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御前奏對

至此,他也就放心了。看來,明中信還真是個明白人啊!

石文義心中感慨不已。

陸明遠在旁邊冷眼旁觀,相對於劉大夏與石文義而言,他對明中信極具信心,絕對會妥善處置此事的,反而,他初見這些人,自然是想要了解一下他們與明中信的關係以及對待明中信的態度,以確定隨後自己對待他們的方法手段。

畢竟,他是過來人,自然知曉,這京師不僅是全天下最繁華最富庶的地方,更是吃人不吐骨頭,人心險惡異常的場所,既然再次踏入此地,他就必須做好一切的應對準備,也爲明中信掃平那些心懷叵測的勢力。

明中遠卻是滿眼不捨,雖然他並不理解明中信所言,但他確信明中信不會做出無腦的舉動,但是,他卻很是心疼,畢竟,那些一定是明家的財物,舍財而去,豈能心中無礙?

故而,在明中信問出那話之後,他們齊齊搖頭,表示沒有意見,反而是欣慰的欣慰,高興的高興,不關心的不關心。

“既然大家沒意見,那咱們就愉快地決定了!”明中信笑笑,一錘定音。

“對了,石大哥,還有什麼要問的?”

石文義定定心神,揭過此節,“對了,之前大家皆在,人多嘴雜,我也就沒有細說,你們在雲南行省用的那瞬間連續發射的火器究竟是何物,是否也包括在進獻的東西之內呢?”

“自然包括!”明中信點頭應承。

一聽此言,石文義寬心大放,這就沒問題了。否則,如果有什麼疑問,下面的事情也不好再說了!

“對了,中信,關於你們在雲南行省平定叛亂之事,你終究還得寫出一本奏摺來,我怕如果由我回報,會有所差異,到時,引起什麼誤會,可就不好了!”

“也好!”明中信點頭應道。

“還有,你見過那蕭特使無數次,不知道是否瞭解他究竟是何方人氏?咱們也好制定個方向,緝拿於他!”石文義期盼地望着明中信,畢竟,相比於此次前來詢問,他更關心那蕭特使的來歷,那蕭特使可以算是彌勒會的核心人物,如果有他的信息,還能夠抓到他,那自己可就立下大功了!

明中信輕輕搖頭,“我也不知他是何人,只知曉,那傢伙定然是山東行省人氏。”

真的?石文義眼前一亮,有這個方向,自己就可以着手調查了,畢竟自己在山東行省呆了那麼長時間,總算是對山東行省的情況瞭解異常,有這條信息,再從明中信嘴裡得到一些細節,也許還真能將那蕭特使捉拿歸案。

明中信皺眉回憶,眼中閃過一絲光亮,但看看石文義,輕出一口氣,欲言又止。

“中信,還有何信息,但講無妨!”石文義自然看到了他的表情,難道中信還有什麼重要信息?連忙追問道。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明中信沉吟片刻,小心翼翼地回道,“但是那特使給我一種極其熟悉的感覺,像極了我印像中的一個人!”

“何人?”石文義眼光大亮,心中的希望無限擴大,依明中信那般精明謹慎之人,他既然如此說,必然有了七八成的把握,連忙追問道。

“其實,那人你也認識!”明中信看看他。

“我也認識?”石文義一怔,疑惑地看着明中信。

“不錯,就是那蕭公子!”

“蕭公子?”石文義一陣疑惑。

“不錯,蕭公子,蕭颯!”

什麼?石文義瞪大雙眼,萬分震驚地望着明中信。

而旁邊的張採甚至將手中的筆掉落地上都不自知,也是一臉的震驚。

“你,你可,知道,知道,他,是何,何人?”石文義結結巴巴道。

“不就是濟南府知府的公子嗎?”明中信說出口之後,反而表現得雲淡風輕。

“那你可知道,這蕭知府究竟是何人弟子?那蕭颯又拜了誰爲師?”石文義強行將情緒穩定下來,一臉的肅然道。

“我怎會知曉!”明中信一臉的理所當然,回了一句。

“大哥啊!那蕭知府可是與當朝輔臣謝大學士同出一門,而且當初那蕭公子拜入了謝大學士門下,學藝兩年,之後因故迴歸了濟南府!”石文義無語地看了他一眼,知道他不清楚,但又不甘心,只能嚮明中信解釋道。

“那又如何?”明中信一臉的不以爲然,“就算他是謝大學士的親兒子,就不可能是彌勒會餘孽嗎?”

這話問得,石文義無語至極,不是說不可能,而是人家既然有那麼大的靠山,遠大的前程指日可待,爲何要摻乎這種掉腦袋的事,還入了彌勒會,這得有多腦殘啊!況且,那人自幼就被稱爲神童,絕不會的,絕不會!

