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

江臨的岳丈在國子監任職,乃是國子監裡的算學博士。住宅並不在內城,而是在外城的坊裡。

長安大,居不易。這句話並不是空話,不是所有做官的都能住得起長安城內的房子,住房困難不止存在現代,古代也有,還是一個普遍現象。

在唐朝,有向單身光棍的官員提供單身宿舍,但是,如果拖家帶口,單身宿舍就住不成了。若有御賜的宅邸或是家資豐厚的,可以購置現成的公館或是購地建房,如果經濟條件差,那住陋屋的也不是沒有。

玄宗時的宰相姚崇就是這樣。經濟條件差,只能在城郊買地建房,但是城郊上班不方便,便在內城距離皇城近的客棧里長期包了一間客房。

後來,玄宗知道了,先是給他在專門迎接外賓的四方館闢一間房,可以讓他攜妻兒居住。不過,姚崇覺得四方館的房子“館局華大,不敢居”爲由,沒搬進去。之後,玄宗出錢給他在興化坊造了座宅邸,纔有姚崇宅的由來。

江臨的岳丈能在外城有宅邸,想來已經是家裡經濟條件不錯的緣故。想想著名的大詩人白居易,在長安幹了十年,存的錢也不夠在長安買房。最後在長安的衛星城渭南買了一幢房子,休沐日過去住住,上班的時候就在長安長期租房,就跟現代許多在北京買不起房子,只能在周邊買房的上班族一樣。

不過,就是這麼好的條件,那位蘇博士也沒悔婚,依舊守着婚約等江臨上門,算得上真正的人品上佳。如不是除了姓盧的那件事,估計也不會有波折,會讓女兒一直等下去。

薛朗命荷香準備禮物的時候,比之常禮,厚了三分。一時代表他與江臨的親厚,二是表達對蘇博士的敬佩。

並非他不想準備重禮,而是曾有位阿姨教過他,與親朋好友往來,送禮不要送太貴重,所謂禮尚往來,送人太貴重的禮,條件好的還罷,如果是條件差的,那是給人增加負擔。當然,喜歡佔人便宜的排除在外,那般人,你全部家產送他,人家也覺得是應該的。

薛朗、

江臨都換了身新衣裳,看着時間差不多,讓人備好馬車,準備出門。江臨道:“大哥,可否把包子它們帶上?”

薛朗疑惑的問了一句:“爲什麼?”

包子聽到有人喊它的名字,已經機靈的跑過來,一邊甩尾巴一邊圍着薛朗打轉。江臨笑道:“大哥與靈犬的事蹟,如今已傳遍長安,想見識靈犬風采的不知凡幾。小弟之岳母與娘子也聽說了,仗着小弟與大哥的親厚,想一瞻靈犬風采。岳母說,如若能招待靈犬一頓,也是榮光。”

薛朗哈哈大笑:“好!那就帶着包子它們去叨擾姻嬸一頓。”

包子一聽要帶它出門玩兒,立即興高采烈的汪了一聲,尾巴搖的那叫一個歡,都不用人說,自己就去把食盆叼了塞揹包裡,把狗揹包攤在地上,兩隻前爪套進去,然後衝着主人“汪”了一聲,一副着急出門的樣子。

薛朗無語,不就是到長安以後,很少帶出去撒歡嗎?這郡公府也蠻大的,也足夠狗狗們撒歡了,怎麼包子還是一副被關急了的樣子!

“汪!”

居然還嫌棄主人動作慢。薛朗簡直無語問蒼天了,只得走過去:“好了,好了,馬上就出發,着急什麼!”

給四隻狗狗的食盆裝進揹包,讓它們背上,然後一起上馬車,向着外城出發——

薛朗出門,護衛們自然要跟着。江臨騎馬,薛朗坐馬車,除了駕車的護衛,其餘皆騎馬跟在後面。

一路出了內城,到外城的範圍,江臨道:“岳丈家資有限,買的房子在懷遠坊,大哥且隨我來。”

薛朗應了一聲,江臨策馬在前領路。

這時候的長安城,雖然經過歷代發展,但其實還是很空曠的,地廣人稀,還沒有盛唐之時百萬常住人口的景象。

甚至在靠近西北城門的升道坊之類的,竟是荒僻之地,渺無人煙。西南邊的長壽坊甚至還有記載曾有猛虎出沒。

懷遠坊就在西市和長壽坊之間,確實算是荒僻之地,不過,一個太學裡的算學博士,能買得起長安城內的房子,已經算是不錯了。

裡坊與裡坊之間有着寬闊的街道,裡坊則被又高又厚的土夯牆圍起來,街道兩邊都有用做排水的側溝。坊牆就距離側溝一米多將近兩米

的距離。

每個裡坊都有坊門,除了靠近皇城的幾個坊只開東西向門,不開南北門外,其餘的裡坊都有東南西北四道坊門。坊門內有門吏值班,日出開門,日落關門,裡坊外面的街道是有宵禁的,天黑了敢在外面溜達的,如果被金吾衛抓去打屁股,千萬不要喊冤,按律“犯夜者,笞二十。”

裡坊裡面除了民居,也有商鋪。坊外有宵禁,裡坊裡面則不禁,當然,想過如現代般的夜生活是不可能的,跟古人的作息習慣衝突。

薛朗覺得這樣也挺好,起碼,市容市貌和車馬通行有了保障。古代出行全靠馬車和馬匹,街道兩邊要是可以擺攤之類的,影響太大。

說起來,薛朗雖然住在興道坊,可都沒出去逛過。皇城附近的幾個坊,王公貴族住的多。王公貴族的宅邸,佔據面積都大,除去官宅,自然沒有給私人開商鋪的位置。例如像平陽公主那般受寵又有功在身的公主,她的府邸整整佔據了大半個裡坊——

本來公主的府邸多集中在崇仁坊,平陽公主府邸佔地面積太大,聖人就賜住光祿坊。整個光祿坊,除了平陽公主的宅邸,就是蕭瑀的宅邸,只這二位,就把整個光祿坊給佔了。

“汪嗚!”

豆漿突然叫了一聲,一邊叫一邊還回頭咬屁股!這個動作——

薛朗試探的問:“豆漿你想來小的還是大的?”

“汪!”

豆漿叫了一聲,前身伏低,兩隻爪爪矇住臉,這還不好意思了!

薛朗笑起來:“好,好,放你下去方便!”

叫停馬車,放豆漿下去。豆漿如今肚子還不算大,跳下馬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豆漿似乎有些害羞,自己跑到拐角處薛朗他們一羣人看不到的地方去。

薛朗不放心,叮囑了一句:“豆漿,別跑遠了!小心有冒失的衝撞你!”

“汪汪!”

豆漿應了一聲,似是表示聽到了。薛朗不放心,正待下馬車,江臨道:“大哥不用下來了,小弟過去看看就好。”

說着,就策馬過去,薛朗坐在馬車裡就沒下來。

江臨過去沒多大一會兒,就聽見臨街突然傳來一聲大叫——

“有狼!快來人射殺!”

(本章完)

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