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接二連三

與此同時,約頓島以西海域。

在5日下午轉向後,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已經向東航行了大約800千米,而且仍然保持着接近20節的航速。

保持這個速度,其實是爲了在天黑之後到達約頓島附近,然後立即安排艦載機升空執行偵查任務。如果能夠在6日夜間,準確說是7日天亮之前找到在約頓島以東海域活動的紐蘭艦隊,就能夠立即發動攻擊。不用等到天亮之後再發起行動,不但能節約幾個小時,或許還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這也意味着,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最遲需要在9日進行燃油補給。

雖然不會在短短的幾天之內燒光全部燃油,但是在戰鬥狀態之下,航母的燃油保有量必須維持在60%以上。如果長期保持較高的航行速度,且沒有特殊原因,就得頻繁的進行燃油補給。

對於燃油問題,白華偉反到沒當回事。

如果能夠在7日天亮前找到紐蘭艦隊,那麼在什麼時候進行燃油補給都沒影響。如果沒找到紐蘭艦隊,就得在7日白天向西後撤幾百千米,因此在9日之前肯定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燃油補給。

關鍵,其實就是能不能找到紐蘭艦隊。

就像往常,白華偉在11點30分去了軍官餐廳,而且在吃了午飯之後,還給劉尊嶺帶了一份過去。

因爲要做任務簡報,還要召集各部門主官開會,所以劉尊嶺要在吃過午飯之後纔會回去休息。大概是爲了節約時間,他很少去軍官餐廳吃午飯。如果白華偉沒有順便帶來,就得安排參謀跑一趟。

白華偉來到的時候,司令艦橋裡面已有十幾名參謀。

劉尊嶺正在跟通信參謀交談,見到白華偉之後,他才揮揮手,讓通信參謀離開。

“正要去找你。”

“有紐蘭艦隊的消息了?”

劉尊嶺搖搖頭,把電文遞給了白華偉,隨後又說道:“剛收到的,紐蘭軍隊已把重點轉向霍瓦依羣島,而且在開始轟炸了中轉島。根據守軍提交的報告,有紐蘭海軍的艦載機出現在中轉島上空。”

白華偉先愣了一下,隨後才擡頭朝劉尊嶺看去。

“到發報時爲止,至少有七架緊急起飛的戰鬥機被F-14擊落。”

“只有F-14戰鬥機?”

劉尊嶺稍微猶豫了一下,才說道:“遭到轟炸之前,島上的防空部隊遭受了壓制式電磁干擾,所有雷達都無法正常工作。如果我們掌握的情報沒錯,紐蘭海軍的F-14不具備電子壓制能力。”

“是‘徘徊者’,EA-6B。”

劉尊嶺點點頭,只不過沒有接話。

EA-6B由A-6改進而來,因爲增加了2名電子軍官,還搭載了大量電子戰設備,所以空重比A-6多了將近3噸。哪怕兩者的最大起飛重量相當,EA-6B也更笨重,對搭載平臺有更高的要求。

其實,A-6對搭載平臺的要求就很高,必須依靠彈射器。

因爲使用的是不帶加力的渦輪噴氣發動機,最大推力才41千牛,推重比更是連0.4都不到,所以A-6根本沒辦法通過躍飛甲板升空。事實上,任何一種推重比過低的飛機都無法使用躍飛甲板。

如果真的有EA-6B參與轟炸中轉島的作戰行動,那麼在北東望洋,就肯定有紐蘭海軍的航母。

關鍵就是,那真的是EA-6B?