“你不用大驚小怪,我又沒讓你一定相信,我這也只是猜測,我又沒說一定是,你只要留心注意就可以了!再說,你還可以派人去查查那蕭颯的行蹤啊!兩相對照,自然一切明白!”明中信翻個白眼,一推二六五。

石文義輕嘆一聲,大哥啊,就算你這猜測,也能把人嚇掉了魂啊!不過,明中信的話也真心在理,既然有了懷疑,那就去查證,總好過自己在這兒疑神疑鬼。

旁邊的劉大夏皺眉不已,但卻沒有插言,只是望着明中信,眼中閃過一絲猶疑。

陸明遠卻是一副優哉遊哉的模樣,絲毫不以爲意。

“行了,石大哥,你的疑問皆在這份冊子當中,你回去好好看看吧!”明中信從袖中取出一物,扔給石文義。

石文義猛然嚇了一跳,不過武人的身手,令得他一個急手,抓住了明中信扔來之物,細看之下,喲,還真是一本小冊子!

再一聽明中信的話,差點吐血,和着自己問了這麼半天都是白問啊!你小子早就準備好了,卻在此消遣於我!

早知道這樣,我費那麼多脣舌幹嘛呀!

張採也是一副瞠目結舌的模樣,他可是在那兒一直小心翼翼地記錄,卻原來,自己的記錄真的是白費啊!

“劉老,您有什麼要問的?”明中信扔出小冊子之後,不再理會他們,轉頭衝劉大夏問道。

“我?”劉大夏一指自己的鼻子。

“對啊!您有什麼要問的?”明中信點點頭。

“行!那我就問問,我派出去的人好用嗎?”劉大夏稍作沉吟詢問道。

“您是說,李老的那些家丁是否好用吧?”明中信輕聲笑笑,一臉的戲謔之色。

劉大夏一怔,轉而輕輕搖搖頭,指指明中信,“就知道瞞不過你小子!”

“行了,您回去就給李老帶個話,之前的事一筆勾銷,此番中信承情了,來日必有一報!”明中信苦笑一聲,應諾道。

“你!”劉大夏一聽,皺眉不已,“還放不下?”

“理念不同,恕中信無法前嫌盡釋!”明中信正色道。

唉!劉大夏輕嘆一聲,知曉明中信乃是一個有主見之人,既然如此,也就不爲已甚,不再提李東陽了。

明中信在說完之後,輕聲打了個哈欠。

“好了,中信也累了,有事情明日再說吧!”劉大夏一見,也就乘勢就坡下驢,緩緩站起身形。

石文義與張採對視一眼,再看看明中信的蒼白麪色,不忍再打擾於他,也站起身形離去。

劉大夏看看他們離去的身影,輕輕撫了一把袖子,轉身來到陸明遠面前,鄭重其是地拱手道,“陸先生一向可好?”

陸明遠看看他那瘦小的身形,輕嘆一聲,不答反問,“劉大人也老了啊!”

明中信卻是對這一幕毫不吃驚,穩坐在那兒看着二人,他感興趣是他們的對話內容。

“是啊!一別經年,咱們都老了!”劉大夏望着兩鬢斑白的陸明遠,輕嘆一聲。

二人對視着,無語而望。

久久,陸明遠輕嘆一聲,“行了,今日就這樣吧,來日再敘!”

劉大夏輕輕一點頭,深深一躬,轉身而去。

“陸兄,此番只怕你又要捲入這朝堂之爭了!”望着一臉唏噓的陸明遠,福伯在旁輕聲道。

“嗯!既然來了,就不怕!”陸明遠輕哼一聲,看了一眼福伯,“你個老小子倒是老實,這麼久了,居然沒有被他們發現!”

福伯輕笑一聲,並不答話。

明中信見劉大夏走了,也不追問二位,站起身形。

旁邊的趙明興立刻過來扶住了明中信,“教習!”

“陸先生,就由福伯安排於你,我就先去歇息了!”明中信衝陸明遠笑道。

“嗯,去吧!”陸明遠輕輕點點頭。

明中信在趙明興的攙扶之下回去歇息,畢竟,這一路雖然有些悠閒,但真心勞累啊!

陸明遠看着明中信的背影,眉頭一皺,轉頭問道,“福兄,京師的情形如何?”

福伯輕嘆一聲,“雖然情勢緊張,但終究他們不敢隨意開戰!”

“是嗎?”陸明遠眼中閃爍着莫名的光芒,“不過,依他們的尿性,也確實會謀定而後動,不明情形之下,自然不會輕舉妄動!”

“你來了,我也就省心了!”福伯笑笑。

“你個老小子,別想躲清閒,雖然中信會將這些事處理得妥妥當當,但終究他還太過年輕,朝堂之上的波譎雲詭還是認識不清啊!”陸明遠輕嘆一聲。

“這不你來了嘛?自然不會讓少爺吃虧的!”福伯笑道。

“哼!看情形吧!”陸明遠輕哼一聲,翻個白眼,“對了,我睡哪裡?”

