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愧疚與補償

就在惆悵的時候,張巧兒突然想起宿在他處的兩個孩子,這個時候也要起牀了。生怕被孩子看出來什麼的她,急忙擦拭了一下自己的臉,忍着滿身的疲憊起身穿衣。昨夜的一夜風雨,雖說沒有像上次那樣,讓她差一點連牀都起不來。可依舊讓她,感覺到異常的疲憊。

相對於在牀榻上也溫文爾雅的丈夫來說,那個年輕男人實在太能折騰了,自己丈夫就算沒病的時候也遠遠比不上。一個人,根本就應付不了他。昨兒夜裡,一次那麼多的人服侍他,自己居然還被他折騰得渾身痠疼。而更讓她羞愧的是,昨兒夜裡黃瓊在折騰他時搞出的花樣。

一想起昨兒自己與黃瓊,張巧兒臉上不由得又是一陣陣紅暈。生性保守,更是從來沒有做過那些的她。那裡會想到牀榻之間,居然還能有那麼多的花樣。尤其是他還讓別人用嘴那個,實在讓人一想起來有些羞愧。虧他還是一國儲君,居然如此變着花樣的折騰這些女人。

雖然沒有強迫自己也那麼做,可她也有些擔心今兒夜裡,那位太子爺還不會放過自己。所以強忍着此時滿身的痠痛,只想着快一點出宮回家。她原本就沒有打算留在宮中,這次進宮不過是在那位太子爺逼迫之下無奈的選擇罷了。眼下經歷了昨夜的她,更想快一點逃離這裡。

只是在她帶着孩子準備離去時,卻被一個太監領到了秦氏院子裡,一座工字樣的內外兩重的小殿裡面。太監指着已經佈置好的屋子,以及從她家中取來的衣物,還有一些書道:“劉夫人,尊太子爺的吩咐,在劉大人回來或是吐蕃人離京之前,您與兩個孩子就暫時住在這裡。”

“太子爺吩咐了,您留在宮中這段日子裡面,孩子的功課由秦夫人負責。您和孩子的每日膳食,都會比照董夫人她們的來。太子爺說了,讓您就安心和孩子先住在這裡。其他的事情有他在的,讓您不用擔心。太子爺已經吩咐下去了,給您與兩個孩子置備一些衣物。”

“一會內侍省織造院的裁縫,就會過來給您和兩個孩子量尺寸,裁剪一些新衣物。所以奴才們,昨兒去您家取東西時,只給您和孩子取了幾件臨時換洗的。請夫人放心,給您帶過來的衣物,都是由宮女收拾的。太子爺說了,奴才們若是敢動一手指頭,便打斷奴才們的胳膊。”

聽到這個太監的話,才知道黃瓊根本就沒有打招呼,不僅將自己娘三個住處都安排好了,就連衣物都給取來了。一想到自己的衣物,尤其是那些貼身小衣,被一羣陌生人翻來翻去,張巧兒是又羞又氣。可她也知道那位太子爺做的這麼徹底,至少是暫時不打算放自己出宮了。

想明白這一點,張巧兒即便再不想留在宮中,可也只能無奈接受這個現實。她更知道的是,這位太子爺將自己強行留在宮中,恐怕還不會放過自己。只是看着面前這個太監,一副要強行留人的架勢。知道這恐怕也是那位太子爺吩咐的,自己今兒根本就別想走出去這座皇宮。

再看着兩個同樣不知所措的孩子,生怕若是自己強行離開,不僅同樣走不出去,而且還會驚嚇到兩個本就有些害怕的孩子。眼下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該怎麼辦,卻又明知道留下來,昨夜的事情還會上演,自己還會再一次對不起丈夫的張巧兒,也只能無奈的接受好意。

相對於不甘心的張巧兒,再一次得償所願的黃瓊,卻是心滿意足的來到了萬春殿。昨夜春風得意的黃瓊,批起摺子來卻是格外的舒心。看着書案上堆積如山的摺子,也不會在感覺不順眼了。而看着這位太子爺一改以往的陰霾,便是前來面見的大臣,都有些相當的意外。

雖說不知道,這位太子爺究竟遇到了什麼好事,一副春風得意的表情,可今兒無論是見面還是談事,這位太子爺一改以往眼睛裡面不揉沙子的習慣,竟然沒有那麼在苛刻。雖說要求和標準都沒有降低,可這話卻沒有那麼的強勢了,卻是讓這些大臣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尤其是那位前來請示黃瓊,明兒見兩位密宗活佛安排的禮部尚書。對於他的安排,這次黃瓊基本上沒有爲難他什麼,只是提出了摺子上幾點不足之處。而也許是因爲在羣毆之中受傷的人太多,實力都有些不足。經歷過昨兒的鬥毆之後,那些吐蕃番僧也老實了許多。

至於那些吐蕃的部族首領,以及各部頭人,也都老老實實的待在安排的客棧之中。那些族長與頭人,幾乎不約而同的約束自己的屬下上街。當然也有一兩個鬧事的,酒後調戲婦女的。再被長安府的衙役,以及官兵直接抓回去醒酒後,這些頭人與族長也就更加的老實了。

尊嚴是建立在實力基礎上的。自從大齊開國,桂林郡王攻入邏些城,將末代吐蕃王室幾乎一網打盡。百餘年來,大齊對吐蕃諸部用兵幾乎百戰百勝,再加上不斷分化瓦解。就算再桀驁不馴的吐蕃人,也都被打的老老實實了。尤其是青海湖畔的這些吐蕃部族,更是老實的很。