沒錯,紐蘭海軍確實只有EA-6B能夠執行電子壓制任務,而F-14無法攜帶專用電子戰吊艙,更加沒有電子軍官的位置。可是紐蘭空軍有EF-111A,而且這種用戰鬥轟炸機改造而來的電子戰飛機能夠在進行多次空中加油之後,飛行到數千千米之外執行任務,很適合長途奔襲。

關鍵還有,紐蘭空軍有數百架加油機,其中幾十架是載油量超過160噸的KC-10A。

至於轟炸中轉島的戰術飛機,反到有可能是F-14,而不是專門的攻擊機。

雖然在設計的時候,F-14與帝國海軍的“戰-9”幾乎是如出一轍,以制空爲主,而且更加傾向於快速截擊,並沒有考慮對地打擊,更別說專門用來執行攻擊任務,但是對紐蘭海軍來說,明顯更需要多用途戰鬥機,不然也不會把重點轉向F/A-18,並且同步減少了其他艦載機的搭載數量。

在使用A-7的時候,紐蘭海軍的艦載航空兵聯隊裡,一般都是1個滿編戰鬥機大隊與1個滿編攻擊機大隊,分別有24架F-14與24架A-6,而A-7也只有1個大隊,數量在24架到30架之間。等到F/A-18開始服役,並取代A-7之後,戰鬥機大隊與攻擊機大隊全都縮減到20架,多用途戰鬥機大隊增加到2個,搭載的F/A-18在40架到48架之間,比以往增加了十幾架。

增加多用途戰鬥機,其實是爲了增強艦隊的戰術靈活性。

只是,再怎麼增加,也就只能達到48架。

要繼續增強戰術靈活性,就得在其他艦載機身上想辦法。

正是如此,紐蘭海軍盯上了F-14,打算通過軟件升級的方式,讓F-14獲得執行打擊任務的能力。

其實,F-14確實有這個潛力。

在設計的時候,F-14就保留了幾個重載點,最大外掛能力在理論上超過了6噸,肯定能掛載各類對地彈藥。

此外,F-14的機載電子設備有不錯的拓展能力。

欠缺的只是相關的控制程序。

早在幾年之前,紐蘭海軍就做過測試,讓F-14用鐵殼炸彈轟炸地面目標,投彈精度勉強能接受。如果對火控軟件進行升級,通過外掛吊艙的方式獲得照射指引能力,F-14肯定能成爲一種合格的攻擊機。

只是,相關的改進工作卻始終沒進行。

至少沒有這方面的情報。

要說的話,原因很簡單。F-14太昂貴,而且維護保養的工作量非常大,用來執行對地打擊任務肯定不划算。再說了,紐蘭海軍還有數百架A-6,以及更多的A-7,暫時不需要讓戰鬥機執行打擊任務。

只是,這也不能排除轟炸中轉島的是F-14。

哪怕沒有進行改進,F-14也能夠掛上鐵殼炸彈執行轟炸任務。

可見,如果轟炸中轉島的是F-14,而執行電子壓制任務的是EF-111A,紐蘭海軍就肯定沒把艦隊派往北東望洋。

不管紐蘭海軍在那邊搞出多大的名堂,都是在吸引帝國海軍的注意力。

其實,劉尊嶺也是這麼認爲,所以在收到消息之後,沒有立即給白華偉打電話,而是等到白華偉過來。

分析之後,白華偉決定繼續觀望。

只是,航速由20節降低到16節。

不是擔心遭到伏擊,是爲了節約燃油,從而把燃油補給時間推遲1到2天,有更多時間搜索紐蘭艦隊。

按照白華偉的判斷,紐蘭艦隊距離約頓島還有差不多2天的航程。

理由就是,如果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沒來約頓島,而且在中轉島遭到轟炸後,立即轉向去北東望洋,也要在2天后才能到達中轉島附近,然後用2到3天時間展開搜索,而紐蘭艦隊將趁此機會追上來。

照此推測,紐蘭艦隊將在10月8日夜間到9日凌晨到達約頓島附近。

顯然,如果繼續保持20節航速,有可能在找到紐蘭艦隊之前去進行燃油補給。把航速放慢到16節,就能把進行燃油補給的時間推遲到10日之後,也就有更大把握在此之前找到紐蘭艦隊。

