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

該說報紙了!

薛朗心裡悄悄鬆了口氣,從裝笏板的袋子裡抽出一卷紙,遞過去:“陛下請看,這是臣試排的報紙版面,說自然不如看來的直觀。”

這個報紙並不是一份完整的,只是薛朗劃分好板塊內容的大概樣式,是他進宮前有感於自己口拙,跟李二又不可能像跟平陽公主那樣解說,乾脆就弄了分樣板出來,直觀的給李二看,以他的智慧,想來當能看出其中的好處來。

“請恕臣失禮。”

薛朗告罪一聲,把報紙在李二的御案上攤開,指着報紙的版面位置解說道:“陛下請看,這裡是頭條的位置,這是報紙最顯眼和重要的位置,一般來說,這裡放的皆是各種重大的消息。比如說,向民衆解說朝廷的詔令,陛下的敕令等,或是對突厥大勝,或是平定大亂的消息等,只要是重要的,都可以放在這個位置!”

薛朗細緻的解說着。在他的計劃安排裡,報紙除了發佈政策上、國事上的信息等,還要在其他的位置上,安排一些科普的小知識,比如蝗災的防疫,比如疾病的防治等一些生活小竅門。

報紙畢竟是新生的事務,不止針對權貴,還有面對老百姓。雖然老百姓識字的不多,但是,只要報紙的受衆廣了,就跟民國時候似的,一羣人聚集在一起聽識字的人讀報也是一景。

除了這些東西外,薛朗還計劃了文化方面的板塊。寫得不錯的詩歌、文章等等,都可以往上印發。雖然因爲印刷技術的限制,只能是純文字的,版面也不算大,但對於第一份報紙來說,這些足夠了。

薛朗道:“暫時就計劃這幾個版面,生活板塊針對普通百姓,文化板塊針對讀書人,頭版則面對所有子民。”

李二面現沉思之色,想了一陣,問道:“只有這些許版面,能寫的東西似乎不多?”

古人的智慧啊!

薛朗從來沒小看過,更何況李二這等人中龍鳳。薛朗心中暗自感嘆,嘴上倒是更

加坦誠、細緻的解說起來:“報紙的作用就是用精簡的文字,把想傳遞給大衆的東西,面向社會大衆傳播,起個宣傳、傳播的作用。例如……”

薛朗頓了頓,悄悄覬眼看李二一眼,看他一副認真傾聽的樣子,直言道:“在安撫前東宮屬僚的事情,若陛下有份報紙,能簡單、明瞭的說明陛下的態度,或能減少某些奸佞之人妄測上意,胡亂作爲之事。”

“咳咳!”

李二被口水嗆到了,想不到薛朗居然拿這件事情舉例!

李二砍了建成做了太子,對待前東宮屬僚,李二的態度是既往不咎,赦免寬撫爲上,一再下令免於牽連,禁止連坐。特別是對河南一代支持建成的門閥士族們,李二的態度是安撫爲上的。

結果,有人妄測上意,自作主張,不僅沒有寬撫,還搞連坐,搞得人心惶惶,局面一片混亂。李二沒辦法,只得把同樣屬於前東宮屬僚的魏徵派出去,方纔算平了這件事。

此時被薛朗拿來舉例,小李的感想十分複雜,臉上感覺火辣辣地。這事兒吧,說白了就是個烏龍,也算是李二另類的黑歷史,主要責任不在他,但他也要負擔識人不明的連帶責任。

不過,這個例子可謂犀利,簡直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薛朗這情商也是沒誰了!

李二不動聲色的看他一眼,見他一無所覺的樣子,嘴角不禁抽了抽,咳嗽一聲,道:“如此說來,這報紙若是辦好了,豈不是有安撫之功,可做喉舌之用?”

“回陛下,正是。”

薛朗就知道,像李二、平陽公主這樣的時代之傑,自然能看出報紙這個事物的好處來。李二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來回踱步兩次,又問:“你所說的油印機,可堪用否?”

薛朗道:“臣想着,但凡遇到災害,最怕的便是流言四起,擾亂人心。便提請公主使了府中工匠,加以研製,總歸趕在災害爆發之前做了出來,已能堪用。至於使用方法,陛下可挑選合適的

匠人,由臣教之,方法極爲簡單,學來容易。難者應該在印刷的字體上,這個需要練一練,不過,有書法功底的人,應該不難,只需要適應一段時間便好。”

“好!”

李二喝彩一聲,頓了頓,又連說了三聲好,朗聲誇讚道:“幼陽大才,吾先前知,如今更知之。”

薛朗謙虛道:“陛下過譽,愧不敢當。”

君臣二人相對而坐,又就報紙的事情說了一番,薛朗趁機詳細解說了一下,自然不像對平陽公主解說時那般細緻與直白,但就這麼點到即止,以小李的智慧,自然也能看明白其中的好處來。沉吟一陣,道:“報紙既是如此重要之物,幼陽看來,你所說的主編,何人可勝任?”

薛朗道:“主編人選,自該由陛下定奪,臣於朝中衆臣之情況,並不熟悉,何人可勝任……實在不知,不過,若是陛下讓我推薦的話……”

“如何?”

薛朗坦然道:“舉賢不避親,主編人選莫過於我的平陽長公主殿下。恕臣直言,報紙乃是新生的事物,縱觀大唐,唯有臣最瞭解該如何操作,但是,臣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賑災這件事情上,恐無法兼顧報紙的事情,畢竟,從無到有,千頭萬緒,頗爲博雜,須有人專理。公主與我乃是夫妻,公主的才幹,陛下也知悉,由她做主編,方便臣從旁指導,有什麼問題也比較好溝通。然後,主編之下,還可設置兩個副主編,陛下選派人選,權當跟着學習,等通曉了報紙怎麼操持的,再做遴選也不遲。”

這便是薛朗與平陽公主定下的以退爲進之策。報紙這個事物,交給李二,但操持還需薛朗這邊的人來。薛朗主要精力放在賑災的組織事務上,爲了方便,平陽公主確實是最合適也是最好的人選。

這是陽謀!

平陽公主不是好弄小巧的人,薛朗也是坦誠,乾脆的說出來,交由李二選擇、判斷,這件事上,他們兩口子雖然有私心,但確實是最優方案。

(本章完)

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