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魏七的求助

新書推薦:

那名軍士聞言,不由得看向了張石頭,張石頭連忙衝着他微微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講。

“本欽使要是不知道其中緣由的話,如何能幫你們的隊正?”譚縱發現張石頭在那名軍士的心目中好像有些不小的威望,於是笑着向那名軍士說道,並沒有用官位來壓他。

“啓稟欽使大人,我們隊正不想離開城防軍!”那名軍士聞言,衝着譚縱一拱手,將事情的因果娓娓道來。

張石頭家境貧寒,爺爺常年臥病在牀,家中兄弟姐妹六人,大妹出嫁,大弟在縣學裡讀書,二弟在縣城裡一家錢莊裡當學徒,三弟和小妹年幼,父母只種有幾畝薄田,全靠他的薪俸纔將這個家給撐了起來。

如果不是張石頭將每月的薪俸寄回家,不僅他爺爺的病和大弟的學業要被耽誤了,家中的生活也將變得清苦。

張石頭心中已經計劃好了,他不光要大弟去讀書,而且也要讓三弟對學堂裡讀書,擺脫貧困的命運,更要給小妹在將來找一戶好人家,不像大妹那樣吃苦受累。

按照大順軍規,凡是殘了手腳的人都將退役,張石頭不想離開自己已經生活了十二年的軍營,這不僅僅是因爲他在這裡有一份不錯的薪酬,還有心中對行伍生涯的熱愛。

從十六歲起,張石頭就加入了揚州城防軍,一路摸爬滾打,從伍長、什長逐漸升到了現在正九品的隊正,早已經習慣了這種軍事化的生活,一旦讓他離開,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幹些什麼。

“我還以爲是什麼難事,原來是因爲這個。”譚縱得知了其中的因由後,笑着看向了張石頭,“只要你有殺敵報國之心,能輪得動手裡的三尺鋼刀,那麼本欽使覺得你也並非不能留在隊伍裡。”

“欽使大人,你說的可是真的?”張石頭聞言,頓時又驚又喜,有些難以相信地看着譚縱。

“本欽使答應你,只要你向本欽使證明你還能上陣殺敵,那麼本欽使就特准你留在城防軍。”譚縱微微一笑,伸出了右手,“你若不信的話,本欽使可以跟你擊掌爲誓!”

“小的屆時一定不會讓欽使大人失望的!”張石頭怔了怔,隨後與譚縱擊了一下手掌,神情激動地說道,心中對譚縱充滿了感激,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竟然還有留在城防軍的機會,因此打定了主意要好好珍惜。

見譚縱竟然會與一名小小的隊正擊掌爲誓,周敦然、韓天和魯衛民不由得大爲驚訝,兩人的身份太過懸殊,可謂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官場上等級森嚴,尤其是處於上層的官員,不論文官還是武將,都極其看重自己的身份,如果換做別的官員的話,根本就不可能像譚縱這樣輕率,做出這種在周敦然、韓天和魯衛民看來有損身份的事情來。

與周敦然三人不同的是,立在一旁的那名軍士和跟進來的什長雙目卻放出異樣的光芒,心中對譚縱是萬分欽佩和敬仰。

探察完所有的傷員後已經是午夜時分,揚州城籠罩在一片幽靜的夜色之下,譚縱與周敦然等人在最後一家醫館前分了手,在軍士們的簇擁下回黃府休息。

街道上冷冷清清,除了巡邏的士兵外看不見一個人影,如今的揚州城失去了昔日的繁華和喧鬧,顯得有些死氣沉沉。

回到黃府時,守門的護院告訴譚縱,說是魏七來了,已經在大廳裡恭候多時,這令譚縱感到有些意外,難道魏七是來給忠義堂求情的?

