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

面對不顧連戰疲憊,趁夜來襲的官軍。措不及防,本身就因爲主帥重傷,而軍心以亂的叛軍,根本無力抵擋兩支鐵騎的衝殺。整整一夜激戰下來,無心戀戰的叛軍再一次遭受到大敗。甘河北岸的這兩萬叛軍,連同潰退到這裡的拓跋繼遷所部殘兵,被殺的四散而逃。

爲了保護依舊在昏迷之中的拓跋繼遷,拓跋大信親自帶着,勉強集中起來的兩千党項騎兵斷後。以其與這兩千精騎拼死力戰,最終全部戰死爲代價。才得以保護好不容易清醒過來,但在得知自己率領的五千鐵騎,剩下十不一二後,又一口血吐了出來,重新陷入昏迷之中。

在倉促之間,只能被安置在一頂馱轎內的拓跋繼遷,得以逃回寧夏府。馮舟山與歐陽善親自督率人馬,一直追殺到寧夏府門戶青岡峽。面對着幽幽羣山,又擔心此刻留在環州城中,身邊只有一百親兵和幾十個侍衛的英王安全。才最終決定收兵,帶着繳獲輜重回到環州。

這一戰,僅僅糧草便繳獲了足足三萬餘石,駱駝兩千多峰,戰馬四千多匹,牛羊更是無數。至於俘虜,更是抓了足足上萬人。眼下環州這幾千軍馬,便是短時日之內後面無糧草運到,也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了。拓跋繼遷花費高價,買回來的這些糧食,最終還是便宜了官軍。

而兩萬叛軍最終逃過青岡峽的,馬步軍全部算到一起,僅僅還不到三千人。這兩戰下來,叛軍的實力至少去了四成。尤其拓跋繼遷起家根本的平夏部精銳,損失更加的慘重。八千騎兵,退回寧夏府的還不到兩千人。在賀元鋒帶着的大軍趕到之前,叛軍是無力在南下騷擾了。

雖說苦戰了一夜,但返回環州城的馮舟山與歐陽善兩個人,卻是因爲打了大勝仗而喜氣洋洋,見不到一絲的疲憊。而在他們出擊之後,便一直站在城牆上觀戰的黃瓊,雖說因爲是夜襲,在夜色之下除了叛軍營地方向,隱隱有些火光傳過來之外,其實什麼也看不到、聽不到。

但在二人歸來之後,黃瓊從二人的神色上,便知道了昨夜的戰果。不待二將施禮,心中也是興奮很多的黃瓊,直接走到二人面前,拉住二人的手,由衷的稱讚道:“果然不愧爲我西京大營,所出的精銳之師。這兩戰打的實在太漂亮了,真是活生生的給本王上了一課。”

“昨兒夜間這一戰,打的可都是平夏部的精銳,都是拓跋繼遷的起家本錢。再加上昨兒白天的那一戰,叛軍之中最精銳的平夏部,恐怕是徹底的傷了元氣。恐怕短時日之內,是不敢在流竄出寧夏府。你二人連戰連捷、以弱勝強,此次如能順利剿滅叛匪,你們當居首功。”

看着面前的英王,二人不由得多少有些慚愧。昨兒連續兩戰打的如此漂亮,首功卻不是在自己二人身上,而是恰恰在這位英王身上。若不是這位英王兩箭,連續傷了敵軍主帥以及主要謀士,造成叛軍軍心大亂。連帶甘河以北的叛軍不戰自潰,根本就無法取得如此重大勝利。

昨夜,自己二人提出趁着拓跋繼遷重傷,敵軍軍心不穩,恐怕要急於撤退的心思夜襲敵營之後。也正是這位英王,不僅沒有提出反對,還爲了儘可能多的給自己增強實力。堂堂一介親王,只留下一百親軍外加二十多個侍衛,就待在幾乎已經成爲一座空城的環州城內。

而且在戰事上,從不指手畫腳,給了自己二人最大的權限。哪怕是明知道自己將要面對險境,也從未在干涉過二人任何的決策。如果說慶陽一戰,是馮舟山與杜涉兩個人配合,單獨打下來的。可無論是環州這一戰,還是昨兒那一戰,都可以說這位英王才當居首功。

想到這裡,歐陽善率先對着黃瓊深鞠一躬道:“王爺如此誇獎,我二人實在是受之有愧。此接連兩戰,能取得如此大的勝利,多虧王爺鼎力支持。哪怕是身陷險境也不動如山,對在下二人支持也從未減少。尤其是昨兒白天那一戰,王爺挽三石硬弓,接連兩箭射傷叛匪首領。”

“更射殺叛軍最重要的謀士,還有拓跋繼遷最爲看重的長子,造成叛軍軍心大亂,纔給了我等造成有利戰機。也正是王爺的大力支持,我等才得以順利以寡敵衆,一舉擊潰党項叛軍。所以此戰我們二人首功,我等實在是愧不敢當。此戰之中,王爺纔是當之無愧的首功。”

對於歐陽善的這番話,以及一邊馮舟山一臉的贊同,黃瓊擺了擺手道:“你們二人,不要太謙虛了。本王只是做到了該做的事情,放手給該放手之人罷了。若是沒有你們二人指揮若定,在前邊浴血廝殺。單靠本王一個人,就算有三頭六臂,又豈能取得如此大的戰果?”

