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

只是黃瓊卻沒有想到,這張更多用來鼓舞士氣三石弓,會在自己到達隴右之後,便在第一時間派上了用上。黃瓊可沒有那麼多仁義道德,在他看來到了戰場之上,怎麼樣以自己最小損失,儘快爭取勝利纔是最需要的。否則前世,那麼多國家的軍隊,培養那麼多狙擊手幹嘛?

狙擊手做的,不就是在戰場上的刺殺行動嗎?現在雖說沒有狙擊手,可這弓箭在需要的時候,也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剛剛自己目測過,那兩個傢伙雖說躲在自己這邊,八斗弓的射程之外。可卻在自己手中,這張三石弓的射程範圍之內。這麼好的機會,不動手又待何時?

黃瓊穩穩的將這張三石弓拉開,弓弦上的利箭也指向了自己兩個人。對面同樣視力不錯的拓跋繼遷與宋公良,也並非是沒有看到。只不過二人,非但誰也沒有當回事。除了指指點點,嘲笑黃瓊做白日夢之外。甚至還料定黃瓊註定會射空一樣,還將身下的戰馬向前提了提。

他們眼下所在的位置,雖說有點擦邊,可還是在八斗弓最大射程之外。之前的戰場情況,已經告訴了他們,這些官軍手中的弓箭雖說比他們精良。可最好的弓,也沒有超過八斗弓。而且眼下正面的官軍,在沒有人替換的情況之下。鏖戰多時,已經略微顯露出一絲的疲態。

射出來的箭雨,射程也越來越近。弓箭的斗數越大,弓箭手每次拉動弓弦所耗費的力氣也就越大。是個人,體力就是有限的,不可能一刻不歇的連續開弓放箭。尤其是這些八斗硬弓,對弓箭手的體力消耗猶大。這個時候,自己將位置提前,即安全又可以鼓舞全軍的士氣。

至於英王手中正瞄着自己兩個人的利箭,兩個人則誰也沒有當回事。不過一個書生而已,拿出一張弓來,也不過就是裝裝樣子,鼓舞一下已經顯露出疲態的自己隊伍士氣罷了。至於他手中的那張弓,恐怕連一斗之力都沒有。這樣弓射出的箭,能越過他們自己隊形就不錯了。

別看在英王府待了近一年,可宋公良直到自己被趕出來,也不知道這位英王是一個武功高手。別說大齊精銳之中常用的八斗弓,就是常人無法拉動的三石弓,也可以輕鬆的拉開。甚至還通過之前在鄭州的練習,箭術還算是不錯的。至少眼力上,比一般弓箭手要強上許多。

兩個人都在等着,這位英王自不量力的這一箭射空之後,好好的嘲諷一下這位英王。以便能夠徹底的瓦解敵軍的士氣,力爭一舉奠定勝負。自認爲對這位英王知根知底的宋公良,甚至還在暗暗的運足力氣,準備一會英王這一箭落空了,自己可以好好的嘲笑一下這位英王。

對於對面的倆個人,嘲諷一樣的舉動,黃瓊臉上的笑容更勝。對於他來說,這兩個傢伙靠的越近越好,自己的把握也就越大。不過,黃瓊也沒有太着急放箭,而是在耐心的等待最佳的時機。他要的是一箭奠定勝負,一舉將這兩個人擊殺在這裡,而不是在這裡放空箭。

就在拓跋繼遷再一次舉起馬鞭的時候,黃瓊鬆開了一直緊扣弓弦的手指。一支利箭,直奔着拓跋繼遷面門而去。還沒有等黃瓊身邊的親兵,從這位書生一樣的英王,居然真能夠拉開三石硬弓,而帶來的驚訝之中清醒過來,黃瓊手中的第二支利箭已經射出,奔着宋公良而去。

拓跋繼遷到底是在馬上長大的,雖說之前對這位英王騎射的功夫很是看不起。但當射向他的利箭,破空而至的時候,他立馬就感覺出了不對。來不及做太多反應的他,只能一帶馬繮,讓自己的坐騎騰身而起,爲他擋住這支利箭。而他更沒有想到的是,這支利箭勁頭如此之大。

雖說他反應及時,但這一箭勁頭卻是極大。在直接將他馬脖子射穿後勁頭不衰,直接釘在了他的胸口上,將他護心鏡都撞的稀碎。黃瓊這一箭下去,拓跋繼遷一人一馬立即倒在地上。雖說因爲有戰馬阻隔,在加上作爲主帥,身上穿着軍中不多金屬鎧甲,他的傷勢並不算重。

但在穿透馬脖子後,射在他胸口上的一箭,依舊讓他大口的吐血。而他身邊雖說會騎馬,也會觀馬,可老底子其實還只是一個普通書生的宋公良,卻沒有這個好運了。這一箭直接射在他,只帶了一個帽子的腦袋上。從他的左眼射進去,直接將他腦袋射了一個對穿。

眼前的這一幕,驚呆了在場的兩軍所有官兵。拓跋繼遷那些作爲子侄的親兵,急忙上前便要搶救自己這位主子。卻沒有想到,對面射來的連珠箭,將這些親兵射的死傷累累。一時之間,旁人根本無法上前救援。眼前這一幕,讓拓跋繼遷急怒攻心,又是一口鮮血吐出來。

喊出一聲德明之後,便陷入了昏迷。原來上前搶救拓跋繼遷的親兵之中,有一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拓跋繼遷最爲鍾愛,也是最爲重視的長子拓跋德明。這個長子氣度深沉、頗具才幹、善於權謀,拓跋繼遷之所以能夠起兵成功,至少有一半是這個兒子一手策劃的。