雖然忠義堂的幫衆都已經被關押了起來,可是由於一同在府衙抗擊了忠義堂的進攻,因此魏七等四個香主是自由之身,譚縱並沒有問罪他們的意思。

“欽使大人。”譚縱進入大廳的時候,魏七正坐在那裡心事重重地喝着茶,見到他進來,連忙起身行禮。

“魏香主這麼晚來,不知所謂何事?”譚縱衝着魏七微微一笑,在首位上坐下後,不動聲色地一伸手,示意其坐下。

“欽使大人,在下此次前來,是希望欽使大人看在忠義堂的那些兄弟受到矇騙的份上,能讓那些傷者得到救治。”魏七並沒有坐下,而是向譚縱一拱手,萬分懇切地說道,“在下及忠義堂,一定牢記大人的大恩大德。”

昨晚的戰事結束後,官府的傷員自然被拉去醫館救治,而忠義堂的傷者則隨着忠義堂的那些投降的幫衆一起被關押了起來。

由於是忠義堂的幫衆有着叛匪的身份,再加上官府的人對他們痛恨之極,因此忠義堂的那些傷者們就得不到絲毫的救治,只有在痛苦的呻吟中等待着死亡的臨近。

魏七、姜慶、朱有福和張毅四人放心不下那些幫衆,不顧身上的傷勢,下午去關押那些幫衆的地方看了一下,結果發現堂裡的兄弟們處境堪憂,尤其是傷員,由於得不到救治,不少人的傷勢加重,而重傷者更是相繼死亡。

見到四個香主後,忠義堂的人紛紛開口向他們求救,此時此刻這些人已經知道自己犯下的罪有多重,如不出意外的話絕對會被殺頭。

魏七四人畢竟是忠義堂的香主,雖然譚縱沒有責怪他們,但是忠義堂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他們難辭其咎,現在可謂是自身難保,哪裡有能力替那些幫衆們開脫罪責。

雖然無法爲忠義堂的那些幫衆脫罪,不過無法思來想去,魏七四人還是覺得應該爲那些傷者們求情,如果官家大發慈悲的話,說不定他們就不用死,可以僥倖逃得一命。

在四名香主中,要論到交情,也就魏七和姜慶了,不過姜慶傷勢不輕,經過下午的一番勞累身體已經支撐不住,於是魏七隻好硬着頭皮登門了。

魏七來的時候譚縱已經去醫館探視官府的傷員,他自然不好跟去,於是只有在黃府中等待譚縱回來。

“他們沒有得到救治?”譚縱聞言頓時感到有些驚訝,他這一天來忙着處理各種事務,哪裡有時間理會忠義堂的那些人。

不過隨後譚縱就釋然了,有誰吃飽了撐的去醫治忠義堂的那些叛匪,愚蠢到引火燒身,怪不得魏七在這裡等了這麼長時間,這件事情除了他之外,揚州城裡沒有人能做主。

“欽使大人,昨天晚上死的人已經夠多了,救救那些兄弟們吧。”魏七雙目含悲地看着譚縱,雙腿一屈,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這是讓他現在唯一能爲那些受傷的兄弟們所做的事情了。

“大哥,救救那些人吧。”與此同時,鄭虎、陶勇和鄭龍從門外走了進來,並排跪在了譚縱的面前。

漕幫的人員分爲內部人員和外圍人員,內部人員是各個堂口那些負責打殺的幫衆,而外部人員指的是依附他們的漁民和碼頭的苦力。

雖然漕幫的外部人員在漕幫中也是處於被壓榨和剝削的地位,但是他們對外卻被漕幫保護,使得外人不敢招惹他們,生活雖然清貧,倒也算安穩。

鄭虎三人以前是碼頭的苦力,屬於忠義堂的外圍成員,自從跟了譚縱後就脫離了跟忠義堂的關係,甚至還與忠義堂的田開林起過沖突。

可是無論怎麼說,他們三個也算是漕幫出身,如今忠義堂遭此大難,三人自然不可能視若無睹。

“你們都起來吧。”譚縱掃視了一眼跪在那裡的魏七和鄭虎四人,沉吟了一下,站起了身子,“跟我去看看。”