“這些功勞,該是你們就是你們的。本王若是爲了自己那點虛名,便是連自己部下的功勞都要冒支,那豈不是冷了這軍心?今後,又有那個人會肯爲真心實意朝廷出力?所以你們也不要因爲本王,是皇子、是你們的上官,便一味的自謙。那些戰功,可都是你們用命換來的。”

不想在這個話題上,繼續下去的黃瓊:“你們這些功勞,本王會如實上奏父皇,事後會重重的封賞。來來,你們與本王說說,根據你們的經驗,叛軍的戰鬥力究竟如何?你們都是親臨一線將領,對這些東西你們應該是最熟悉的。尤其是馮將軍,分別與叛軍不同將領交手過。”

聽到黃瓊這番話,二人對視一眼之後,不約而同的心生佩服。自大齊朝建立以來,歷次征戰,不管統軍的是文官還是武將,首功自然都是統帥的。回朝之後,該晉爵位的晉爵位,該升官的升官。至於他們這些真正在一線衝殺的武官,論功行賞的時候,卻往往被排在後面。

二人都是至少從軍二十多年的人,對於軍中這點陳規陋習自然是清楚的。像是英王這樣,將功勞全部推給下屬的統帥,他們真的還是第一次見到,甚至是第一次聽到。見到黃瓊一臉的真誠,二人表面上雖說沒有再說什麼,可心中這滋味與感覺,與以往是真的不一樣。

面對黃瓊的詢問,對視一眼之後,馮舟山首先開口道:“王爺,末將在慶陽接觸的叛軍,是以党項折羅部爲主。騎兵爲党項人,步軍爲漢人居多。末將在慶陽府外遭遇的叛軍,明顯感覺到其缺乏訓練。帶兵的人,也不怎麼精通兵法,到了戰場上往往亂哄哄一擁而上。”

“即沒有主攻,也沒有兩翼策應,一味只會死打硬拼。所以才攻打了慶陽府,一個多月都未能攻下。而且該部叛軍宿營的時候,也缺乏必要的警惕性,警戒只放在營外。一個多月沒有挪窩營盤,連道壕溝都沒有挖。所以末將才能與杜副使,裡應外合一舉擊潰慶陽府外叛軍。”

“但昨兒王爺與歐陽將軍,所遇到的叛軍卻是不同,遠比慶陽府外那些叛軍精銳。這些叛軍,尤其是與王爺遭遇的那五千叛軍,都是受過一定的訓練。在戰場上,至少做到了進退有序。便是昨兒晚上遇襲,也能夠主動留下一部拼死力戰,而不是在遇襲後一窩蜂的潰散。”

“若不是王爺,一箭將拓跋繼遷射傷,導致其軍心不穩,恐怕昨兒夜間便是能有一定收穫,也未必能夠擊潰甘河以北這兩萬叛軍。根據末將審俘所知,甘河以北的叛軍是以平夏部爲主。統軍的也是拓跋繼遷的心腹和族人。當初拓跋繼遷,用以折羅部爲主的五萬人圍攻慶陽。”

“除了想要獲取一定糧草之外,最大的因素就是用那五萬叛軍,吸引官軍的注意力。給他整訓叛軍,尤其是他的平夏部爭取一定時日。這個拓跋繼遷,還是有一定能力的。他也知道,單靠他那一羣烏合之衆的叛軍,雖說人數很多。但一旦朝廷大軍抵達,恐怕就不是對手。”

“他若是不想成爲流寇,至少要給自己爭取一定的時日整訓。雖說未必可以將他的部曲,整訓成鐵板一塊。但是卻可以讓叛軍,得到一定的訓練。那個折羅部儘管是最早起兵相應他多的党項部族之一,可實際上與他的平夏部並不對付。折羅兄弟,對拓跋繼遷也不是很服氣。”

“而那個折羅部,則是除了野利部之外,寧夏党項諸部兵力最多的一支。實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還要在他的平夏部之上。實際上,拓跋繼遷以折羅部爲主,出兵圍攻慶陽府。實際上也是無奈之舉,除了寧夏府一地在沒有外來接濟之下,根本養活不了這麼多人之外。”

“他也是將慶陽府,當成了一塊肥肉丟給折羅部,以便用來安撫這個強大的部族,順道也變相解決寧夏府,眼下已經出現的糧荒。另外一個,便是他知道慶陽府爲朝廷必救之地。他之所以將折羅部派到慶陽府,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想着要借朝廷的刀,爲他解決心腹之患。”

說到這裡,馮舟山沉吟一下之後道:“現在看起來,叛軍內部遠非鐵板一塊。除了鐵了心,支持拓跋繼遷的野利部之外,其餘党項大的部族,對拓跋繼遷未必是真的服氣。而且就末將審訊叛軍得知,拓跋繼遷對各部族,也是有親有疏的。尤其是在糧食供應上,做的很明顯。”

“他的平夏部,以及他的鐵桿支持者野利部,糧草供應雖說也有些吃緊,但大致上還能保持。但其他的部族,在糧草供應上卻是一再受到剋扣。他的平夏部,以及野利部一天能吃上兩頓乾的,間或還有牛羊肉可以吃。可其他部族與漢人,卻是一天兩頓連稀粥都喝不飽。”

“那個拓跋大信,此次出征甘河北岸,幾乎帶走了各部族一半的牛羊,以及全部的駱駝,以充做軍糧和肉食。可別的部族,現在連牛羊肉是什麼味道的,都已經快要不知道了。對於這些,不僅叛軍之中的漢人不滿,便是那些党項部族內部,也都是相當的不滿意。”

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四百二十五章 早在預料之中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四百零五章 君無戲言第四百零五章 君無戲言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四百五十六章 禍亂宮闈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她究竟是誰?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五百章 夾帶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四百二十九章 她究竟是誰?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六百一十六章 遷怒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四百零五章 君無戲言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五百八十五章 舉薦了你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