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

事情皆有好壞兩方面!

不管什麼樣的政策和計劃,身爲制定人就要儘可能的考慮到方方面面,朝議的時候不僅要議好的一面,壞的一面必然也要有所準備。世上沒有完全完美的事情。

薛朗的習慣,考慮事情的時候,往往同時考慮好壞兩方面,所謂兩權相害取其輕。很多時候,沒有那麼多機會給你改正,機會錯過了就是錯過了。薛朗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思考方式,儘量的理智,儘量的客觀。

在座皆是飽學之士,對薛朗產能過剩的說法,聽了略一思索就明白了。秦王道:“薛郡公這產能過剩形容得頗爲精妙。”

薛朗朝秦王拱拱手算是感謝。薛朗道:“其實不需要憂慮所謂產能過剩的問題。不知道諸公是否關注過我朝的經濟運行模式的問題?”

“經濟模式?何意?”

這是李淵問的。薛朗默默蛋疼,想了想,道:“就是我朝經濟運行之總體特徵。”

李淵點點頭,道:“薛卿繼續。”

“喏。”

薛朗道:“我朝之經濟運行,可以說從古至今,有幾個總體的特徵一直沒有變過,可以歸結爲運行模式。”

衆人面上一時間皆有點兒迷茫之色,顯然這個問題沒人關注過。薛朗接着道:“我朝的經濟運行,總體來說,可以稱作小農經濟,最大的特徵有三。其一,分散;其二,封閉;其三,自給自足。”

衆人還是一臉迷茫之色,也對,古代幾乎沒有專門研究經濟的人,自然懂的人就少。李綱道:“自給自足尚能理解之,分散、封閉從何而來?老夫不明其中之義,請幼陽解惑。”

薛朗道:“所謂分散、封閉,其實可以一起說。我朝之生產耕作,可以說自上古以來,皆是以家庭爲主,男耕女織,自耕自食,自給自足,既分散,又封閉,幾乎很少有商品上的流通。”

太子迷茫的問道:“薛郡公,如此不好嗎?男耕女織,各有其職,方能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太子這個問題問得好,作爲統治者的

角度來說,自然希望民衆都有事情做。有事情做就有產出,有產出就能填肚子。大家都忙,就沒空閒鬧事,社會就能安定,對統治者來說,自然是安定最爲重要。

薛朗道:“稟太子,無所謂好壞,這只是我朝經濟的特徵,所謂存在即合理,這些特徵能廣泛存在,說明是被社會、時代、百姓所承認和接納的,是適宜的。所謂天下大勢,順勢應時,既然是被時代和百姓接納的,那便是勢。朝廷自需順勢而行,則國泰民安,如若逆勢而行,那就是不給人活路,這是要出大事的!”

薛朗說得通俗易懂,太子也不是全然草包,一聽就懂了,還彬彬有禮的道:“建成受教,多謝薛郡公。”

薛朗連忙還禮:“太子客氣。”

李淵擺擺手,道:“薛卿請繼續解惑。”

“喏。”

薛朗接着道:“縱觀歷朝歷代,百姓生活之所需,衣食住行,幾乎都是自給自足的模式。除了鹽是人人皆需要,自己無法生產故而全國都流通外,即便是金銀絹帛,在有些鄉下地方,幾乎都很少流通,而是多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

衆人一聽,再思索對照,還真是如此。中國的銀、銅其實不多,歷朝歷代之所以沒出現銀、銅危機,其實很大原因是民間交易,除了銀、銅,多以絹帛代替。絹帛布匹也是可以當做銀錢使用的。

薛朗看大家都已經想明白,便接着道:“根據這樣的經濟運行模式,其實完全不用擔心會發生產能過剩的問題。首先,以家庭爲基礎的生產模式,限定了產出;其次,封閉的特點導致的就是沒有流通渠道,也沒有流通的需要,既然沒有需要,就不會有多餘的產出,肯定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爲首要之事,不會有太多剩餘;最後,因爲分散,即便每家每戶皆有一點剩餘,問題也不大,因爲形不成規模,只要沒有形成規模,就不會氾濫成災,也就不存在產能過剩的危險。所以,諸公的擔憂,完全可以放下,無須掛懷。”

薛朗發完言,坦然望着大家。

“好!”

李淵帶頭誇讚,衆臣……包括太子,皆以笏擊掌表達對薛朗精彩發言的讚賞。薛朗身爲末學後進,自然只能躬身作揖表示感謝支持。

一直保持沉默傾聽,安靜思索之態的秦王,這時才道:“今日聽薛郡公一席話,世民對‘士農工商’之語,心中若有所悟。如若依照薛郡公之語,對待商者之問題,無需如臨大敵,給予太多重視乎?”

這話問的,不止薛朗暗自喝彩,即便是幾個老臣,聖人李淵,也忍不住多看了秦王幾眼。秦王這悟性,這舉一反三的能力,這還真是天生的,別人羨慕不來,也嫉妒不來。

李建成也不是草包,但是,比之秦王的靈慧而言,資質顯得太過普通,這是天才與凡人的差距,非人力可改變的。薛朗都忍不住想同情他一下了。不過,顯然不能,只能在心裡默默嘆息,可憐的太子。

薛朗道:“所謂士農工商,其實是相依相輔,相互依存的。如果只論分工,不論其他,農、工、商其實都可以算是生產者,士是管理者。其中,農是最基本的生產者,生產出基本的物資,然後是工加工成商品,最後是商促使商品流通。所謂有需要纔會有存在,存在即合理,士農工商皆是社會運行的一個環節,對商人的存在,不需要如臨大敵。還是那句話,人要生存,衣食住行皆是根本,商人的存在,要有富餘的產出之後才行,如果連肚子都吃不飽,怎麼做商人?只是呢,朝廷身爲管理者,在現在仍有許多人都無法保證溫飽的情況下,政策上向農耕傾斜,勸農之策乃是國之根本。”

秦王聽得眼現異彩,向薛朗致謝道:“多謝薛郡公指教,世民受教矣。”

李淵也聽得若有所思,摸着鬍鬚道:“今日薛卿所言,其中一些道理,往日也有博學大家論過,可皆無有薛卿今日這般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薛卿大才,平陽有功也!”

這個評價蠻高的,薛朗謙虛道:“聖人過譽。既然秦王問到商人的問題,其實微臣還有幾句話想說。”

李淵感興趣的看他一眼,道:“薛卿家且講來。”

(本章完)

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七卷_請假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