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

看着面前的百姓,沉默了好大一會,黃瓊最終還是搖了搖頭道:“你去與他們說,河南路安撫使與新任鄭州知府,這一兩日便到。讓他們將狀紙都先留下,本王會督促河南路安撫使與新任鄭州知府,儘快爲他們伸冤。”

“此外,你讓那些衙役不得在強行驅趕,將這些百姓勸走便是。若是傷了百姓,本王唯他們是問。還有,你馬上派人暗中查訪,這些百姓會如何會如此快的,知道本王趕到鄭州的。這事,恐怕沒有那麼簡單。這明擺着是有人想要趁亂,搞出一點事情來。”

聽到黃瓊的吩咐,這位郭副使卻是沒有動,而是躬身道:“王爺,這個倒不用查訪了。這些百姓自我軍收復鄭州之後,便從四鄉趕到這裡,已經在這鄭州知府衙門等了您兩日了。若不是末將這兩日安排人施粥,估計要倒下不少人了。唉,這些百姓這幾年,被糟蹋苦了。”

“不過王爺,這些差役您到不用擔心,他們都是積年老吏,下手都是有數的。您看他們手中的皮鞭雖說揮舞的啪啪作響,可只是在百姓頭上甩過而已,並未落到那個人的頭上。況且眼下鄭州不比往日,有些事情他們也不敢做的太過。”

“自孟津出發之前,您再三叮囑不得擾民,末將是片刻也不敢忘。在收復鄭州當日,末將就吩咐諸軍,只進駐原來的兵營,不得侵佔民房。如果有違反王爺手諭者殺無赦。只是末將統帶諸軍之中無精通民事者,不得已也只能啓用這些老吏。”

“不過,末將也同他們說過,如有擾民行爲,一律軍法從事。同時末將還將王爺的十殺令,寫成佈告頒佈於衆。並告知城中百姓,若是驍騎營軍士有擾民行爲,可直接到末將駐紮的原鄭州兵馬使衙門告狀。這些百姓前來告狀,想必是末將那份告示引起的。”

聽罷這位郭副使的解釋,黃瓊沉思一下後道:“既然河南路安撫使,以及新任鄭州知府這一半天就到了,本王現在見這些百姓不好。你派人將百姓手中的狀紙都接過來,就說本王會酌情處理的。若是百姓還不肯散去,你一定要安排好,絕對不能出現有人凍餓而死的事情。”

“本王見到這些百姓之中壯漢不少,一個處置不好,恐怕要出鬧事的。記住,即不能讓他們吃的太飽鬧事,也不能出現餓殍。只需要做到插筷不倒,裹巾不滲便可。糧食的用量,你要親自掌握。一會本王給你補一個手令,這鄭州府內繳獲的糧食隨你調用。”

“不過,你要給本王保證,每一粒糧食都要進這些百姓的肚子裡面去。若是有人想要在這裡面上下其手,別說本王翻臉無情。還有,一會你派人去籌集一些柴草。現在天氣越來越冷,這些百姓穿的還有些單薄,不要出現凍死人的事情。”

“你在派人去徵集幾名大夫,就在這裡守着。雖說眼下天氣已經轉涼,但這麼多人聚集在這裡,也要避免傳起疫來。告訴那些大夫,事後他們的診金,本王會優厚付給,讓他們不必擔心。”

說罷,黃瓊拍了拍這位郭副使的肩膀道:“這個差事你辦的不錯,本王會記在心上的。記住,爲人心要放正。做人如此,做官更要如此。只有心放正了,這官才能做好,兵才能帶好。記住,以後落井下石的事情就不要做了。”

黃瓊的這些話,讓這位郭副使多少有些委屈道:“王爺,您的教誨,末將一定牢記在心。只是末將安排您住進景王府,並非是落井下石。王爺,您叮囑末將要保護好景王的家眷一事,末將未有片刻敢忘。只是末將雖說按照您的叮囑,但末將不可能時時都在景王府不動。”

“末將不敢忘記您的囑咐,可下面的人卻未必會像末將一樣用心。末將不在景王府,下面的人未必不敢偷懶。畢竟景王府的現狀,就在這裡擺着呢。過去景王府是當朝親王府邸,可現在雖說朝廷還沒有下旨奪爵,可景王犯上作亂已經是既定事實。”

“景王就藩這些年,在鄭州弄得天怒人怨。眼下景王府成了死老虎一隻,藉機報復的人雖說不一定太多,可也不一定會少。末將擔心下面的人一旦疏忽,會引起難以想象的後果來。您的手諭末將雖說知道並理解,可下面的人未必都理解。”

“眼下軍中已經有人在非議,爲何調動這麼多的軍馬,來保護一個魚肉百姓、犯上作亂的親王?末將將您的行轅設置在景王府,一個是想着保護您的安全。第二個就是您只要在景王府,保護景王府的人就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王爺,不瞞您說。之前末將對您說了謊話,昨兒那幾個放火之人,是趁着守衛的怠慢,潛進景王府側門附近。若不是正遇到末將沿街巡查,發現這幾個人手中的木柴,已經沾滿了菜油,後果可能就不堪設想。”

“末將也知道,這事情恐怕沒有那麼簡單。幾個鄭州城外的菜農,怎麼能對景王府的柴房位置這麼清楚?但王爺,末將自從進駐鄭州以來,卻發現這裡的民怨,已經沸騰到了頂點。若處理這事稍有不慎,便會弄出大亂來。所以末將也只能讓鄉里俱保之後,將人放了。”

