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給你如何?

要說二王因爲自己在封地的所作所爲,被皇帝察覺因此便孤注一擲,黃瓊壓根就不相信。就二王在封地做的那些事,大部分宗室也一樣在做。甚至有的做的,比他們還要出格,也沒有見到皇帝處罰他們哪一個。

大家都是烏鴉落到豬身上,誰也不比誰白到哪裡去。就他們在封地那裡的作爲,不算上蓄養私兵一條,老爺子最多也就沒收部分永業田的處罰罷了。而就算加上蓄養私兵一條,只要他們老實的認錯,皇帝也未必真的下決心收拾他們。

如果老爺子說的那些是真的,結果可能只有一個。那就是有人在幕後操縱着這一切,逼得二王不得不反,以求自保或是其他一些東西。只是這個人究竟是誰,他的目的又是什麼?難道真的就是要藉着朝廷的手,除掉二王這麼簡單?

最關鍵的是,他究竟有什麼手段,逼迫的身爲皇子的二王,居然會採取這種辦法,以便求得自保?自己出宮以來,經歷的這些事情就好像一團密雲,黃瓊幾次試圖抓住一些什麼,但卻總是感覺到差了那麼一點點。

若說這個人是太子,黃瓊一萬遍的不相信。自從自己出宮與那位太子爺,交手多次的經驗來看。太子那點手段,也就玩玩一些上不得檯面的小陰謀詭計。要是他有這種能力,又豈會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之下,還能被人搞了一個灰頭土臉?

只是這個人,或是這些人是誰?黃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問了。能把二王逼的真反了以求自保,可見這個人的手段了得。如果之前針對自己的那些事情,也是這個傢伙搞出來的話,那麼當初針對自己的那些東西,現在一看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

就在黃瓊在這裡胡思亂想,外加猜測二王真實的反因之時。那邊情緒穩定下來的皇帝,卻是突然開口道:“阿九,如果此二王不聽勸阻一意孤行的話,朕將鄭州的景王,交與你來處置怎麼樣?”

皇帝這句話猶如平地驚雷一般,當場就把黃瓊給炸的愣住了。黃瓊第一個念頭就是,老爺子這是抽風了,第二個便是老爺子這是在給自己挖坑跳。他連忙擺手道“呃,這個不太好吧。對付二哥,雖說軍事爲輔、政事爲主,可這出兵是必然的。”

“不在戰場上形成泰山壓頂之事,任何招撫都沒有用的。都說剿撫並用,可向來都是剿放在撫前面的。而且鄭州距離京城極近,此戰一旦拖延下來,將會造成京城動盪。也就是說此戰,必然需在最短時日之內解決不可。非能征慣戰的宿將,不能擔負此任。”

“兒子方纔出宮,即沒有統籌大事的經驗,又沒有統兵作戰過,對行軍作戰一竅不通。又那裡能指揮得動,朝中的那些征戰沙場多年的宿將?外行指揮內行,危害可是很嚴重的。您讓兒子去,兒子搞不好連京兆府都能丟了。兒子可不認爲,自己有前唐太宗之能。”

“況且我大齊祖制,皇子與親王不得領兵作戰。即便當年的太宗皇帝,也不過是都師、監軍,行軍作戰還是以桂林郡王爲主。父皇,本朝一向以孝治天下,這祖制可是不可違的。這朝中能征慣戰的名將甚多,您還是另選賢明纔是。”

聽到皇帝讓自己去剿滅景王,黃瓊連不迭的擺手。他可不想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兒?京城之中皇子那麼多,若是自己領兵出征,不僅太子、蜀王會氣得外加嫉妒的要發瘋,其他諸王搞不好也會將自己視爲眼中釘,老爺子明顯這是嫌自己拉仇恨還不夠。

再說,自己要是真的把景王怎麼樣了。別看老爺子現在說的好,到時候誰知道他翻不翻臉?這事做好了,好處幾乎是一點沒有不說,還到處拉仇恨。要是做不好,老爺子那裡肯定討不到什麼好處,這又豈是兩面不討好那麼簡單?

“讓你去,你就去,哪來這麼多的廢話。你身爲皇子,此時正需要你出力的時候,你在這裡給朕推三阻四,不思爲君父親分憂,難道想要在家坐享其成?朕讓你去,自然有派你去的道理。也選派人手協助你,朕都不擔心,你有什麼好擔心的?”

皇帝明顯顯得很是有些煩躁,對於黃瓊的拒絕,看起來不是一般的不悅。而那兩道目光,也像是能看透人心肺一樣,死死的盯着黃瓊。這兩道看過來時候有些異樣的目光,甚至讓黃瓊有些不知所措。老爺子這種狼一樣的目光,黃瓊還是第一次見到。

只是就在黃瓊擡起頭想要進行反駁,與老爺子談一談外行領導內行危害的時候,卻不經意的看到了,老爺子眼神之中那一股掩飾很好的憂傷。看到老爺子眼底的那股子憂傷,黃瓊心中猛地一顫。

在看看老爺子只用一個簪子,簡單挽起來的頭髮已經半白,黃瓊心中不由得長嘆一聲。倆個月之前,老爺子還是第一次到自己府上的時候,那時候老爺子雖說已經四十多歲的人了,可腦袋上還一根白髮都沒有。

