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滄海一粟

內島何維貴海軍航空兵基地。

這座島嶼在霍瓦依羣島之間,往東到霍努島差不多有1000千米,往西到中轉島也大約是1000千米。至於這座海軍航空兵基地,是以第二次全球大戰的英雄飛行員,後來官拜海軍航空兵總司令的何維貴上將的名字命名。這也是霍瓦依羣島上,帝國海軍最主要的航空兵基地之一。

與東部那些航空兵基地不同的是,何維貴基地主要爲巡邏機服務。

和平時期,駐紮在該基地的是1支反潛巡邏機分隊,總共有60多架,其中的三分之二處於部署狀態。

只是,該基地肯定不止容納幾十架反潛巡邏機。

在紐蘭共和國參戰之前,帝國海軍增強了何維貴基地的部署能力,向該基地運送了大量後勤保障設備。

關鍵就是,內島恰好位於霍努島與中轉島的正中間。

此外,內島比中轉島大得多,也比西邊其他島嶼大,能修建大型軍事基地,部署更多的作戰飛機。

按照部署,內島起到了連接中轉島與霍努島的作用。

任何時候,部署在內島上的反潛巡邏機都是掩護通往珍寶港的海運航線的主力,戰時還承擔起了掩護霍努島的重任。

只是現在,海軍航空兵的任務是掩護西邊的中轉島。

再一次檢查了面前的幾十個儀表之後,朱廷軒朝站在機艙外面的勤務長豎起大拇指,表示已經做好了起飛準備。

勤務長打出待命的手語,示意後面的戰鬥機還沒有做好準備。

總共4架“戰-9”,而且只有朱廷軒這架是“戰-9A”,另外3架都是“戰-9B”。

這是朱廷軒的第二架戰鬥機。

4日上午,在空戰當中逃過一劫之後,朱廷軒沒能駕駛戰鬥機飛回華萊士空軍基地,在霍努島東邊200多千米之外迫降。主要是在躲避攻擊的時候消耗了太多的燃油,又沒能獲得加油機的幫助。

所幸的是,迫降很順利,朱廷軒與搭檔胡海濤都沒受傷。

此外,在海上飄了大約4個小時,兩人被一架水上飛機撈了起來,並且在當天下午回到了華萊士空軍基地。

隨後,又有幾個機組的飛行員被救了回來。

全是在返航途中因爲燃油燒光而被迫在海面上迫降。

至於在戰鬥當中被擊落的戰鬥機與預警機上的人員,還沒有找到,暫時歸入了失蹤人員名單。

按空軍給出的說辭,敵機已經迫近霍瓦依羣島,而且隨時有可能遭到轟炸,所以不敢冒險出動加油機。在朱廷軒他們返航的時候,空軍正在盡最大努力疏散部署在前沿基地的作戰飛機。少有的幾架加油機被派往西部,爲那些向後方撤退的戰術飛機提供服務,根本顧不了海軍。

在華萊士空軍基地呆了一天,期間主要是進行身體檢查,以確定是否在迫降的時候受了內傷。

到了5日夜間,朱廷軒與胡海濤才搭上了1架空軍的運輸機,由華萊士空軍基地返回管島的李銘博海軍航空站。

在此有幾架“戰-9A”等着朱廷軒與胡海濤。

可惜的是,胡海濤已經拿到調令,朱廷軒也遇到了新搭檔柳程凡,一個剛從海軍航校畢業的新手。

其實,他們只在管島停留了10多個小時。

在此期間,兩人只上天飛了一次,算是有了一個基本的相互瞭解。

此後,在6日下午,朱廷軒接到了由珍寶港那邊發來的命令,立即駕駛戰鬥機飛往內島的何維貴基地。

因爲中轉島遭到了攻擊,而且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沒在中轉島附近,所以朱廷軒他們只能向南繞行,不但帶了2具大型副油箱,還在威島東南進行了一次空中加油,足足飛了6個小時纔到達內島。

