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收買軍心

新書推薦:

“欽使大人!”穿戴整齊後,譚縱去了前院,剛邁進前院,那些不畏酷暑等在院子裡的官員們就呼啦一聲涌了過來,紛紛給他躬身施禮,滿臉的諂媚和恭敬。

由於來的官員實在是太多了,院子裡的這些人品級都在六品以下,六品以上的纔有資格進大廳。

譚縱向那些官員們微微頷首示意,算是打了一個招呼,既不失禮又保持了欽使大人的威嚴。

正在大廳裡喝茶閒聊的周敦然和魯衛民等人聽到院子裡的動靜,放下茶杯迎了出來,簇擁着譚縱走進了大廳。

大廳裡除了揚州的官員外,還有兩名新近從外地趕來的城防軍把總,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晚上還會有兩支城防軍的隊伍趕到,這樣一來的話增援揚州城的兵力就達到了三千餘人,譚縱的手頭終於開始闊綽了。

魯衛民向譚縱彙報了城裡的形勢,經過一天的搜索,那些參與了昨夜騷亂的暴民差不多已經都被抓了起來,士兵和公人們正在城裡搜捕漏網之魚,整座揚州城現在已經在官府的控制中。

“諸位在昨夜都辛苦了,等揚州之事平定後,本欽使和周大人定當奏明官家,爲諸位請功。”聽完了魯衛民的彙報後,譚縱微微點了點頭,環視了一眼屋裡望着自己的衆人後,高聲說道。

此時此刻,恐怕各自的功勞纔是現場的官員們最爲關心的話題,憑藉着昨晚的功勞,他們的仕途必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此次平亂,若非欽使大人和欽差大人親臨指揮,奮勇殺敵,府衙早就被叛匪攻破,在兩位大人面前,我等豈敢言功。”魯衛民聞言,衝着譚縱和周敦然一拱手,宏聲說道。

“兩位大人勞苦功高,我等豈敢言功!”在座的衆位官員隨即向譚縱和周敦然拱手,齊聲說道,這不僅僅是客套,裡面還有敬佩:

譚縱和周敦然以皇差至尊殺敵在第一線,這種勇氣着實難得,不僅令現場的軍士們深受鼓舞,而且還使得官員們大爲感染,爲兩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獨木難成林,今日的勝利是由大家通力合作而來的,本欽使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譚縱微微一笑,擺了擺手後,端起了一旁桌面上的茶杯。

屋裡的人跟着端起了茶杯,包括周敦然在內,一起敬向了譚縱,雙方虛空一碰後,一飲而盡。

“大人,畢時節不知道躲去了哪裡,我們搜了這麼長時間都沒有他的消息。”魯衛民放下手裡的茶杯,有些遺憾地向譚縱說道,這或許是現在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畢時節也不知道藏在什麼地方,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似的。

“畢時節在揚州城裡經營多年,一定有不爲人知的藏身之處,但他現在就如同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了,被抓是遲早的事情。”譚縱不以爲意地笑了笑,開口說道,“魯大人,全城貼出告示,凡是舉報畢時節者,賞銀兩百兩,其所犯的過錯,既往不咎!”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魯衛民聞言點了點頭,笑着向譚縱說道,“大人的這一招釜底抽薪果然是妙,想必那畢時節躲不了多久了。”

屋裡的官員們聞言,紛紛出聲附和,就像譚縱說的那樣,經歷了昨晚的那一番大戰後,損兵折將、狼狽而逃的畢時節就如同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了。

與此同時,揚州城內的一個地道的石室裡。

畢時節就着油燈的光亮,翻閱着手裡的一本古書,爲了安全起見,他藏到了地下,準備伺機離開揚州城,俗話說留有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來日方長,最後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畢福走進了石室,躬身立在了一旁,沒有打擾畢時節看書。

“外面有什麼消息?”片刻之後,畢時節放下了手裡的書,擡頭看向了畢福,面無表情地問道,如今的消息肯定是壞消息,他想知道現在的局勢究竟有多糟糕。

“有三支外地的城防軍已經進城,那些參加昨晚騷亂的暴民大數被抓,二少爺進了倚紅樓,好像被瑞雪藏了起來,全城依舊處於戒嚴的狀態,不過估計明天戒嚴可能就會取消。”畢福知道畢時節最關心的事情,於是沉聲彙報,未了他想起了一件事情,“除此之外,城裡發生的最要緊的事情就是飄香院的梅姨上午得了急病暴斃,新院主由梅姨親自調教的曼蘿姑娘接任,飄香院正在籌備梅姨的喪事。”

“什麼?”畢時節聞言,臉色剎那間變得蒼白,手裡拿着的古書吧嗒一聲掉在了地上,噌地站了起來,伸手一抓畢福的衣領,厲聲喝問,“你說什麼,飄香院的梅姨怎麼了?”

