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

平陽公主準了江臨一月假,許他進京議親。薛朗致謝後,也沒忙着離開,而是厚着臉皮道:“其實,屬下還有一樁事務,想請殿下幫忙。”

“何事?”

平陽公主到爽快。薛朗道:“阿臨失約本不應該,箇中緣由雖然情有可原,可也不是處事之道,如今我做了阿臨的兄長,也算他的長輩了吧?是不是應該由我從中解說一二呢?請殿下指點。”

平陽公主略一沉吟,道:“阿臨家中無有長輩,幼陽身爲兄長,爲表誠意,是該出面纔是。你可修書一封,讓阿臨轉交他之丈人即可。”

薛朗不好意思的道:“屬下也是這麼想,不過,我寫文章的水平臭不可聞,讓我寫信,只怕將要說成的親事會黃掉吧?”

公主殿下失笑:“竟會如此嗎?”

薛朗正色道:“有很大的可能。所以,請殿下幫忙潤色一番,可好?”

這封書信不能找柳女官,柳女官一個未出閣的女子,怕潤色不到位。其實找韓進最好,可惜,跟韓進的交情沒到那個程度,最後只能厚顏找公主殿下。

平陽公主微微一笑,倒是沒反對,隨手抄過紙張,提起毛筆,立即有侍女來幫忙磨墨——

這個薛朗也幫不上忙,他不會磨墨。

平陽公主一邊沾墨,一邊問道:“幼陽的意思是?”

薛朗立即把自己的想法說了說。公主殿下幾乎一蹴而就,一手簪花小楷飄逸飛揚,有如臨風玉樹般,透着一股俊秀靈透之態,無有一般女子的秀氣。

唐朝是書法藝術大發展的朝代,特別是楷書,大家比比皆是。李淵陛下的一家子裡,就出了好幾個擅長書法的,想來是家學淵源的緣故。

薛朗感激的抱拳,接過來,就着紙張,掏出鋼筆抄寫一遍。平陽公主見狀,道:“幼陽操心江二郎的婚事,倒不操心自己。”

是不是隻要是大齡青年,不管在現代還是古代,都會被人問結婚的問題?可他才25歲啊!

薛朗蛋疼的求饒:“殿下求放過,求不提!”

平陽公主莞爾,這才作罷,沒再提及。

過完端午,氣溫

漸漸升高,天氣也越來越熱,換上針線房給做的夏衣,倒也算不得熱。包子的狗崽都睜眼了,雖然還不太管事兒,但眼睛黑漆漆的,煞是可愛。包子吃得好,奶水足,狗崽都長得圓滾滾的。

熊壯來看了幾回,每次包子都不讓靠近,只能薛朗抱出來給他看看,喜得熊壯忍不住翻了兩跟斗。工坊的師傅們,匕首已作出成品,就是望遠鏡,鏡片一直沒突破。

試過用白水晶,可是,天然水晶都有些雜質,全然透明的幾乎沒有。現代販賣的完全透明的一般都是人造水晶,說白了也就是玻璃切割的。

實在沒有合適的鏡片,最後也只能用白水晶代替,清晰度自然比不上玻璃鏡片,不過,也勉強能用。

隨着農莊產出的提高,熊羆軍訓練量在漸漸加大,熊羆軍對牀弩、神臂弩的使用技巧,也在漸漸地提高。

端午節一過,小麥差不多就該收了。農莊沒種小麥,自然不用管,但是,駐軍的公廨田卻需要管管,這不僅是來年的軍糧,還是官員們的俸祿。

按軍制,府兵服兵役須得自備軍糧,國家只提供軍械、馬匹。然後國家減免軍戶的賦稅和勞役,所以,這年頭,願意做府兵的人還是很多的。

公廨田的收種,自有往日的章程,薛朗來管也不過是蕭規曹隨。今年老天爺還算給面子,糧食可算豐收。

因爲太忙,體力消耗加大,薛朗恢復了一日三餐的規矩,每天早上起來隨便吃點兒麪條或是喝完粥墊墊就騎上自行車出去,中午再回來吃一頓。

因爲麥收,路上多了許多平時不用的四輪馬車,這些馬車一般都是兩匹馬一起拉,又長又寬,跟平時乘坐的馬車比,這可算得上巨無霸,在路上調頭、轉彎等,皆十分費力。

這時候農忙,不管男人、女人,只要是有把子力氣的都要往田裡去,就連小孩兒,也要挎個籃子跟在後面撿麥穗,講究顆粒歸倉。

薛朗先騎着車去紅薯地溜達了一趟,看紅薯的長勢,差不多再有個把月就能收了。土豆成長期跟紅薯差不多,收的時間也差不多。花生和圓白菜還需要一段時間。南瓜其實也可以吃了,不過,考慮到留種

問題,還時養透了再摘。

從紅薯地出來,正準備騎上車回家,看路上有裝滿的四輪馬車經過,便停在路邊樹蔭下等一會兒——

“駕!”

路邊有輛裝滿麥穗的馬車,正在轉頭。因爲裝滿了沉甸甸的麥穗,車輪在路面上壓出了深深的痕跡,裝的太滿了,馬伕調頭的時候都站在側面,一邊拉繮繩,一邊甩馬鞭下令,指揮着馬轉頭。

馬兒奮力的轉着,薛朗依稀好像看見有個小孩兒在馬車後面,不知道馬伕看見沒:“等等,馬車後好像有人!”

自行車都來不及停,直接跳下車往車後跑去,只聽一聲清脆的“哎喲”聲,有個女孩子應聲而倒,滾到一旁,懷裡還抱着一個大約兩歲左右的小孩子。

“撞到人了!”

旁人紛紛喊起來,車伕立即一聲“籲”只會馬兒停住,兩個青年一左一右的同時向摔倒的女孩兒跑去。

薛朗明明在兩人之前動作,最後卻還趕在了兩人後面,兩個青年年歲差不多,皆穿着麻布衣,只是一個是灰顏色,一個是藍色。

身穿灰衣的青年顯然動作更快些,衝過去一把把小孩兒從女孩兒的懷裡抱出,也不管被救後還哇哇大哭的孩子,只小心的扶起女孩兒,急切的問:“阿璐,可有哪裡受傷?”

顯然這兩人是認識的。薛朗掃了一眼救人的女孩兒,覺得面熟,想了想卻是那日追着他自行車看稀奇的小少女。

被灰衣青年稱作阿璐的小少女,皺着眉,邊吸氣邊小聲道:“阿兄,只怕是撞到腰了,腰好痛。”

此時,藍衣青年插嘴道:“我乃醫者,令妹的傷,我可幫忙看看。”

灰衣青年看藍衣青年一眼,道:“我認識你,近日常在鎮上擺攤看診的醫者,醫術不錯,只是,你乃是青年男子,如何能看我妹子的病症?豈不知避嫌乎?”

小女孩兒傷的是腰部,藍衣青年確實不太方便。圍觀了好一會兒的薛朗這才插嘴:“這位小郎君,令妹的傷勢既然不方便讓另外一位小郎君看,可以隨我來,我帶你們去找葦澤關的醫令,那是位醫術精湛的長者,想來給令妹看診應該合適。”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三卷_第208章 情商缺乏症患者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