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

三天之後,拍賣結果如期公佈!拍中迅速安排人手跟進朝廷的一切培訓,沒拍中者收拾行囊,在下元節來臨之前回歸各地,當然,走的時候,都沒忘記買些種子回去——

因種子有限,朝廷有限購,紅薯每人可購買十畝地的種子,土豆則不超過兩畝。實在是因爲要推廣的地區多,怕種子不夠。

因爲不到季節,所以,首先做的是粉條製作的工藝培訓。待學會後,可各自歸家,待到播種季節,朝廷的指導人員會奔赴各地進行技術指導。

至此,拍賣會圓滿結束。被薛朗稱作拍賣委員會的臨時團隊,上至薛朗,下至吏員,全都領到了聖人從自己私庫中發下的賞賜,忙活了一場,這是大家應得的獎賞。

領完賞賜,薛朗特意站在門口等大家,看着所有人都一副開心的樣子,笑着做例行感謝道:“這些日子辛苦大家,感謝大家的幫助,拍賣圓滿結束,從明日起,放假三天,大家好好休息,之後,大家仍回原來的部門上職。謝謝諸位,與大家合作非常愉快,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再次合作,後會有期,再見!”

所有人,包括李氏兄弟,大概是第一次被上峰致謝,皆有些手腳無措,衆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最後推舉口才最好的小李郎出來,躬身抱拳,向薛朗行禮道:“薛侍郎,下官受大家所託,代表大家向薛侍郎致謝,跟隨薛侍郎這幾日,大家皆學到許多書中無有的知識,我等也當向薛侍郎致謝!謝薛侍郎指點!”

“謝薛侍郎指點!”

薛朗擺擺手,又寒暄了幾句,方纔各自散去。說實在的,薛朗連續忙碌了好幾天,身上確實有疲乏的感覺,散夥後回家洗了個熱水澡,喝了一盞臘梅給泡的參茶後,倒頭就睡,一直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

起來精神還有些溫吞,裹着個毯子,聽薛偲請問事情:“大郎,下元節快到了,府中該如何過,請大郎示下?”

“下元節?這是什麼節日?我從未過過,有什麼講究沒?”

薛偲答道:“下元節乃是水官生辰,道家要做道場,祭奠水官大帝,民間則多是祭拜先人,工匠則要於下元節祭拜爐神。”

說到祭拜先人,薛朗就想到他剛來時編造的謊言,快要跟平陽公主大婚了,祖宗牌位、祭祀什麼的,確實應該重視起來。

他剛建府的時候,按照習俗是要請祖宗牌位的,那時弄了個簡單的儀式,每天早上起來燃上三柱清香,遇到清明寒食就燒些紙錢。等以後成親了,這些都是主婦做的事情,他需要重視起來!果然,一個謊話就要用擺個謊話來圓!

薛朗想了想,問薛偲:“現在聯繫一個道觀做個道場還來得及否?”

薛偲道:“長安城內,道觀、佛寺衆多,自然來得及 。”

薛朗略作沉吟後,道:“你持我的名帖,去聯繫一家口碑好些的道觀,來做一個道場,然後看着需要什麼東西,你也準備一下。”

“喏!只是,大郎欲做何種道場?還請示下,老奴方好找法師來!”

薛朗怔了怔,想起某種不好的回憶,吸了口氣,壓下心頭的波動,道:“做個冥陽兩利道場,爲生人祈福,爲亡者薦拔。”

“喏!老奴這就去辦!”

薛偲領命而去。

作爲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薛朗其實是不信這些的,世上能拯救自己的唯有自己,其他的,神仙帝王,誰也依靠不了!他相信自助者,天才助之,自棄者天必棄之!

當初父母雙亡的時候,他還年少,對這些不懂,只想着一切按照喪葬習俗來,某親戚欺他年輕不懂行,找了倆兒假和尚,騙了他兩萬多塊錢。還被他無意間撞見分贓的情景,自那以後,宗教在他這裡就成了哲學,再沒有其他的意義。

如今穿越了,或許冥冥之中真有天神,他願以誠心,祈求父母在天之靈安息,祈求在現代的薛晴和心愛的公主安康,餘者別無所求。

薛偲辦事十分具有效率,當天下午就聯繫好城中清虛觀的道長

,於下元節前一天開始,舉行三天的冥陽兩利道場。

下元節朝廷只放一天,薛朗不得不請假兩天,好在,手頭的公務都已忙得差不多,該安排的也已經安排好。且過完下元節沒幾日便是冬至,冬至朝廷也要放假的,是年底難得的清閒日子。

薛朗在家忙着做法事。早朝的朝會上,御史正慷慨陳詞,聖人面沉如水,盯着宣讀奏本的御史,恨不得把人盯出個洞來!

御史不爲所動,滿面正氣,語調十分的鏗鏘有力:“……關於白疊子的新發現和利用,利國利民,安國平陽公主身爲帝女,安享榮華富貴之餘,不思報效家國,與民爭利,敝帚自珍,誤國誤民,實不該也!”

聖人面上看不出喜怒,問道:“那據潘御史看來,平陽當如何做纔是?”

潘御史立即道:“啓稟聖人,眼見寒冬將至,請聖人本着體恤之心,仁義之道,着安國平陽公主交出今年所採收之全部白疊子花綿,盡數製成聖人所說之棉襖,發放到北地邊軍手中 ,以抵禦嚴寒。並請聖人下敕,請民部、司農寺諸司協作,大力推廣白疊子種植!!”

聖人道:“卿家真真一片拳拳之心,皆是爲民爲公。”

潘御史嚴正道:“此乃臣之本分,不當聖人誇讚。”

聖人不置可否,眼睛望向殿中的大臣們,朗聲問道:“在座諸公,還有誰贊同潘御史之言?來,拍個笏板與朕聽聽!”

今日乃是大朝會,三省六部加上在長安的職事官皆在朝,唯有薛朗因家中要做法事,請假沒到。

聖人話語落下,還真響起三三兩兩的擊笏板聲,秦王扭頭,想看看是誰在擊笏板。聖人高坐御座之上,視野更廣,看得也更清楚,心頭梗着一口氣,想吐又吐不出來!

朝會之所以說到這裡,一切皆因聖人上朝時的一個顯擺——

結果,這一顯擺竟出了問題,御史臺居然蹦出來個二百五,當着朝廷諸公,在朝堂之上,直接就參平陽公主與民爭利!

(本章完)

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