那怕那些他聯姻所娶各部族妻子,已經爲他生下了數個兒子。但這個長子,一向被他視爲不二繼承人選。原本他還想着,將這個長子帶在身邊歷練一段時日,然後便讓他出去獨自帶兵經營一方。卻不成想,這第一戰便折損了自己最鍾愛,也是自己最得力助手的這個兒子。

原本就傷勢很重的拓跋繼遷,在見到兒子被一箭直接釘在地上,怎麼又能不急怒攻心?而隨即便陷入昏迷的他不知道,黃瓊第一箭被他躲過去之後,後面的連珠箭真正第一目標依舊是他。若不是他身邊的戰馬屍體,給他起了一定的遮擋作用,此時變成屍體的就是他了。

至於他那個最爲鍾愛的長子,拓跋德明只是黃瓊捎帶着而已。黃瓊一口氣,將身邊親兵攜帶的箭囊之中,幾十羽箭都射出去之後才罷手。而以歐陽善的才幹,又那裡抓不住這麼一個絕佳的機會?早在拓跋繼遷倒下的第一時間,官軍之中便爆發出一陣萬歲之聲。

原本因爲過於疲憊,而有些下降的士氣,轉瞬之間便重新振作起來。而他們的對手,党項人卻因爲自己主帥被敵軍射殺,此刻生死不明,士氣快速下滑。見到這個機會,歐陽善甚至來不及請示黃瓊,立即指揮全軍殺了出去。一馬當先的,正是之前養精蓄銳的那三百鐵騎。

此時因爲主帥生死不明,軍心已亂的党項精騎,雖說兵力依舊遠超過,歐陽善帶領的這些軍馬。卻又那裡抵擋得住,歐陽善親自帶隊衝殺。一經交手便全軍崩潰,一路上被歐陽善帶着的一千騎兵追殺得死傷累累。只能拖帶着此時昏迷不醒的拓跋繼遷,一路拼命的向北潰退。

黃瓊開三石硬弓三箭,以超遠的距離一箭重傷拓跋繼遷,一箭射殺其重要謀士宋公良,一箭射殺拓跋繼遷最器重的長子,也是他選定的繼承人拓跋德明。其後軍中便傳言英王力大無窮,可以開得三石硬弓,而且還百發百中。單單就這三箭,便打垮了五千党項精騎。

一時之間軍中廣爲流傳,前唐有薛仁貴三箭定天山,今有英王爺三箭定寧夏。英王若是沒有射出這三箭,瓦解了敵軍的士氣,鼓舞了官軍的威風。以當時官軍力戰疲憊的情況,後果還不知道會怎麼樣。不過對於這個傳言,黃瓊聽後只是一笑了之,卻是絲毫沒有放在心上。

當然,這些事情還不是眼下將心思,都放在戰局上的黃瓊能夠想到的。他更不會想到,自己就射出那麼幾箭,在以訛傳訛之下,到最後居然還被神話了。要知道,在事後檢查戰場的時候,黃瓊對拓跋繼遷,居然能夠在自己射出的連珠箭下,還能逃過一劫可都懊悔不已的。

此時的黃瓊,並沒有想到自己射出的幾箭,在後來會引起這麼大的反應。在歐陽善全軍出擊之後,黃瓊雖說沒有參與追擊行動。但卻是不顧自己侍衛的勸阻,一路帶着歐陽善給他留下的一百親兵,遠遠的跟在後面。有些東西和事情,他還需要好好的看看和品一品才行。

而就在這些潰軍,好不容易逃到甘河岸邊,卻不想迎面正撞上得知英王,只帶一千輕騎來環州。生怕這位王爺路上出什麼事情,馬上帶着人馬出來迎接馮舟山指揮的兩千軍馬之中。此時已經無力,也無心應戰的潰軍,又那裡抵得住以逸待勞的馮舟山這兩千騎兵的衝殺。

等待這些殘兵敗家,總算衝過因爲連年大旱,沒有多少水的甘河,在拓跋大信親自統帶的援軍拼死接應之下,才勉強穩住陣腳。而這個時候,拓跋繼遷親自統帶的這五千軍馬,能夠平安回來的只有不到七百人。其餘的不是死在了官軍刀下,便是不知道潰散到了那裡去。

在得知,集中了平夏部幾乎所有精銳的這五千鐵騎,居然被官軍一千軍馬便打垮。饒是往日裡面,號稱平夏部第一勇士,拓跋大信也不敢在環州繼續待下去了,連夜便打算拔營撤走。只是就在他這邊剛一開始撤離,便遭到了馮舟山,與已經趕到的歐陽善兩個人聯手夜襲。

爲了此次夜襲,馮舟山與歐陽善在黃瓊同意之下,幾乎是傾巢出動。整個環州城,只留下了一百親兵保護英王。其餘的人馬全部出動,就連歐陽善所帶的一千騎兵,也不顧長途趕路疲憊全部出動。兩軍一左一右,一邊四處放火,一邊一路對着叛軍的中軍所在猛攻。

這位拓跋大信雖說號稱平夏部第一勇士,可個人在戰場上的勇猛,並不能說明他在指揮上水平也高。面對着重傷昏迷的拓跋繼遷,此時同樣心思已亂的拓跋大信,一心只想着趕快脫離這些妖孽一樣的官軍。對官軍可能的夜襲,除了一些崗哨之外,根本沒有做任何的防備。

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會插手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第七百四十一章 慎妃的爆發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二百零六章 考驗纔開始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八百三十二章 蔡氏的憂心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六百六十八章 話裡有話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七百一十八章 愧疚與補償第二百零七章 要體會上天好生之德第五百一十一章 疑影重重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五百零四章 家事(二)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會插手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一百五十四章 清醒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幾十年羊毛的朝廷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