儘管其內部在相互攻殺,六穀部與青唐吐蕃更是相互之間視若仇敵,可侍大齊朝還是恭恭敬敬的。吐蕃人的老實,讓這位禮部尚書可謂是無比的省心。今兒這位出鎮西京的儲君,更是通過了他幾乎全部方案,更讓這位來之前還戰戰兢兢的二品大員,更是心情愜意的很。

而一天的忙碌下來,黃瓊自己也覺得今兒的效率奇高。也知道今兒高效來自何原因的黃瓊,雖說有些猶豫,但最終黃瓊還是大筆一揮,直接讓還有幾日便要回來的劉昌,在查明長安府所屬州縣之後,再勞心跑一趟延安府。查看一下延安府所屬州縣,災民迴歸以及安置的情況。

派人將手諭送給如今在外的劉昌後,黃瓊多少有些心虛之感。內心之中,對劉昌也不時的升起一陣陣愧疚。只是一想起昨兒夜裡的火熱,實在不想放棄的他,也只能從其他方面補償劉昌了。他知道,劉昌一直都想要外放做一個州縣主官,以便自身才華可以造福一方百姓。

眼下整個陝西路的州縣實缺不是沒有,便是延安府還缺一個知州,待年後給劉昌一個機會不是不可以。只是提起筆來,想要擬一道手諭的黃瓊幾經猶豫之後,還是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倒不是劉昌沒有這個能力,只是在他看來,至少眼下自己身邊更缺乏這種全局型的人才。

想了想,黃瓊還是決定待過了年,還是將其在簡拔一級,從當前的正六品左中允,簡拔爲正五品左庶子,在加一個翰林學士的銜。等他到了四品的時候,直接外放知府更合適一些,這樣將來起點也更高一些。這也算是一種變相補償吧,更何況劉昌自己也有這個能力。

批了一天的摺子,有些疲憊的黃瓊,沒有急着回後宮。而是就在萬春殿,簡單的用了晚膳之後,便起身去沐浴了。明兒要見那兩位,有些事情他還得仔細琢磨一下。儘管老爺子將此事已經完全放手給自己,還從特地派人從京城八百里加急,送來了一大堆的空白官封。

可這些官職,究竟該怎麼封,自己還要在仔細的琢磨一下。吐蕃內部如今已經四分五裂,大的部落之間相互攻伐。而如今僧人日漸得勢,在很多部族之中已經是大權在握,明顯有建立政教合一政權的趨勢。吐蕃腹地的那些部族,對於大齊朝,實際上早已經無任何的威脅。

現在的問題主要是,青海湖周邊的青塘諸部,以及河西走廊的六穀部。這些吐蕃部族,雖說已經歸順大齊,可遊牧所在的地方,對於大齊朝來說太過於重要。一個整個遊牧範圍,幾乎覆蓋了整個河西走廊。不僅絲綢之路受到威脅,而且也威脅到大齊主要軍馬產地。

一個在青海湖周邊遊牧,不僅在地理上對大齊形成居高臨下的優勢,而且青海湖周邊也一樣是優秀軍馬的產地。這兩部的吐蕃,纔是最大的問題。雖說還遠不到心腹之患的地步,可也不能任其發展壯大。但一味的高壓,只會讓吐蕃諸部心存怨恨,反倒是極有可能適得其反。

眼下大齊朝還算安定,這些吐蕃部族不敢造次。但一旦朝廷內部出現變亂,這些吐蕃部族恐怕就未必有如眼下這般馴服了。前一段日子,党項人犯上作亂的時候,無論是青海的青塘吐蕃,還是祁連山周邊的六穀部吐蕃,都出現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甚至其中一些蠢蠢欲動。

如果不是自己雷霆手段,平息了此次党項人的叛亂,恐怕搞不好整個隴右都要大亂。與侷限在寧夏府一地,並被朝廷反覆分割,即便是起兵造反,也難以衝出寧夏府的党項人不同。吐蕃諸部無論是人數,還是實力都在党項諸部之上。若是他們也跟着造反,整個隴右便危險。

好在吐蕃諸部不和程度,還要超過党項人。党項人雖說各部也不和,但是因爲朝廷分割使用,以及百餘年來的漢化,不和歸不和,可還沒有到相互廝殺的地步。而吐蕃諸部,因爲還完全是遊牧狀態,因爲爭奪牧場與奴隸,內部相互廝殺的程度,遠不是党項人可以相比的。

所以,並不贊同一味高壓的黃瓊,才一力促成此次的會盟。但讓這些吐蕃部落真的馴服,單靠佛法是不可能。最重要的,還是再一次分化瓦解,讓他們內部無法形成統一的,足以威脅到西北穩定勢力。而從這一點上來看,密宗諸派即是一個幫手,但也無異於也一樣是對手。

無論那一教派,都不能讓其在吐蕃,無論是吐蕃腹地還是青塘、六穀部吐蕃,形成絕對的優勢。否則那種政教合一的政權,一旦穩定下來,同樣對隴右也是一個威脅。誰說那些大德高僧,就真的會體會上天有好生之德了?這世上又真的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超凡脫俗?

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五百八十五章 舉薦了你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三百七十四章 來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被發現了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二百零四章 溫德殿上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三十章 滑頭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