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聖人下了朝,也沒去紫宸殿,而是直接回的後宮,徑直到了尹德妃處,尹德妃正帶着她的兒子八郎玩耍,見聖人進來,連忙行禮:“恭迎大家,大家今日下朝竟這般早?”

八郎也過跟着歪歪倒到的行禮,到把聖人逗笑了,一邊走過去,一邊道:“愛妃免禮。今日在朝上,被薛朗那個小混賬嘲諷了一番,哎呀呀,說得我滿臉通紅,好生害臊。個小混賬也太耿直了些,竟半分不顧及我這岳丈的顏面,待平陽下次進宮,定要叫平陽讓他好看!叫他下岳丈的臉面!”

語氣狀似抱怨,話語裡的意思卻極爲親暱,顯然,薛朗就算今日這般下了他臉面,在聖人心中,印象也是極好的,明貶實誇。

尹德妃把懷裡的八郎交給乳母,讓乳母先帶他下去。她對聖人的脾性一清二楚,雖然心裡冷哼,但面上卻捂嘴笑道:“大家您願景雖好,只怕公主卻捨不得,且不說駙馬是新婚之夫婿,正如膠似漆之時,以公主之忠,說不定還會隨夫婿一起勸諫大家您呢!”

聖人一怔,旋即哈哈大笑道:“愛妃言之有理!在爲人忠懇上,這小夫妻二人,對朕之心,倒是一般無二。”

“恭喜聖人有此佳兒佳婿。”

“善!”

聖人龍心大悅。正說笑,宮人來報:“稟聖人,太子求見。”

尹德妃連忙道:“妾先回避一下。”

聖人擺擺手,道:“無妨,我在此,何須迴避?讓太子進來。”

“喏。”

不一會兒太子進來,來不及行禮先看了聖人面色一眼,行禮之後才道:“兒原有些擔心父親被幼陽耿直之言氣到,如今見父親面色如常便放心了。”

尹德妃一聽,道:“太子如此仁孝,不愧是衆皇子之長兄,當爲楷模也!”

聖人笑道:“太子稟性我心中盡知。今日便留在此處,與爲父一起用飯吧。”

“謝父親,那兒便厚顏叨擾尹姨一頓。”

尹德妃嬌笑道:“太子蒞臨,蓬蓽生輝,我高興還來不及呢,何來叨擾之說?來人。”

不一會兒,尚膳監送了飯食來,三人分席而坐,用完膳,時辰還早,聖人慾去紫宸殿繼續處理政務,太子建成欲言又止。

聖人見狀,道:“你我父子之間,還有何話不可說?有話儘可道來。”

“喏!”

建成有些猶豫,遲疑了一會兒,咬牙道:“兒心中一言,欲諫於陛下,事關二郎,不知當講不當講?”

聖人道:“儘可講來。”

“喏!”

太子建成道:“今日遷都之議,乃是爲國祚綿延。薛朗與秦王之諫言,也不可不慮,薛朗所言,老成持重之語也。然二郎之語,兒以爲卻有養寇自重,外託禦寇之名,內欲總領兵權,聖人不可不防也!”

聖人沉吟不語。

“啊!”

尹德妃低低的驚呼一聲,十分可愛的捂嘴,似是十分驚豔,她本來長得就好,這番動作更添嬌俏可愛之色。

太子繼續道:“陛下一片慈父心腸,若因此而被利用,那……”

太子沒再繼續往下說。

尹德妃看太子一眼,收到太子給予的眼色,眼珠一轉,道:“大家,妾不過是婦道人家,不懂國事,不過,妾即便是深居宮中,也聽說過,突厥重利,得賄即退,秦王卻一再以突厥邊患爲藉口,索要兵權,莫不是……真如太子所言?”

聖人面沉如水。

尹德妃連忙跪下道:“啊,是妾妄言,請聖人恕罪!”

聖人目光閃爍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尹德妃與太子,良久,方纔扶起尹德妃道:“此事我心中有數,愛妃與太子皆平身吧。”

“喏。”

“我尚有政務未完,晚上再過來。”

“喏!妾恭送大家。”

聖人都走了,太子自然也要跟着走,與尹德妃交換一個會心的眼神,跟隨在聖人身後,離開後宮。

++++

春耕了,各家各戶都在忙着播種,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各項事務開展更加的有條不紊,紅薯、土豆的推廣與播種 ,只需要按照去年年底商

議好的章程行事,今年主要是棉花。

在薛朗劃出的適合播種棉花的地區,已有許多人家聞風而動,買田買地,打算跟着種棉花。由平陽公主出面,少府寺統管,成立棉花管理局,統籌棉花耕種、購銷一事。因這些工作去年早就有了預案,做起來也不費時。

今年的寒食節在上巳節之後,寒食後一日便是清明,朝廷放假的。在上巳節到來之前,蘇寒與孔小姐的婚事終於定了下來,薛朗幫他算了算,納吉問採一套禮節走下來,怎麼也要明年才能成婚。

薛朗與蘇寒是好基友,如今成了婚,也算是從郎字輩晉升到爺字輩了,出去要不被人稱作國公爺,要不被人稱作駙馬爺,在府中,也無人再以大郎稱之,而是改而稱爺。

蘇寒的師父神龍見首不見尾,便由薛朗充當了男方的家長,平陽公主在背後指點禮儀規矩,倒也能圓過去。

跟公主殿下做了一個多月的夫妻,慢慢的彼此對互相的生活習慣也有了瞭解。平陽公主是十分有生活情趣的人,衣飾雖然因爲審美的緣故,偏向素淡,但起居坐臥卻十分精緻。

薛朗呢,畢竟是現代穿越過來的,雖然出身不算好,卻也不是一味儉省的人,只要自己有條件,想怎麼享受生活是很私人的事情,他願意尊重並予以包容。

這樣一來,兩人在生活態度上,竟然意外的合拍,且兩人都是懂得剋制自己的人,相處起來也容易,倒也沒有相愛容易相處難這樣的困擾。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即便薛朗自覺十分 “努力”,他心愛的公主仍未受孕。

上巳節來了,聖人又要在曲江池畔舉行飲宴,當着衆大臣的面,應該不至於當衆催生。而最方便催生的同安長公主已經回去了,真是好家在!

在這樣舉城歡騰,大家都忙着過節、祭祀祖先的日子,天策府屬僚張亮奉秦王命駐守洛陽,輕騎快馬,連節日都沒過完,便帶着人奔赴洛陽。

張亮的離京,在有心人眼裡自然不是什麼秘密。不過,薛朗是不知道的,他正忙着給平陽公主的“鬥雞子”活動出謀劃策。

(本章完)

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三卷_第208章 情商缺乏症患者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