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

“劉醫令,甘草!”

“來了!”

甘草來開門:“郎……薛諮議來了,快請進。”

薛朗沒動:“怎麼不叫郎君?”

甘草靦腆道:“師父說薛郎君升任大官,不能再以郎君稱之。”

薛朗道:“我倆什麼樣的交情,能跟常人一樣嗎?還是叫郎君吧,你叫諮議,我還以爲你叫別人呢。”

甘草露出大大的笑容:“喏。郎君說話還是一如既往地有趣哩。”

“那是,哪有升個官就就變個人的道理。”

兩人說笑着進去。劉醫令見到薛朗正欲行禮,薛朗連忙一步上前扶起來:“劉醫令這般行事,可是在趕薛朗走?”

劉醫令大笑:“好,那還是如從前一般?”

“當然。”

甘草來把長儉挎着的籃子收走,薛朗道:“這是我院中自己包的糉子和煮的雞蛋,過節大家吃個意思。”

“薛郎君有心了。”

寒暄了幾句,過節薛朗也不好太打擾別人,便藉口告辭走人。回家又使人給鄰居熊郎將和易參軍送了,兩家也分別給薛朗送了糉子。

薛朗又使人給公主殿下和柳女官送了糉子和雞蛋,剩下的也就不多了。薛朗一個人就把剩下的鹹糉子包圓了,熊郎將家和易參軍家包的都是甜糉,只是,甜度比不上現代的那些。因爲這時候的糖多是麥芽糖做的,比之現代多采用的蔗糖,甜度略清淡些。

剛坐下啃了一個鹹糉子,如圭內侍官來了,領着一串人,代表公主殿下來給屬下們送過節福利。

按規制,過節的時候,公主府中額外發了許多東西,油、芝麻什麼的,亂七八糟一堆,算不得多,只是俸祿之外的過節福利。

如圭送來的,是公主殿下給親近的臣屬賜下的。有糉子,有兩壇酒,還有四色小菜。

如圭道:“殿下知薛諮議海量,特意多賜酒水一罈,公主說,望薛諮議開懷暢飲,歡度佳節。另有四色小菜,乃是按照京中菜色所做,請薛諮議品嚐。”

“多謝公主,屬下定當用心品嚐

。”

如圭沒有多留,估計還要去別處送賞賜。公主殿下賜下的四色小菜,也不全是菜,一道是烏雞羹,烏米飯,乾魚膾,糖蟹。秀娘說,皆是常見的飲食。薛朗嚐了,別有一番滋味。

叫長儉從屋中搬出一張方桌,兩個矮凳——

這些都是新打的傢俱,刷了清漆,散味兒後已可使用。

擺上公主賜下的小菜,加上自家做的,免去僕役們伺候,讓他們自去吃飯,就薛朗和江臨兩個,自斟自飲。

只有兩個人,自然不講究什麼食不言寢不語,兩人邊吃邊聊,薛朗問江臨:“阿臨,你可想過娶妻的事情?”

薛朗自己無心成親,卻不代表要江臨也同他一般,再說,一屋子光棍也不好看。作爲兄長,這些事自然該他操心。

江臨臉孔通紅,也不知是羞的還是喝酒喝的,道:“小弟的親事,大哥不用操心,我有一青梅竹馬之未婚妻,本已準備成親,誰知道小弟父母先後亡故,爲守孝,耽擱親事至今。年前丈人調任進京,約定待出孝後,小弟進京迎娶。”

薛朗訝然道:“既然約定好,爲什麼你沒去京城,反而來投軍?”

江臨羞愧道:“小弟家道中落,身無長物,如此境況,怎好意思進京迎娶!娶回來不是讓染染跟着小弟受苦嗎?”

薛朗皺眉:“這是你的想法?”

“對。”

薛朗道:“雖然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是我並不贊同你處理的方式。既然已經約定好,你就應該守約,不管是立即成婚還是讓岳家待你幾年,你都應該當面說清楚,這纔是處事的誠意。你這樣避而不見,有約不守,你讓岳家怎麼想?”

江臨一呆:“大哥是說小弟做錯了?”

薛朗嚴正道:“錯了!男子漢大丈夫,有事就當面說清楚,你這樣逃避,成全了自己的自尊心,可對方呢?女子韶華易逝,人言可畏,以後是要做夫妻的,多爲對方想想。”

江臨點點頭,旋即有些不安:“這……這該如何是好?”

薛朗想了想道:“過了端午就快麥收了,事務

繁忙,我也不會離開葦澤關,我做主,我明日替你向公主告假,請公主出具文書,讓你騎馬趕路,你後日就啓程,去京中一趟,與丈人好好賠罪,協商好事宜再說。該娶親就娶親,不用心虛,如今有我替你擔待,不用怕。”

“大哥!”

江臨頗爲感動。薛朗語重心長:“聽我的,婚姻大事,遇到合心的不容易,當珍惜再珍惜纔是。需要用到銀錢的地方,儘管開口,不要多想,銀錢不過是身外物,你我都還年輕,以後肯定不止於此,我有信心,你有嗎?”

江臨重重點頭:“有大哥指點,小弟也有信心。”

薛朗笑起來:“既然你也有信心,就先用我的錢,把未婚妻娶回來,我們兄弟倆好好地幹一番事業,如此也算報答了公主殿下的知遇之恩。”

江臨重重點頭,答應下來。

吃完飯,薛朗叫來荷香給江臨收拾,就用他穿越時背的雙肩揹包,給他收拾了衣服、盤纏,還從裝珠寶的箱子中,拿了些珠玉裝上,給他留着路上應急。

細細交代了揹包的用法,讓江臨背上試試,調整揹包帶長度——

江臨的身量比之薛朗略矮,不過在這個時代看來也算不得矮,薛朗目測足有1米78以上,不會超過1米8,加上他的武藝和力氣,足以稱作壯士。不像薛朗,徒有身高,無有力氣。

待過完端午第二天,薛朗找上公主殿下門去,請求公主殿下給江臨准假。薛朗道:“屬下知道,此時並不是告假的時候,不過,婚姻大事,不能兒戲,答應好了的事,就當好好地當面跟人說清楚,所以,不情之請,懇請殿下准許,待阿臨回來,再治罪也不遲。”

葦澤關上下正熱火朝天的練兵、屯田,江臨的職務也在葦澤關,總不能別人都不準請假,而他搞特殊。

平陽公主道:“看在幼陽一片兄長之心的份上,準了。待阿臨回來,就讓他到熊羆軍中去,好好操練一番。”

這哪裡是罰,明明就是獎!

薛朗心知肚明,連忙致謝:“多謝殿下,殿下如此厚愛,阿臨如何當得起。”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