“得……得急病死了。”畢福被畢時節的這個舉動嚇了一跳,不無愕然地望着神情有些猙獰的畢時節,“據飄香院裡傳來的消息,梅姨被昨晚的騷亂驚嚇,再加上積勞成疾,於是在黃漢上午前去看望的時候突然發病。”

“黃漢去了飄香院!”畢時節聞言,臉上青一陣白一陣,聽到這裡,他已經明白怎麼回事了,緩緩鬆開了手,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神情忽然之間蒼老了許多。

既然連畢時節都被譚縱查了出來,那麼梅姨顯然也暴露了身份,梅姨的死在畢時節看來,絕對是不想成爲譚縱的俘虜而自盡了,而由於譚縱與曼蘿之間的曖昧關係,因此沒有動飄香院。

不僅如此,恐怕譚縱還動了將飄香院收爲已用的念頭,畢時節是何等的人物,頃刻之間就捋清了其中的頭緒,看穿了譚縱的用意。

“老爺,你沒事兒吧?”見畢時節神情悲痛,畢福小心翼翼地問道,他隱隱約約地意識到了畢時節與梅姨之間好像有些什麼。

“我沒事,你下去吧。”畢時節頭也不擡地擺了擺手,他現在的心情亂得一團糟。

畢福聞言,衝着畢時節拱了一下手,快步離去。

“梅兒,是我害了你。”畢時節面色鐵青地盯着一旁的石壁發了一會兒呆,隨後痛苦地閉上了眼睛,兩行熱淚順着臉頰流了下來。

昔日與梅姨恩愛甜蜜、如膠似漆的場景如放電影般一幕幕從畢時節的眼前劃過,包括兩人的相識、相知、相戀和孕育愛情的結晶――畢西就。

如果不是在京城裡遇上了那個貴人,想必他現在也像大多數官員一樣,過着平淡但又溫馨的生活。

“黃漢!”畢時節並不後悔當初拜入那名貴人門下的決定,他覺得自己爲之所奮鬥的理想是高尚而偉大的,良久,他雙目寒光一閃,用力用拳頭砸了一下身旁的桌面,將滿腔的怒火發泄在了譚縱的身上。

譚縱留周敦然和魯衛民等揚州府的上層官員在家裡吃了簡單的晚飯,隨後就帶上豐厚的慰問品去醫館裡看望受傷的士兵和公人,囑咐大夫好生照料這些傷者,讓他們儘快康復,能早日回到隊伍中來。

經過昨夜的一場血戰後,揚州城的各個醫館裡現在已經是人滿爲患,大部分傷員只能躺在鋪着木板的涼蓆上,這還是譚縱特意要求的,否則的話他們就只有睡在冰冷的地面了。

醫館裡充滿了血腥味兒和藥味兒,空氣中迴盪着傷員痛苦的呻吟,由於醫館裡的夥計不夠,城防軍、府衙、鹽稅司和稽查司都抽調了人手前來幫忙。

譚縱等人的到來使得醫館裡的人歡欣鼓舞,掌聲雷動,誰也想不到貴爲欽使的譚縱和貴爲欽差周敦然竟然屈尊降貴,親自來到醫館來看望這些底層的士兵和公人。

爲了避免影響傷員們的消息,譚縱後來特意交代,不要讓人們再鼓掌,只這麼一個不經意間的小小細節,就已經獲得了無數人的好感。

譚縱完全沒有架子,在衆人的簇擁下,拉着那些傷員們的手,親切地與他們交談,感動得那些傷員熱淚盈眶,使得那些傷員們感覺到譚縱並沒有忘記他們,他們的英勇得到了譚縱的認可和尊重。

有些傷員已經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只是緊緊地握着譚縱的手,就連那些醫館的大夫們也是感到大爲驚奇,像譚縱這種愛兵如子並且身居高位的官員在大順朝已經非常罕見,而且殊爲難得的是譚縱還是一名文官而不是武將。

自古以來,文武相輕,武將愛兵理所當然,而文官愛兵,這就有些海納百川的味道了。

如果再來一次血戰的話,這些傷員們會毫不猶豫地拼殺在第一線,爲了譚縱而流血犧牲。

“大哥,你就喝了這藥吧!”巡查到一個醫館的時候,譚縱聽見一個廂房裡傳來了一個焦急的聲音。

“我都已經成爲了一個廢人了,活着還有什麼意思,讓我死了算了。”接着,一聲暴喝的聲音從廂房裡傳來,接着就傳來啪一聲脆響,像是飯碗摔在地上的聲音。

“這裡面是張隊正,昨晚在南門的激戰中,率領着手下的將士浴血奮戰,將已經逼近城門的忠義堂叛匪打退,不幸喪失了左臂。”譚縱不由得停下了腳步,他這麼一停,跟在後面的人紛紛停下了腳步,一名站在一旁向譚縱介紹傷員情況的城防軍什長見狀,連忙走上前低聲向譚縱說道。

“噢?”譚縱聞言,微微一笑,“原來是昨晚的功臣。”

