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太原府(3/3)

崇禎七年九月初,李徵帶着齊裝滿員的三千大軍,來到了太原府。

這一次出兵也是響應太原府的號召,並不算無令而行。只是奉命而來,當然也需要聽從別人的吩咐。

太原府這邊很着急,府內的虎大威帶兵在外,府內兵力空虛,建奴若是真的南下,太原根本防無可防。

WWW•ttκǎ n•CO

因此太原直接行文全省,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抽調而來的兵力。而李徵與之一拍即合,便即統兵而來。

事實上,李徵接到命令之後,也是有些啼笑皆非,建奴只是在大同、宣大肆虐,甚至也沒有大規模殺入京畿重地,更沒有一點南下的意思。但是太原方面卻是如此緊張,也是讓他覺得有些小題大做了。

之所以只帶五千人,是爲了澤潞二州的安危考慮,畢竟澤潞二州雖非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這兩年卻是休養生息之下,富庶程度遠遠超過山西各府。

若是人馬全部帶去,流寇卻是趁虛而來,到時候他哭都沒地方哭去。而且現在正是秋收農忙時節,地裡的莊稼也是正在緊張的搶收階段,無論是收割莊稼還是防衛,都必須留下足夠的人手。

而且這麼點人不多也不少,若是帶的人太多了,那反而更加扎別人眼睛。

若是引得後金將目光完全鎖定自己,那李徵才覺得冤枉。

在大明朝這個每個武夫都在喝兵血的時代,若是自己表現的太過搶眼,絕對不是一個太好的選擇。

不過,就算只是三千人,也是讓太原方面大爲的意外。

在太原看來,李徵剛剛結束小半年的征戰,又千里行軍而歸,麾下必然疲憊不堪,能夠帶來千多人就已經是十分不錯了。

李徵竟然能夠帶來近三千人,而且看起來這三千人也是個個身強體壯,行走間氣勢迫人,明顯並不是拉來湊數的。

當然,李徵這份忠誠也是讓太原方面十分的受用。

危急關頭,李徵二話不說將所有士兵全部拉了過來,委實也是讓人心中一片溫暖。

別說三千戰兵齊至,就算這三千人中有一半是充數的,誰不打算說什麼了。

“李帥一路辛苦,且先帶着麾下去北營安置,晚上再爲李帥接風。”

太原府主薄親自出城迎接李徵,並溫言勉勵了一番,更直接打發李徵前去北邊軍營。

這個方面正是建奴南下的首當其衝,讓李徵前去這個方向,其中意味自然不言而喻。

不過李徵也是正中下懷,在澤潞二州當土皇帝慣了,李徵還真不願意在這個上司面前多呆。應了一聲,便即下去帶着手下向北城而去。

城北的軍營是現成的,一個家丁模樣的人也是快馬加鞭的趕了過來,急匆匆的叫住李徵,要其立即入城,有重要事宜商量。

李徵一頭霧水,但是卻也不敢怠慢,將隊伍交給了副將李悅,令其帶着人馬入營,自己也是撥轉馬頭,隨着這人向着太原城而去。

這個家丁李徵剛剛纔認識,正是剛剛與他親切交談的太原府主薄何詳的家丁。

兩人快速回轉,卻發現何詳竟然立於城門之外在等待着。

當李徵試探着問起原因之時,何詳猶豫了一下,也是悄然告訴李徵,剛剛太原府也是下了緊急軍文,要求潞州軍向北增援山西鎮寧武。

具體情況何詳也不是太清楚,只是大略得知,建奴向京畿虛晃一槍,卻是又殺了一個回馬槍,數日前也是拿下了靈丘。

距離振武衛已經不遠了,雖然這裡距離太原還遠,但是爲了官紳老爺們自己的小命那也萬萬不可大意,於是太原府也是急調潞州軍北上增援。

事實上也是太原府純粹是庸人自擾再加病急亂投醫了,太原府防衛隸屬山西鎮管轄,原本根本就看不上衛所軍。

但是這次建奴入寇,山西鎮的大軍遠在湖廣剿匪正在趕回的路上,北邊的衛所軍基本上就是遇敵直接潰散。

偌大一個太原府如今兵力連兩千都無,還都是老弱病殘。

潞州軍如今名聲在外,戰力強悍不說,還是難得的正規軍。

建奴兵臨靈丘,似乎有着大舉南下的意思,也委實讓太原府上下心驚膽戰。

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士兵都是寶貴的,不管有沒有用,先將數量湊起來再說。更別說李徵這種強軍,現在不將他們頂上去,更待何事?

“建奴有南下的意圖?”

