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

你想楊仁是什麼人?這回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狂徒定然是完蛋了,一定是闖了什麼塌天大禍,否則皇帝最親近的楊大人怎麼可能來提一個書傭?

衆人再細一想,老天哪,可不是麼!班超抄的是皇帝下給騎都尉劉張的詔書,其中有一句,“北虜虎狼之輩,漢匈自古不兩立”,被班超抄漏了, 這要是追究起來,怕是大罪啊!

二弟闖了大禍,正在室內伏案揮毫的班固並不知情。待到傅毅悄悄來告訴他時,班超已經被楊仁押走了。問明內情,班固想去問問薛大人案情,秉性柔弱的他又不敢,俊秀的臉龐,只能無奈地淌下兩行清苦的淚水!

傍晚昨離開蘭臺時,楊終看到春風得意、趾高氣揚的班固,象霜打的秋葉一般蔫不拉譏的,心裡得意至極,嘴上還安慰道,“孟堅兄不必難過,班超不過書傭,薛大人都未爲難,楊大人到底訓斥一頓,定然也會放回,還能怎的?”

班固雖然也懷疑有人從中作梗,且楊終素來看不慣班超“禍害”蘭臺,還帶頭給班超起外號“害蟲”,但他不想亂猜測,他也相信堂堂的校書郎官楊終,自不會與書傭班超一般見識。於是嘴上應承道,“謝楊兄相慰,二弟孟浪,得罪處多請海涵!”

楊終道,“班大人此話差矣!吾雖討厭班超不遵教化,時有辱弄斯文之舉,然吾讚賞其有報國之志。豈會計較其言語粗俗耶?”

當天晚上,班固回到班府,向老夫人一五一十地稟報了蘭臺發生的事兒。這消息不啻一聲炸雷,將夜玉、雁旋、鄧堯等人嚇暈了。尤其是夜玉、雁旋,想起當年因私修國史案被抄家的情景,都嚇得戰戰兢兢,面色剎白。師傅虞四月則痛不欲生,恨自己愛莫能助。

芙蓉、慕容越等侍婢,聞言更是嚇得小聲哭了起來。

鄧堯正想返回鄧府打聽詳情,但老夫人再一次命班固講述白天情景後,卻命鄧堯和衆人道,“當今皇上,法不容情。超果有罪,便當嚴罰,此是天經地義!當年寸草不剩,班家亦未倒下。今日即使天塌下,也得頂着,誰也不得胡亂打聽、走門子!”

老夫人發了話,正想返回竇府打聽的秦小宛自然也不敢離府了。

班府被悲痛和恐懼籠罩着,可此時的班超,夜幕降臨後,已經帶着幾名高人,悄然出城而去!

午前被楊仁羈走後,一直被帶進侍中廬,進入楊仁的密室內,纔拿出竇固的信函,對班超說道:

“竇固將軍爲破羌胡‘牧馬中州’策,與皇上定下平定西羌之計。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竇戈即將隱秘進入龍耆城(注:即今青海海宴),取東吾首級,傳檄諸羌!竇將軍命汝帶竇氏門人,務於八月底,到達安夷(注:今青海樂都與西寧之間,故址在湟河南岸),以爲後應!”

“吾與竇戈如何聯絡?”

楊仁帶班超至掛圖前,“汝至隴右,會有專門人與汝聯絡,並帶至隱藏地點。如竇戈事敗,汝要帶人再入龍耆城,務要取東吾首級。屆時皇上將詔示天下,公佈燒當羌勾連北胡、欲禍中原之罪,以震懾北胡、西羌,最終擊破‘牧馬中州’之策!”

班超聞言,心裡激動之情難以言表,渾身每一根汗毛都豎了起來。可忽然又愁開了,“大人,吾二僕現在河西……吾是否至劍坊挑選數人同行?”

楊仁搖了搖頭,“此事非同小可,等閒劍客難堪其用。給汝四名壯士,侍中廬早已準備好了!”

