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

班超來得“巧”,竇固當時“恰好”在練兵署內。練兵署就是過去的北軍中候官署,是一座宮殿式建築。竇固和耿忠接管北軍大營後,原北軍軍侯黃坫升任中軍長史,北軍軍侯官署則成爲虎賁中郎將竇固的練兵使署。

班超進入中軍大廳內時,竇固正在與耿忠下圍棋。下面兩排將校分列,平頭百姓班超第一次進入將校如林的中軍大帳,一點也不發怵。這些將校,除了趙統爲原北軍越騎營司馬,現已升校尉,其餘都不認識。他與趙統互相頷首致禮,便抱拳站立堂下。

將校們雖然詫異,但深知竇班兩家世交之深厚,便也不敢多言。

“仲升軍中相訪,何故也?”竇固性情敦厚,他見班超昂然而進,便頭也不擡,手捋長鬚,明知故問道。

“匈奴屢寇涼州,超以爲朝廷遲早要懲罰匈奴。故特來投奔將軍,從軍報國。如蒙不棄,超願爲將軍馬前小卒,隨將軍橫掃匈奴人於漠北,雖萬死亦不辭也!”班超比竇固小一輩,當着一干將佐的面,乾脆直接道明來意。

竇固看了一眼班超,又扶須一笑,未置可否,還看了騎都尉耿忠一眼。耿忠心領神會,頭都沒扭一下,嘴裡卻說道,“班超,我軍兵多將廣,爾一個被廢的蘭臺史令,不好好校閱書簡,也敢來營言陣前立功,以爲吾軍中無人乎?”

耿忠這話明顯是有點挑撥點火的味道了,班超心裡明鏡似的,他不顧帳下將校們喘息聲漸粗,嘴上仍說道,“超雖爲蘭臺書傭,然自幼習步戰騎射,陣法進退,頗有心得。男兒本應志在千里,此正是報效國家、光宗耀祖之時也,超不敢度身事外!”

此言一出,如火落油中,哄地一聲,將校們果然炸窩了。

屯騎營校尉渠耆扶劍出列,目露怒火,不屑地圍着班超轉了一圈,高聲喝道,“將軍帳下,也敢大言不慚。汝有何能,就敢大言立功?視吾等衆將如無物乎?”

渠耆是參狼羌人,祖居河西盧水,秩比二千石。當年做軍司馬時,曾隨竇固出征燒當羌,斬敵無數。他虎面豹眼,外號“萬人敵”,是竇固帳下第一悍將。

有勇將渠耆帶頭一鼓譟,長水營校尉孫喆、步兵營(注:竇固軍無步兵,實爲漢騎營,用五營中步兵營編制)校尉劉萊、射聲營校尉曹錢以及屯騎營軍司馬耆莫等一班將校,俱是百戰驍將,一齊都厲聲斥責班超。

班超抱鐗而立,任衆將奚落,既不惱也不爭辯。

樓煩人班騶是個急性子,見衆人圍毆自家主公,便不知輕重,龍行虎步奔向堂下,直趨渠耆面前,手指着渠耆瞪眼大呼道,“大丈夫勿逞嘴技,果有種乎,與餘馬上見個分曉。小將班騶不才,願與諸位將軍大戰三百合,以見高下!”

將軍帳下,下人都敢如此無理,將校們頓時臉都綠了,就差撥劍相向。

“山野村夫,膽敢咆哮軍帳,左右給我拿下,推出斬了!”漢騎營軍司馬蘇安豹眼圓睜,怒喝聲中,倉浪一聲抽出寶劍,架到了班騶脖子上。衆將也羣情激憤,在齊聲斥責聲中,四名執鎩士卒舉鎩進帳,將班騶扭住,刀架到了脖子上。

班騶不爲所動,全無所懼,依然瞪眼與渠耆和衆將對峙着。

竇固並不理會帳下衆將的吵鬧,軍營之中,這種互相不服、互相較勁的事兒,愈多愈好。正在下棋的騎都尉耿忠呵呵一笑,拈長鬚笑道,“有其主必有其僕,此言不虛也。班超,汝在帝都故事可不少,末將素聞汝有異相,今日一見,果然讓老夫見識了!”

班超臉色駝紅,先喝住班騶,才趕緊作揖說道,“將軍見笑,衆將見諒。家僕班騶年少,無知莽撞,請將軍和衆將恕罪。至於異相一說,不過江湖人誑語,當不得真,乃戲言爾。”

原來,班超被辭掉蘭臺史令後,心裡不舒服,便欲至權魚府大醉一場。出城後竟然走到南市,便閒逛了一回。適遇一相士,擺攤算命,見班超目無方物,抱鐗龍行虎步,引街市衆人側目,自己卻全無覺察,便將其攔下。班超不解,相士細一端詳班超,便大驚失色,連番作揖,口稱貴人:

“祭酒,布衣諸生耳,而當封侯萬里之外!”

雒陽市民最喜看熱鬧,此時見狀,便都圍觀上來,都是一付不解的樣子。班超也被相士說愣了,他還未反應過來,便問道,“先生說什麼?”

相士又一拜,纔對班超說道,“如果吾未猜錯,先生定然爲大漢第一劍客班仲升也。今視先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封侯之相也……”

班超心裡正煩惱着呢,見相士叨叨不休的樣兒,便有些煩。尤其是相士那一聲“祭酒”,讓他煩之又煩。當年,張道陵已辭江州令隱於邙山之中。一日班超與師傅左車曾與其“偶遇”,張道陵講解道學無爲精要,希望左車能爲其弟子,學成後可爲“祭酒”。

左車婉拒後,張道陵又數次於山中“偶遇”,到最後,師傅二人便不再至山中習武了。此時,又聽得相士言“祭酒”二字,他怎麼能不煩。恰又見圍觀、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便氣得扭頭而去。

京都雒陽有三大市場,即金市、馬市和南市。金市在城內西部,與下西洛僅隔着兩條街區,西南不遠便是皇帝居住的北宮,最是繁華、上檔次。馬市在中東門外城牆外邊的幹道之上,與金市東西對稱。南市則在城南的雒水河岸上,位於津門外幹道之上,與金市南北呼應。

雒陽城是漢帝國最繁花所在,三市又均佔有地利,商業興盛,熙熙攘攘,是漢帝國的商業和金融活動中心,史載“船車賈販,周於四方,廢居積貯,滿於都城”。

老班家雖然破落,但名聲在外,一舉一動,一向被京城百姓津津樂道。班超在南市被相士強行看相,他自己當時也只當是個笑談,全未在意。雒陽城關於他的笑料、段子原就不少,又不多這一個。可他沒想到的是,這典故從南市傳到金市、東市,很快便傳遍都城,這不都傳到軍營了。

此時,耿忠提此笑談,看似無心,其實卻是唯恐天下不亂,仍在故意點火、激將。果然,他話一出,將校們幾乎樂翻了天。

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二十六章 殺出血路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四十七章 計取堅城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八章 惱人樵夫第二十四章 楊終發難第十七章 弱兵造勢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十三章 千里東進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二十四章 帝都名媛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十三章 班勇出世2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十一章 告別祖塋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四十二章 畫策事漢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十二章 廷議辯決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十九章 不算醜事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三章 召見王景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十六章 風雪孤城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三章 太后嚴詔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十九章 公器私用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二十一章 安得之後第三十章 三生石下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