沒有想到,這短短才倆個月的時日,老爺子已經半頭青絲換白髮。一個月之內連喪三子,就算這位帝王性情在怎麼堅毅,兒子的數量在怎麼多,可這打擊也絕對不會小。白髮人送黑髮人,換了誰都承受不了。他不僅是一位帝王,還是一個父親。

更何況三子之中,至少兩子的死因會更讓老爺子痛徹心扉。骨肉相殘到如此地步,這一幕無論他身爲帝王,還是身爲父親都是最不願見到的。可這些事情卻就發生在他的眼前,這份痛徹心扉,即便是黃瓊也能感受得到。

還沒有等到連喪三子之痛過去,與自己少年夫妻老來伴,陪伴了自己大半輩子的皇后又去世。這種打擊接二連三的過來,老爺子想不老都很難。再加上越演越烈,甚至兩個兒子幾乎都快要到了兵戎相見地步,恐怕這位帝王現在已經是心力交瘁了。

看着老爺子眼底的淡淡哀傷,黃瓊突然明白了老爺子想要派自己去的真實意圖了。若是自己去了,自己至少不會做的太過。景王不見得能夠保下來,可保住景王的血脈卻是沒有什麼問題。

可若是換了其他的兄弟去,或是那些一味迎上,或是迎合自己背後主子意圖的大臣去了。恐怕這景王府,搞不好連一塊渣子都剩不下。如今的老爺子,已經到了誰也不信任的地步。

若是景王與端王真的造反,無論他們手中的兵力有多少,都是重撫不重剿。

這種情況之下,朝廷肯定勢必要派出文官總理事物,而不會單純派出武官。景王與端王的封地,都在河南路境內。二王走到今天的地步,河南路的安撫使與按察使、節度使,最起碼一個失職的罪名逃不掉。

所以,這次派出的大臣肯定要從朝中選派。可朝中文官背景複雜,雖說老爺子一直在想辦法清洗,可這種事情又那裡能是短時間之內,便清理乾淨的?若是選派的文官背後有人支撐,那麼秉承着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理念的這幫傢伙,估計二王連條根都留不下。

這幫文官狠辣起來,有時候遠超過那些直腸子的武將。老爺子想要派自己去,恐怕就是這個想法。看着老爺子短短的時日之內,白了半頭的黑髮。再看看老爺子眼底的哀傷,黃瓊此時的心中突然對老爺子,生出一絲的憐憫之心來。

此時的老爺子,那裡還有一絲帝王的風範?與平常人家那些,惦記着自己惹事兒子,爲自己兒子擔憂的尋常父親,那裡還有什麼不同?想到這裡,黃瓊心裡面一軟。算了,自己還是按照老爺子期待的去辦吧。至於能不能成,就看老天爺開不開面了。

想通了這一點,黃瓊站起身來,對老爺子雖說緩慢但卻堅定的點了點頭:“如果父皇真的下決心了,那兒子就盡力而爲。但至於成不成,兒子現在真的沒有什麼把握。畢竟二哥是一個大活人,他能做出什麼事情來,兒子也是不知道的。”

這話一出口,雖然沒有給出明確的承諾。但黃瓊卻感覺到了,老爺子明顯鬆了一口氣。不過猶豫了一下,沒有等老爺子開口說話,黃瓊又道:“如果父皇真的讓兒子去鄭州,兒子也有幾個小小的要求,希望父皇能夠滿足。”

“你這是想要與朕討價還價,還是想要藉機要挾朕?”原本見到黃瓊點頭,好不容易鬆了一口氣的皇帝,聽到黃瓊後面這句話之後,渾身的汗毛又樹立了起來。用凌厲的,幾乎能夠洞徹人心扉的眼光逼視着黃瓊。

“兒子不敢,只是要達到父皇的期許,兒子要求的幾件事情卻是必須的。”對於老爺子的質疑,黃瓊絲毫不含糊的道。面前這位帝王雖說性子堅毅,可也有一個歷代大多數帝王都有的多疑毛病,黃瓊卻是沒有忘記。

有些話若是不說在前邊,提前說清楚。到時候倒黴的不見得僅僅是景王了,自己可不想成爲另外一個殉葬品。尤其是老爺子一旦下定決心,讓自己總理此事。自己雖不是大齊朝第一個領兵出征的皇子,可卻是本朝第一個領兵的皇子。

想必自己在前面衝鋒作戰,後邊那些眼紅的,搬弄是非的人也絕對不在少數。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流言雖說都止於智者,但假話重複一千遍,不是也成了真話嗎?流言的殺傷力,可不是一般的強大。估計自己前腳進軍營,後腳就得有流言傳出來。

皇帝沒有立即回答他,而是死死的盯着黃瓊打量半晌。直到看着黃瓊對於自己質疑的眼光,一臉坦然沒有半分的心虛,才用幾乎是從牙縫裡面擠出來的聲音道:“你說罷,只要不太出格,朕都會答應你。”

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七百二十六章 十六天魔舞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四十八章 殺機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十九章 命運只能由自己把握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七百四十四章動情的女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六百二十九章 本王替你說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舉薦了你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四百七十二章 拿着潑皮對付無賴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瑤歸來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九十章 敲山震虎的二嫂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是無情之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一百五十四章 清醒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些頹廢的老爺子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