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一語成讖

這個問題,並沒困擾白華偉太久。

劉尊嶺還沒有做完戰術分析,江文龍送來了由軍情局發來的最新情報,而且就是白華偉關心之事。

指揮紐蘭艦隊的是賽文?斯塔克。

“這份情報是軍情局發來的?”

江文龍只點了點頭,沒多說什麼。

電文上有落款,而且艦隊處於無線電靜默狀態,他也不可能爲了一份情報,專門發電去詢問。

再說,他沒有這麼做的權力。

雖然靠之前的表現,通過分析艦載機的出動量,斷定第51特混艦隊在北東望洋上,獲得了白華偉的器重,榮升艦隊司令官常務參謀,說得直接點,也就是爲艦隊司令官跑腿,但是在具體的職權上,江文龍依然只是一名普通參謀,別說是發號施令,就連替司令官傳達命令的資格都沒。

白華偉沒多問,只是朝江文龍點點頭,隨後就把目光轉向面前的海圖。

劉尊嶺也沒爲難江文龍,走過去站到了白華偉身邊。

對這個斯塔克,兩人都認識,還說得上是非常熟悉。

早在10多年之前,還是年輕軍官的時候,白華偉與劉尊嶺都去過波伊國,參加過波伊戰爭。

準確的說,兩人都是以海軍代表身份在聯軍司令部工作。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們知道有一個對手叫斯塔克。

雖然當時的波伊國根本沒有海軍,甚至沒有像樣的海上力量,但是與聯軍交戰,波伊軍隊必然要面對帝國海軍,至少需要了解帝國海軍的作戰方式,找到跟帝國海軍對抗,或者避其鋒芒的辦法。

這也是紐蘭共和國派海軍軍官去波伊國擔任軍事顧問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這個斯塔克,讓波伊軍隊在與帝國海軍的對抗中,一改被動躲避的方法,表現得更加積極。

在波伊戰爭的最後兩年,特別是聯軍遭受慘敗的阿巴斯會戰,由斯塔克提出的積極戰術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要不然,帝國海軍也不會在這場會戰當中表現得虎頭蛇尾,並且在最後全面崩盤。

要往根本上講,聯軍在阿巴斯遭受慘敗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帝國海軍在會戰的後期表現得很不給力。如果帝國海軍提供的支援及時到位,就算沒辦法力挽狂瀾,也不至於在最後全面崩盤。

只是從軍事角度看,阿巴斯會戰就是波伊戰爭的轉折點。

這場會戰之後,聯軍在波伊地區的控制力迅速衰落,早已日薄西山的忒爾共和國也是在這個時候,決定承認波伊國。雖然樑夏帝國受面子等因素的影響,在此後繼續堅持了差不多兩年,但是除了增添數萬名官兵傷亡,多付出大約1萬億金元的軍費之外,並沒獲得任何實際的好處。

當然,這麼也有點絕對。

多堅持的兩年,讓帝國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戰略調整,從而在波伊戰爭結束之後,順利控制住國際局勢。

對白華偉與劉尊嶺來說,就算已經過去了10多年,可那段時期一點都不陌生。

當時,在知道對手也是一個年輕軍官之後,白華偉還開玩笑,說今後某一天會在戰場上與之遭遇。

哪裡像到,竟然是一語成讖。

波伊戰爭結束之後,這個叫斯塔克的年輕軍官並沒有返回紐蘭共和國,而是轉道去了梵羅國。

在隨後的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當中,他以武官身份擔任了梵羅國的軍事顧問。

雖然在這場戰爭中,梵羅海軍沒有什麼驚人的表現,畢竟在樑夏海軍面前,梵羅海軍根本就不敢造次,但是通過積極主動的戰前準備,至少是在戰爭的初期,保證了海運航線暢通無阻。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這跟帝國海軍還沒有走出波伊戰爭的陰影有很大關係。

準確的說,跟帝國當局有關。

說得簡單一點,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爆發之後,帝國當局的表現乏善可陳,既擔心再次遭遇慘敗,又不敢放任不管,由此完美的錯過了戰爭初期的有利時機,自然談不上派海軍封鎖梵羅國。

只是,斯塔克發揮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如果不是斯塔克在戰略上做出了準確判斷,即認定帝國不會立即出兵,梵羅當局絕對不敢在開戰之前,把所有的運輸船隻派出去,更別說耗費原本就不多的外匯儲備,從數十個國家的航運公司租用了上百艘超級貨輪。要不然,絕對不可能在樑夏海軍出動前,把數百萬噸戰爭物資運回國內。

沒有這些物資,梵羅國必然戰敗。

其實,也就是斯塔克的這個大膽推測,說服了紐蘭當局,答應以“租借”方式向梵羅國出售軍火。

雖然斯塔克爲這個大膽判斷押上了自己的前程,可以說極有膽色,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缺乏有膽量的人,缺少的是有膽量,又能保持冷靜與理智,在押上前程的時候還能夠保持清醒的人。

斯塔克就是這種人。

以他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當中的表現,今後就算達不到扶搖直上,那也肯定是平步青雲。

白華偉還爲斯塔克能不能在40歲之前晉升爲海軍將領跟劉尊嶺打賭。

結果沒什麼懸念,白華偉爲此輸了100金元。

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結束後,斯塔克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再也沒有什麼驚人的表現。

至於平步青雲,根本就無從談起。

從少校到上校,這傢伙竟然用了整整的15年!