按照官家的要求,譚縱對漕幫採取的是既打又拉的戰術,這個龐然大物事關大順的水路運輸,對它只能採取小火慢燉的方式分化、瓦解,不可一蹴而就,否則造成漕運的混亂。

雖然忠義堂的人昨天晚上差點要了譚縱的命,但是譚縱很清楚,現在不宜對忠義堂大動干戈,因爲這正是畢時節希望看見的情景。

作爲漕幫最重要的堂口,先不說它與京城的那些權貴之間的利益糾葛,單說他控制了運河和長江在江南和中南地區的水路,就足以令人不敢輕舉妄動:一旦失去了忠義堂的控制,那麼這些水路必然會引來新的勢力的覬覦,屆時必然會因爲爭奪地盤而硝煙四起,進而影響水路運輸,也給了畢時節身後的勢力可乘之機。

畢時節如今狠狠地擺了忠義堂一道,可以說是忠義堂不共戴天的仇敵,那麼畢時節身後的人如果要想拉攏忠義堂,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那些幫衆就不會答應。

因此,與其說讓忠義堂改換門庭,倒不如維持它的現狀,譚縱可以肯定,官家一定會赦免忠義堂叛亂的罪名,因爲這樣做一箭三雕:既維護了江南和中南的水路運輸,又使得畢時節背後的組織難以拉攏有着血海深仇的忠義堂,還能使得忠義堂向官府靠攏進而分化漕幫。

魏七和鄭虎四人見狀,連忙起身,跟着譚縱前往關押着忠義堂幫衆的稽查司大院。

譚縱等人來到稽查司的時候,古天義已經睡下,由於這些天事務繁多,他乾脆就在稽查司裡吃住。

得到譚縱前來的消息後,古天義連忙穿上衣服迎接,領着他去了關押忠義堂幫衆的鹽稅司大牢。

鹽稅司大牢在稽查司的後院,由於鹽稅司的經費充裕,因此大牢的規模比揚州府大牢還要大上一些,能容納四五百人。

守在大牢前的獄卒雖然不認識譚縱,不過在看見古天義唯唯諾諾地跟在譚縱的身旁後,立刻猜出這個年輕人是欽使大人,因此連忙打開了牢門。

大牢的門剛一打開,一股難聞的氣味就迎面撲來,裡面夾雜着痛苦的呻吟聲和苦苦的哀求聲,譚縱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大步走了進去。

幾名獄卒正坐在門前的一張桌子上喝酒聊天,猛然看見古天義和譚縱,慌忙站了起來。

大牢裡陰暗潮溼,原先關在裡面的私鹽販子已經被轉移到了別的地方,走廊兩邊的每一個牢房裡現在都關滿了忠義堂的幫衆。

這時,幾名獄卒罵罵咧咧地擡着兩名死屍沿着走廊走了出來,見到譚縱和古天義立刻停在了那裡。

譚縱上前一看,發現這兩名死屍都受了傷,不過看上去並不致命,應該是耽誤了救治而死的。

“死了多少人了?”譚縱揮了揮手,示意那些獄卒將死屍擡出去,扭頭問急匆匆從大牢一側的廂房裡趕過來的牢頭。

“啓稟欽使大人,加上剛纔的兩個,已經死了二十九個了。”牢頭也已經睡下了,睜着有些惺忪的睡眼,點頭哈腰地說道。

現在天氣炎熱,那些重傷員身體本來就虛弱,加上高溫潮溼的環境,很容易就會死去。

“二十九個!”譚縱的眉頭不由得皺得更深了,他發現事態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於是擡步向前走去。

走廊兩側的牢房裡伸出很多手,不停地晃着,還伴一陣陣有氣無力的哀求聲,譚縱走近後才聽清楚,牢房裡的人原來是在要吃的東西和水。

“大爺,行行好,給點兒水吧。”