聽到這裡,李徵的心也開始澎澎直跳,自己這次帶來的軍士並不多,只有三千多人,若是建奴真的大舉南下,他也得重新將頭縮回去。

三千人馬看似不少,但靠着這點人馬去和洶涌而來的建奴搏殺,那簡直和自殺無疑。

李徵面色也開始有些發白,有些暗恨自己太過於大意了,但是現在再調人馬到來,卻也是完全來不及,而且還會給上官惡感。

看到李徵蒼白的臉色,何詳也是心有慼慼然,對於李徵這般畏戰,他並沒有任何的鄙夷之色,甚至心中也是隱隱抱有同情之心。

不過依如今的太原衛的真實情況,他卻不能有絲毫的讓步。

畢竟整衛能戰之士連五百都湊不出來,除了祝指揮使麾下的百十家丁外,其他各所的家丁加起來估計也就是這個數字。

雖然可以糾集起一批軍戶充數,但是這些連武器都沒摸過幾次的軍戶到時又能頂得濟用?

靠着不到五百人的戰力,想要與建奴戰上一場,何詳一想就覺得渾身發寒。這好不容易出現的強軍,更加不能輕易放過。

他咬了咬牙,臉上堆笑道,“太原府以北地形複雜,可守之地數不勝數!只要官軍上下一心,擋住建奴南下並非不可能之事!何況國家養兵千里,此時不爲國效力,還等何時?”

國家養兵千日?李徵心中一片冷笑,這四年來,他接收朝廷錢糧數字估計還不足他發放糧餉的半成,他不欠這個大明朝廷的。

不過他並沒有反駁,來自後世的他,儘管心中也是有些怨恨,但是對上戰場卻沒有什麼意見。

軍人的歸宿就是戰場上殺敵,保護百姓,就算敵不過建奴,大不了戰死沙場便是。

很快,兩人便到達太原知府衙門外,何詳也不再多言,帶着李徵便即入了議事大廳。問安了一位神態高傲的文官後,李徵也是與幾位披甲而立同僚拱手爲禮,便自然而然的立於衆將之首。

見李徵到來,太原府知府難得的對李徵微笑示意,接着便將臉一板,當場將軍令宣讀了一遍。

與李徵想法一樣,這次太原城的援軍,是受他的節制,由他一併帶往北地。

不過令李徵驚訝的是,太原府這次也是難得大方了一次,直接下放近五千兩銀子的開拔費!

雖然外出作戰所需要雙餉提也未提,但潞州軍只是一軍,就分得了六成,獨得三千兩銀子。

衛所就得有衛所的自覺,這一筆兩千兩銀子委實已經不少了,甚至已經是幾年未有的大手筆了,但是出兵的事情卻是讓祝指揮使直接原地凌亂了。

這個時候主動去與建奴作戰,他完全有一萬零一個理由不願意受命而去。

但是不去是不可能的,除非他立即扯旗造反。

不同於已經作好準備的李徵,在知府大人昂着腦袋端茶送客之後,祝指揮使還是沒有想到一個可以延期或者不去的辦法。

看着一籌莫展的太原衛祝指揮使認命的抱拳遵令而出,李徵卻是鬆了口氣,這些衛所軍九成不可能真的隨他向北。

這些累贅不帶的話,他作戰會更加的輕鬆和靈活。相對應的,安全也更加的有保障。

感謝SHAJIA,大中華裝甲擲彈兵兩位的打賞。

第378章 不速之客第380章 分裂第300章 孤家寡人第475章 佈局第418章 炮戰第423章 大同有警第262章 爲何就是不懂第九十九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306章 孃親救我啊第360章 敲詐第395章 一往無前第296章 要軍門親啓第455章 無邊的血債第六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248章 未知的前路(2/3)第二十五章 困難第381章 招降第293章 更大的噩耗第一七二章 專利第四十二章 升官發財第286章 請朝廷速派援軍第479章 山海關第六十九章 宗族的消息第467章 野馬衝撞第465章 分歧第345章 就依卿之見第508章 大西王第五十七章 後方亂了第520章 漸無路下第二十七章 流民第八十六章 付之一炬無題第206章 有了目標了第309章 那就有勞將軍了第284章 一片寂靜第九十九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460章 穩定發揮第五十八章 清洗第328章 到時間了麼第一六六章 太難伺候了吧第一百零一章 深夜召訪第338章 想要的第485章 偷襲第318章 將軍百戰死(中)第270章 有點迫不及待了第494章 大戰下第一三七章 極限第236章 多一個選擇第221章 回家第526章 視察第411章 完全不一樣第361章 準備攻城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第385章 覆滅第407章 和談第一三六章 勤勉第399章 捷報頻傳第366章 見過將軍第533章第四十七章 改革匠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六章 死中求生第438章 終於到來了第525章 落幕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嚇到了第304章 被挖了祖墳第392章 大戰開始第三十章 真是個好人第273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八十四章 炸了第522章 科爾沁第446章 狂歡第386章 無法安眠第一七零章 有些抑鬱了第312章 尚不能量產第254章 第一場戰鬥(2/3)第六章 死中求生第一百一十八章 虎大威與曹文詔第419章 打破僵局第387章 逃第530章 南京第308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343章 太原府行文第363章 李自成復起第363章 李自成復起第359章 有必要談麼第一六八章 完全凌亂了第466章 偷襲第206章 有了目標了第450章 救朕,還是殺朕第313章 該做準備了第一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一六五章 敗退第525章 落幕第511章 警示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可怕了第239章 誓師出征第六十四間 用屠刀教化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戰下第384章 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