說着,他大步向廂房走去,周敦然、魯衛民、韓天和那名什長跟了進去,由於廂房的空間有限,其餘的官員則只有守在門外的份兒。

進門後,譚縱看見一名軍士正俯身撿拾地面上飯碗的碎片,一旁的牀榻上,一名左手臂纏着繃帶的大漢面朝裡側躺着,由於其先前的過激反應,繃帶上緩緩滲出血來,想必他就是張隊正。

那名拾碎片的軍士感覺有人進來,擡頭一看不由得愣住了,他萬萬沒有想到欽使大人和欽差大人會來這裡,連忙站起身,剛要躬身行禮,譚縱衝着他擺了擺手,使得那名軍士到了嘴邊的話硬生生嚥了下去。

“怎麼,你連死都不怕,還害怕喝藥?”譚縱走到牀邊,不動聲色地向張隊正說道。

“老子願意,要你多管閒事。”張隊正聞言,頭也不回地說了一句,情緒顯得十分暴躁。

“張石頭,你是誰的老子?”聽聞此言,韓天面色一沉,衝着病牀上的張隊正沉聲喝道。

“將軍大人!”張隊正聞言,頓時大吃了一驚,他聽出了說話之人的身份,連忙翻身坐了起來,等到看清站在病牀上的人後,不由得傻在了那裡,“欽……欽使大人。”

“小的張石頭,參……”隨即,張隊正反應了過來,連忙起身,想要給譚縱行禮。

張隊正大名張石頭,出身於貧寒之家,父母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出生時他的父親隨口給其取名“石頭”,於是他的這個名字就沿用至今。

“張隊正有傷在身,毋須多禮。”譚縱一伸手,按住了張石頭的肩頭,笑着說道。

“小……小的不知道是欽使大人,剛纔多有冒犯,請欽使大人贖罪。”張石頭的神情顯得有些惶恐,連忙向譚縱謝罪,就憑他剛纔對譚縱說的那一句“老子”,治他一個欺君之罪也不爲過。

“張隊正又不知道本欽使前來,何罪之有?”譚縱微微一笑,不以爲意地說道。

張石頭聞言,心中不由得鬆了一口氣,他感覺眼前的譚縱和藹可親,與自己平常見到的那些官員截然不同,使得他有一種莫名的親近感。

“張隊正,你爲何要抗拒治療?”譚縱就勢在牀邊坐下,微笑着看着張隊正。

“欽使大人,小的知道錯了,以後定當配合治療。”張石頭看了譚縱一眼,嘴角蠕動了幾下,想要說些什麼,最後強顏一笑,向譚縱說道。

“你說,張隊正有什麼心事?”譚縱看出張石頭似乎有難言之隱,於是扭頭望向了那名拾碎碗的軍士,宏聲問道。

《》是作者“小黑醉酒”寫的一部小說,最新。

熱門推薦:

第488章 踐諾第352章 偷龍轉鳳第561章 穩妥的賭法第573章 脫險第58章 花魁任摘第461章 “打啞謎”第101章 難得賣弄第39章 蔣怒第16章 投石第277章 暗查鹽商第306章 交待第106章 不夠塞牙第237章 需要半小時的遊戲第595章 奔逃第568章 私怨第90章 敲竹槓第133章 常州遇伏第84章 功虧一簣第165章 互相推諉第322章 欽差大人第228章 旁系宗族第215章 明心發飆第34章 上門第3章 機心第177章 觸心神第286章 事端第319章 女兒情第212章 經不起惦記第523章 喜慶婚宴第112章 再見胡老三第428章 伏法第564章 神仙倒第579章 首飾店風波第296章 佔了上風第117章 絕處逢生第556章 略施小計第393章 古天義的手段第123章 送櫝獻珠第201章 不速之客第216章 不可思議第250章 撲溯迷離第144章 生於憂患第201章 不速之客第406章 當了一回紅娘第110章 人贓並獲第534章 三巧的跟班第434章 相聚第322章 欽差大人第32章 覺悟第204章 妄做小人第507章 離奇第522章 驚人之舉第40章 小場面第277章 暗查鹽商第123章 送櫝獻珠第411章 內訌第525章 威逼第242章 不做知府第16章 投石第19章 不像第372章 閔家的生機第311章 見證第383章 綠柳的心事第197章 門下(三)第60章 多慮第481章 告狀第373章 阻擊第34章 上門第566章 天下父母心第21章 觸線第529章 蘇瑾的“戰爭”第249章 監斬官第188章 執念難消第647章 激化第119章 盛情厚愛第15章 初聞第647章 激化第424章 李代桃僵第58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20章 轉變第113章 大順老將第287章 內侍第250章 撲溯迷離第621章 “齊人之福”第55章 新宅第356章 宗族第428章 伏法第133章 常州遇伏第599章 財富之謎第90章 敲竹槓第260章 驚險第436章 紛繁的家事第565章 分道第306章 交待第189章 這人我要了第281章 麻煩上門第357章 械鬥第540章 再回揚州第60章 多慮第218章 您這是玩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