“當然是老規矩!池塘邊!”福伯輕笑。

“虧你還記得!”陸明遠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那是回憶的光芒。

福伯也是眼中寒光一閃,彷彿陷入了回憶。

大廳之中瞬間進入了寧靜當中。

就在明宅安靜之時。

王守仁也在御書房見到了弘治。

之前在大殿之上一番回奏,程序井然地將一應過程走完,該賞的也賞了,該嘉獎的也嘉獎了,但弘治並沒有放王守仁離去,反而讓他到御書房回稟。

王守仁自然不敢怠慢,於是來到了御書房。

御書房中,一應閣老、各部尚書盡皆在座。

官位最小的也就是王守仁了,之前有欽差頭銜,他還能與各位平起平座,畢竟,身負皇命,貴爲欽差,但如今該封賞的也封賞了,欽差職事自然是交回了陛下手中,現在,他不過升任爲從五品的刑部主事而已,與人家自然是天差地別,好在,現在他簡在帝心,畢竟,此次的差使辦得太溜了!令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各位閣老尚書也對他和顏悅色,並不因他官位低下而有所怠慢。

但他卻小心翼翼,不敢稍有差錯。

“陛下駕到!”一個聲音響起。

在座的衆人瞬間正襟危坐,目不斜視。

弘治帝緩緩走了進來,在龍案之後坐定,環視一圈。

“見過陛下!”在劉健的帶領下,大家站起身形,衝弘冶行禮。

“衆卿平身吧!”弘治一擡手。

弘治待大家重新坐定,看着最後面的王守仁輕笑一聲。

“王卿此次差事辦得漂亮,辛苦了!”

“此乃微臣本份,也是各位同僚齊心協力所辦,不敢當陛下如此讚譽!”王守仁連忙站起,衝弘治一拱手,謙遜道。

弘治輕笑,滿意地點點頭。

“王卿此次前往南疆,立下如此功勞,還望今後再接再厲,再立新功啊!”

“微臣自當效力,義不容辭!”王守仁表決心道,畢竟,人家陛下都這般勉勵自己了,自己豈能坐視不理!

“好,好!”弘治連聲叫好,“不過,爲何那明中信不親自前來領功呢?”

弘治的突然轉移話題,令王守仁心中一沉。

而旁邊的劉健卻是面容不驚,輕撫長鬚,默然不語。

李東陽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謝遷卻是眼中閃過一絲陰冷,冷冷地望着王守仁。

其餘各位尚書大臣們各懷心思,但卻直直望着王守仁,眼中神光莫測,顯然是在看,王守仁要如何答話?

而弘治問完之後,一臉的玩味,也在看着王守仁。

王守仁稍作沉吟,輕啓脣齒,向弘治稟報道。

第六百八十八章 逃離始末第一百二十五章 田間實習第二百二十章 二老釋疑第五百六十章 娘娘探底第九百一十六章第一百四十章 遊大明湖第七百九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五十二章 中信遊津第九百八十六章第五百一十八章 塔中驚變第二百八十四章 全無爭議第五百四十七章 商談交換第二百八十六章 中信挑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環採閣開張第五百一十九章 郭勳來訪第四百五十五章 中信下廚第八百九十二章第七百四十九章 南下平亂第六百九十一章 瘟疫爆發第三百六十四章 敲定合作第六百一十四章 茶肆獲信第三百七十二章 知縣來訪第六百七十九章 打出旗號第七百八十七章 親友擔憂第六百五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八十一章 錦衣上門第八百七十七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悲慘往事第八百一十章 首提入宮第二百四十六章 解釋始末第六章 忽悠賬房第二百四十四章 援兵抵達第二百五十七章 衝鋒陷陣第七百六十八章 情勢激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知縣定計第六百一十八章 風波起始第五百零九章 應對之策第七十章 明教援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辭別二老第九百二十九章第三百七十章 治療明興第三百三十四章 劉老脫險第二百一十五章 勸慰老夫人第八百六十一章第八百五十九章第九百五十四章第六百六十四章 意外之事第八百四十九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自認不如第二百一十二章 災民慘狀第六百八十七章 駭人論斷第六百八十三章 重新起航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老離去第三百六十四章 敲定合作第五百四十四章 真實對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方關注第四百七十一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四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九百一十七章第二十六章 學堂開班(二)第五百零一章 那一刀的溫柔第三百八十章 商議慶功第二百二十二章 相互切磋第四十八章 酒樓開業(二)第九百一十四章第六百一十二章 毒計落定第六十五章 上香遇賊第七百三十六章 秘密任務第二百六十九章 景澤探底第四百九十四章 細數靠山第九百八十四章第四百零四章 見壽寧候第四百八十九章 應對安排第三百八十八章 餘孽來襲第九百三十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明興中招第六百一十章 強行脅迫第六百三十三章 情勢突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文義進坑第三百五十五章 誘惑延齡第八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場完結第七百九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六十三章 詭異本領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家到來第二百四十一章 劫匪中招第三百二十二章 了結恩怨第二百九十五章 詭畫歸位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信補漏第四百二十九章 爭相訂購第五百零九章 應對之策第六百七十三章 詭異消失第七百二十一章 欽差發怒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意整合第六百七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零六章 死士覆沒六百三十七章 起底於千第三百六十七章 祖孫相見第五百五十二章 轉輪殿異變第三百二十二章 了結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