“求求你,救救我兄弟,他受傷了,快不行了。”

“這位爺,給點兒吃的吧,我們已經一天一夜沒有吃飯了。”

……

譚縱等人的出現立刻引起了靠近牢門的兩個牢房裡人的注意,關在裡面的人立刻涌向了臨着走廊的木柵欄,苦苦祈求着。

或許是聽見了這兩個牢房裡人們的聲音,大牢裡頓時沸騰了起來,牢房裡的人紛紛聚集在走廊兩側的木柵欄前,高聲哀求着,形勢變得混亂起來,使得護衛譚縱的軍士們變得緊張,右手不由自主地按在了刀柄上。

“怎麼沒有給他們吃的?”譚縱邊走邊打量着左右兩邊的牢房,發現裡面密密麻麻地關滿了人,一個個嘴脣乾裂、神情木然,有些受傷的人傷勢看起來不輕,痛苦地倒在狹小的草地上呻吟着,他在一個牢房前面停下腳步,扭頭問向了牢頭,語氣中充滿了不滿:不給傷員治療是人之常情,可是斷了他們的飲食,這個着實不應該。

“魏香主,救救我們吧,我們實在是冤枉呀!”正在這時,一旁牢房裡一個頭上纏着布條、滿身是血的大漢在昏暗的燈光下認出了跟在譚縱身後的魏七,無限悲憤地高喊了一聲。

(ps.有朋友提到主角的身手問題,因爲主角的穿越福利體質異於常人,所以身手自然慢慢會變好)

《》是作者“小黑醉酒”寫的一部小說,最新。

熱門推薦:

第290章 圖窮第428章 伏法第100章 故佈疑陣第21章 觸線第329章 田開林的價值第287章 內侍第625章 顧慮重重第80章 人之常情第183章 人心亂第657章 好戲第183章 扼萌芽第634章 決斷第563章 來意第43章 血旗軍第19章 不像第645章 抵達功德教第502章 名士之戰1第315章 狗急跳牆第82章 雷聲太大第124章 倉廩碩鼠第648章 副教主的邀約第374章 援兵第567章 洞庭湖之行第151章 再度遇襲第129章 街頭偶遇第276章 糧商?鹽商?第398章 忠義堂之變第505章 交手第481章 告狀第212章 經不起惦記第457章 文魁大會第238章 女人就像割韭菜第132章 男人豪情第93章 厚此薄彼第76章 請譚大人問話第216章 不可思議第469章 脣槍舌劍第20章 點破第185章 管閒事(2)第415章 真實身份第278章 暴怒第622章 教訓第533章 餘波第399章 驚聞第347章 以動制靜第122章 潭府遭賊第297章 塵埃落定第375章 調兵遣將第417章 魏七的求助第494章 疑惑第358章 空手套白狼?第450章 京城流言第404章 亂戰第123章 送櫝獻珠第358章 空手套白狼?第513章 惹麻煩第147章 天大依仗第136章 官匪一家第597章 石室密事第210章 求其人頭第256章 剝繭抽絲第496章 必敗的賭約?第183章 人心亂第366章 誘人的條件第622章 教訓第256章 剝繭抽絲第360章 閔家第432章 迎接第536章 出頭第225章 蘇州城外第492章 皇后牽線第135章 以一擋十第514章 較量第598章 故人第598章 故人第427章 羞辱畢時節第174章 定軍心第284章 口供第354章 導火索第365章 如坐鍼氈第119章 盛情厚愛第55章 新宅第56章 狼來了第38章 入甕第302章 報應第310章 想走?沒這麼容易第256章 剝繭抽絲第178章 結人心第591章 裝瘋賣傻第199章 變化(二)第179章 惜人命第85章 弄巧成拙第82章 雷聲太大第397章 畢時節的反擊第267章 偷樑換柱第358章 空手套白狼?第512章 身不由己第552章 城陵磯鎮第168章 首度交鋒第61章 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