此行,順帶爲幾架前往霍努島的運輸機提供了護航服務。

在到達何維貴基地之後,朱廷軒才從航空部隊的指揮官那裡獲知,他將率隊執行一項特殊的任務。

駕駛戰鬥機飛往阿留羣島的烏木空軍基地。

當然,不是做轉場飛行,而是去執行偵查任務,重點搜索中轉島北面1500千米之外的海域。

只是如此,還沒有什麼難度。

從中轉島到烏木島的直線距離才3000多千米,而“戰-9A”在掛上2具大型副油箱之後的轉場航程達到3500千米。哪怕中途遇到了一些麻煩,也能在飛到阿留羣島之後進行空中加油。

顯然,本次行動沒這麼簡單。

因爲擔心遭到攔截,所以在到達偵查海域之前就得降低飛行高度。

按照規劃,至少有1500千米的航程得在低空飛行。

這意味着,消耗的燃油要比在高空飛行多出差不多一半!

顯然,哪怕帶上2具大型副油箱,“戰-9A”也飛不了這麼遠,甚至沒有足夠的燃油飛完搜索航程。

爲此,就只能對戰鬥機做必要的改動。

首先就得拆掉非必須設備以減輕重量,此外就是對機翼下的主掛點做改動,使其能夠用來掛載副油箱。

因爲採用了可變後掠翼,而且是無級調控,所以“戰-9”只在內側固定段的下表面設置了一個重載外掛點,而且是一個複合掛點,通常掛在1枚遠程空空導彈與2枚格鬥導彈,必要的時候也能掛載炸彈。

只是,該掛點沒有安裝輸油接口。

主要就是,在連具進氣道的下方,各有1個專用副油箱掛點,而且能掛載2200升的大型副油箱。

所幸的是,“戰-9”採用了整體式翼盒油箱,而且連接機翼油箱的管道就從翼下掛點的上面穿過。

也就是說,只需要增加輸油接口就能在翼下掛點掛載副油箱。

其實,在試飛階段,“戰-9”做過類似的測試。掛上4具大型副油箱之後,轉場航程達到了驚人的5000千米。因爲完全沒這個必要,再加上“戰-9”本來就已超重,所以在量產階段,爲了達到空軍提出的減重指標,就乾脆取消了質量達到了25千克的翼下掛點的輸油接口。

所幸的是,基地這邊早就做好了準備。

前後忙了幾個小時,總算把4架“戰-9”全部搞定。

除了對翼下掛點做改動,還通過拆除不必要的設備減輕了至少2噸的重量,尤其是朱廷軒的這架“戰-9A”。

這是1架已經在帝國海軍服役了14年的第一批次“戰-9A”。

從一線部隊退下去之後,這架戰鬥機先在岸基航空兵服役了幾年,此後就被轉交給了帝國海軍航空兵學院。

不是當教練機使用,而是在“金鷹”部隊供精銳飛行員使用。

簡單的說,就是充當假想敵,而且扮演的是“戰-9”的主要對手,紐蘭海軍的F-14戰鬥機。

結果就是,這架戰鬥機在服役的10多年裡面沒有進行過任何現代化改進。

相反,因爲高強度使用,戰鬥機的機體壽命已經快要用完了,而且很多結構件都在“金鷹”部隊做了加強。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金鷹”部隊還沒有找到替代的戰鬥機,而且海軍司令部也不會花錢爲其採購新的戰鬥機。只要能繼續使用,哪怕是縫縫補補,也總比沒有戰鬥機可用要好得多吧。

也就是說,相對於其他的“戰-9A”,這架“戰-9A”的空重多了接近1噸!