至於減速所產生的影響,白華偉覺得並不嚴重。

不要忘了,約頓島上有一座機場,部署了十幾架反潛巡邏機,而且到8日,還會進駐一批戰鬥機。

關鍵還有,紐蘭艦隊必然會先對付約頓島。

可惜的是,情況與白華偉預料的並不一致。

下午2點不到,珍寶港那邊發來最新消息。

中轉島的駐軍抓獲了一名紐蘭飛行員,而且確認隸屬第3艦載航空兵聯隊,還是上尉小隊長。

這傢伙在被俘之後,就按照“國際戰爭法”的規定,交代了姓名、信仰與籍貫等必要的身份信息,其中就有所在部隊的番號。

關鍵,中轉島的駐軍還繳獲了一些能證明其身份的物品,比如繡有聯隊標誌的肩章。

只是,該飛行員沒交代其他事情,比如特混艦隊的方位。

能夠由此認定,襲擊中轉島的就是紐蘭海軍的特混艦隊!?

要說的話,類似的把戲,紐蘭軍隊以前就用過,只是上一次使用的是一具屍體,不是一名活着的軍人。這就是,在第二次全球大戰中,爲了達到欺騙對手的目的,紐蘭軍方的情報機構故意讓一具帶着“絕密”資料的屍體飄到了斯班王國。拿到該“絕密”情報後,迢曼帝國就堅信同盟集團將在洛克國的西部地區登陸,並且着手加強夕落洋防線。事實上,同盟集團打算在北玄地區發動反擊,而且最後也確實是在北玄地區登陸,還打了迢曼帝國一個措手不及。

這次也是如此?

其實,在發來的電報中,並沒有提到紐蘭艦隊,只提到了艦載航空兵聯隊。

也就是說,連珍寶港那邊都無法肯定,也纔沒有給出較爲肯定的說法。

這裡有一個很難察覺的疑點。

F-14是雙座戰鬥機,除了飛行員,還有一名導航員,因此就算只有飛行員逃生,也應該提到導航員的死活。

除非那架被擊落的F-14上面沒有導航員,只有飛行員!

過了大約3個小時,快到下午5點的時候,再次收到了珍寶港發來的消息。

這個時候,劉尊嶺已經去休息了。

拿到電報之後,白華偉想都沒想,立即打電話把劉尊嶺叫了回來。

已經確認,在上午襲擊中轉島的主力是A-6E,而且有1架墜毀在距離中轉島不到10海里的地方。

守衛中轉島的官兵,冒着巨大的風險,駕駛快艇到達那架A-6E墜毀海域,找到了幾件足夠證明其身份的零件。

其中就有垂直尾翼的安定面。

此外,附近島嶼上的無線電監聽部隊還截獲了紐蘭戰機發出的無線電信號,其中一些就來自A-6E搭載的老式語音電臺。

最重要的,紐蘭戰機使用了一種用AGM-84C改進來的空地導彈。

毫無疑問,F-14肯定無法掛載與使用這種導彈。

只是,這依然無法證明紐蘭艦隊就一定在北東望洋。

最多能說,存在這樣的可能!

爲此,在跟劉尊嶺商量之後,白華偉下令讓艦隊進入到反潛搜索狀態,也就是暫時停止向東航行。

因爲不能讓艦隊停下來,得繼續航行,所以得保持戰鬥狀態。

通常,就是讓艦隊進入反潛搜索狀態,即艦隊在航渡當中最容易遭到潛艇偷襲。

因爲隨時有可能收到新消息,所以白華偉與劉尊嶺沒有去餐廳吃晚飯,而是派參謀去拿來了兩份盒飯。

果不其然,在他倆吃晚飯的時候,新消息送到。

當地時間上午11點過,中轉島再次遭到轟炸,只不過主力是F/A-18,而且敵機大量使用了空地導彈。

此外,還有部分敵機在高空投彈,使用的精確制導炸彈。

與此同時,在珍寶港駐軍司令官的請求下,空軍派出一架大型電子偵察機,以超低空的高度向中轉島北面飛行。在當地時間下午2點左右,在中轉島北面大約600千米處,發現了1架E-2C與至少4架F-14B,此外還探測到數個可疑信號源,懷疑是正在執行電磁壓制任務的EA-6B。