哪怕是在和平時期,這個晉升速度也慢得嚇人。

同樣是15年,劉尊嶺由少尉晉升到上校,比斯塔克多3級,而白華偉用16年就晉升到海軍准將。

其實,也是在不久之前,白華偉才從一名在軍情局工作的朋友那得知,斯塔克已經晉升准將。

斯塔克被埋沒10多年,同樣跟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有關。

當時,斯塔克不但賭上了自己的前程,還讓持反對意見,不相信樑夏帝國會隔岸觀火的海軍部長下不了臺。

按時任海軍部長的意思,紐蘭共和國根本不應該插手南方次大陸戰爭。

在第二次全球大戰之後,南方次大陸就成了樑夏帝國的禁臠,別說是外來勢力,即便在本地,也絕對不允許出現能對樑夏帝國構成威脅的存在。要不然,樑夏帝國與梵羅國也不會形同水火。

從這個角度看,樑夏帝國此早都會出手收拾梵羅國。

站在戰略的層面看,如果樑夏帝國沒有在波伊地區鎩羽而歸,接下來就會在南方次大陸發動針對梵羅國的戰爭。雖然輸掉了波伊戰爭,讓樑夏帝國得花一些時間進行調整,但是並不等於說放棄了南方次大陸。等樑夏帝國緩過氣來,吸取了在波伊地區用傷亡數十萬官兵換來的教訓,就會通過一場誰都阻擋不了的戰爭,徹底的粉碎南方次大陸的格局,塑造對其有利的戰略秩序。

毫無疑問,這個推測並沒錯。

樑夏軍隊在波沙灣戰爭中的表現就能說明,哪怕換成更強大的梵羅國,樑夏大軍依然能將其擊敗!

如果樑夏帝國會在第一時間出兵,那麼支持梵羅國,就有很大的可能引發與樑夏帝國的全面戰爭。

以當時的情況,哪怕樑夏帝國在波伊戰爭中遭受了慘敗,紐蘭共和國也沒半點勝算。

關鍵還有,西陸集團未必願意捲入突然爆發的全面戰爭。如果紐蘭共和國在開戰之後迅速丟掉了至關重要的制海權,迢曼帝國很可能會選擇退而求其次,也就是以第三方身份居中斡旋。

這樣一來,就算沒有滅國的危險,那也肯定會大傷元氣。

正是基於這個判斷,當時的海軍部長堅決反對爲梵羅國提供支持,更別說以近乎贈送的方式向梵羅國提供軍火。

必須承認,斯塔克確實很有戰略眼光。

也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他以駐梵羅國海軍武官的身份,站出來跟海軍部長唱反調,而且獲得了更多人的支持。

顯然,不是他的論調更加有道理。

關鍵在於,打算通過南方次大陸戰爭來擴大影響力,增強國際話語權,從而成爲超級霸權的是灰宮的主人。

在是否支持梵羅國的問題上,總統的態度極爲重要。

只是,不管是爲了避免政治風險,還是爲了獲得軍方的好感,總統一般不會在涉及核心利益的軍事問題上表明立場,尤其是文職總統。

這樣一來,就需要有人站出來爲總統代言。

顯然,斯塔克就扮演了這個角色。

只是,斯塔克萬萬沒有想到,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宣告結束之前,對他極爲賞識的總統遇刺身亡。

等到他回到紐蘭共和國,當初因爲受他的羞辱而憤然離職的海軍部長,竟然成了新任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

這個職位,那可了不得!

雖然“國家安全顧問”只是灰宮幕僚,連聯邦官員都算不上,但是影響力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就一句話,只要是跟安全有關的事情,國家安全顧問都有資格向總統箴言。

通常,在遇到類似事件之後,總統首先想到的也是國家安全顧問。在跟國家安全顧問商量了之後,或者說通過國家安全顧問對事件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之後,纔會去跟國務卿與國防部長等聯邦官員進行深入探討。

結果就是,斯塔克差點就被打入冷宮。

所幸的是,時任海軍參謀長是他的老上司,在他落難的時候收留了他,而且給了他很多支持。

也就是在這10多年裡,斯塔克對海軍戰略有了更深入的瞭解與認識。

要說的話,這也是因禍得福。

如果他一直在前線,哪怕只是在艦隊服役,而且一步步的升上去,肯定會被繁瑣的日常事務包圍。

俗話說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那麼,他就肯定沒有時間與心情,去學習與研究更深層次的東西,比如被很多軍官忽略了的海軍戰略。

當然,還有將來在戰場上遇到的對手。

不要忘了,斯塔克的戰略意識本來就不差,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敏銳。

只要把握好戰略大方向,哪怕在戰術層面上有一些失誤,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顯然,要是連戰略方向都搞錯了,就算打贏了所有戰鬥,也無法取得最後勝利。

其實,從這次的作戰行動看,斯塔克在遇冷的這10多年裡,並沒有荒廢武功,甚至可以說是在臥薪嚐膽!

