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

與來時的喧囂不同,薛朗回長安回得特別低調,打早出發,沒有大隊伍的冗長,就他帶着護衛、僕從回京,蘇寒還要留着,等平陽公主一起回長安。

話說,蘇寒聽說薛朗要回長安,而他不能跟着一起回的時候,那眼神簡直叫人終身難忘。後來聽說薛朗不帶秀娘一塊兒回的時候,才又滿血滿狀態復活,把薛朗樂的,吃貨做到這份兒上,也是本事!

經過一天的馬車顛簸,回到長安的薛朗,略作休息後,第二日特意到民部點了個卯,告知上司裴矩和他的下屬們,他回來了。然後,便一頭扎進紅薯地裡,準備收紅薯。

首先,挑選要留作種子的植株,這個必須要薛朗親自來;其次就是挖紅薯,稱重,給聖人一個準確的產量。

去年進獻祥瑞搞得有聲有色,但一個新的作物,推廣不是簡單的事情。一者去年種子有限,二者大家多處於觀望狀態。畢竟,這年頭,糧食減產那是會死人的。

但凡大家族,主子加上僕役,一兩百口人是很平常的事情,貿然引種新作物,若是成了還好,若是失敗……歷史上,農民起義幾乎都有一個原因,肚子吃不飽,活不下去!餓肚子能把人逼瘋,逼反!誰家都不敢冒這個險,所以,在長安的產量沒出來之前,大多持觀望態度。

薛朗用腳趾頭想都可以知道,等紅薯、土豆的產量一出來,京中各大家族,甚至是天下能排的上號的郡望之族,只怕到時候都坐不住了。這些傳承數百年的家族,比普通百姓更知道手中有糧心不慌的感受,到時候,少不了一番龍爭虎鬥。

不過,這些政治上的事情,薛朗不打算摻和,到時候全部上交給聖人,他就兩手一拍,做別的事情去。

薛朗做事喜歡有計劃、成算,在採挖之前,先把人集中在一起,就蹲在地頭,教他們怎麼挑選適合留種的植株,又應該如何保存等等,把事情都說清楚後,纔開始動手採挖。

司農寺的楊正卿也參與此事。聽到薛朗說紅薯可以採挖了,還大張旗鼓的

使人備了許多的柳條筐,趕了長長一隊四輪馬車來,完了問薛朗:“薛侍郎看,這些可夠了?”

薛朗去年進獻的紅薯,聖人直接讓人種了五十畝。紅薯畝產兩千到三千公斤(鑑於作者君拙劣的數學水平,就不換算了,大家自己腦補)左右,五十畝的紅薯採挖出來,簡直能堆起來一座紅薯山。

所以,薛朗看看楊正卿準備的東西,堅定地搖頭:“肯定不夠!不過,多來兩趟好了!”

楊正卿有些嘀咕,等堆在他面前的紅薯越來越多,他下巴也距離嘴巴越來越遠的時候,他才明白過來,薛朗真乃實誠人也,半句都沒虛的,相比起採收的紅薯,那些柳條筐和馬車,真的太少了。到最後,爲了稱重方便,乾脆用麻袋裝了直接稱,稱完了記下數據,緊接着下一袋。

薛朗本着看熱鬧不事大的原則,還特意讓運紅薯的隊伍去長安城內繞一圈,再把紅薯運到粉條作坊去。於是,京城人民這幾天的日子可熱鬧了,每天都能看到長長的,運紅薯的隊伍。

看着一車又一車紅薯從城裡經過,很容易就喚起大家關於去年的記憶,京城之內,四處打聽紅薯消息的人,漸漸多起來,有那精明且注意留心的,大致數了下運輸的車次,自己估摸一下產量,自己都把自己嚇一跳。長安城內,一時間,暗流涌動。

不過,這些不在薛朗的考慮範圍之內,他的目的就一個,造勢,聲勢越浩大越好,把大家的興趣都勾起來,讓大家都緊迫起來,才方便聖人回來做交換,把紅薯的利益最大化。

五十畝紅薯,幾天功夫也就挖完了,薛朗把每日稱重的數字一彙總,滿意的點頭,對楊正卿道:“五十畝紅薯,共計收穫一萬兩千多公斤,平均一下,畝產與比之葦澤關時多了少許,不過,出入不大。充分證明紅薯是一種高產穩產還易種的作物,明年可以推廣了!”

“嘶!”

楊正卿倒吸一口氣,聲音都情不自禁的抖起來:“方纔未聽清,幼陽說合計多少?”

薛朗又把

數字報了一遍,精確到個位數。薛朗道:“數據出來,可以奏報聖人了吧?”

“對,是該奏報聖人……唉喲!”

楊正卿也不知是驚訝的還是歡喜的,居然掉田埂下去了,問題是,從田裡坐起來,臉上都還掛着傻笑。

薛朗嚇了一跳,連忙和他的貼身小廝一起,把楊正卿扶起來,不過,一身官袍就不能看了,半個身子全是泥土:“楊正卿,您沒事吧?有沒有摔到哪裡?”

楊正卿也不管身上的泥土,拍着大腿哈哈大笑,神情激動莫名:“有生之年啊,想不到楊某有生之年也能見到五十畝地種出上萬斤糧的日子!不枉此生,不枉此生!”

薛朗笑道:“楊正卿,還有土豆沒收呢,土豆的產量只會比紅薯高,不會比紅薯低!您現在便這般激動,收土豆的時候怎麼辦呢?”

楊正卿一愣,旋即大笑起來,爽朗的道:“幼陽 此言有理,看來我的養氣功夫還需修煉。”

說笑兩句,在楊正卿的提議下,兩人一塊兒合本上奏,向聖人報豐收之喜。

且不提聖人李淵在仁智宮收到這份喜報會有多麼的歡喜,長安城內,經過薛朗那麼大張旗鼓的一番操作,酒肆飯店,各家客廳、案頭,不論權貴還是百姓,皆在議論紅薯的豐收,猜測聖人何時會正式推廣。

東宮——

太子李建成盤坐於坐榻上,望着案几上一摞兒帖子,目光深沉。政事堂的老爺們,也在座,每個人臉上的表情,皆有些複雜。

太子:“這個薛幼陽,弄出這般大的陣仗,倒叫我等頭疼!”

裴寂往常笑眯眯的臉孔,今日也是愁容滿面,嘆道:“不瞞太子殿下,我府上的拜帖,邀請赴宴的帖子,已然排到一月後。”

“臣等亦然。”

一羣老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顧無語。太子靜默一陣,方纔道:“此事,事關重大,薛朗又弄得人盡皆知,一切還需父親定奪,且等父親之敕令吧!”

“喏。”

(本章完)

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七卷_第553章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