聽到這位郭副使,語氣之中多少有些委屈的解釋,黃瓊微微沉吟了一下之後。卻發現他的這個做法雖說有些落井下石的嫌疑,但在眼下的確無疑是一個相對比較好的處理結果。驍騎營的將士,雖說現在都是軍籍,可基本上也都是來自下層的百姓。

哪怕是一個大字不識,但在內心先天便有對弱者的同情。皇帝讓自己保證景王家眷的事,又不能公開向驍騎營上下解釋。將士們對花這麼大的精力,來保護一個叛王家眷不滿,有一些非議也是正常的。雖說在行動上不敢有什麼,可疏忽大意也是一定的。

想到這裡,黃瓊看了看面前的郭副使,淡淡笑了笑道:“這是本王的不是,是本王有些片面了。本王錯怪你了,在這裡向你道歉。你放心這些日子裡面所做的事情,本王都記在心中,會如實的上奏皇上。你能在這麼短的時日之內,穩定住鄭州的局勢便是大功一件。”

黃瓊道歉的話,讓這位剛剛還覺得,自己受了莫大委屈的郭副使愣了一下。他從來沒有想過,黃瓊身爲一位堂堂的親王,會向自己道歉。爲將多年的他,之前還從來沒有聽過那位上司,會因爲做錯了,向自己下屬道歉的。

即便明知道自己做錯了,也不會有任何表示的。最多也就在私下給予一些補償而已。更多的,則權當做沒有這回事。對於那些講究上下之分的上司來說,他們是絕對不能因爲自己錯誤道歉的,更何況是堂堂的當朝親王。

看着聽完自己道歉之後,愣在那裡的郭副使,黃瓊拍了拍他肩膀道:“還愣着幹什麼,趕快去佈置吧。不過看這裡的情況,本王暫時不能將這鄭州知府衙門,作爲自己的行轅了。既然如此,你認爲哪裡合適,本王就聽從你的安排便是。”

被黃瓊這一拍,馬上從失神之中驚醒過來的郭副使,連忙道:“末將以爲,行轅還是設在景王府爲好。請王爺先行移駕景王府,末將馬上便安排人收集狀紙。不過王爺,末將從來沒有做過地方官,僅僅兩日便已經是心力交瘁。還請求王爺,能給末將派來一個文官。”

“本王從你的這些部署上來看,你這兩日的父母官做的還算稱職。這樣,你暫時在勉爲其難一天。待於都指揮使他們趕到,特別是新任鄭州知府趕到後,你便可以卸任了。好了本王不多說了。一會你與那些百姓好好解釋一下。”說罷,黃瓊沒有任何猶豫的離開。

看着黃瓊匆匆離開的背景,這位郭副使一頭的霧水。這位英王從平叛的旨意下達,就一再強調不許擾民,甚至還頒佈了十殺令。至少這位英王,還是很愛惜百姓的。可今兒爲何,對這些伸冤的百姓置之不理。難道他不知道,這是一個爭取民心的絕佳機會嗎?

與由文轉武,一刀一槍打出來的於都指揮使不同,這位郭副使是地道的武官世家出身。與從不參與皇子之間明爭暗鬥,也從來都不關注的於都指揮使不同。他雖說也不參與,但家世的原因,他至少還是關注的。

他的父親曾經擔任過御林八軍之中,龍驤左軍都指揮使。當年所謂的淮陽之變時,是御林八軍第一個倒向皇帝的都指揮使。其後便深得黃瓊的那位皇帝老子器重,致仕的時候便已經做到了樞密副使。如果不是大齊朝有定製,武官不得爲相。

以皇帝的器重來說,他的那位老子做到中書門下平章事不太可能,但做到參知政事這樣的副相卻沒有問題。即便是隻做到了樞密副使,但卻賜封了潁川伯的爵位。家世淵源他的,使得這位郭副使對於朝中的局面,遠比那位明哲保身的於都指揮使要清楚的多。

他很清楚,自己能夠做到這位位置上,除了自己在邊軍之時,也立下了不少的戰功有關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皇帝對於自己那位,當年還算是年富力強的老爺子,激流勇退給予的獎勵。否則在皇帝更願意啓用平民出身將領的情況之下,這個副使是輪不到自己來做的。

自己在邊軍時下力死戰,也算是屢立戰功。在擔任紹興府兵馬使的時候,在任上將流竄兩浙東路數年,攻州掠縣的數股山匪剿滅餘燼。與眼下被撤了差事的那位前任京兆尹,並稱爲本朝世家最傑出的子弟。

但自己的家世,在早期會給自己的助力。按照朝廷定製,等到了四品以上之後,便會成爲阻力。武官在這方面的定製,雖說不似文官那般死板。畢竟這個年代武將大部分都出身世家,若是武官也嚴加限制,恐怕朝廷的武官根本滿足不了需要。

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三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們不是一路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二百八十章 潛規則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六百八十章 那就送到長安罷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隨時能拿回去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二百九十八章 賣的好廉價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七百四十章 雷劈不到寡人頭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三百四十八章 慎妃之密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九十章 結盟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七百三十七章 前太子的奢華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四百三十六章 隨時能拿回去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