在戰略上,他始終沒有偏離目標。

對紐蘭共和國來說,頭號戰略任務就是奪回霍瓦依羣島,而且得趕在樑夏海軍發起反擊之前完成。

不管繞了多少彎子,也不管使用了多少障眼法,都在爲這個戰略任務服務。

在紐蘭軍隊登上中轉島的那一刻,這個戰略任務完成了一半。

直到這個時候,白華偉都還沒有搞清楚對手的意圖!

可見,這個斯塔克很不簡單!

時隔10多年,能力一點都沒有降低,反到增強了不少。比如進行欺騙的時候,各種手段運用得爐火純青。

那麼,他的缺陷在哪裡?

這是劉尊嶺提出的問題,或者說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

“如果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艦隊決戰,就算我們的官兵更加驍勇善戰,我們的武器裝備更加先進精良,最多就只有五成勝算。”

“才五成?”

江文龍顯得很驚訝,畢竟他是一點都不瞭解這個叫斯塔克的紐蘭海軍准將。

劉尊嶺瞪了他一眼,讓他閉上嘴,別插話。

“這還是多的。”白華偉笑着搖了搖頭,接着說道:“海軍是戰略軍種,而在艦隊作戰的時候,指揮官做出的決策都跟想要達到的戰略目的,以及國家的整體戰略有關,因此戰略眼光的長短,決定了指揮官能夠取得的最高成就。我們熟知的海軍名將,全都具有極爲長遠的戰略眼光!”

聽白華偉這麼一說,江文龍癟了癟嘴。

當然,白華偉沒有跟他廢話,轉而說道:“只不過,現在進行的並不是通常意義的艦隊決戰。站在斯塔克的角度看,哪怕掌握着兩支特混艦隊的指揮權,他也不可能調動兩支特混艦隊來跟我們決戰。”

“必須按照計劃攻佔中轉島。”劉尊嶺接了一句。

白華偉點點頭,說道:“這就是他的軟肋。只要沒有佔領中轉島,就必須把艦隊留在中轉島附近,還得儘量避免跟我們,至少是過早的跟我們進行艦隊決戰,因此在進行部署的時候必然會趨於保守。”

“照你這麼說,我們可以打個時間差。”

白華偉又點了點頭,不過沒有做過多解釋。

劉尊嶺也沒有多問,他已經搞清楚了白華偉的意思,也就沒必要多問。

第3章 酒壯慫人膽第435章 突擊巽風海峽第205章 宿醉醒來第51章 變與不變第562章 杞人憂天第235章 決戰時間第231章 陸航軍官造反第233章 各取所需第104章 攻防轉變第198章 定調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611章 遠征在即第569章 進軍窄海第338章 繼續前進第13章 預料之中第111章 開幕第258章 陸上三強第582章 開創歷史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335章 最終的推測第356章 尾隨而至第119章 獨自爲戰第92章 防空截擊第122章 運氣第30章 帝都風暴第180章 趕盡殺絕第319章 第一個變故第44章 重點栽培第174章 雙管齊下第249章 洛福斯的號召第51章 低空霸主第632章 老王出馬第245章 明爭暗鬥第506章 強攻第415章 風雨飄搖第523章 矇混過關第18章 銅牆鐵壁第268章 各懷鬼胎第149章 迷霧重重第90章 絕對主力第218章 豁出去第586章 精確轟炸第213章 恐怖的潛力第517章 兩個擔憂第197章 論功行賞第52章 地面反擊第370章 必須嚥下的雞肋第392章 嚴防死守第141章 電磁干擾第185章 簡宴第158章 狂龍入海第595章 帝國野心第15章 虎落平陽第333章 關鍵情報第484章 傳統盟友第215章 擺開架勢第192章 搶先攻擊第487章 專職旗艦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99章 戰略欺騙第230章 別的可能第107章 關門打狗第194章 再接再厲第615章 崩潰的王國第507章 航母現身第574章 難題第234章 突擊空運第264章 帝國海軍的短板第249章 洛福斯的號召第56章 大蕭條之禍第602章 浮上水面的矛盾第8章 試探虛實第518章 聲東擊西第553章 海軍基地第104章 長途奔襲第510章 遠方的戰鬥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471章 寸有所長第63章 協同作戰第147章 僞裝欺騙第539章 必然的選擇第253章 攻堅利器第429章 合理推斷第137章 揀來的大便宜第529章 新的想法第447章 開始第217章 各懷鬼胎第482章 拉鋸戰第24章 裝甲突擊第102章 地面戰爭第17章 奇蹟第60章 雙子星第58章 方向之爭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300章 哥斯拉第215章 擺開架勢第4章 太空貓眼第70章 生死一線第238章 騰挪折衝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