當天夜裡二更,楊仁帶着班超悄然出城,來到都亭驛。在驛站一間隱秘的偏院內,班超見到了他的四名新部下,原來都是竇府的門客!

竇融爲擊敗北匈奴可謂殫精竭慮,竇府的門客則聚集了天下好漢。謝檀、高軒燁、楊軒、馮蓁四人,則是竇府門客中的好手。四人中,謝檀班超曾見過,正是當年太史橋事件後,他在班妤山酒肆中見過的“食客”之一。

班超帶着四名高人,扮作押送郵件的驛吏,在夜色中踏上新的征程!

可惜驛車跑不起來,班超等人沿着官道,整整走了二十餘日,到陰曆二十二日,纔到達隴西金城郡治所允吾城。他們駐進城外的允吾置,此時的金城已經籠罩着濃濃的戰爭氣氛,皇帝已詔令雍營副護羌校尉司馬南率雍營三千五百騎,移駐金城郡,擺出了對燒當羌一戰的架勢。

班超是晌午後到達的允吾置,正想第二日繼續按楊仁令向龍耆城前進,可到了傍晚時分,一支龐大的駝隊也來到允吾置投宿。這支駝隊有駱駝一百四五十峰,犛牛三十餘頭,戰馬四十餘匹,光鏢師便有三十餘人。看一眼商旗,頭駝上分明插着“權”字旗。原來,這正是權魚的商隊。

權魚與班超相見,班超這才知道這些天來發生的驚天動地的大事!

原來,爲打破“賜支會盟”,竇固與皇帝商定了“斬首東吾”秘策。劉莊命雍營西下金城,擺出一戰架勢。東吾則聚燒當羌兵五萬人於破羌城(注:即今樂都以東、湟水北岸),與漢軍雍營擺開迎戰架勢。

而竇固卻命武威太守廉範負責河西防務,自已親率張掖屯騎司馬渠耆麾下二千二百騎,自張掖扁都口入南山(注:即祁連山)進入高原,並隱秘直出西海(注:即今青海湖)。東吾已盡率五萬羌兵出破羌城,欲一戰而下漢軍雍營副護羌校尉司馬南麾下數千衆。他根本就沒有想到,人在河西的竇固會突然出現在他的老巢後面。此時的東耆城內,僅有東吾子迷吾率千餘人駐守,且籠罩着緊張的戰時氣氛。

竇固居鹽池,先派出渠耆侄子、漢軍軍侯耆莫混進城內。耆莫本爲盧水羌人,未受到懷疑便進入城內。當夜三更,龍耆城西門悄然打開,竇固突然揮師疾進,如神兵天將,驟然兵臨龍耆城下。毫無防備的羌人守軍,那裡是氣勢如虹的漢軍對手,漢軍斬殺三百餘人,自己未傷一兵一卒,便輕鬆襲佔了龍耆城。

此時的東吾,雖手握五萬之衆,聞竇固已經佔領其老巢,便全軍震駭,縮在破羌城內猶豫不決。當年竇固、馬武大破燒當羌的情景猶在眼前,他根本沒有勇氣帶兵回援龍耆城,並與竇固直面開戰。而漢軍雍營按照聖上劉莊的部署,僅是向西威懾,結營固守,根本就不與羌人接戰。

戰又不得,退又不能,北匈奴人遠在漠北也不能指望,羌酋東吾一時陷入進退兩難境地!

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二十章 雪夜出使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十八章 且戰且走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二十四章 大氣磅礴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三章 召見王景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十六章 風雪孤城第二十五章 雪上加霜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二十八章 涼州大營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十六章 風雪孤城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十九章 不算醜事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二章 千里迂迴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十三章 死生相隨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定遠侯班超》小序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第十章 借勢挖奸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二十一章 少裝可憐第一章 再度抗詔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三十五章 無地自容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二十三章 寶鐗神駒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