆喝起來,吵吵嚷嚷、哈哈大笑、耀武揚威地返回南城內。

等一切歸於平靜許久,歙渠身着甲服獨自走進叢林。

淳于薊、胡焰、班騶等人都刻意不敢看他的臉,彷彿是他們虧欠了歙渠。班超知歙渠心思,見他戴着一頂塞人常戴的白色尖頂舊氈帽,帽尖折了下來。伊吾很冷,所以他在鐵甲外罩着一件半舊的青布面羊皮翻領胡袍。

爲着在隨時會碰到的戰鬥中脫掉方便,長袍上所有的扣子都鬆開着,卻用一條戰帶攔腰束緊。他的背上斜揹着一張用硬松木製成的弓,腰裡掛着一柄彎刀和一個描金牛皮箭囊,裡邊插着十來支鵰翎利箭。

看其裝備,這可不象普通塞人牧民哪,又見他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向他點點頭。歙渠走到班超面前,躬身抱拳用塞語道,“小人願爲漢軍嚮導,殺盡胡狗,爲無數死難蒲類人報仇!”

班超道,“歙渠,汝一家老小離不得汝。伊吾廬城吾等甚熟,不需嚮導。待數日後吾軍攻城時,汝可悄然召集族人,爲吾軍收拾傷兵,並助漢軍守城!”

“將軍放心,吾雖僅爲百長(注:即百戶長),然山南蒲類人盡聽吾號令。待大軍攻城時,吾定串聯數百牧民,助王師滅盡胡虜!”歙渠咬牙切齒地道。

林子內天黑得早,光線已經漸漸暗了下來,別部隱藏在白楊溝西側密林內的第一個夜晚,已經悄然來臨。一輪圓圓的月亮,漸漸從東方升了起來,叢林內變得隱隱約約。入夜後氣溫驟降,寒風陣陣掠過叢林,寒冷異常。但帳蓬內不能生火、不能點火把,刑卒們便擠在帳蓬內輪流入睡,每個什都要留二人照顧戰馬,但無一人有怨言。

半夜時分,月亮被烏雲籠罩,漸漸下起了大雪。寒風呼嘯着、搓揉着叢林,嗚嗚地嘶鳴着。雪不依不撓地下着,叢林內地面又覆蓋上一層厚厚的積雪。

夜已經深了,蹲在樹梢瞭望的刑卒稟報說,東方的天宇上隱隱現出火光。班超興奮地爬上一棵老榆樹觀察了一會,雖然天降暴雪,東方天宇一片黑暗,但他隱隱仍能看到,遠方出現了一個亮點,那一定是烽燧在星火傳訊。

不一會兒,火光多了起來,暴雪中烽火相望。不難判斷,這可是北匈奴的烽燧,此時這些烽燧正逐一向城北大營傳遞着南山口發生激戰的警報。班超知道,漢軍北征白山大戰的序幕,已經由主帥竇固正式拉開!

向伊吾廬看去,只見城頭上每隔十數丈便有一隻燈籠,在寒風和暴雪中顫抖、閃爍着,譙樓和箭樓上燈籠劇烈搖晃着。雖然是暗夜,矗立的堅城依然令人生畏!

班超從林梢下來,對淳于薊道,“通令全軍,都尉在南山口已經打響!”

淳于薊迅速通報各軍侯,全軍刑卒聞南山口已經開戰,無不歡欣若狂。強烈的求戰氣氛,讓刑卒們忘記了寒冷!

此時城北大營東邊凸起的高臺上,胡焰和歙渠伏在桑林內悄然觀察着營內動向。四名斥侯兵都伏在林緣,這裡地勢較高,與北大營僅隔着一條深溝。溝對面的樹林,已經被匈奴人砍伐殆盡,而巡哨的匈奴小隊也僅巡邏至溝對岸。

天黑後胡焰帶着四名斥侯兵出發前,歙渠帶着三名牧民堅持同往。此時,他們已經在這裡埋伏了半夜,暴雪已經將他們變成了雪人。這些牧民都是蒲類國的國兵,他們與斥侯們一樣,伏在林中警惕地注視着溝對岸匈奴大營內的動向。

當東邊烽火傳到大營時,城北大營內躁亂了一陣,人喊馬嘶,約到了四更天,一支騎兵便冒着積雪,打着火把,出營向東馳去。胡焰目測了一下,足足有五千騎。他急忙令歙渠帶着牧民,將情報傳遞給隱藏在伊吾廬城西南邊密林內的班超。

班超正在帳內焦急地等待着胡焰的消息,衆將都圍在他身邊,一個個心裡興奮不已。南山口方向已經發生激戰,說明“明示強、暗示弱”誘敵之策,已經在大軍進入白山的第一個夜晚便生效了。此刻,呼衍王斷然不敢不增援南山口。因爲,南山口一失,白山洞開,則疏榆谷勢將落入漢軍手中。

但胡焰的信息遲遲不來,衆人開始焦燥起來。淳于薊擔憂地道,“司馬,呼衍勺會不會故意放棄南山口,誘都尉大軍進入疏榆谷後,與燕然山之左鹿蠡王部夾擊之!”

肖初月道,“不會,應該不會。那年,吾與陳灰兄潛到燕然山,曾親眼見呼衍部與左鹿蠡王部,爲爭奪疏榆谷大打出手,最後單于專程至燕然山調停。從那時開始,呼衍部與左鹿蠡王老死不相往來,常常發生衝突……”

話雖如此說,但戰爭的進程受各種因素影響,不可預測。就在衆將惴惴不安之時,胡焰派歙渠和一名牧民悄然歸來了,並帶回了胡焰的口信,“城北大營派出五千騎,已雪夜馳援南山口。呼衍王仍在城北大營,伊吾廬城如常宵禁!”

帳內衆將興奮得跳了起來,紛紛擊掌相慶。

……

班超率領別部隱藏在白楊溝邊密林內的這個夜晚,竇固已經率領大軍與北匈奴人在南山口外碰撞在一起,並大打出手!

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十五章 三徵車師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二十七章 除惡務盡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二十章 雪夜出使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四十七章 計取堅城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三十四章 查抄班府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四十五章 物歸舊主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十一章 華山遇襲第四十一章 華塗趙統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四章 明帝駕崩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十一章 驟羈兜題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九章 暢所欲言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三十四章 班超吮毒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二十一章 安得之後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五章 赤地千里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十章 兵發拘彌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