因爲在對抗訓練中,可以通過減少載油量,或者少掛導彈的方式降低起飛重量,所以就算空重大一些,也沒有什麼影響。

結果就是,在完成改造之後,這架“戰-9A”的空重減輕了接近3噸。

如果不是有一些結構部件沒辦法替換,還能夠多減幾百千克。

只是,在經過這麼一番改造之後,4架“戰-9”全都喪失了空戰能力,朱廷軒的那架因爲拆掉了雷達,所以連基本的對空探測能力都沒有。如果在途中遇到敵機,別說是還手,恐怕在遭到導彈攻擊之後纔會察覺。

在朱廷軒看來,這不算什麼大事。

本身就是單獨執行偵查任務,哪怕基地指揮官沒有明說,飛行員也能想到,此行肯定是凶多吉少。

既然是抱着回不來,或者說到不了烏木空軍基地的念頭,還有什麼好擔憂的呢?

至於任務目的,就是尋找在北東望洋上活動的紐蘭艦隊,只不過不是特混艦隊,是兩棲登陸艦隊。

在安排任務的時候,航空部隊的指揮官說得很清楚。

只要找到了紐蘭海軍的兩棲登陸艦隊,就能夠斷定,紐蘭海軍會在近期強攻中轉島,因此紐蘭海軍的特混艦隊也肯定在北東望洋。只有在做出這個判斷之後,海軍司令部纔會派遣第四十一特混艦隊過來。

要說的話,此次任務的首要目的仍然是尋找擁有5艘航母的紐蘭特混艦隊。

不然的話,哪怕是紐蘭軍隊登上了中轉島,海軍司令部也不會讓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冒險參戰。

這個任務到底有多重要,朱廷軒心裡有數。

也就是幾分鐘,後面3架戰鬥機都已做好升空準備。

另外3個機組也來自岸基航空兵,3名飛行員全都有數千小時的飛行經驗,只是沒有參加過實戰。

正是如此,才讓朱廷偉擔任領隊長機。

其實,這個“長機”身份沒什麼意義。

按照安排,4架戰鬥機在起飛後,準確說是在到達重點搜索海域之前就得分開,以儘量擴大搜索範圍。

也就是在此之前由長機領隊帶飛,此後就各飛各的。

此外,爲了避免過早的暴露行蹤,除非發現了紐蘭艦隊,不然4架戰鬥機得全程保持無線電靜默。

這麼一來,長機就更加沒意義了。

其實,最大的意義,也就是多燒幾百千克燃油。這就是,在編隊飛行的狀態下,帶飛長機無法利用其他飛機產生的增升渦流,而跟隨的戰鬥機能夠利用增生渦流,所以長機的耗油量比其他戰鬥機多一些。

當然,有沒有多用幾百千克燃油,影響並不大。

在勤務長舉起黃色旗幟,並且開始揮舞的時候,朱廷軒依次啓動了兩臺發動機,並且最後一次檢查了主要儀表。

要說的話,“戰-9A”的控制系統比“戰-9B”複雜得多,僅儀表就多了十幾個。

所幸的是,朱廷偉之前飛過“戰-9A”,非常熟悉這種戰鬥機,也就不存在坐進駕駛艙摸不着北的感覺。

隨着發動機達到起飛的最大推力,勤務長也舉起了綠色旗幟。

朝勤務長敬了個舉手禮之後,朱廷軒拉下了裝在頭盔上的夜視儀,隨後才鬆開剎車。

在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戰-9A”咆哮着衝上跑道。

因爲戰鬥還在進行,而且之前遭到過轟炸,所以基地在夜間實施燈火管制,連跑道上的照明燈都不得使用。

其實,在離基地大約2千米的沙灘上還有一條“跑道”。

那是基地官兵臨時搭建的假目標,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沙灘上沿2條直線安裝了幾十盞大功率照明燈,僞裝成跑道。

在夜間從高空俯瞰,確實很容易產生錯誤判斷。

當然,有夜視眼鏡,肯定能夠看清楚跑道。

滑行了差不多1000米,戰鬥機才達到了起飛速度。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即便空重減輕了接近3噸,因爲掛了4具大型副油箱,還攜帶了專用的偵查設備,所以“戰-9A”已經達到設計最大起飛重量。沒有彈射器,也就要足夠遠的滑行距離。