此外,這架電子偵察機在飛到距離E-2C大約300千米處遭到攔截,隨後被F-14用導彈擊落。

不管是E-2C,還是EA-6B,都不可能部署到採用飛躍甲板的“準航母”上。

也就是說,在北東望洋上肯定有一支紐蘭艦隊,而且至少有1艘航母。

那麼,到底是隻有1艘航母,還是說5艘航母都在那邊?如果是前者,那就不用放在心上了。如果是後者,那就意味着,之前做的判斷全都是錯的,而且紐蘭海軍的真實目的是強攻中轉島。

準確的說,是在開戰之後佔領中轉島,一舉封鎖霍瓦依羣島!

可是,如何才能夠證明這個猜測?

“如果我們現在就轉向……”

“我們最快能在什麼時候使用衛星電臺與後方聯繫?”

劉尊嶺愣了下,或者說沒搞清楚白華偉的意思。

“按照最新的衛星運行週期,半個小時之後就能夠使用衛星電臺。”通信參謀替劉尊嶺做了回答。

“去準備一下,我要發一封電報。”

通信參謀點了點頭,不過隨後就朝劉尊嶺看了過去。

“一定要現在?”

“你覺得,只是靠特混艦隊,哪怕有五艘航母,就能打下中轉島?”

“這……”

白華偉看了劉尊嶺一眼,才說道:“如果紐蘭海軍的目的是去攻佔中轉島,那麼在特混艦隊後面,肯定還有一支規模龐大的登陸艦隊。關鍵是,登陸艦隊離中轉島足夠遠,獲得的掩護肯定不如特混艦隊。”

聽白華偉這麼一說,劉尊嶺就明白了過來。

找到紐蘭登陸艦隊,也就等於找到了紐蘭特混艦隊。

第241章 提心吊膽第44章 進退兩難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344章 立功心切第391章 虛虛實實第362章 戰鬥結束第1章 平民軍官第66章 裝甲反擊第112章 必死信念第4章 太空貓眼第464章 第一個難題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495章 大局第53章 全線潰退第399章 登陸塞島第203章 見好就收第636章 不算完美的結束第613章 強攻的局面第319章 第一個變故第281章 被迫的主動請纓第71章 改變打法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252章 摧枯拉朽第571章 三波攻擊第264章 帝國海軍的短板第3章 酒壯慫人膽第99章 戰略欺騙第101章 黯然離開第218章 豁出去第165章 軍人榮譽第490章 憂心忡忡第207章 最佳人選第622章 逃亡首相第538章 有得有失第1章 空中霸王第67章 亦步亦趨第573章 防空作戰第17章 先聲奪人第207章 最佳人選第295章 未來的總司令第162章 吸引火力第100章 新軍事學第30章 帝都風暴第528章 果斷出手第139章 前出掩護第460章 俯衝撞擊第120章 金錢防禦第90章 絕對主力第7章 無知無畏第31章 鋪天蓋地第39章 內憂外困第174章 迎頭相遇第456章 大難臨頭第50章 速歸第315章 重編的航空兵第620章 秘密任務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402章 厲害的對手第52章 地面反擊第543章 兵分兩路第469章 倍感壓力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519章 閉門造車第313章 司令官就位第354章 三大要素第46章 四人同框第71章 虎虎虎第86章 千里眼第113章 發現平頂船第478章 戰略協同第62章 再相逢第201章 峰迴路轉第93章 百密一疏第168章 鯨吞蠶食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69章 最後的機會第503章 騷擾襲擊第105章 早有安排第310章 大婚之日第10章 鬼使神差第433章 猜疑第88章 野心勃勃第330章 向前或向後第166章 一語成讖第156章 故意刁難第439章 最大的意外第257章 糖衣炮彈第633章 老謀深算第479章 策劃第310章 大婚之日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193章 接二連三第341章 劉向真出手第276章 對牛彈琴第208章 隔壁的老王第204章 真正的對手第279章 錦上添花第517章 兩個擔憂第300章 哥斯拉第427章 快刀斬亂麻