後面,3架“戰-9B”的滑行距離要短得多。

主要就是,“戰-9B”使用新式發動機,推力比“戰-9A”增加了30%,因此在相同起飛重量的情況下,“戰-9B”的滑行距離肯定更短。即便是在航母上,“戰-9B”也能在甲板風速更低的情況下升空,或者適當的降低彈射器的蒸汽壓力,讓彈射器能持續工作更久,並且延長維護的間隔時間。

不過,朱廷軒關心的並不是這些。

順利升空之後,朱廷軒首先駕駛戰鬥機爬升到8000米高度。

其實,算不上“首先”,因爲在他駕駛的戰鬥機還在爬升的時候,另外3架戰鬥機已經追了上來。

隨後,後座的柳程凡跟其他戰鬥機的導航員取得了聯繫。

確認4架戰鬥機都沒有問題之後,朱廷軒沒再耽擱,下達了命令。

按照計劃,4架戰鬥機關閉了所有無線電通信設備。

從這一刻開始,除非一路順風的飛到烏木空軍基地,不然就只有在發現了紐蘭艦隊之後纔會有這4架戰鬥機的消息。

在浩瀚大洋上,這4架戰鬥機更像是4顆不起眼的塵埃。

至於能否完成任務,別說朱廷軒,就連安排任務的白華偉心裡都沒底。

讓4架戰鬥機深入北東望洋,搜尋得到嚴密保護的紐蘭艦隊,不但要有巨大的勇氣,還要有足夠好的運氣。

第433章 猜疑第201章 峰迴路轉第54章 連鎖反應第267章 三方戰略計劃第251章 天命所歸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251章 天命所歸第182章 噩耗連連第440章 荒唐的命令第165章 獨木難支第394章 三步走第262章 無可救藥第496章 放手去幹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336章 一個句號第243章 等來的電報第214章 慘兮兮第295章 未來的總司令第583章 盡力而爲第445章 遲到者第114章 突發事件第147章 僞裝欺騙第204章 魚雷襲擊第171章 引領潮流第6章 情報頭頭第599章 無法解決的矛盾第195章 發飆第170章 這可不止是運氣第111章 開幕第84章 飛行巴士第318章 年輕人的眼界第315章 重編的航空兵第591章 王室禮節第583章 盡力而爲第84章 飛行巴士第432章 新三件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502章 紐蘭軍隊的反擊第332章 投奔紐蘭的田實第424章 消失的航母第608章 標新立異第101章 黯然離開第43章 討教第603章 回家第103章 禍不單行第163章 局勢明朗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578章 重大消息第95章 危機關頭第484章 傳統盟友第254章 高歌猛進第77章 一錘子買賣第453章 勾心鬥角第66章 預想落空第44章 重點栽培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57章 先驅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124章 最後的“飛隆”第16章 開幕之戰第172章 死得悄無聲息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49章 奔赴前沿第300章 哥斯拉第62章 再相逢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108章 再接再厲第161章 未戰先怯第339章 遭遇戰第146章 另行其道第522章 消息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272章 賜婚第64章 風雲際會第92章 防空截擊第417章 成竹在胸第612章 出征第99章 半支艦隊第116章 快馬加鞭第593章 又一個拖油瓶第105章 早有安排第58章 方向之爭第109章 豁然開朗第429章 合理推斷第238章 騰挪折衝第259章 能者多勞第10章 鬼使神差第162章 暴露行蹤第538章 有得有失第524章 計劃周全第393章 層層加碼第38章 情景設定第467章 取捨第561章 顧慮成真第248章 主力上場第595章 帝國野心第587章 運氣因素第509章 目標明確第276章 艱鉅考驗第61章 勁敵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